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的基本概念及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6.99 MB
- 文档页数:24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水的高低水位差进行能量转换的电站。
它不仅可以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还能在电网负荷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能量调峰。
本文将介绍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工作原理抽水蓄能电站由上层水库、下层水库和中间的压力差装置组成。
当电力系统负荷较低时,电站会利用超低负荷时段的电力将下层水库的水抽到上层水库中,形成高位水库和低位水库之间的水头差。
当负荷高峰到来时,电站停止抽水,而是开启水轮机,利用高水头驱动水轮机发电。
在电站运行阶段,上层水库的水经过进口管道进入压力差装置,而下层水库的水则通过出口管道流回下层水库。
压力差装置通常采用调节阀,它的作用是调节水流的流量和水头,以匹配电网负荷需求。
二、运行过程1. 抽水阶段:在低负荷时段,电站通过启动抽水泵,将下层水库的水抽到上层水库中。
抽水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流量和水头,以满足后续发电时的需求。
2. 发电阶段:当负荷高峰到来时,电站停止抽水并启动水轮机发电。
水从上层水库通过压力差装置进入水轮机,水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之后,水从水轮机出口流回下层水库,完成一次发电周期。
3. 调峰阶段:在电网负荷波动剧烈或需要调节电力供应时,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快速响应,并通过调整抽水和发电的比例来实现能量调峰。
当电网负荷较高时,电站增加发电量;当电网负荷较低时,电站增加抽水量。
这种能量调峰的机制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供应,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三、应用及优势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它的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量调峰: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根据电网负荷需求进行快速调节,满足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保持电网的稳定运行。
2. 能源储备:电站利用低峰时段的电力将下层水库的水抽到上层水库中,形成能量储备,以备高峰时段使用。
这种储能方式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3. 清洁环保: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利用水力能进行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水能进行能量转换的发电方式。
它可以将水在不同水位之间来回转移,使得能量得以储存和释放。
本文将介绍抽水蓄能电站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其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
1. 基本原理抽水蓄能电站利用高地势和低地势之间的高度差来储存和释放能量。
当能源需求较低时,电站将利用电力驱动水泵,将低地势的水抽到高地势的储水池中。
而当能源需求增加时,电站将放空高地势的水,通过下坠驱动涡轮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这种方式,电站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能量的存储和释放,实现电能的平衡供给。
2. 工作过程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储能过程和释能过程两个阶段。
2.1 储能过程在储能过程中,电站利用电力将水从低地势抽到高地势。
具体步骤如下:(1)当电网需求较低时,水泵开始运转,将水从下游输送至储水池;(2)水泵将低地势的水加压输送至高地势的储水池;(3)水泵的工作使得储水池的水位逐渐上升,同时将电站消耗的电能转化为水位能。
2.2 释能过程在释能过程中,电站将储存的水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电网需要。
具体步骤如下:(1)当电网需求增加时,电站开始放空储水池的水;(2)水从高地势的储水池流向下游,驱动涡轮发电机旋转;(3)涡轮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网传输供给电力用户。
3. 能源领域的重要性抽水蓄能电站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能量储存与调节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储存大量的能量,将剩余电能在低负荷时储存,高负荷时释放,实现电网供需平衡。
这样可以避免电力浪费和供电紧张情况的发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 调峰填谷抽水蓄能电站能够迅速响应电网负荷需求的变化,可以在用电高峰期释放能量来满足需求,并在用电低谷期储存能量以供日后使用。
这样可以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抽水蓄能电站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当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生过剩电量时,可以利用抽水蓄能电站将其转化为储能,以备不时之需,减少能源浪费。
