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应用心理学硕士考研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23.97 KB
- 文档页数:7
2020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1、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统计与测量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4.案例分析题
5.综合论述题
二、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3、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1.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
2024心理学347考试大纲
2024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代码:347)的考试大纲如下: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招收应用心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考查目标包括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
2、试卷结构:试卷由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组成,其中选择题占较大比例,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简答题和论述题则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应用能力。
四、考查内容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考查内容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具体考查范围可以根据不同院校的要求进行调整,考生需关注所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
五、考试要求
考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深入探究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
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的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心理所致力于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为促进国民心理健康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
心理所现有博士点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个(应用心理硕士)。
博士生导师76人,硕士生导师57人,在学研究生363人。
心理所研究生从1995年到2020年获院长奖学金及其他冠名奖学金等奖项200余人次。
自评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以来,心理学科的唯一名额曾连续三年被心理所博士生获得。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地,心理所具有优良的科学传统和学术氛围,拥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信息技术支撑系统。
心理所的图书馆是全国心理学文献中心,资料齐全,馆藏丰富。
国内心理学最权威的学术刊物《心理学报》由心理所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主办。
心理所2021年计划招收33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5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专硕为定向专项培养,报名前需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非全日制专硕招生简章、资格审核时间及方式请参见心理所官网通知),其中50%左右拟用于接收推荐免试生(非全日制专硕不接收推免生)中国科学院大学347考试大纲普通心理学考查目标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突触、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及其机能: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脑机能学说: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机能模块说意识和注意意识与无意识:意识的含义、意识的种类、意识的功能、睡眠与梦注意概述:注意的含义、注意的功能、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注意的生理机制、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品质: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感觉感觉概述:感觉的含义、感觉的种类、感觉测量、感觉现象视觉:视觉的含义、视觉现象、视觉的生理基础、视觉理论听觉:听觉的含义、听觉现象、听觉的生理基础、听觉理论其他感觉知觉知觉概述:知觉的含义、知觉的组织原则知觉的特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整体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恒常性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知觉的信息加工: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模式识别理论错觉:错觉的含义、种类、产生的原因记忆记忆概述:记忆的含义、过程、种类、神经生理机制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含义、信息加工、特征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含义、信息加工、信息的存储与提取、特征、工作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含义、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与提取、特征遗忘:遗忘的含义、曲线、理论、遗忘的因素思维思维概述: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特征、思维的种类、思维的过程概念:概念的含义、种类、形成、掌握推理:推理的含义、种类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含义、思维过程、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含义、特征、基本过程、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表象:表象的含义、特征、种类、表象理论想象:想象的含义、种类、功能言语言语概述:言语的含义、功能、种类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言语运动中枢、言语听觉中枢、言语视觉中枢言语感知和理解: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句子理解、语篇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概述:情绪和情感的含义、功能、关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绪的种类、情感的种类表情:表情的含义、种类情绪的脑中枢机制情绪理论:早期的情绪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动机、需要与意志动机概述:动机的含义、功能、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动机的理论需要:需要的含义、种类、层次理论意志:意志的含义、特征、行动过程、行动中的动机冲突、意志的品质能力能力概述:能力的含义;能力、才能和天才、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的种类和结构:能力的种类、结构智力理论:智力因素说、智力结构理论、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智力发展的差异: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智力发展的差异性、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人格人格概述:人格的含义、特征人格理论: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气质:气质的含义、类型、理论性格:性格的含义、特征、类型、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认知风格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社会心理【以往关注比较少,今年要特别关注】社会思维:自我、归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态度、内隐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亲密关系、偏见与歧视、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社会影响:说服、从众与服从、去个体化、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合作、竞争与冲突实验心理学考查目标: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一、实验心理学概述1.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3.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二、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心理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2、心理学实验与理论:实验范式、实验逻辑、实验与理论的关系3、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及其操纵、因变量及其操纵、因变量及其观测、额外变量及其控制4、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5、实验研究的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统计结论效度三、反应时法1、反应时概述:反应时的含义、种类2、反应时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机体因素3、反应时技术:减法反应时技术、加法反应时技术、开窗技术、内隐联想测验四、心理物理学方法1.阈限的测量: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2.心理量表法:量表的类型、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3.信号检测论:信号检测论的由来、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信号检测论的应用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1.听觉实验:听觉现象的测定(声音的心理特性;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语音知觉实验(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2.视觉实验: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颜色视觉(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3.知觉实验: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知觉与觉察实验(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4.学习实验:条件性学习实验、认知性学习实验5.记忆实验:感觉记忆实验、短时记忆实验、长时记忆实验、工作记忆实验、内隐记忆实验、前瞻记忆实验、错误记忆实验、定向遗忘实验、提取诱发遗忘实验6.情绪实验: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面部表情的测量、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7.注意实验: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冲突效应实验8.心理语言学:言语产生的实验研究、言语理解的实验研究、研究言语发展的常用实验方法及相关实验研究9.