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18年度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结果
- 格式:doc
- 大小:300.50 KB
- 文档页数:12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生综合测评评分细则随着我院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引导和促进我院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协作、向上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需求人才,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评优评奖和就业推荐提供参考依据,现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试行)》,特修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试行)》,具体内容及操作规范如下:
◇测评时间为每年9月——次年8月,本细则未尽事宜由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各分院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本分院适用的补充说明。
附件1 完成标志性成果的考核业绩对照表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
注:在符合条件的前面□内打√,备注里填写详细内容. 附件2 年终考核业绩对照表(教授,教学为主型)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
注:在符合条件的前面□内打√,备注里填写详细内容.附件3 年终考核业绩对照表(教授,教学科研型,人文社科类) 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
注:在符合条件的前面□内打√,备注里填写详细内容。
附件4 年终考核业绩对照表(教授,科研为主型,人文社科类) 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
注:在符合条件的前面□内打√,备注里填写详细内容。
附件5 年终考核业绩对照表(教授,社会服务与推广型) 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注:在符合条件的前面□内打√,备注里填写详细内容。
附件6 年终考核业绩对照表(研究员,人文社科类) 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
注:在符合条件的前面□内打√,备注里填写详细内容。
附件7 年终考核业绩对照表(副教授,教学为主型)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
注:在符合条件的前面□内打√,备注里填写详细内容.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
注:在符合条件的前面□内打√,备注里填写详细内容。
附件10 年终考核业绩对照表(副教授,社会服务与推广型) 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
注:在符合条件的前面□内打√,备注里填写详细内容.附件11 年终考核业绩对照表(副研究员,人文社科类)单位(部门)审核人签名:本表根据《浙工大发〔2014〕8号》文件所制。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浙师教通〔2021〕68号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关于印发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学院:现将?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三年九月十日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一、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假设干意见?,更新观念,激发活力,深化教学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全员教研、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教师教育等改革,发挥本科教学工程工程引导示范作用,树立科学质量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专门人才培养水平。
二、重点工作在认真完成各项常规工作的根底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开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建立专业优化调整机制,研制出台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意见,开展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工作。
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鼓励师范专业积极探索各种类型卓越教师培养方案,工科专业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其他非师范专业做好分层分类的培养工作。
积极推进学生学习效劳中心建设,加强学习暂时困难学生指导力度。
完善出国学生课程学分转化机制,大力推进国际化交流合作,研制出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学分转换认定方法?。
二、切实推进全员教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开拓新思路,推出新举措,落实?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研活动暂行方法?,实现教研活动常态化,进一步推进全员教研工作。
推进互动式、交流式、探讨式课堂教学改革,遴选课堂教学改革成绩突出优秀教师,建设优质课程库,初步建立科学标准的公开课制度。
开展第二届“浙江师范大学教研活动展示周〞活动,展示具有改革成效的优质课堂。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研修班培训工作,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开展。
附件1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
成果形式调查报告
(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发明制作)
负责人学号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所在单位
申请日期 2012 年 12 月 8 日
共青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学院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不随意更换项目或无故拖延,按计划完成课题,取得预期成果,并对经费使用遵守专款专用原则。
申请者(签名):
日期: 2012 年 12 月 8 日
一、课题基本情况
二、课题设计思路
三、指导老师(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及相关单位意见
附件2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第六期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课题申报情况汇总表。
附件一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课题第六期中期进展报告书课题名称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负责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成果形式:□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发明制作所在学院:行知学院工学分院_联系电话: __报告日期:2013年4月8日_共青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三月课题名称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课题负责人所在分院行知学院工学分院课题类别教育类立项时间2月28号最终成果形式调查报告计划完成时间4月8日在相应序号上划√研究工作进展情况A. 能按时完成B. 需推迟完成C. 研究中止阶段性成果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者1 问卷设计2 发放问卷3 问卷分析一、主要成果简介(其基本内容、学术价值、社会效益等)(500字):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50份,回收率100%,有效试卷为130份,有效率86.7%。
发放的对象为对大学四个年级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一、个人基本资料1.你的家庭基本经济状况如何,其中有25人认为良好,占人数的19%;有86人认为一般,占人数的66%;有18人认为贫困,占总数的14%;有1人认为非常贫困,占人数的1%。
2.你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明确的规划吗,提交问卷的学生当中,有45%的学生是有;而55%的学生是没有。
3.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规划吗,其他35%的学生有,而65%的学生是没有。
二、调查内容1.逃课情况 130人中,从不逃课有33人,占总数的25.4%;很少逃课的有51人,占总数的39.2%;有时逃课有26人,占总数的20%;经常逃课有20人,占总数的15.4%,总的逃课率74.6%。
一学期逃课的次数,12%的学生逃课次数为0,17 %的学生逃课次数少于5次,45%的学生逃课次数5~10次,26%的学生逃课次数多于10次。
所逃课程按顺序排列一次是马克思、思修等公共课程、英语、数学物理等公共课程、选修课。
2024年职校理论教师绩效考核个人总结6篇篇1尊敬的领导、同事们:大家好!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职校理论教师,积极参与工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现在,我将对本人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求改进。