抽水蓄能电站及地下厂房概述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地势高差差异储存和释放能量的电力储能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将能源转化为电能,通过抽水将低处的水储存起来,待需要释放能量时,将储存的水释放下来,通过水力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地下厂房则是指将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设备和相关设备安置在地下,使其更加隐蔽安全。
抽水蓄能电站通常由上水池、下水池和发电机组三部分组成。
上水池位于较高的地方,下水池位于较低的地方。
当电网需求电能较低时,电站利用多余的电能将下水池里的水提升到上水池中,储存起来;当电网需要电能较高时,电站则将上水池中的水放下来,通过水流驱动水轮发电机发电。
与传统的抽水蓄能电站相比,地下厂房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们通过将设备安置在地下,使之相对于地面厂房更加安全。
地下厂房可以有效地防范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降低设备损坏的风险。
其次,地下厂房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地下厂房无须占用地面空间,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地下厂房的工作温度更加稳定,有利于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最后,地下厂房具备隐蔽性,做到对外界的观察和威胁最小化,增加了电站的安全性。
然而,地下厂房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下厂房的建设成本较高。
由于地下厂房需要采用特殊的工程技术和材料,使得建设成本较传统的地面厂房要高。
其次,地下厂房的建设周期较长。
由于地下厂房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施工工艺,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增加了工程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此外,地下厂房的日常运维也相对较为困难,需要增加设备运行的定期检修和维护的难度。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地下厂房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储存和利用方式,其发展前景广阔。
地下厂房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一种新型形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站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储备和发电的重要选择。
总之,抽水蓄能电站及地下厂房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储存和利用方式,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抽水蓄能电站(Pumped-storage hydroelectricity,简称PSH)是一种利用水的重力势能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电力站。
它在能源储备和调度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
本文将介绍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由上下两个水库、上游水池与下游水池之间的高差落差以及水轮机等核心设备组成。
在低电负荷或夜间电力需求较低时,利用额外的电力将水从下游水库抽到上游水库,实现能量储存;而在高电负荷或能源需求增加时,将积蓄的上游水库水通过水轮机释放,以发电供应给电力系统。
二、储能过程1. 上下水库:抽水蓄能电站需要具备两个相对高度差较大的水库,上游水库和下游水库。
这两个水库之间通过一条简捷的通道连接,例如水管或隧道等。
上游水库处于高位,下游水库则处于低位。
2. 水泵:位于下游水库,通过电力供应将水从下游水库抽入上游水库。
水泵将电能转化为水动能,并将水输送至高位水库。
3. 电力供应:电力系统将超过需求的电能输入给抽水蓄能电站,以便将水从下游水库抽到上游水库。
当系统电力需求较低时,多余的电能用于抽水作业,将水储存在上游水库中。
三、发电过程1. 水轮机:位于上游水库与下游水库之间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坝体内。
当电力系统需要额外能源时,上游水库的水通过受控释放,流入下游水库。
水轮机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与发电机相连,进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 发电机:水轮机驱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力系统将电能传输给用户。
四、优势与应用1. 能源储备:抽水蓄能电站能在电力需求低谷时将过剩电能转化为能量储备,能够有效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差异。
2. 调峰削峰: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及时释放储存的水能以满足能源需求的高峰期,也可以在低峰期进行抽水储能,以平滑电力负荷曲线。
3. 拉动电力市场:抽水蓄能电站通过能量的储存与释放,可以参与电力市场的调度交易,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抽水蓄能电站介绍抽水蓄能电站(Pumped Storage Hydroelectricity,简称PSH)是一种利用水循环原理来储存和产生电能的设施。
它通过水泵将水从低水位水体抽运至高水位水体,并在需求峰值时通过涡轮机将储存的水放回低水位水体,从而发电。
这种形式的储能电站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应对峰谷负荷均有重要意义。
