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湖金融高新区技术概要
- 格式:pptx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10
南方日报/2010年/11月/26日/第A05版2010中国(干灯湖)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促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让资本之光照耀产业高地金融“硅谷”崛起千灯湖胡智勇鲁修稳周军峰何仙子经济转型的浪潮在南粤大地火热推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广东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却多集中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
当全球经济竞争开始转向,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焦点,为“转方式、调结构”广东再起航。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0年前,邓小平同志作出如此论断,20年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证明了这一论断的先知先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广为传颂的口号更是引领了改革开放的整个进程。
那么,金融与科技融合在一起又会怎样?要回答这一问题,美国硅谷是最好的参考样本。
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很快找到融资工具使之进入生产,庞大的金融支持又反过来推动了科技创新,这就是硅谷传奇的核心。
那么,中国的硅谷在哪里?“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核动力。
”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此番话语显示出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的迫切与渴望。
而广东金融高新区,在其建设三周年并取得一定成绩后,提出了“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国最佳私募及风险投资聚集区”的思路,更令广东“转方式、调结构”之旅有了坚实的支撑。
图强之路“广州前台,佛山后台”,这是广东金融高新区设立之初就定下的目标。
历时三年,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
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介绍,广东金融高新区已有36个项目签约进驻,涉及总投资额逾12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80万平方米,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基金、金融BPO等领域。
在广东金融高新区成立之前,广东金融产业正处于历史最低谷。
广东国投破产等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让广东先后付出了上千亿元的沉重代价。
“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
当时广东是全国金融风险最严重的地方。
”宋海如此评价当时的困境。
2006年,广东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概念,正式把金融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并制订了金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试图实现从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的根本转变。
千灯湖简介千灯湖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它南起海三路雷岗公园北门,北至海八路;东、西两侧有南七、南八两条城市景观路全线贯通,东西宽约280米,占地约302亩;为全开敞式公园。
公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千灯湖和市民广场。
公园从1999年7月开始建设,到2001年8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工程建设投资为1.64亿元。
公园建成后总计有1300余盏景观灯,千灯湖美丽地景色吸引了大批地市民前来观赏,为南海区地标城市景观建设赢得赞誉。
一、景观介绍佛山千灯湖是由人工湖、大掩体(两个,各有商铺10间)、历史观测塔、水上茶亭(12座)、柏树茶店(5座)、溪流(5座,分别是知识、丰收、白鹭、凤凰、白鸽)、山上景观塔(六座)、南水门、二十一世纪岛、凤凰亭、凤凰廊、花迷宫等组成。
通过一系列的合理组合和排布形成一个湖光山色相辉映,以绿树、茶亭、溪流点缀其间的美丽休闲地方。
湖体的面积约为87,000平方米,沿湖岸水深均为0.8—1.2米,中央最深处达2.8米。
此外,千灯湖还包括有湖畔咖啡屋,雾谷及观灯桥等附属景。
佛山千灯湖湖面约132亩(88000平方米),湖岸线长约2.2公里,岸边共有大小溪流5座,大掩体商铺2座,湖岸咖啡屋一座;另外公园内还有喷水池、画架廊、雾谷、茶亭和二十一世纪岛等配套设施。
此外还建有山顶大灯塔6座(塔高28.5米)、湖岸边灯塔2座(塔高18.5米),以及一座气势雄伟的48米单跨钢拱桥名曰观灯桥。
市民广场则包括小掩体商铺2座,250米廊架以及74座喷泉和2组石雕。
公园从1999年7月开始建设,到2001年8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工程建设投资为1.64亿元。
公园建成后总计有1300余盏景观灯,千灯湖美丽地景色吸引了大批地市民前来观赏,为佛山市南海区地城市景观建设赢得赞誉。
千灯湖公园的广场上有林荫大道、喷水池花架廊和大片的竹林、草地。
这项堪称经典之作的工程由美国著名的SWA 环境设计公司组织设计,规划构思打破了传统的以绿地和建筑物为主的中轴对称的手法,设计了一条从山到水的水系景观为城市中轴线,既突出表现岭南风光的水乡特色,又充分体现“自然·人·社会”的主题。
