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乳腺癌临床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50
乳腺癌的临床病例分期判定标准及其治疗可能很多乳腺癌患者不知道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是以什么标准来判定的,怎么就可以判定为乳腺癌的早中晚期。
对此疑问,重庆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专家就2011年NCCN指南上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判定标准做一介绍,以方便大家了解,指导乳腺癌的不同分期的治疗。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在新桥医院肿瘤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对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判定标准是以国际上的TNM来进行分期的,且乳腺癌的不同分期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因人而异,因肿瘤而异。
TNM中的T是指原发肿瘤大小,N是指淋巴结是否有转移,M是指是否有远处转移。
再接着细分的话可包括如下:T--原发癌肿分期T1:肿瘤最大直径<2cm;T2:肿瘤最大直径在2-5cm;T3:肿瘤最大直径超过5cm;T4: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N--区域淋巴结分期N0:区域淋巴结未能扪及;N1: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N2: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N3: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近期将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亦归为N3;M:远处转移分期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临床上乳腺癌分期主要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俗称的乳腺癌早中晚期。
其中乳腺癌I期包括T1N0M0;乳腺癌II期包括T0N1M0、T1N1M0、T2N0M0、T3N0MO等无远处脏器转移的乳腺癌;乳腺癌III期包括T3N1M0、T3N2M0、T2N2MO 等;乳腺癌IV期包括AnyTNM1,患者可以对照这些分期来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
乳腺癌不同分期的治疗临床而言,乳腺癌I期是指癌细胞局限于原发部位,这类分期的乳腺癌患者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后病理检查确定无腋窝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可不做放射治疗。
乳腺癌II期患者癌细胞已经有明显的局部浸润,并有少数区域淋巴结转移。
此类分期的乳腺癌患者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辅以放疗或联合癌症生物治疗,尽可能防止癌细胞继续扩散转移,加重病情。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1范围本文件涵盖了截至2023年6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已批准49个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含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的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内容。
本文适用于所有开展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的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Breast Cancer(Version4.2023)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是一种用于衡量医疗干预对患者生命质量的经济学评价指标。
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通过将治疗或干预的成本与其所带来的效果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其相对效益和经济效果。
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缩率语全称AI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BMD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CDBC乳腺癌伴随疾病(Concomitant Disease of Breast Cancer)CDK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E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HC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HDAC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R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hosphatidylinositide3-kinase)PKB蛋白激酶B抑制剂(protein kinase B)P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Tdp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WH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5概述目前,国内上市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类似物、孕激素类药以及靶向治疗药;靶向治疗药又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和CDK4/6抑制剂类药物。
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中日友好医院精准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精准医学中心2021年3月8日本指南,结合《NCCN 2021乳腺癌治疗指南》、PharmGKB及其他资料制定。
综合考虑了如何精准地增加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和辅助放疗的疗效,及如何尽量避免和干预治疗中的毒副作用。
乳腺癌精准治疗基因检测内容,分为:辅助内分泌治疗基因检测组套、辅助化疗基因检测、辅助放疗基因组套。
在实际应用中,尚可从这些组套中,选测拟用药物对应的基因,以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一、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基因检测组套:6、8、10、33、243、244、245 药物基因 06CYP2D6(2850C>T) 基因中文名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编码 6 8 10 乳腺癌,AA基因型的患者,代谢药物活性只有GG型的15%,药物易蓄积,代33 谢活性成分4-OH-他莫西芬的活性下降,患者总体生存率较GG型高。
GA基因型也比GG型高。
GG 基因型者总体生存率最低。
244 245 243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使用来曲唑和阿那曲唑时,出现疼痛(including joint pain, muscle pain, bone pain, arthritis, diminished joint function, or other musculoskeletal problems),244位点的CC和245位点的AA为风险基因型。
当244/245为(TT/AA, CT/AA, CC/GG, CC/AG and CC/AA)时,OR为3.151 ER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243的T碱基者、242的T碱基者,,使用芳香化乳腺癌,PM者,抗雌激素效果最差,预后差;IM者,抗雌激素效果较差,预后也较差。
EM者,抗雌激素效果好,预后好。
临床意义他莫昔芬 08CYP2D6(100C>T) 10CYP2D6(1758G>A) 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33SULT1A1(638G>A) 磺基转移酶1A1的638位点,代谢酶244ESR1(454-397T > 阿那曲唑、来曲唑 C) 245ESR1(453-351A > G) 阿那曲唑243MAP4K4 (T>C) 雌激素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依西美坦激酶4 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2020年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最全版)摘要:在2015年发表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CABC2)的基础上,本指南进一步更新了进展期乳腺癌诊疗过程的一般原则、相关定义、疗效评估、治疗原则、用药策略及不良反应管理等内容;专家组系统阅读国内外多项关于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包括回顾性的资料分析),整理并总结了现有最新的乳腺癌相关指南,召开会议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将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达成的专家共识整理成文,为从事乳腺癌专业的医生,尤其是在治疗进展期乳腺癌方面,提供参考。
同时也希望为患者了解乳腺癌提供帮助。