1.上游水库和下游水库:抽水蓄能电站的核心是由两个水库组成,一个位于高海拔地区,作为“上游水库”,用于储存抽运的水;另一个位于低海拔地区,作为“下游水库”,用于接收抽运回来的水。
2.上游水泵站:上游水泵站通常位于上游水库附近,可以通过水泵将水从下游水库抽运到上游水库,起到储存电能的作用。
在电力需求低谷时,上游水泵站可以利用廉价的电力将水抽回上游水库,以便在需求峰值时再次发电。
3.下游发电站:下游发电站通常位于下游水库附近,通过涡轮机和发电机将下游水库中的水流转化为电能。
当电力需求高峰时,下游发电站会从上游水库中放回原先抽运的水,以产生电能。
4.转换器和变压器:抽水蓄能电站中的转换器和变压器用于将发电产生的电能转化为适用于输电和供电的电能。
这些设备确保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1.能量储存: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较高的能量储存效率。
由于季节性和日常负荷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需要具备大规模的能量储存和调度能力。
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根据电力需求的峰谷波动,将电能转化为水能储存,并在需要时通过涡轮机转化为电能。
2.调峰能力: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较强的调峰能力,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在用电高峰时期的需求。
由于电力的供需平衡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峰值需求而言,抽水蓄能电站通过将储存的水能快速转化为电能,能够迅速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3.协调可再生能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协调可再生能源的能力。
这些可再生能源的产生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根据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情况储存和释放电能,以平衡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发布时间:2013-05-09文章来源:null有些人认为:抽水蓄能电站用4度电抽水,只发3度电,反而亏了1度电,是得不偿失的。
事实上,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了电网低谷运行时的电能,不仅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而且也提高了电能的质量,当电网高峰运行时,抽水蓄能电站发电,也解决了电网高峰需电的问题。
因而“用4度电换3度电”是协调电网供需矛盾的过程,可比喻为“废铁炼好钢”的过程。
实际上,出现这样的言论并不奇怪,由于一部分人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
因为抽水蓄能电站效益不体现在其本身的发电量上,而主要反映在电网和火电站或其它电站的运行效益之中,需要从全网的角度来分析、评价、核算抽水蓄能的经济效益。
抽水蓄能电站灵活的调峰功能和抽水时的填谷作用,可以改善火电或其它电机组的运行条件,使其能为均匀的出力在最优状况下运行,即可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运转效率,延长机组寿命,又能减少运行维护费用,尤其是可降低火电站的发电煤耗。
太原工业大学唐英彪等学者提出了抽水蓄能电站系统效率的概念和相应的计算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它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抽水蓄能电站的系统效率,就是因其投入运行而使系统产生的能耗变化率。
系统效率作为一个量化指标,可用输入与输出能量的比值来表示,输入能量是以相应标煤耗量表示的由蓄能电站吸收的低谷电量;而输出能量包括以等效煤耗量表示的由蓄能电站发出的峰荷电量和因蓄能电站投入运行而使系统减少的能耗。
系统减少的能耗可用有、无抽水蓄能电站的两种情况下电力系统能耗的差来表示。
系统效率一般大于1,说明抽水蓄能电站投入系统后是节煤的。
节煤量的大小与所在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电源组成有关,也与抽水蓄能电站在系统中的运行方式。
发布时间:2013-05-09文章来源:null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由顶峰填谷作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称为静态效益。
包括:1)容量效益:抽水蓄能电站是调节电网负荷曲线高峰和低谷之间差距的有效措施。
十三陵蓄能电厂机电设备运行情况王志刚吴张建十三陵蓄能电厂十三陵蓄能电厂是华北电网最大的抽水蓄能电厂,建在风景秀丽的十三陵水库旁,距北京市中心30余公里,共装有4台200MW混流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为华北电网提供可靠的调频、调峰、紧急事故备用电力,为保证首都的政治供电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十三陵蓄能电厂是在华北电网和首都严重缺电的形势下兴建的,是国家和北京市“八五”重点建设工程,也是首都“9511”重点工程之一。
该工程自1989年开始筹建,1992年9月主体工程奠基开工,1995年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1997年6月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后,工程基本结束。
十三陵蓄能电厂的主要机电设备从国外引进,主承包商为美国VOITH公司,奥地利ELIN 公司为其电气分包商,监控系统设备由ELIN的分包商加拿大BAILEY公司提供。
220kV主变、220KVSF6组合电器、220kV交联电缆分别由奥地利ELIN公司、瑞士ABB公司和BRUGG公司制造。