广东金融高新区:一个制造业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范本要在广东省内强手如云的金融产业园区建设中弯道超车,在全国招商大战中脱颖而出,佛山注定要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2007年7月,踩准金融机构前后台分离的趋势,佛山定位发展国际金融后台基地,承接广州、香港乃至亚太地区的金融服务后台和服务外包机构,吸引大批金融巨头落户于此。
借助错位竞争的独特模式,广东金融高新区迅速在珠江西岸崛起。
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佛山也是广东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之一。
背靠佛山这一制造业重镇,蜂拥进入广东金融高新区的机构奔着当地的实体经济而来。
佛山充裕的民营资本也构成金融产业爆发的重要基础。
通过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广东金融高新区不仅成为广东实体经济与全球资本、技术、人才、项目合作的产融互动对接平台,亦打造出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这一产融互动的经典力作。
回溯广东金融高新区15年的历程,佛山各级政府的因势利导功不可没。
际金融后台基地”与“现代产业金融中心”的双定位已然成型。
历经15年的建设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不仅在国内金融产业站稳了脚跟,且日益成为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股引领力量。
近年,随着“金融后台”与“产业金融”业务聚集效应的逐步裂变,大数据、人工智能、供应链金融等一大批位于风口的金融科技项目蜂拥而至,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的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蓬勃发展,其下一阶段的发展风向日渐清晰。
从过去的一片鱼塘洼地,到如今3年“吸金”超千亿元的金融产业重要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依湖而建的广东金融高新区用15年时间成就了一个金融发展奇迹。
那么,广东金融高新区是如何做到的?佛山金融业背后是何种独特打法呢?错位竞争:踩准节奏、因地制宜既不靠海,也非省会和特区的佛山,何以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跃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全省第三的制造业大市,“佛山之问”一度引发热议。
起步之初,广东金融高新区亦面临类似的拷问。
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东倚广州,毗邻港澳和深圳。
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规划检讨发表时间:2017-10-12T17:14:54.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蔡耀基[导读] 摘要:1996年南海市启动千灯湖规划建设,2007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至今总面积发展为约18平方公里。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1996年南海市启动千灯湖规划建设,2007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至今总面积发展为约18平方公里。
但目前南海区面临着商业办公建筑同质化严重、容量相对过剩的客观形势,金融高新区近两年商业用地建设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培育租赁市场,出台商业用房土地用途调整的意见,商业办公类建筑规划调整诉求强烈。
本次规划检讨将根据南海区发展实际,结合国内外中央商务区发展经验,提出若干建议,以回应近期调整诉求以及保障远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规划检讨;中央商务区;南海区。
1规划演进1.1中心城区确立(1996-2002)《南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6)确立桂城片区为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现千灯湖片区布置全区性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结合大型公园构成南海“心脏”。
将现千灯湖板块3.4平方公里规划为南海城市中心区,利用虫雷岗山与千灯湖公园创造南北向城市景观主轴,通过开敞空间以及配套设施引领城市发展,以超前的眼光定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由于当时片区缺乏产业发展的明确方向,开发强度较低,商业用地容积率普遍在2.0左右,公共开敞空间用地与建设用地比例约为1:1.5。
1.2金融高新区挂牌(2003-2008)2007年7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南海区千灯湖畔设立“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唯一省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48 小康 INSIGHT CHINA本期策划年,南方故事THE CURRENT PLANNING70南海桂城,千灯湖片区崛起作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中心城区,面积仅84.16平方公里的桂城,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实现了“产业与城市共生”的蜕变:传统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为金融和科创引领的现代都市型产业,田地和旧厂房更新换代为获得世界大奖的环境空间规划,轨道交通成为串联广深港外溢资源的“黄金通道”。
一路的高歌猛进也为这片热土带来无可估量的虹吸效应。
围绕南海区委、区政府对桂城的定位,桂城发力金融+总部经济+科创文创研发产业,坚持以项目为王,狠抓项目落地。
单今年上半年,桂城就有100个超千万元项目落户,投资额约18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29个,投资额达155亿元。