一、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在教学方面,我主要负责了多个班级的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二、教学成果与亮点1. 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紧贴时代脉搏,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2. 教学方法创新灵活:我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评价高:通过学生评价和反馈,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这也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虽然我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仍有部分内容未能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尽管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仍有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3. 自身素质仍需提升: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 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 提高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我将继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
3.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我将继续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此外,我还建议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等,以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务〔2018〕64号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结果通报校教学评估与建设办公室对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情况进行了整理汇总,现将评教结果公布如下:一、学生参评总体情况本次评教主体为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2014级~2017级全体学生。
应参与评教学生186302人次,实际参与评教学生180310人次,参评率为96.78%。
各学院(部)学生参评率如下:二、教师评教结果情况本学期评估对象为本学期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的各学院(部)教师共1347名,其中有1292人被评为“优秀”等级,占参评教师总数的95.92%;有52人被评为“良好”等级,占参评教师总数的3.86%;有3人被评为“中等”等级,占参评教师总数的0.22%;无老师被评为“合格”与“不及格”等级。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项目分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全体教师各项平均分依次为93.46分、93.32 分、93.22分、93.25分,学生对任课教师比较满意,全校课堂教学评价综合评分为93.30分。
三、课程评教结果情况本学期学校为全校本科生共开设1436门课程(教务处开设全校性通识选修课除外),其中有1373门课程被评为“优秀”等级,占参评课程总数的95.61%;有60门课程被评为“良好”等级,占参评课程总数的4.18%;有3门课程被评为“中等”等级,占参评课程总数的0.21%;无课程被评为“合格”与“不及格”等级。
四、评教结果运用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估参考构成之一,希望各学院(部)任课教师正确对待学生评教结果,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共同营造相互学习的良好教学气氛,切实提高我校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2018年7月9日。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师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地考核教师教学工作,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教学部关于开展2019年度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的通知》(浙师本通〔2019〕75号)、《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制定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的指导性意见(试行)》(浙师教字〔2012〕55号)(以下简称《指导性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院在职的从事本专科和研究生教学的专任教师,在册的外聘教师可参照执行。
全体教师按教师类别和职称不同分类分层进行考核。
按职称不同分为3组:教授组、副教授组和讲师(含助讲)组,各组按教学科研并重型和教学型两类根据人数比例分别进行考核。
第三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是教师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成立专门的考核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院领导和院办、教务办、各系(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院长担任组长,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教务办。
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审定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结果;研究处理考核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重在激励原则;坚持有利于学生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则;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原则;坚持分层次和分类别相结合原则。
第五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包含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主体是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与改革等三个方面。
第六条教学工作量主要包括由学院安排的、在人才培养计划内的教师讲授和辅导的课程以及承担的实践教学(含实验、实习、全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
第七条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师在承担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教学质量测评、指导学生获奖情况、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奖惩情况等。
浙江师范大学中层干部年度考核表(年度)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
所在学院、部门(单位)职务、职称
本
年
度
主
要
职
责
本
年
度
自
我
总
结
(
可
另
附
页
)
注:此表左侧双钉装订,A4 纸双面打印,存本人档案。
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及社会兼职情况
学度本
何年何月至班级及周学
学备注
情教年
讲授课程及其他教学任务总
何年何月时数
人数时数
本年度公开发表的论著、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学习进修情况
奖惩情况
主要核实本人填写的工作实绩的真实性,对工作质量写出评语:
所
在
学
院
、
部
门
(
单
位
)
意
见
负责人:
公章:
年月日综合评语及考核等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校
考
核
工
作
办
公
室
意
见
校考核工作办公室主任:
公章(党委组织部代章):
年月日。
高校教师教学业绩考核
余德华;陈利华
【期刊名称】《师资建设》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作为检查教师履行教学工作职责、形成竞争激励机制的一种手段,对于发挥教师的潜力、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中以下问题应引起重视,使得教学业绩考核工作更加真实有效。
【总页数】1页(P81)
【作者】余德华;陈利华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学院教务处处长;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系统设计研究 [J], 许黎娟;单伟萍
2.高校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J], 李冶;高源
3.业绩考核视域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研究 [J], 沈玉霞;袁建伟
4.独立学院艺术类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 [J], 蔡鸣艳
5.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系统设计研究 [J], 许黎娟;单伟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