思维: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及实验研究、问题解决计算机模拟的原理与局限、推理的实验研究、决策策略及实验研究、概率判断的实验研究10.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与非社会认知加工对比的实验、共情实验研究、自我的实验研究、合作行为的实验研究11.意识:无意识觉察的实验研究、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实验、视盲现象的实验研究、双眼竞争范式、持续闪烁抑制12.常用心理实验技术:眼动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心理统计一、描述统计1.统计图表:统计图、统计表2.集中量数: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3.差异量数:离差与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4.相对量数:百分位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四分位数5.相关量数: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Φ相关、列联相关、四分相关6.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二、推断统计1、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概率、概率分布、样本平均数分布、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2、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总体平均数的估计;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3.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原理、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方差齐性的检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比例的假设检验4.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前提、原理与基本过程、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事后检验5.统计功效与效果量6.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测定系数7.卡方检验:拟合度检验、独立性检验8.非参数检验: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非参数方差分析参考书目: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3、朱滢著:《实验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大学,2014年版4、郭秀艳 / 杨治良译《实验心理学(第9版)》[Experimental Psychology(Ninth Edition)]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美] 理查德·格里格,[美] 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一、试卷结构二、录取情况录取22人,含少干和士兵计划5人(全录取)健康心理学5人(刷3人)。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考试要求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社会思维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二)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密关系3.偏见与歧视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三)社会影响1.说服2.从众与服从3.去个体化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5.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6.合作、竞争与冲突7.文化及其影响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1.横断设计2.纵向设计3.聚合交叉设计4.双生子设计(三)发展心理学的历史l.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l.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 生态系统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遗传与基因2.生命的开始(二)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1.胎儿的发育2.新生儿反射四、婴儿心理发展(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婴儿动作的发展1.动作发展的规律2.动作发展的顺序3.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三)婴儿言语的发展1. 言语发展理论2. 词汇的获得3. 语法的获得(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婴儿感觉的发展2.婴儿知觉的发展(五)婴儿气质的发展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1.婴儿的情绪发展2.婴儿的依恋3.早期同伴交往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幼儿的游戏1.游戏理论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三)幼儿言语的发展1.词汇的发展2.句子的发展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幼儿认知的发展1.记忆的发展2.思维的发展3. 心理理论(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幼儿道德认知发展2.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4.同伴关系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二)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书面言语的发展2.内部言语的发展(三)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元认知及其发展(四)童年期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发展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道德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生理发育l.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二)认知发展l.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三)自我发展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四)社会性发展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反社会行为(五)情绪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常见情绪困扰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三)人格发展l.自我发展理论2.稳定性与可变性(四)临终心理心理统计学一、描述统计(一)集中量数1.平均数2.众数和中数(二)差异量数1.全距和平均差2.方差和标准差3.差异系数(三)地位量数1.百分等级2.标准分数(四)相关系数1.相关关系2.相关计算方法二、推论统计(一)概率1.概率和分布2.基本随机变量的分布3.抽样分布(二)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一般原理2.样本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三)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2.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单因素方差分析2.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3.完全随机两因素方差分析(五)非参数检验1.单样本的非参数检验2.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六)线性回归1.回归概述2.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七)项目分析1.项目的难度分析2.项目的区分度分析咨询心理学一、咨询心理学概述(一)人的发展与心理咨询(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概述(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二、心理咨询的要素(一)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二)当事人(三)咨询师(四)其他变量三、咨询目标(一)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二)咨询目标概述(三)确定咨询目标(四)价值与价值干预四、咨询关系(一)咨询关系概述(二)工作同盟(三)助长条件(四)咨询关系与咨询师五、咨询过程:阶段与结构化(一)对咨询过程的认识(二)咨询的基本阶段(三)结构化六、咨询过程:会谈(一)会谈的一般问题(二)倾听当事人(三)会谈技巧七、咨询过程:深入(一)协助当事人探索(二)协助当事人领悟(三)协助当事人行动八、个案厘析与评估(一)个案厘析与评估(二)几种主要治疗理论的个案厘析(三)临床评估九、专业伦理问题(一)当事人的利益和权利(二)咨询师与当事人关系(三)保密(四)其他伦理问题十、精神分析疗法(一)精神分析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精神分析的治疗(四)精神分析疗法评价十一、行为疗法(一)行为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行为治疗过程(四)治疗技术(五)行为治疗评价十二、以人为中心疗法(一)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 以人为中心疗法评价十三、理情行为疗法(一)理性情绪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理情行为疗法评论十四、结构式家庭治疗(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结构家庭治疗评价十五、其他疗法(一)现实疗法(二)多态治疗(三)森田疗法(四)钟氏领悟疗法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1.本科目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47] 考试科目名称:心理学专业综合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变量与控制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反应时法4.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人格测验5.智力测验6.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2.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知觉组织原则2.形状知觉3.深度知觉4.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征3.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五)遗忘1.遗忘曲线2.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过程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启发法和判断2.决策框架3.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智力测验的编制2.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智力三因素理论3.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非语言交流2.文化与表情3.