无论是资本的加持还是城市经济体量的扩增,人们意识到今天的桂城,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而窥探其城市发展的“创业史”,虫雷岗山脚下的千灯湖片区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从1999年7月首期开建至今,千灯湖的建设历经4期,刚好走过了20年的历程。
20年里,作为南海地标景观,千灯湖不断扩展外延,丰富内涵,书写着南海城市发展的传奇,引领着南海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方向,成就了广东金融高新区,舒展了南海中心城区以湖为美、人才围湖而居、产业因湖而聚的大美画卷……巨变:千灯湖塑造广佛同城典范在桂城,虫雷岗山众人皆知。
9月登上虫雷岗山顶端的魁星阁上俯瞰城央美景,远处的千灯湖波光粼。
而谁曾想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废地。
“5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站在虫雷岗山下,年近八旬的桂城老人周伯感慨不已。
每天早晚,他都会来到虫雷岗公园散步。
对周伯而言,这里的一切都变化太快,“真的只能用天翻地覆才能形容”。
从旧时荣光到当下繁华,复盘虫雷岗山脚下的千灯湖片区变迁,还得从1985年说起。
1985年,南海开始建设中心城区桂城,随着中心城区扩展,加上海八路的兴建,“四乡联围”的土地价值优势日益凸显。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园林绿地规划浅析Brief Analysis of Green Space Planning in Guangdong finance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service area garden李育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市政管理处,广东 佛山 528200)LIYu-quan(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Guicheng Street, Nanhai District, Foshan 528200,China)摘要:文章介绍了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园林规划的定位、构思以及各景观功能系统的协调和合理布置,对如何更好地把园林景观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布置提出可行性的设想和建议,为将来单体园林景观的详细规划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金融高新;园林规划;景观结构;特色创造;广东南海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0)06-0050-04收稿日期:2009-04-30修回日期:2010-08-26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landscape orientation and idea of GDFH(Guangdong finance high technology )&NT(new technology) Service Area ,as well as various landscapes functional system coordinated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 The arricle also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on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of the landscape elements,which could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of the detaile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a.Key words : Finance High-tech; Garden planning; Landscap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creation; Guangdong Nanhai1 概况为夯实金融创新服务基础、加快金融产业发展、实施金融强省战略,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国际金融前后台业务分离的趋势,于2007年7月2日正式选址佛山市南海区设立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前言为指导佛山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
本次《总规》包括市域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如下:(1)市域:佛山市行政辖区,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总面积为3797.72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包括禅城区行政辖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和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原罗村街道行政辖区、顺德区乐从镇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61.66平方公里。
本次《总规》的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规划编制的依据如下:(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文件(2)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其他相关规划一、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沥桂产业发展基金有望年底运行,助推沥桂经济产业加速融合核心提示:规划先行→交通先导→产业互动→生活文化相融。
这是加快沥桂一体化进程的路径图。
昨天,记者专访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伦。
他表示,在南海区和广东金融高新区管委会的统筹协调下,桂城将加强和大沥沟通、协调,用实体项目推动沥桂一体。
硬件上,以广东金融高新区为示范,逐步铺开规划、产业、交通、市政的一体化,实现沥桂城市建设“六个统筹”。