前言目前乳腺癌相关指南日益完善,本指南集合了乳腺癌领域知名专家多年学习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2015 年发表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的基础上[1],从2016 年5 月到2020 年7月,由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在北京召开的复发转移乳腺癌年度专题讨论会上形成和完善,是国内外专家的集体智慧结晶。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在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545.29/10 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在新发乳腺癌患者中,6%~7%的患者初次诊断即为进展期乳腺癌[2],而最初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在接受辅助治疗后,其中30%的患者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3-4],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几年内,中国进展期乳腺癌的比例也会增加,并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群体。
乳腺癌的治疗领域,早期诊断技术和新药研发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一系列新药的出现,更让乳腺癌的治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即便是进展期乳腺癌包括的原发局部晚期乳腺癌(即诊断时不能R0切除)、局部复发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仍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
目前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 年[5],但不同亚型和不同转移部位的结果完全不同[6]。
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第3版)更新与回顾(最全版)2017年年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第3版)以中文版形式华丽登场。
再次受到中国临床肿瘤专业医生的关注。
回顾NCCN临床实践指南进入中国的10余年历程,国内专家参照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时更新指南推荐意见,已经成为指导和规范中国癌症临床诊治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NCCN指南历史沿革NCCN是由21家世界顶级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联盟。
自1995年起,NCCN开始制定肿瘤临床实践指南。
目前,由不同专业专家组编制的临床实践指导意见,已经覆盖了人类97%以上的癌症,为全世界癌症治疗、康复领域的医生提供了先进和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
由于患者特点、医疗水平与体制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引进并在中国应用该指南存在实际困难。
2006年,在孙燕院士的倡导与组织下,NCCN指南专家组与中国肿瘤学专家密切合作,经过充分讨论达成共识,由不同肿瘤专业的中国医生组成专家组,以原版NCCN指南为依据,结合中国国情和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加以标注的中国专家意见,并逐步出版不同专业的中文NCCN 指南(中国版)以规范中国肿瘤临床实践。
同年,首先由江泽飞教授和石远凯教授执笔,分别出台了《2006年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和《2006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截至2011年,共推出了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卵巢癌、肾癌、胰腺癌等10余个NCCN指南(中国版)。
同时,每年参照当年最新版NCCN指南原文对中国版指南内容加以更新,为中国不同肿瘤专业医生规范临床实践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权威理念。
二、2006至2016年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重点NCCN临床实践指南自诞生之日起,都会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推出年度更新。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肿瘤分子生物学认识的进步,以乳腺癌为代表的肿瘤临床实践突出体现了从局部到全身、从群体到分类,宏观诊治理念日渐精准的时代变迁(表1)。
2015年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一、概述乳腺癌目前仍是美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014年全美共有235030名女性被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40430名患者死于乳腺癌。
另外2013年有64640名女性被诊断为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
过去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稳步上升,死亡率却在下降,这得益于早期诊断及更有效的治疗。
二、更新要点本次指南在晚期乳腺癌诊疗上的更新不多,主要包括:1、乳腺癌转移患者,应对转移灶再次活检以确定ER/PR及HER2状态。
如果无法安全取得活检样本,则按照原发肿瘤的ER/PR及HER2检测结果治疗。
2、唑来膦酸的最佳使用方案是1月1次,持续12个月后减为3月1次。
3、有限的研究显示,ER、HER2阳性并且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患者中加用曲妥珠单抗或者拉帕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有所获益,但无证据显示总生存期(OS)延长。
4、已经接受化疗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转移患者,可考虑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的方案,同时结合或者不结合细胞毒药物(如长春瑞滨、紫杉醇)。
三、病情检查与评估1、怀疑乳腺癌复发或转移患者,建议行胸部CT和腹部±骨盆CT或MRI检查。
2、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建议行脑部MRI检查。
3、当PET/CT在PET和CT两部分都清楚提示骨转移时,可不必行骨扫描或氟化钠PET/CT检查。
4、专家组不推荐使用氟化钠PET/CT作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检查手段,除非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评估目前病情。
5、初次复发与疑似转移的病灶需再行组织活检。
6、对遗传性乳腺癌高风险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
7、由于原发肿瘤ER/PR及HER2检测可能存在假性结果,因此建议再次检测转移灶ER/PR及HER2状态,特别是在初始未知或初始阴性或未过表达的情况下。
四、局部/区域复发治疗1、局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如可能则行手术再切除。
如最初未接受放射治疗,于术后行胸壁、锁骨上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照射。
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1.疾病诊断:参照《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参见/cn,病理学诊断为必须条件。
2.病期诊断根据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七版癌症分期标准作出分期诊断。
3.证候诊断(1)气滞痰凝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心烦易怒。
或口苦咽干,头晕目眩。
舌象:舌苔薄白或薄黄。
脉象:脉弦滑。
分析:本型多见于进展期乳腺癌患者。
辨证属肝郁不舒,气滞痰凝。
(2)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头晕目眩。
或月经失调,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涩,口干。
舌象:苔少有龟裂,舌质红。
脉象:细数无力分析:多见于进展期乳腺癌,辨证属肝肾阴虚,冲任失调。
(3)毒热蕴结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或红肿甚至溃烂翻花,分泌物臭秽或伴有倦怠乏力,食少纳差等。
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
舌象:舌质暗红,舌苔黄白或黄厚腻,脉象:弦数或滑数分析:本型已属乳癌局部晚期,多见于炎性乳腺癌,或胸壁多发卫星结节乳腺癌患者,局部分期多为T4c或T4d,病情进展呈现邪实或正虚邪实情况。
(4)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恶心,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调,白细胞下降等。
舌象:舌淡,苔薄白。
脉象:脉沉细弱。
分析:多见于化疗后患者以及晚期乳腺癌患者。
(5)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纳差,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舌象:舌质干红,少苔或薄苔。
脉象:脉细数或弦细。
分析:多见于放疗后患者以及晚期乳腺癌患者。
(6)瘀毒互结证肿瘤增长迅速,神疲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
或伴有疼痛,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或伴有乳房肿物坚韧,若溃破则腐肉色败不鲜。
舌象:舌淡或淡暗,苔白脉象:脉细数或弦细。
分析:此型患者多见于晚期肿瘤出现远处转移以及乳腺局部肿瘤进展迅速。
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气滞痰凝证治法: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海藻、昆布、柴胡、青皮、郁金、连翘、白芍、云苓、半夏、浙贝、草河车、山慈菇、白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