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想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还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优良思维素质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意识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挖掘和渗透。

我们的新教材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探索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课题研究,在新课程形势下,备受大家的关注与重视。新课程的大背景,新教材的推广,又为我们实施这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下面我就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教学的作用谈几点认识:

一.预设过程中,合理确定数学思想方法

首先,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教材中,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蕴涵于表层知识中,处于潜形态的。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直接溶于一体,有的则与相关的数学知识溶于一体。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先深入挖掘具体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自己能够先将这些深层次的知识由潜形态变为显形态,由对它们的朦胧感受转变为清晰的理解。

其次,同一教材内容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不止一种,需要重点渗

透的可能只是某种思想方法,不必面面俱到全面到位。即使同一数学思想方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也应该确定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要合理细致地确定某一课时需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探究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实质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比如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解法的思考过程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领悟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

1.化归的思想方法

“化归”就是转化和归结。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人们常常是将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手段,归结为另一个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或者已经有解决程序的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答。在小学数学中处处都体现出化归的思想,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化归原则来解题,不仅能起到巩固旧知识,促进理解掌握新知识的作用,而且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化归时,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已经能解决什么问题”,“现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经解决的问题”等。

【案例】二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例题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求4盒彩色笔一共多少只需要计算36×

4,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乘法计算时个位向十位进后,十位还要向百位进的连续进位问题。可以先鼓励学生估一估36×4大约一共多少,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经验列竖式计算。因为,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乘法,理解了乘法进位的算理,也已经初步掌握了“估算—笔算—印证”的新计算策略。所以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时,学生有能力通过迁移旧知自学探究新知。这里渗透的便是化归思想。

2.归纳的思想方法

“归纳”就是由个别的特殊的事例,推出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思想方法,它的基础是观察和实践。它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又包括枚举归纳法和因果归纳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知识的获得:体现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的逻辑加工过程。

(2)知识的归纳:借助形象。引导学生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的思维飞跃过程。

(3)例子的呈现:需要全面。在进行完全归纳时,所举例子应该典型全面,以保证归纳结论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4)最后的归纳:先行比较。

【案例】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通过观察一些年历表的特征,发现归纳出一年中12个月的规律: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是大月;4月、6月、9月、11

月有30天是小月;有些年份的2月有29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这里渗透的就是不完全归纳思想。

3.类比的思想方法

“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或相似方面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思想方法,又叫类比推理。在数学解题中,通过类比能发现新的命题,所得的结论虽然都具有或然性,但却为进一步探究指出了目标,提供了线索,沟通了联系,使思维有了方向,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最后解决,因此类比也是数学发现的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主要选择在以下四方面渗透类比思想:在结构特征上进行类比;在数量关系上进行类;在算理思路上进行类比;在思想内容上进行类比。

以上围绕生活素材展开的铺垫谈话,与新课中即将接触到的约数与倍数关系就是在思想内容上进行了类比。

4.单位的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中,不管是数还是量的计算都得益于单位思想。计数,计量的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合理引入计数,计量单位。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计数,计量单位的教学,适当地展示它的简单过程和运用的思想方法,这对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四年级下册的《升和毫升》。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用比较小的水杯去测量大约有这样的5杯水那么多;用比较大的水杯去测量大约有这样

的4杯水那么多。由此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也需要有统一的单位,任何量的量化都必须有一个标准,而且标准要统一。这样,自然地渗透了单位思想。

5.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符号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以其浓缩的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符号化思想主要指人们有意识地、普遍地运用符号去表述研究的对象。运用一套合适的符号,可以清晰、准确、简洁地表达数学思想、概念、方法和逻辑,避免日常语言的繁复、冗长或含混不清。

【案例】二年级上册的《认识乘法》。例题出示:“电脑教室里,一张电脑桌放2台电脑,9张电脑桌一共放多少台电脑?”的问题。在学生写完算式以后,教师有意提问:“你们刚才在写算式的时候,怎么一边写算式一边在数数?”学生回答:“算式太长了,不数就不知道写了几个2了。”教师相机引导:“写9个2相加的算式都这样麻烦,那如果电脑教室里面有20张,30张电脑桌,写20个2,30个2相加的算式不是更麻烦吗?看来,我们有必要创造出一种新写法,把9个2相加写得简便一些。”在学生展开充分的再创造活动“发明”了很多符号以后,教师再正式介绍乘号,引入乘法等内容。在上面的再创造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对乘法符号的抽象过程,他们得到的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而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由模糊到清晰的符号化过程。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领悟了知识的本质,也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研究者和创造者的角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