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及其应用:第6章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8
第六讲 多重共线一、 FWL 定理及其应用考虑模型:112233i i i i i y a b x b x b x ε=++++ (1)假如我们只关注1ˆb,则通过如下步骤可以获得之。
第1步:把1x 对其他解释变量进行回归(请注意,截距所对应的解释变量为1),即有: 101223ˆˆˆˆi i i ix x x v βββ=+++ (2)第2步:把y 也对(2)中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即有:01223ˆˆˆˆi i i i y x x w ϕϕϕ=+++ (3)第3步:把ˆw 对ˆv 进行回归(不含截距,当然你可以包含截距,但你会发现,截距的估计结果是零,这是因为ˆw 与ˆv 其均值都为零),即有模型:ˆˆi i i ve w η=+ (4) 则有:2ˆˆˆˆi i iw v v η=∑∑,可以验证,1ˆˆb η=,且残差ˆi e 等于初始的残差ˆi ε。
此即著名的FWL 定理(Frisch-Waugh-Lovell theorem )。
关于FWL 定理的一个简单证明见附录1。
思考题:利用关于“偏导数”的直觉,你能够理解1ˆˆb η=吗? 考察2ˆˆˆˆi i iw v v η=∑∑,把01223ˆˆˆˆi i i i y x x w ϕϕϕ=---代入,现在分子是:2012230123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i i i i i i i ii i i v x i i y x x y v x v v v wv ϕϕϕϕϕϕ------∑∑∑==∑∑∑应该注意到,在进行第一步回归时,OLS 法保证了203ˆˆˆi i i i i v x x vv ===∑∑∑ 因此,22ˆˆˆˆˆˆi i i i i iw v y v v v η==∑∑∑∑ 显然,如果把y 对ˆv 直接进行无截距回归:*ˆiiiy v ης=+ (5)我们也可以得到:*122ˆˆˆˆˆˆˆi i i i i i y v w v b v vηη====∑∑∑∑。
计量经济学复习知识点重点难点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第一章导论1、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2、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结合。
3、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被正式确立的标志:1930年12月国际计量经济学会的成立。
4、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1、在总体回归函数中引进随机扰动项的原因:①作为未知影响因素的代表;②作为无法取得数据的已知因素的代表;③作为众多细小影响因素的综合代表;④模型的设定误差;⑤变量的观测误差;⑥经济现象的内在随机性。
2、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①零均值假定;②同方差假定;③随机扰动项和解释变量不相关假定;④无自相关假定;⑤正态性假定。
3、OLS回归线的性质:①样本回归线通过样本均值;②估计值的均值等于实际值的均值;③剩余项ei的均值为零;④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值与剩余项不相关;⑤解释变量与剩余项不相关。
4、参数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5、OLS估计量的统计特征:线性特性、无偏性、有效性。
6、可决系数R2的特点:①可决系数是非负的统计量;②可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③可决系数是样本观测值的函数,可决系数是随抽样而变动的随机变量。
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古典假定:①零均值假定;②同方差和无自相关假定;③随机扰动项和解释变量不相关假定;④无多重共线性假定;⑤正态性假定。
2、估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方法:最小二乘估计、极大似然估计、矩估计、广义矩估计。
3、参数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线性性质、无偏性、有效性。
4、可决系数必定非负,但是根据公式计算的修正的可决系数可能为负值,这时规定为0。
5、可决系数只是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度量,可决系数越大,只是说明列入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联合影响程度越大,并非说明模型中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也大。
6、当R2=0时,F=0;当R2越大时,F值也越大;当R2=1时,F→∞。
3解:(1)样本回归方程为998792.00170.1226.793261-176283.0454750.12^t r X Y t,(2)残差图(3)DW 统计量的值734726.0DW(4)BG LM 自相关检验辅助回归式估计结果是t t t tX e e 000420.0060923.0638831.01因为84.3998223.7,84.31205.0LM ,所以LM 检验量也说明样本回归方程的误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首先估计自相关系数^,得632637.02734726.0121^DW 对原变量做广义差分变换。
令1t 632637.0t t Y Y GDY ,1t 632637.0t t X X GDX 以年1994~1975,,t t GDX GDY 为样本再次回归,得tGDX GDY 173740.0391490.0t 回归方程拟合的效果仍然比较好,651914.1DW 对于给定05.0,查表得,。
43.1,24.1U L d d 因为75.243.11651914.1DW ,依据判别规则,误差项已消除自相关。
由391490.0^*0,得06568.1632637.01/391490.01/^^*0^0则原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结果是t X Y 173470.006568.1^t 。
4解:(1)样本回归方程为tGDP Y 694454.0674.2816^t(2)残差图(3)3397.0DW(4)BG LM 自相关检验辅助回归式估计结果是t t t tGDP e e 029062.07871.334985257.01因为84.309615.30,84.31205.0LM ,所以LM 检验量也说明样本回归方程的误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首先估计自相关系数^,得83015.023397.0121^DW对原变量做广义差分变换。
令1t 83015.0t t Y Y GDY ,183015.0t t tGDGDP GDP GDGDP ,以年1994~1975,,t t GDGDP GDY 为样本再次回归,得。
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1一般性定义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研究的主体〔动身点、回宿、核心〕:经济现象及数量变化规律研究的工具〔手段〕:模型数学和统计方法必须明确:方法手段要服从研究对象的实质特征〔与数学不同〕,方法是为经济咨询题效劳2注重:计量经济研究的三个方面理论:即讲明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计量经济研究的根底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瞧测所得到的信息——计量经济研究的原料或依据方法:模型的方法与估量、检验、分析的方法——计量经济研究的工具与手段三者缺一不可3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类型●理论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方法研究某些领域的具体经济咨询题4区不:●经济理论重在定性分析,并不对经济关系提供数量上的具体度量●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关系要作出定量的估量,对经济理论提出经验的内容5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的关系联系:●经济统计侧重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描述性计量●经济统计提供的数据是计量经济学据以估量参数、验证经济理论的全然依据●经济现象不能作实验,只能被动地瞧测客瞧经济现象变动的既成事实,只能依靠于经济统计数据6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联系:●数理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根底区不:●数理统计学是在标准假定条件下抽象地研究一般的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性;●计量经济学是从经济模型动身,研究模型参数的估量和推断,参数有特定的经济意义,标准假定条件经常不能满足,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经济计量方法3、计量经济学的特点: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自身并没有固定的经济理论,而是依据其它经济理论,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将这些理论数量化。