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成就需要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五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六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四、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____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____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学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征1.知觉选择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理解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物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能力、才能与天才(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参考书目:《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4.《心理学与生活(16版)》.,著.,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03.第二章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一、描述统计(一)统计图表1.统计图2.统计表(二)集中量数1.算术平均数2.中数3.众数(三)差异量数1.离差与平均差2.方差与标准差3.变异系数(四)相对量数1.百分位数2.百分等级3.标准分数(五)相关量数1.积差相关2.等级相关3.肯德尔等级相关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5.φ相关二、推断统计(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1.概率2.正态分布3.二项分布4.t分布5.F分布6.样本平均数分布7.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二)参数估计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原理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方差齐性的检验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4.协方差分析5.多因素方差分析6.事后检验(五)统计功效与效果量(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2.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方程(七)卡方检验1.拟合度检验2.独立性检验(八)非参数检验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主成分分析3.因素分析参考书目:《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4.《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05.《行为科学统计》.Frederick J.Gravetter,Larry B.Wallnau著.王爱民,李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08.第三章心理测量学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一)心理测量的基础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二)经典测量理论1.经典测量理论模型2.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盛世清北】2020年清华大学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考研经验|考试大纲本科目适用于:清华大学-070社会科学学院-045400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应用心理硕士(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英文缩写为MAP),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良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国防、体育等某一特定职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心理学专门人才。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心理学专硕专业课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清华大学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硕士主要就业方向分析:(一)进学校当老师大中专学校心理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大学生政治辅导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教育机构研究工作人员等。
(二)到行政事业单位当公务员应用心理硕士生能够进入的主要行政事业单位有公检法系统和教育政府管理部门。
一些特殊的行业对应用心理毕业生的需求比较大,如司法厅局、公安局以及劳教所、监狱等,还有各级教育行政和研究部门每年都有一定的数量进入指标。
(三)入伍进部队近些年,基层连队、武警部队从地方大学招收具有心理背景的研究生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人心理辅导工作等,这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途径。
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一、课程介绍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是《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的大纲,而《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心理学专硕专业课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部分院校有自己指定的参考书。
二、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复试分数线根据教育部有关制订分数线的要求,我校按照统考生、联考生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以各院系所规定的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确定的复试名单为准。
我校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复试与录取工作。
一、复试基本分数线:(1)、统考:考试科目学科门类政治外语数学专业课总分备注哲学(01)50509090360经济学(02)55559090370法学(03)50509090345教育学(04)5050180360文学(05)505090345北大-新加坡国立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双硕士班为340。
历史学(06)5050180345理学(07)50509090320工学(08)50509090320管理学(12)50509090350艺术学(13)505090350(2)、联考:考试科目专业学位政治外语数学专业或综合课总分备注应用统计02520050509090340金融硕士02510050509090340税务硕士02530050509090340保险硕士02550050509090340法律(法学、非法学)505090360深圳研究生院总分为340。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2|347的七大区别一、【总体分析】(以下简称312、347)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是心理学考研的专业课考试课程,考试内容为: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共300分,全国统考,面向的对象为全日制心理学学术硕士,心理学考研的专业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初试的专业课都是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是应用心理学硕士考研的专业课,考试内容:心理学导论,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硕士是国家于2010年推出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含金量很高,而且是面向实践应用类型的专门人才。
二、【考试性质】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范围】两种考试总分均为300分,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偏重理论与方法知识,主要考察: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统考偏重应用性知识,主要考察:心理学导论,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北师大心理学部2020年应用心理(MAP)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命题指导意见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20年应用心理(MAP)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用户体验、心理咨询、消费心理、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心理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考查对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深入论述。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心理学专业综合》采用自命题、全国统考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四、考试内容
考试科目由公共科目和方向科目组成。
公共科目含《心理学导论》、《心理学研究方法》两个科目。
其中,《心理学研究方法》包含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和实验设计相关学科的主干知识。
每个专业方向的方向科目各设1门,详见下方。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
演绎推理再本质上是属于问题解决的范围。
下面介绍对演绎推理的以下研究(1)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e.g.: 凡是学生都有学号李文是学生所以李文有学号其中,居于结论宾语位置的是(学号)大词;位于结论主语位置的是(李文)小词;只出现在前提而不出现在结论的称为(学生)中词;关于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的结论的解释有:①武德沃斯认为前提出现形式所造成的气氛是造成推理错误的原因,这就是气氛效应,即两个特称的前提容易得出特称的结论,两个全称的前提容易得出全称的结论,两个肯定的前提容易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容易得出否定的结论;②查普曼认为人们错误的解释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错误;③约翰逊·莱尔德认为推理错误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在前提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忽略创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
(2)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
其中休腾洛切尔认为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克拉克认为推理的前提是由命题来表征的。
(3)条件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而很少去证伪他们。
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
例子:北师大,普心P268。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归纳推理再本质上就是感念的形成。
智力的定义:(1)斯皮尔曼(Spearman)认为:智力是一种普遍的能力,它主要涉及联系的引出和相关的引出。
(2 比内和西蒙(Binet & Simon)认为:智力是正确地进行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 韦克斯勒(Wechsler)认为:智力是个体有目的地行动,理性地思考以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总体能力。