软件上,桂城将以千灯湖都市文化高地为交点,推动沥桂城市文化的兼容,共同打造“潮涌灯湖”城市文化品牌,并共同推广代表未来发展潮流的关爱文化,共建文明城市。
■千灯湖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效果图。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伦。
(资料图片)A关键词规划先行千灯湖北延设计6月完成修编沥桂组团综合交通规划,开展千灯湖轴线北延城市设计,以及佛山水道(沥桂组团)一河两岸城市设计。
记者:沥桂一体,规划先行。
根据沥桂组团目标,在城市规划方面,桂城将如何规划,加快沥桂融合?李志伦(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围绕广东金融高新区开展统一规划调整,根据沥桂组团的战略目标,调整桂城的城市规划,实现沥桂规划整体布局和无缝对接。
重点项目包括全力推动金融高新区C区的拆迁,腾出空间确保金融高新区迅速成型。
同时开展沥桂组团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修编沥桂组团综合交通规划和开展千灯湖轴线北延城市设计和佛山水道(沥桂组团)一河两岸城市设计。
计划今年5月底,完成沥桂组团城市发展策略研究和修编沥桂组团综合交通规划;6月底完成千灯湖轴线北延城市设计和佛山水道(沥桂组团)一河两岸城市设计。
B关键词交通先导尝试开通水上观光巴士将加快建设文华北路,并提升佛山一环、桂江桥、联河桥、谢叠立交等节点的通行能力。
记者:一直以来,您都在强调以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在交通建设方面,如何统筹交通建设推动沥桂无缝对接?李志伦:统筹交通建设包括路网设施对接和公共交通相互渗透,提升交通效率,方便市民出行和交流,增进市民跨镇街互动。
浅谈盾构机施工技术和喷涌解决措施1工程概况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礌岗~千灯湖~金融高新区站盾构区间】土建施工项目盾构工程隧道双线总长为4829.205m,盾构隧道要在砂层中穿过,地面为桂城交通要道桂澜路,隧道埋深7.8~14.3米。
砂层为良好的富水和透水地层,饱含地下水,渗透系数为8.62~29.11m/d。
2盾构机的选型参考国内外在类似含砂砾地层施工的工程实例,将着重考虑敞开式盾构机、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和泥水平衡式盾构机这三种盾构设备的适应性。
下面分别阐述三种盾构机如何适应佛山的特殊情况。
㈠敞开式盾构机的适应性敞开式盾构机的特点是掘削面呈敞露状态,故挖掘状态是干挖态,所以出土效率高。
全敞开式盾构机用于掘削面自稳性好的地层。
对自稳性差的地层而言,应辅以压气、降水、注浆加固等措施,以便确保掘削面的稳定。
敞开式盾构在佛山地层掘进的前提是需沿线大范围的地面降水,同时为了保障施工沿线上方建筑的安全,以及防止开挖掌子面的失稳,采用预注浆和超前管棚等辅助施工措施是必要的。
敞开式盾构机在佛山地层中使用的优点是:①对盾构设备的要求较低,可实现国产化;②可形成多种断面形式,如矩形、马蹄形等;③漂石、砂卵石等对开挖的制约小。
但敞开式盾构机在佛山地层中使用也有许多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需要采取强有力的辅助施工措施进行超前地层加固,否则,掌子面土体难以实现自稳,会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虽然佛山地层在降水情况下地表的下沉量较小,但是地面高楼林立,防范措施必不可少,而以目前的工程实例来看,在佛山地层中实施预注浆和超前管棚这些辅助措施的效果并不好。
②对地下水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破坏。
由于需要沿线大范围地面降水,这将在施工地段周围产生很大的降水漏斗,周围的水环境将受到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地面绿化带的枯死。
另外,注入有机浆液加固地层时,也会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③虽然敞开式盾构机的设备费用和人工开挖费用较低,但加上其辅助加固费用,成本不一定得到降低。
浅谈南海金融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摘要:一幢在特定都市环境中的银行大楼设计,给设计者提出了苛刻的设计条件,同时也提供了创造新形式的机遇。
经过逻辑分析,设计者寻找了一个理性的答案和一种特殊的空间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空间布局单体设计引言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呈现出前台与后台业务加快分离和后台业务部门分工不断细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后台业务不断被独立出去而离开传统的金融中心区域,并在新的区域聚集形成了新的金融产业服务区。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东面与广州荔湾区接壤,西面与佛山禅城区融为一体,距广州市区只有半个多小时行程;服务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等条件已经具备;区内的千灯湖公园已经建成开放;配套的商务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五星级酒店、高尚住宅区基本建成,吸引了不少大公司进驻。
该区以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吸引大型金融企业后援服务机构落户,是各类金融机构研发中心、数据中心、后台服务机构的聚集区,是金融后台服务业行业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
1 建筑与都市环境结合建筑与环境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式来源于环境。
作为都市中的建筑,其相关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人为的建成环境。
这些建成环境对建筑的体量、形式、流线、容积率、日照、景观等都产生制约。
但另一方面,这些制约也为设计创作出独具个性特征的形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
广东发展银行南海金融服务中心位于南海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内,是区政府全力打造的新城区核心地带。
东临锦园路,南临海六路,西临灯湖东路,北临海七路,片区交通十分便利。