4、计量经济学什么缘故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理经济、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的混合物。
1、经济理论所作的陈述或假讲大多数是定性性质的,计量经济学对大多数经济理论给予经验内容。
第六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6.1 下表给出了美国1960-1995年36年间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 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Y 的数据。
表6.6 美国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 (单位:百亿美元)注:资料来源于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数据为1992年价格。
要求:(1)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收入—消费模型;t t u X Y ++=221ββ(2)检验收入—消费模型的自相关状况(5%显著水平); (3)用适当的方法消除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题6.1参考解答:(1)收入—消费模型为 tt X Y 0.93594287.9ˆ+-=Se = (2.5043) (0.0075)t = (-3.7650) (125.3411)R 2 = 0.9978,F = 15710.39,d f = 34,DW = 0.5234(2)对样本量为36、一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查DW 统计表可知,d L =1.411,d U = 1.525,模型中DW<d L ,显然消费模型中有自相关。
(3)采用广义差分法e t = 0.72855 e t-1**9484.07831.3ˆtt X Y +-=)8710.1(=Se (0.0189)t = (-2.0220) (50.1682)R 2 = 0.9871 F = 2516.848 d f = 33 DW = 2.0972查5%显著水平的DW 统计表可知d L = 1.402,d U = 1.519,模型中DW = 2.0972> d U ,说明广义差分模型中已无自相关。
同时,可决系数R 2、t 、F 统计量均达到理想水平。
9366137285501783131...ˆ=--=β最终的消费模型为 Y t = 13.9366+0.9484 X t6.2 在研究生产中劳动所占份额的问题时,古扎拉蒂采用如下模型模型1 t t u t Y ++=10αα模型2 t t u t t Y +++=2210ααα其中,Y 为劳动投入,t 为时间。
计量经济学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怎样理解产生于西方国家的计量经济学能够在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答:计量经济学的产生源于对经济问题的定量研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是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结合在一起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各种经济因素和经济活动进行数量分析的客观要求。
经济学从定性研究向定量分析的发展,是经济学逐步向更加精密、更加科学发展的表现。
我们只要坚持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就能够使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2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计量经济学不仅要寻求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而且要对实际经济问题加以研究,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个方面。
理论计量经济学是以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技术为研究内容,目的在于为应用计量经济学提供方法论。
所谓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技术的研究,实质上是指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方法,使之成为适合测定随机经济关系的特殊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经济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计量经济方法技术研究计量经济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分析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行为以及对经济政策作定量评价。
1.3怎样理解计量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的关系?答: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联系: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体—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数量规律;计量经济学必须以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原则和经济运行规律为依据;经济计量分析的结果:对经济理论确定的原则加以验证、充实、完善。
区别:经济理论重在定性分析,并不对经济关系提供数量上的具体度量;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关系要作出定量的估计,对经济理论提出经验的内容。
2、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的关系。
联系:经济统计侧重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描述性计量;经济统计提供的数据是计量经济学据以估计参数、验证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经济现象不能作实验,只能被动地观测客观经济现象变动的既成事实,只能依赖于经济统计数据。
欢迎阅读第一章绪论参考重点: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建模过程第一章课后题(1.4.5)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一4.5.性,1.2.3.4.如何缩小置信区间?(P46)由上式可以看出(1).增大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变大,可使样本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减小;同时,在同样置信水平下,n越大,t分布表中的临界值越小。
