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宣传的预防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06.77 KB
- 文档页数:3
疟疾防治知识:罹患疟疾该怎么办?疟疾的感染源是疟原虫,热带和亚热带为其主要的流行地区,其中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
虽然2021年6月WHO宣布我国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输入性疟疾的极大威胁,每年约有4000余例境外输入性病例,输入来源主要为非洲,并且以恶性疟疾为主。
因此,疟疾仍是影响着我国人民健康以及生存质量的重要传染病。
了解疟疾的发病原因,症状,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加强人们对疟疾知识的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就向大家介绍关于疟疾的防治知识。
1.疟疾的发病机制疟疾是疟原虫感染所导致的,疟原虫一方面会对人体本身产生伤害,另一方面其还会导致人体产生免疫反应接着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出现。
比如如果疟原虫破坏了人体的红细胞,会使患者出现贫血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如果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脑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中,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如果血红蛋白以及抗原和抗体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堵塞肾小球底膜并且引起急性免疫变态反应,会使患者患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2.疟疾的发病症状2.1普通型临床表现疟疾典型患者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患者会出现低热、身体无力、头痛、恶心等症状。
第一次发作的时侯,患者发热症状会由不规则转为有规律性的周期发作。
患者在整个典型发作期会经历六小时到九小时,但是在中间间歇期一般没有症状。
①发冷期:患者会突然怕冷并且出现剧烈的寒战,同时伴有嘴唇发紫发绀、皮肤发白等症状,患者脉搏也会速度加快,并伴有头痛、肌肉痛、身体无力、恶心想吐、腹部疼痛等。
患者在反复发作多次以后,发冷期可慢慢变长。
②发热期:发冷期过后,患者会停止寒战,紧接着会出现高热,面部发红、口渴,体温在大多数在39℃到40℃之间。
症状严重的时候,患者可出现精神错乱、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
③出汗期:发热期过后,患者会突然大量冒汗,紧接着体温会快速下降,虽然患者会感觉身体有些好转,但仍然会有觉得身体乏力,嗜睡。
2.2不典型的疟疾患者不典型的疟疾患者,大多数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年龄越小,不典型疟疾的患病率越高。
疟疾的防治知识点总结疟疾的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疟疾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防治疟疾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疟疾的防治知识点,包括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疟疾的传播途径。
一、疟疾的传播途径1. 蚊子叮咬: 疟疾主要通过感染了疟原虫的按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吸取人类的血液后,将疟原虫注入人体,从而引起感染。
2. 输血或器官移植: 在罹患疟疾地区,输血或器官移植也是疟疾传播的途径之一。
如果受血者或受体来自一个疟疾流行区域,那么他们可能会感染疟疾。
3. 垂母传播: 孕妇将疟原虫传给胎儿的过程称为垂母传播。
这种传播途径在一些疟疾流行地区尤为常见。
二、疟疾的预防措施1. 预防蚊虫叮咬: 在疟疾流行区域,防止蚊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穿长袖、长裤等方式来预防蚊虫叮咬。
2. 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前往疟疾高风险地区。
如果必须前往这些地区,应当提前向医生咨询并采取预防措施。
3. 疫苗接种: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推出了疟疾疫苗,该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疟疾的发病和传播。
因此,在疟疾流行地区居民应积极接种疫苗。
4. 定期检测和治疗: 在疟疾流行地区,居民应定期进行疟原虫检测,并在感染疟原虫时及时进行治疗。
5. 环境卫生管理: 在疟疾流行地区,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蚊虫的滋生,并定期使用杀虫剂喷洒消毒。
6. 及时治疗: 一旦出现疟疾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导致严重并发症。
三、疟疾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疟药物包括奎宁、氯喹、蒂奎宁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疟原虫的感染,并缓解疟疾的症状。
2. 综合治疗: 对于重症疟疾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抗疟药物治疗、补液和支持性治疗等。
3. 预防复发: 发病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以确保疟原虫被完全清除,防止疟疾复发。
四、疟疾的防治工作1. 政府部门的管理: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疟疾流行地区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蚊虫的防控工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疟疾防治知识1、病因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
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
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
在丘陵地区那么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
在**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感染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反复屡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病症可较轻,甚至无病症。
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病症较重4、流行特征疟疾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
这主要因为本病流行于生态环境与媒介因素关系密切。
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亦最严重。
三日疟及卵形疟相对少见。
我国除云南和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