进口设备的技术水平为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
部分附属设备和全厂公用系统为国产设备。
电厂现有职工143人,随着电厂的改革和设备运行的逐步稳定,生产机构多次的变革,目前,运行值班由过去的每值5人到现在中控室实现1人值守,机组故障能通过自动寻呼系统通知相关人员。
十三陵蓄能电厂1998年获得了国家电力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企业”称号,2000年初,相继被命名为国家电力公司“一流水力发电厂”、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和北京市“首都文明单位”,2001年获得“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和“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目前,正在向“国际一流水力发电厂”阔步迈进。
1 基本运行情况截止2001年底,已累计发电约32.5亿千瓦时,抽水用电约43.8亿千瓦时,连续安全安全运行超过1100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厂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强化管理为龙头,紧紧围绕稳定设备、改善环境、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把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责任制,通过创“国内一流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加强和细化生产技术管理,强化设备治理,以及多项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利用,使设计、设备选型和安装质量中存在的、长期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设备的健康稳定运行水平逐年提高。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抽水蓄能电站(Pumped storage hydroelectricity)是一种利用两个相邻水体高度差,通过抽水和放水来储存和生成电能的一种系统。
抽水蓄能电站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储能以及提供紧急备用电力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优势和应用。
一、工作原理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基于地势高差和动能转换的原理。
它通常由上池、下池、水轮机和泵组成。
1. 上池上池是由水体堆积而成的水库,其位置相对较高。
水从上池中通过管道流到下池,利用高度差将水势转变为动能。
2. 下池下池是位于上池下方的储水库,容量相对较大。
当需要储能时,水被抽取从下池泵送到上池,同时也是电站发电时的蓄能源。
3. 水轮机水轮机是抽水蓄能电站的核心设备,它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当水从上池流向下池时,通过导流管道进入水轮机,推动水轮机转动。
水轮机将旋转的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进而转化为电能。
4. 泵泵是用于抽水将水从下池输送至上池的设备。
泵的作用是将电力网中的多余电能转化为动能,将水从下池抽升到上池,实现能源的储存。
当电力需求高峰时,泵将停止工作,而水将从上池中通过水轮机释放出来,发电。
二、优势和应用抽水蓄能电站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能量储存和调峰:抽水蓄能电站能够通过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储能,实现能量的储存和调配。
在电网负荷低谷时,电站可以利用电力将水从下池抽升至上池进行储能;而在负荷高峰时,电站将释放上池中的水,通过产生电能满足电网的需求。
2. 提供紧急备用电力:抽水蓄能电站具备快速启动能力,可以在突发情况下迅速投入工作并提供紧急备用电力。
这在自然灾害、发电机故障或电力中断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3. 环境友好:与传统燃煤电站相比,抽水蓄能电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抽水蓄能电站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1. 电网调峰:电网需要保持电力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而抽水蓄能电站能够通过调峰功能,在负荷高峰和低谷时段之间平衡能量供需,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水力能够储存和再生电能的系统。
它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平衡供需差异、调节电网频率、储备备用能量等。
本文将介绍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电力驱动水泵将低位水抽升至高位水库储存,待电网需求增加时,将储存的水释放,通过水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
其工作原理涉及到重力、动能转化、水循环等多个方面。
二、工作过程1. 储能阶段:在储能阶段,电力系统需求较低,电力供应量大于需求量。
此时,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多余的电力将水泵启动,将水抽升至高位水库。
水泵所消耗的电能被转化为水势能存储。
2. 蓄能阶段:当电力系统需求量增加或发电量不足时,抽水蓄能电站开始释放储存的水能,进行发电。
释放过程中,水流经过水轮机,水轮机通过转动驱动发电机发电。
这个过程中,水的势能被转化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循环过程:释放全部储能后,即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
