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经典版)
- 格式:doc
- 大小:4.11 MB
- 文档页数:8
[] 2014·江苏卷(地理)2014·江苏卷《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1.C[解析] 根据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以及“土地平旷”等相关描述,判断“桃花源”是周高中低的山间盆地。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2.A[解析] “桃花源”世外桃源式的封闭环境与其身居深山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2014·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12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3.D[解析] 6月初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是夏至点前、春分点后,距离夏至点更近。
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4.D[解析] 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的位置相同,所以对地球上的同一点来说,日出方位相同。
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乙快于甲,日地距离乙近于甲,同一地点(假设在北半球)甲位置昼长渐短,乙位置昼长渐长。
2014·江苏卷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式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3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5.B [解析] 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强劲,且离沙源地近,所以最易发生沙尘暴。
6.锋面过境时,M 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A .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 .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 .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 .风力减弱,天气转阴6.C [解析] M 地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风力增强,出现阴雨天气。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地理(大纲)适用地区:广西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1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答案】1.A 2.B 3.C【解析】1、电子产品一般“轻薄短小”、价格贵,所以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这是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的主要原因。
故选A。
2、根据电子产品生产和产品特点,对比我国和美国区位条件上的差异,该产品的原料和市场在中国以外,而中国劳动力丰富且相对廉价,交通运输并不比美国更方便,故选B。
3、从经济效益、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等出发,我国应加大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培养自在产权和品牌,因此,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最有利的措施是应该加大电子信息产品的高附加值环节投入。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桃花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1.(2分)“桃花”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2分)“桃花”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3.(2分)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2分)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如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5.(2分)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2分)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如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2分)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A.B.C.D.8.(2分)与沿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B.C.D.如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9﹣10题.9.(2分)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2分)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如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2分)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12.(2分)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如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桃花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1.(2分)“桃花”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2分)“桃花”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3.(2分)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2分)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如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5.(2分)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2分)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如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2分)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A.B.C.D.8.(2分)与沿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B.C.D.如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9﹣10题.9.(2分)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2分)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如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2分)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12.(2分)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如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2014年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 ~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B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 -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 RS) B.地理信息系统( GIS)C.全球定位系统( 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1.C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形的特征。
题干所给材料“山有小口”“从口入”说明其四周是山地,“土地平旷”说明该地形区地形较平坦,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该地形最可能是山间盆地。
2.A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区域环境的因素。
从上题分析可知,“桃花源”地处山间盆地中,地形平坦,气候暖湿,其环境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a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b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a b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六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春分点与夏至点之间,图中的丁点最符合。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知识。
甲、乙两点位于冬至点前后,且距冬至点时间等长,因1月初日地距离最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因此甲点日地距离较近,公转速度大于乙点,两点的昼长变化趋势相反;两地位置因昼长相等,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 ~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桃花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1.(2分)“桃花”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2分)“桃花”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3.(2分)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C.丙D.丁4.(2分)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如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5.(2分)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D.丁6.(2分)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如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2分)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A.B.C.D.8.(2分)与沿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B.C.D.如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9﹣10题.9.(2分)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2分)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如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2分)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12.(2分)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如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江苏地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由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2014江苏高考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高清word)一、选择题(共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 1 ~ 2 题。
1. “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 山间峡谷B. 山前平原C. 山间盆地D. 平缓高原2. “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 地理位置B. 灌溉系统C. 农业科技D. 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 1 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 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 ~ 4 题。
3. 6 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 甲B. 乙C. 丙D. 丁4. 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 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 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 日地距离相同D. 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 是2014 年4 月30 日20 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 ~ 6 题。
5. 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6. 锋面过境时,M 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 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 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 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 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 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 ~ 8 题。
7. 与M 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8. 与沿XY 线相符的剖面图是图5 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 ~ 10 题。
9. 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
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 遥感(RS)B. 地理信息系统(GIS)C. 全球定位系统(GPS)D. 北斗导航系统(BDS)10.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 甲>乙>丙>丁B. 甲>丙>丁>乙C. 乙>丁>丙>甲D. 乙>丙>甲>丁图6 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江苏地理高考卷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中心,东濒黄海,西接安徽,北邻山东,南界浙江B. 江苏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地势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C. 江苏省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D. 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市,省会为南京市2. 江苏省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3. 下列关于江苏省水资源的描述,错误的是()A. 江苏省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B. 长江流经江苏省,为江苏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C. 淮河流域是江苏省的主要农业区,水资源需求量大4. 江苏省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工厂”?()A. 南京B. 苏州C. 无锡D. 常州5. 下列关于江苏省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A.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B. 江苏省棉花产量居全国首位,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C. 江苏省渔业资源丰富,淡水渔业产值居全国首位D. 江苏省茶叶产量较高,是我国的茶叶主产区之一6. 下列关于江苏省工业的描述,错误的是()A.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B.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C. 江苏省轻重工业比例失衡,重工业比重过大D. 江苏省拥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 下列关于江苏省交通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 江苏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国首位B. 江苏省铁路网络发达,实现了地级市全覆盖C. 江苏省内河航运发达,长江、淮河是主要的内河航道D. 江苏省拥有多个大型国际机场,航空运输网络完善8. 下列关于江苏省旅游资源的描述,错误的是()A.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B. 南京的明孝陵、苏州的拙政园是著名的旅游景点C. 江苏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分别是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大运河D. 江苏省旅游收入在全国排名靠后,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9. 下列关于江苏省环境保护的描述,正确的是()A. 江苏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B. 江苏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空气质量逐年改善C. 江苏省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质量普遍较差D. 江苏省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全面开展,垃圾处理问题突出10. 下列关于江苏省城市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B. 江苏省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地区发展迅速C. 江苏省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D. 江苏省中小城市数量较少,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足二、综合分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 分析江苏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 -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 -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 -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 RS)B.地理信息系统( GIS)C.全球定位系统( 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