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在热带挤压社带那么不受季节限制。
二、分类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我国虽然四种疟原虫都存在,但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少见,卵形疟原虫仅发现几例。
凶险型疟疾主要见于恶性疟。
其他三种疟疾极少见到凶险型。
(1)脑型:多见于无免疫力而又未及时治疗者。
临床上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
(2)超高热型:以起病较急、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续不退为特点。
(3)厥冷型:病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阵发性上腹剧痛,常伴有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脱以至昏迷,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4)胃肠型:有明显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感。
本型是凶险型中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一型。
三、临床表现出汗异常、肝肿大、脾肿大、发热冷热交替、血骨髓或痰涂片找到疟原虫、周期性畏寒发热出汗热退病症、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间歇性寒颤急性面容一般病症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疟疾防治知识疟疾防治知识1.什么是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民间常称之为“打摆子”,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4种。
2.疟疾是怎样传播的?疟疾是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的疾病,蚊子叮咬疟疾病人后,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把疟疾传到健康人的身上,并使人发病。
3.哪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得了疟疾怎么办?如果患了疟疾,应尽快去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食抗疟药进行治疗。
疟疾是一种很容易复发的疾病,在治好后,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抗复发治疗。
如果出现复发,应迅速进行根治。
5.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哪些?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引起死亡。
6.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一般至少要服5~8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的嘱咐,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地治疗疟疾。
7.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要防止染上疟疾,最重要的是做好防蚊灭蚊。
个人要做好家庭内的灭蚊,包括用杀虫剂喷洒灭蚊和翻盘倒罐清除蚊子的孳生地。
同时,也要做好防蚊的措施:例如睡觉要挂好蚊帐,避免在野外露宿,有条件的也可以安装纱门纱窗,使用低毒杀虫剂浸泡蚊帐驱蚊防蚊等。
科普小常识疟疾是一种什么病?疟疾是由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过去俗称“打摆子”、“发疟子”等。
典型症状有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等,但现在主要为境外输入疟疾,其中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以不规则发热为常见症状。
重症疟疾还会引起脑、肝、肾等脏器损害,甚至死亡。
目前疟疾主要有四种: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其中三日疟和卵形疟在我国少见,但近两年有增多趋势。
哪些人可以感染疟疾?我国居民均对疟疾易感。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是被国际公认的最大的蚊媒传播病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
患病的人可能会出现高热,全身酸痛,肌肉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疟疾的病原体是什么?疟疾是由一种叫做疟疾原虫Plasmodium的细菌引起的,它通过叮咬该病原体的传播蚊来传播给人类。
三、疟疾有哪些症状?疟疾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痛,全身酸痛,呕吐,腹泻,皮疹,发烧,心律失常,淋巴结肿大等。
四、怎样预防疟疾?1、用蚊帐或蚊帐窗等网状物对蚊子进行防护。
2、清理居家的周围杂物,以免形成蚊子种植的湿热环境。
3、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4、注意进行室内防蚊,如使用添加杀虫剂的蚊帐,定期更换蚊帐,使用蚊香板,虫灯等。
5、涂抹抗蚊虫药物如椰子6、注意预防被蚊子叮咬,尤其是在晚上外出活动时多穿长衣长裤等,以及注意居家预防,尤其是晚上,应该及时关门窗,如果有灯光就应该关闭,并多拥有灭蚊器等。
7、及时就医,如果发现有可疑的疟疾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五、治疗疟疾的方法有哪些?1、合理进食补充水分,吃营养均衡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碱性饮料、鱼类和鸡蛋,少吃油腻食物。
2、解热抗炎药物可以使用抗炎镇痛药物来缓解发热和全身疼痛,但若发热超过38°C,则建议就诊。
3、药物治疗抗疟药物,如盐酸咪唑酮和替硝唑等,可以有效治疗疟疾,但病情恶化时可能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如免疫抗体,抗凝血物质等。
4、免疫调节为了防止疟疾再次发作,可以服用一种叫做“免疫调节剂”的药物,如果病情恶化,可以考虑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加强剂。
疟疾防治健康科普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疟疾防治这档子事儿,这可太重要啦!
你想想,疟疾就像个淘气的小妖怪,一旦缠上你,那可真够你受的!就
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吧,他之前不小心感染了疟疾,哎哟喂,那难受劲儿,又是发烧又是发冷,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头。
咱可得好好防着这个“小妖怪”,不能让它有可乘之机呀!
怎么防呢?首先得注意卫生,就像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重要。
要把周围
的环境打扫干净,别给蚊子滋生的机会。
蚊子可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媒介呀,就好比是疟疾“小妖怪”的交通工具!咱得把这些“交通工具”给破坏掉。
还有呀,夏天到了,别嫌麻烦,出门的时候喷点花露水、抹点风油精啥的。
晚上睡觉一定要挂好蚊帐,这蚊帐就像是你的保护罩,把蚊子都挡在外面。
你说要是没了这个保护罩,那蚊子不就随便咬你了嘛?
另外,要是你去一些疟疾高发的地区,那可得提前做好准备。
带上预防
的药物,不做无准备之仗,对吧?