项目地块东西宽约208米;南北长约445米;建筑标高最高处160米,场地基本平整。
地势平坦、开阔,人文生态环境良好,是十分理想的建设用地。
目标把广东发展银行南海金融服务中心定位为高科技、现代的绿色建筑。
设计在规划布局上因地制宜,希望协同周边地块的开发,在用地的外围形成具有活力的街道,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便利舒适的城市生活空间。
广佛新城CBD之一:2009年佛山第二广州“珠江新城”广佛新城CBD千灯湖商业金融中心春和日丽,千灯湖上阳光灿烂,湖两旁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倒映湖中,如一幅壮美的画卷。
千灯湖片区的金融商务区以千灯湖为核心,向周边外延发展,一个媲美珠江新城的“广佛新城”已逐步形成规模。
千灯湖金融商务区2007年,南海区政府明确提出了“一脊两翼”的发展战略,桂城千灯湖中央水轴被定位为南海区的发展脊梁,同年底,《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城市设计方案》出台。
根据南海区规划,千灯湖金融商务区以千灯湖为核心,西起灯湖西路,东至桂澜路,南到海三路,北达佛山水道,占地4.5平方公里,将依托广州强大的金融商务力量,错位发展金融后勤、技术服务,形成“广州做中心,南海做后勤”的格局,以此扩大广州金融商务区的国际影响。
南海规划部门介绍,千灯湖金融商务区的发展目标是广佛地区新型的金融产业集群,一方面为广州金融中心区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撑,另一方面承接和扩大广州金融中心区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广佛地区金融业的发展。
根据规划,千灯湖金融商务区的功能定位有三个:一是广东省金融业的后援中心;二是佛山市的金融商务区;三是制造业、商贸业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聚集地。
为此,金融商务区内将建立金融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灾备中心等,为进场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南海建设金融商务区的设想得到了广东省、佛山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省金融办有意将千灯湖金融商务区的建设作为今年粤港金融合作的重大项目。
省金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将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建设列为广东省“金融强省”七大基础平台之首。
高端品牌地产汇聚千灯湖千灯湖板块是桂城楼市的核心,该区域目前已汇集了众多名盘,从早期的东海花园,到现在的中海万锦豪园、保利水城、保利千灯湖一号公馆、佛山保利花园,发展十分迅速,巨鳄云集,大盘辈出,千灯湖板块已成为桂城豪宅集中地,特别是临湖区域,已建成的高楼耸立湖两旁,气势如虹。
广东金融高新区: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 培育竞争新优势文/潘慧 通讯员/郑乐华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逐渐成为驱动金融发展的新动力,对大大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金融产品的使用率、金融监管的渗透率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要求,抢占新一轮以区块链领衔的金融科技发展先机,进一步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内涵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以区块链技术为切入点,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产业。
经过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区块链+”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试验田”和金融服务集聚区。
多措并举 培育区块链产业生态2018年,广东金融高新区以区块链技术为切入点,从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搭建产业服务平台、打造产业集聚地、引导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以及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等方面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努力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培育竞争新优势。
在出台扶持政策方面:2018年2月,佛山市南海区印发了《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府〔2018〕8号),明确发展目标、原则与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2018年6月,南海区出广东金融高新区鸟瞰图33区块链 链未来创新风采台了《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关于支持“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扶持措施的通知》(南府〔2018〕33号),从进驻奖励、物业、平台、培育、应用、技术、融资、人才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吸引了一批“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入驻发展。
在打造产业集聚基地方面:将佛山民间金融街建设成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并在集聚基地内建设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孵化中心,为区块链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办公空间、政策指引、项目资源对接、项目投融资等综合服务,推进区块链应用项目落地,引进和培育“专、精、特、新”的“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