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平县食管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132.99 KB
- 文档页数:4
食管癌患者的护理常规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癌肿,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发病率以河南省最高,此外江苏、山西、河北、福建、陕西、安徽、湖北、山东、广东等省均为高发区。
【病因】食管癌的病因尚不明确,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与种族、地理、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营养状况、慢性疾病史、家族遗传史等有一定关系。
1化学因素如长期进食亚硝胺含量较高的食物。
2.生物因素如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能促使亚硝胺及其前体形成。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铝、铁、锌、氟、硒等在粮食、蔬菜、饮水中含量偏低。
4.缺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动物蛋白、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是食管癌高发区的一个共同特点。
5.其他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如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进食过快、炎症、创伤或口腔不洁、踽齿等对局部黏膜的慢性刺激引起癌变。
6.遗传易感因素据统计,在食管癌高发区,家族史阳性者达27%~61%°【病理】临床上食管的解剖分段多分为:①颈段:自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沿的胸廓入口处。
②胸段:又分为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自胸廓上口至气管分叉平面;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度的上一半;胸下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度的下一半。
通常将食管腹段也包括在胸下段内。
食管癌以胸中段较多见,下段次之,上段较少,多系鳞癌。
按病理形态,食管癌可分为四型:①髓质型:食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外扩展,癌肿的上下缘呈坡状隆起,多数累及食管周径的全部或大部分。
②蕈伞型:瘤体呈卵圆形扁平肿块状,向腔内呈蘑菇样突起。
③溃疡型:瘤体的黏膜面呈深陷而边缘清楚的溃疡。
④缩窄型(即硬化型)瘤体部位形成明显的环状狭窄,累及食管全周,较早出现梗阻症状。
扩散及转移:癌肿最先向黏膜下层扩散,继而向上、下及全层浸润,很易穿过疏松的外膜侵入邻近器官。
食管癌报告书一、引言食管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的头号杀手之一。
据统计,每年全球有数十万人因食管癌丧命,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饮食结构、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报告将综合全球食管癌的现状、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以期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食管癌。
二、全球食管癌情况据统计数据显示,食管癌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高发趋势。
尤以中国、伊朗、南非等国家的发病率最高。
过去几十年来,食管癌的患病率逐年攀升,给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趋势也在加剧,这让人们更加倍感担忧。
三、食管癌的风险因素1. 饮食结构饮食结构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缺乏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及高盐、高温食物的长期摄入,都会使食管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相反,富含纤维素、抗氧化物质的植物性食物可以有效降低食管癌发病率。
2.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也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原因。
工业废气排放、空气、水源的污染以及农药、化肥对农作物的污染等都会引发食管癌的发生。
因此,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于食管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食管癌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如果有家族中已经有食管癌患者的存在,那么个体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因此,在遗传方面,尤其是对于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加强对其监测和预防。
四、食管癌的预防措施1.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是预防食管癌的基石。
建议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盐、高温食物的食用。
同时,尽量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进食和暴饮暴食。
此外,合理搭配食物,摄取适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也是重要的。
2. 注意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对于预防食管癌同样重要。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力度减少工业废气以及危险化学物质的排放,加强水源、土壤的净化工作。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少接触和使用农药、化肥等污染物质,并加强自身的健康管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与发病现状分析一、内容概括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排名前几的疾病。
本文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常见癌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
此外长期食用过多的腌制、烟熏、烧烤等食品,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以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我们要关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由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
因此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便隐血检测等检查项目,有助于及早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成功率。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为预防消化道恶性肿瘤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定义和分类消化道恶性肿瘤,简单来说就是发生在我们身体里消化系统的那些可怕的肿瘤。
它们可以像胃癌、结肠癌这样,也可以像食管癌、胰腺癌这样,它们无处不在,让人胆战心惊。
这些肿瘤按照起源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上消化道肿瘤和下消化道肿瘤,比如胃癌、十二指肠癌等就属于上消化道肿瘤,而结肠癌、直肠癌等则属于下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恶性肿瘤就像是一个无声的杀手,总是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候悄然出现。
这种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一旦患上,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恢复,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2.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肿瘤是指人体组织中发生的异常增生,它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肿瘤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成为研究肿瘤发病原因和防控措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趋势。
一、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1. 定义:流行病学调查是通过对人群进行调查,收集人群中肿瘤发生的相关信息,以揭示肿瘤的流行特征、危险因素和预后等方面的规律。
2. 调查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采用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
其中,病例对照研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3. 调查内容: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暴露与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
通过调查这些内容,可以发现不同人群中肿瘤发病的差异及其原因。
4.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结果。
例如,可以计算肿瘤的患病率、死亡率和相应的风险因素。
二、肿瘤的流行病学趋势1. 发病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为1,800万,而死亡病例约为900万。
2. 男女差异:不同性别在肿瘤发病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有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
3. 地理差异:不同地理区域的肿瘤发病率也存在差异。
这可以归因于各地区的环境、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差异。
例如,北方地区辐射较强,肺癌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高;南方地区饮食结构偏向高油脂、高盐分,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率较高。
4. 预防控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肿瘤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也在不断加强。
例如,国家针对不同类型肿瘤制定了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指南,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筛查项目,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
5. 遗传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口岸区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戴长寅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S1
【摘要】死因监测资料反映,危害口岸地区居民寿命的主要肿瘤有: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
为了摸清上述肿瘤的发病、死亡现状,分析其在人群中的流行特征,以便有重点地采取措施,开展肿瘤的防治,1996年9~11月,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我们组织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对本市口...