智力是: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青岛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一、考试要求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
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心理学导论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精都考研()——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说明: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又称为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本大纲自2011年发布以来,2012年、2013年教育部没有发布最新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以2011年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为准。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北京师范大学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统计与测量、心理学史。
其中,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统计与测量知识点与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内容是一样的,一字不差,唯一区别是心理学史的内容。
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请先选择好学校,参考招生专业目录,学校有没有自己制定的参考书。
关于报考院校、参考书、报录比、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辅导班等问题请咨询博仁老师。
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 变量与控制2.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 反应时法4. 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 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 人格测验5. 智力测验6. 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 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 描述统计2. 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 知觉组织原则2. 形状知觉3. 深度知觉4. 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 意识的含义2. 意识的功能3. 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 注意的含义2. 注意的特征3. 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 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 感觉记忆2.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 长时记忆(五)遗忘1. 遗忘曲线2. 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 问题解决的过程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 演绎推理2. 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 启发法和判断2. 决策框架3. 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 智力测验的编制2. 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 智力三因素理论3. 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 非语言交流2. 文化与表情3. 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 詹姆斯¬——兰格理论2. 坎农——巴德理论3.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 成就需要2.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六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七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四、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1/9【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开设课程:【网络函授班】【精品小班】【高端一对一】【状元集训营】【定向保录】1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
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2/9【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开设课程:【网络函授班】【精品小班】【高端一对一】【状元集训营】【定向保录】22015年南开大学考研应用心理专硕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考研真题解析复试线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课考试。
我校将根据考生本科目的考试成绩与另外两门公共课考试成绩的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
三、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命题遵循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单项知识与综合能力考查相结合的方针。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试卷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
其中,名词解释部分包括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简答部分包括8道简答题,每题15分,共120分;论述部分包括3道论述题,每题40分,共120分。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
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1、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2、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
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3、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
4、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1、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
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3、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
华生的主要观点:1、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2、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①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②口头报告法③条件反射法④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1、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2、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
3、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三、机能主义机能派认为1、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2、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3、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4、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都是“本能”冲动的作用。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1842~1910)、杜威(1859~1952)和安吉尔(1869~1949)。
2024年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简介:本综合考研大纲是针对2024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的设定,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等方面。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准备充分,有针对性地应对考试。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1.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心理学的历史起源、发展阶段和重大事件,熟悉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2.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思维、情感、行为、个体差异等。
3.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体系。
了解心理学的主流理论体系,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生物心理学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方法。
掌握实验研究的设计和操作流程,了解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掌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2.问卷调查方法。
掌握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理解问卷调查的优缺点,熟悉问卷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3.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
熟悉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的设计和实施,了解两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统计分析方法。
掌握心理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
5.研究伦理和科研道德。
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要求和科研道德规范,深化对研究伦理的思考。
三、认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1.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
熟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2.认知心理学在教育和临床领域的应用。
了解认知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掌握一定的应用技术和策略。
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
4.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了解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熟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
四、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