(2)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
因为样本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和残差平方和呈正比,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残差平方和应越小。
5.以一元线性回归为例,写出β的假设检验1).对总体参数提出假设H 0:?=0, H1:??02)以原假设H0构造t统计量,3)由样本计算其值4)给定显着性水平?,查t分布表得临界值t ?/2(n-2)5)比较,判断若 |t|> t ?/2(n-2),则拒绝H0,接受H1;若 |t|? t ?/2(n-2),则拒绝H1,接受H;上届重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随机误差项产生的原因、最小二乘法、参数经济意义、决定系数、第二章PPT里的表(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人均GDP的回归)、t检验(△(平方)代表意义;△(平方)的认识)、能够读懂Eviews输出的估计结果第二章课后题(1.3.9.10)1.为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程中必须包含随机干扰项?3.假设6. 回归模型是正确设定的9、10题为计算题,见课本P52,答案见P17第三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上届重点:F检验、t检验调整的样本决定系数、“多元”里为什么要对△(平方)系数进行调整?第三章课后题(1.2.7.9.1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中,哪些基本假设起了作用?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仍然是针对随机干扰项与针对解释变量两大类的假设。
第一章导论计量经济学定义: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是一门应用数学、统计学和经济理论来分析、估计和检验经济现象与理论的科学。
通过使用统计数据和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试图量化经济关系,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的问题(相关关系):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是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1. 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2. 教育与工资的关系。
3. 利率与投资的关系。
第二章 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是一种用于估计线性回归模型中未知参数的方法。
它通过最小化误差平方和来找到回归线。
在一元线性回归中,我们通常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来估计模型参数。
对于模型 Y = α + βX + ε,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α和β:β= Σ( (X - mean(X)) (Y - mean(Y)) ) / Σ( (X - mean(X))^2 ) α̂ = mean(Y) - β̂ * mean(X)这里,mea n(X) 是 X 变量的平均值(即ΣX/n),mean(Y) 是 Y 变量的平均值(即ΣY/n)。
在这些公式中,mean 表示求平均值。
Σ 表示对所有数据点求和,n 是样本大小。
这里α_hat 是截距的估计值,β_hat 是斜率的估计值。
结论及推论:1. 在高斯马尔可夫假设下,OLS 估计量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BLUE)。
2. 当误差项的方差是常数时,OLS 估计量是有效的。
3. 如果模型是正确规范的,并且误差项是独立且同分布的,那么 OLS 估计量是一致的。
4. 如果误差项与解释变量相关,或者存在遗漏变量,那么 OLS 估计量可能是有偏的。
5. OLS 提供了估计的标准误差、t 统计量和其他统计量,这些可以用于进行假设检验和构建置信区间。
第三章一元回归:(1)总函、样函:总函数和样本函数是线性回归模型的两种表现形式。
总函数(总体函数)表示整体样本的关系,一般形式为Y = β0 + β1X + ε。
目 录第1章 绪 论第2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第3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4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第5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专门问题第6章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第7章 扩展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第8章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第9章 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第1章 绪 论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答:(1)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主要内容,是由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2)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随机的数学方程来描述经济活动,并通过对模型中参数的估计来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对经济理论赋予经验内容;而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是以确定性的数学方程来描述经济活动,揭示的是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
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答:(1)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现象中的具体数量规律,即是利用数学方法,依据统计方法所收集和整理到的经济数据,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
(2)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即计量经济学方法或理论计量经济学;二是应用计量经济学。
任何一项计量经济学研究和任何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赖以成功的三要素是理论、方法和数据。
(3)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随机关系和因果关系。
3为什么说计量经济学在当代经济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动向是什么?答:(1)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形成以来,无论在技术方法还是在应用方面发展都十分迅速,尤其是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阶段和60年代的扩张阶段,使其在经济学科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在西方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具有权威的一部分;②从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53位获奖者中有10位是与研究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有关;③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其他经济数学方法结合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