【总页数】2页(P44-45)
【关键词】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水平;肝癌;高危人群;高危年龄;癌发病率;肠癌;肿瘤;流行特征
【作者】戴长寅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1
【相关文献】
1.安徽省1990~1992年肝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J], 李宗寅;权循风;汪义高
2.泰兴市食管癌、胃癌和肝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 [J], 吴建中;丁建华;李苏平;周建农;高长明;苏平;臧宇;刘燕婷;周学富;王如鸿;丁保国
3.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J], 张才军
4.乌审旗胃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J], 艾升有
5.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族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J], 木金花;赵春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疾病预防一人患癌,代代担忧?□ 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宋恕平“一人得癌,代代担忧”,几乎每一个有过癌症患者的家庭都有着这种困扰。
随着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医学界对大多数癌症又缺乏有效的应对之策,使得人们总是“谈癌色变”。
特别是在家族中一旦有人罹患癌症,整个家族都将生活在癌症的阴霾之中。
那么,癌症果真会遗传吗?仅10%左右的癌症与遗传相关众所周知,长期吸烟可能诱发肺癌,食用受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可能患上肝癌,经常在日光下曝晒可能患皮肤癌等。
但是,吸烟者并非都患肺癌,同样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者也并非都患肝癌。
接受同样的致癌物为什么有人患癌,有人不患?这与个体对这些因素的易感性有关,而这种易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现代研究发现,癌症没有遗传的必然性,绝大多数癌症不会遗传,但有些癌症,如肝癌、乳腺癌、结肠癌、肺癌、食管癌、视网膜细胞瘤等比其他肿瘤更有遗传倾向。
据调查,有10%~15%的癌症是遗传造成的。
在流行病调查中,的确存在关于癌症家族性爆发的记载,例如拿破仑一家,其祖父、父亲、3个姐妹以及4个兄弟都死于癌症,他本人死于胃癌。
遗传并非癌症的决定因素有些癌症虽说有遗传倾向,但遗传并非癌症的决定因素。
癌症的家族性有两种表现,一是多人患不同的癌症,二是一个家族中存在某种癌聚集现象。
多项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虽有家族性,但绝大多数与不良的饮食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让家族容易出现相同的癌症。
因此,良好的环境因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
不良的环境因素,可促使癌症的发生,如肺癌、喉癌在吸烟的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高,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比正常人发生肝癌的机会大得多。
由于遗传因素目前尚无法改变,有癌症家族史的人首先不要背上心理包袱,认识到遗传只是一种可能性,不是必然性,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癌症;其次,要做好自我保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少吃油炸、熏烤食物,戒烟限酒,多吃一些防癌食物,如西红柿、红薯、牛奶等;再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不熬夜,远离装修污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能力;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癌症。
食管癌遗传病因的流行病学分析
沈靖;徐耀初;钮菊英;沈洪兵;叶本法;吴剑南;胡旭;陈瑾
【期刊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年(卷),期】1994(0)4
【摘要】本文通过对249例食管癌病例家族史的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认为食管癌为多基因遗传病,其加权平均遗传度为32.2%,病例一、二级血缘亲属患癌的SMR值均大于1,并有统计学显著意义,且随着血缘关系越接近,其SMR值越大,而对照SMR值均显著低于病例相应各级亲属的SMR,其值的大小与血缘关系远近无关,说明了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有相当的病因学作用,其一级血缘亲属的归因风险和相对风险分别为121.39%/10万和2.60。
【总页数】3页(P257-259)
【关键词】食管癌;遗传;病因;评价
【作者】沈靖;徐耀初;钮菊英;沈洪兵;叶本法;吴剑南;胡旭;陈瑾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淮安市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
【相关文献】
1.食管癌遗传病因的研究:VI.林县食管癌高癌... [J], 吴玉清
2.食管癌遗传病因的研究:Ⅴ.林县食管癌高癌家族成员淋巴... [J], 吴玉清
3.脑梗塞遗传病因的流行病学系列研究Ⅱ——核心家系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J], 沈
靖;谈永飞;姚才良;邵亚农;周炎;王心如;徐希平
4.食管癌病因中遗传因素作用的流行病学评价 [J], 沈靖;徐耀初;叶本法;沈洪兵;钮菊英;胡旭;吴剑南;陈瑾
5.武威市食管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J], 罗海亮;罗好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食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针对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人群食管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为进一步规范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提升食管癌防治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病学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22.40万例,死亡18.75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64%和7.28%。