如果电力系统仍需增加供应,抽水蓄能电站会根据需求重新开始储能阶段,将多余电能转化为水势能,储存在高位水库中,为下一次蓄能阶段做准备。
三、应用与优势1. 调峰填谷能力: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根据电网需求进行灵活调控,调峰填谷能力强。
在电力系统需求高峰期,可以释放储备的水能进行发电,满足用户需求;而在电力需求低谷期,可以将多余电能用于抽水储能,提高电网的供电效率。
2. 超高效能:抽水蓄能电站以水为介质,转换效率较高。
在储能过程中,水的势能转化效率可达80%以上;在发电过程中,转换效率可达90%以上。
相比其他储能技术,抽水蓄能电站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3. 储能容量大:抽水蓄能电站通过调整水库的设计容量,可以实现较大的储能容量。
这使得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具有更好的平衡供需能力,并能储备大量备用电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 环保节能: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可再生的水力能源进行储存和发电,不消耗化石燃料,不产生排放污染物,对环境更加友好。
抽水蓄能电站摘要: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具有启动快、负荷跟踪迅速和快速反应的特殊电源它既是一个电站又是一个电网管理工具,它有发电、调峰、调频、调相、事故备用、黑启动等诸多功能,同时还有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等特点。
抽水蓄能电站有利于“全国电网”的稳定运行;有利于经济地进行“西电东送”;有利于节能减排,优化电源结构。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顶峰填谷、静态效益、动态效益一、抽水蓄能电站概述1、抽水蓄能电站定义抽水蓄能电站是装设具有抽水及发电两种功能的机组,利用电力机组低谷负荷期间的剩余电能向上水库抽水储蓄水能,再在系统高峰负荷期间从水库放水发电的水电站。
2、抽水蓄能电站介绍抽水蓄能电站不同于一般水力发电站。
一般水力发电站只安装有发电机,将高水位的水一次使用后弃之东流,而抽水蓄能电站安装有抽水——发电可逆式机组,既能抽水,又能发电。
在白天或前半夜,水库放水,高水位的水通过机组发电,将高水位的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向电网输送。
缓解用电高峰时电力不足问题;到后半夜,电网处于低谷,电网中不能储存电能,这时机组作为抽水机,将低水位的水抽向高水位,注入上库。
这样,用电低谷电网中多余的电能转化为水的机械能储存在水库中,解决了电能不能储存的问题。
抽水蓄能电站包括上水库、高压引水系统、主厂房、低压尾水系统和下水库。
按电站有无天然径流分为纯抽水蓄能电站和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
(1)、纯抽水蓄能电站:没有或只有少量的天然来水进入上水库来补充蒸发、渗漏损失,而作为能量载体的水体基本保持一个定量,只是在一个周期内,在上、下水库之间往复利用;厂房内安装的全部是抽水蓄能机组,其主要功能是调峰填谷、承担系统事故备用等任务,而不承担常规发电和综合利用等任务。
(2)、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其上水库具有天然径流汇入,来水流量已达到能安装常规水轮发电机组来承担系统的负荷。
因而其电站厂房内所安装的机组,一部分是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另一部分是抽水蓄能机组。
抽水储能发电概述1.国内抽水储能应用发展现状1.1惠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境内,距离广州112公里,距离惠州市20公里。
上库为范家田水库,位于东江支流小金河上游的象头山上,控制集雨面积5.22平方公里,上库主坝坝高54米,坝长150米,正常蓄水位∨760米,相应库容2468万立方米。
下库为礤头库盆,控制集雨面积11.29平方公里,下库主坝坝高51米,坝长430米,正常蓄水位∨227米,相应库容2360万立方米。
输水隧洞一洞四机,输水隧洞全长4454米,最大洞径φ9米。
计划总投资近80亿元的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是广东省内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也是“西电东送”的配套工程。
该电站分上下两库建设,设计装机容量2400MW。
到设计水平年2010年,年发电量45.62亿KWH,年抽水蓄能电量60.03亿KWH。
该项目目前正在做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计划明年开工建设,2008年首台机组投入运行,2011年8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是广东电力系统电力需求和电源结构优化的需要。
电站开发任务为调峰、填谷,兼有紧急事故备用、调频调相调压功能,它对改善系统调峰状况,增强系统事故反应能力,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安全性、提高系统电能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是确保"西电东送"顺利实施的主力保安电源。
到设计水平年2010年,年发电量45.62亿KWH,项目所需关键设备:水泵水轮机及发电电动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主变压器、静止变频装置、发电机断路器、500千伏电力电缆及500千伏GIS等。
2004年国家将惠州,宝泉,白莲河实行捆绑式招标,中标的阿尔斯通公司向惠州等三家抽水储能电站分别提供16台30万千瓦机组设备。
并向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技术转让,技术转让内容的核心包括:水泵水能机和发电电动机设计的关键技术。
东方电机分包了惠州抽水储能电站的四号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