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5.87/10万和13.28/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
食管癌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
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及遗传因素等。
保护因素包括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膳食钙摄入、蔬菜和水果摄入。
二、高风险人群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一)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15/10万)。
(二)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
(三)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Barrett)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五)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
三、筛查(一)筛查对象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无上消化道癌病史,年龄一般在45~74岁之间,无内镜检查禁忌证,能配合内镜检查。
(二)筛查方法食管癌筛查推荐内镜学检查,可根据当地医疗条件,选择但不限于如下方法:普通白光内镜、色素内镜,对于发现的可疑病灶可采用特殊内镜技术(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检查并进行活检。
不能耐受常规内镜检查者可进行麻醉/镇静内镜或经鼻超细内镜检查。
具体检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食管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诊疗指南)。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食管癌的相关情况,以便我们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和研究工作,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国食管癌防治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1)20岁以下(2)20-30岁(3)30-40岁(4)40-50岁(5)50-60岁(6)60岁以上3. 您的居住地:(1)城市(2)农村4. 您的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4)大专及以上二、饮食习惯5. 您的饮食结构是否均衡?(1)非常均衡(2)比较均衡(3)一般(4)不太均衡(5)很不均衡6. 您是否经常食用以下食物?(1)腌制食品(2)熏烤食品(3)烧烤食品(4)油炸食品(5)高盐食品(6)霉变食品(7)以上都不常食用7. 您每天饮酒量:(1)不饮酒(2)偶尔饮酒(3)少量饮酒(4)适量饮酒(5)过量饮酒8. 您每天吸烟量:(1)不吸烟(2)偶尔吸烟(3)少量吸烟(4)适量吸烟(5)过量吸烟三、生活习惯9. 您是否经常熬夜?(1)经常(2)偶尔(3)很少(4)从不10. 您是否经常锻炼?(1)经常(2)偶尔(3)很少(4)从不11. 您是否长期处于压力状态?(1)是(2)否12. 您是否有过食管不适症状(如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1)是(2)否四、家族病史13. 您的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是否有患有食管癌的情况?(1)有(2)无14. 您的家族中是否有其他遗传性疾病史?(1)有(2)无五、就医情况15. 您是否定期进行健康体检?(1)是(2)否16. 您在出现食管不适症状时,是否及时就医?(1)是(2)否17. 您在就医过程中,是否接受了专业的食管癌筛查?(1)是(2)否六、其他18. 您认为预防食管癌最重要的是哪些方面?(1)饮食调整(2)戒烟限酒(3)健康生活习惯(4)定期体检(5)家族病史关注19. 您对本问卷有何建议或意见?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祝您身体健康!(调查单位)。
食道癌是否遗传很多人都知道一些疾病是有家族聚集性的,会遗传给家庭里的后代。
食道癌可能遗传:食道癌不是直接遗传性疾病,在世界上还发现极少数的食道癌家族,这样的家庭中约三分之一成员先后患食道癌,而且男女发病率一样,多患同一种癌,这样的食道癌家族肯定与遗传有关,但实际上,这样的家族并不多。
食道癌的发病有家族聚集的倾向,家族中有人患食道癌,他的子女患食道癌的机会比一般人可多几倍。
这些癌叫作遗传型家族性癌。
这种遗传因素形成的影响,在医学上称为遗传易感性。
食道癌的遗传,也会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
食道癌的发生是一个目前尚未完全解开的谜。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不健康因素,生活中注意预防,可以降低患上食道癌的几率。
尤其是冬天,不要为了暖和喝滚烫的热水和热粥。
同时也要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在进食时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以免对食管黏膜造成慢性的长期损伤。
治疗肿瘤技术新突破——生物免疫疗法如今采用山西省肿瘤医院的生物免疫治疗具有抗癌谱广、靶向性强、显效性快等显着特点。
临床显示,免疫治疗能有效的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且没有明显不良副作用。
特别是对于手术后肿瘤患者清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防治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发,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膀胱卵巢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显着。
临床治疗还显示生物免疫疗法在治疗胸、腹水患者时,在控制胸、腹水,杀灭胸、腹水中的癌细胞,防治癌细胞转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即使是对于无法手术或对化疗不耐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也可以起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积极作用。
食道癌是否遗传综上所述,虽然说食道癌是存在家族聚集性的,不过他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