总之,疟疾防治真的不能马虎。
咱们得重视起来,毕竟这关系到咱们自
己的身体健康呀!难道你不想健健康康的,每天都活力满满吗?所以呀,一定要把这些防治知识牢记在心,行动起来,别让疟疾这个“小妖怪”找上你!。
疟疾防治常识问答夏天是疟疾的高发季节,疟疾可以通过蚊子的叮咬而传播,因此,做好疟疾防治知识宣传,灭蚊防蚊是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
本文可以作为疟疾防治手册的宣传之用。
、什么是疟疾答:疟疾就是打摆子,也叫瘴气。
热地方最容易得这种病。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答:疟疾是被蚊子叮咬而传染的,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答: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答: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答: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
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6.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那些?答: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亡。
7.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答:一般至少要服5~8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的治疗疟疾。
8.既便宜效果又好的疟疾治疗药有哪些?答: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蒿甲醚、哌喹和科泰新(双氢青蒿素)中任选一种加2天伯喹一起治疗。
9.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答: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法预防疟疾。
10.怎样防止蚊子叮咬?答:正确使用蚊帐和帐屏、涂趋避剂、蚊香熏蚊、从事野外作业穿长袖衣裤等都是防止蚊子叮咬方法。
什么是疟疾的最有效治疗?答:青蒿素衍生物与另一种有效抗疟疾药物的结合(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药物)是目前疟疾最致命类型—恶性疟疾的最有效治疗。
在过去10年内,已越来越普遍使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药物。
它们产生非常迅速的治疗应答并且疟疾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半日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
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
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
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得了疟疾怎么办?
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乡镇卫生院防保科或各级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
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连吃8天药就能把病治好。
“求神拜佛”、“躲疟子”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五、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复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全村预防。
德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疟疾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
预防
和控制疟疾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疟疾病毒感染防治
的知识:
1. 防蚊叮咬:使用蚊帐、蚊香和防蚊液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
蚊子叮咬。
在傍晚和黎明时段,蚊虫活动最为频繁,所以在这个时
间段要特别注意保护措施。
2. 疫区旅行:如果你要前往疟疾疫区旅行,应在出发前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好预防措施。
这可能包括服用抗疟药物和
避免蚊子叮咬。
3. 避免滞留在草丛和水边:蚊子经常隐藏在草丛和水边,如果
可能的话,尽量避免长时间滞留在这些区域。
4. 及时就医: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疟疾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应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疟疾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5. 定期检查:如果你居住在疟疾疫区或长时间暴露在疟疾环境中,定期进行疟疾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感染,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以上是关于疟疾病毒感染防治的一些基本知识。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寻求及时治疗,我们可以降低感染疟疾的风险,并保护自己的健康。
预防疟疾知识宣传资料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一、蚊虫叮人传播疟疾疟疾俗称“大摆子”、“大脾寒”蚊子叮了疟疾病人后,再叮健康人,就把病人的疟原虫传给了健康人,从而使健康人得病。
(蚊虫叮疟疾传)二、疟疾的症状是先发冷后发热得了疟疾,典型的症状是定期发作,开始时发冷,往往要盖几条被子,接着发高烧,发热后,病人大出汗,体温渐退浑身乏力,嗜睡,直至下一次发作。
(先发冷后发热)三、得了疟疾要相信科学及时求医疟疾病人会出现贫血,脾、肝肿大,严重损害健康。
特别是恶性疟疾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发病后不少人往往不去就医,贻误了病情。
因此,得了疟疾一定要及早去找医生看病。
采血镜检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
(信科学看医生)四、服足八天药、彻底清除病根医生对疟疾病人,必须进行正规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疟疾应服用不同的药物和药量。
要根治疟疾就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及时服药并服足规定的药量,切勿随意服服停停。
(服足药除病根)五、防蚊叮咬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蚊子叮吸人血是传染疟疾的主要途径,所以不管是健康人还是疟疾病人,防蚊叮咬是最方便、最有效的预防疟疾传染的好办法,晚上睡觉应使用蚊帐,用有药水泡过的蚊帐更好。
上山下田劳作时,应在裸露的身体部位涂上防蚊药水。
(挂药帐防蚊叮)六、齐动手、搞防治、保健康、奔小康屋内喷洒药水杀灭蚊虫,屋外排除积水,疏通沟渠防治蚊虫孳生。
灭蚊防蚊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方法。
防治疟疾,保护健康是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灭蚊虫防传病)。
全国疟疾日宣传科普知识2023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人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通常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
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通常10-15天后会发病。
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热带地方如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地区。
二、疟原虫的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
三、疟疾的传播方式1、蚊媒传播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
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2、血液传播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贻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另外。
也可以因输入感染了疟原虫的血液而被感染。
四、疟疾的典型表现典型的疟疾发作过程分为发冷期或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发作前几天,每天或隔天可有程度不同的发烧,同时伴有疲劳、头痛、腰背痛、肌肉酸痛、厌食、全身或腹部不适、轻度腹泻和怕冷等前驱症状。
重症疟疾患者可引起脑、肝、肾等脏器损害,并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甚至多系统功能衰竭。
五、疟疾的治疗方式根治疟疾要规范,全程、足量服药最关键!疟疾是一种可治愈的传染病,在治疗上已经有很多高效的抗疟药,只要病人积极配合,做到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早康复。
否则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另外患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例治愈后,第二年3-4月份还要进行抗复发治疗,彻底杀灭肝内期疟原虫休眠子,防止复发。
六、入境人员需要注意什么?1、有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史的人员在入境前如果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表现,应提前申报,配合海关检疫人员进行相关检验。
2、有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史的人员回国后一段时间内,如果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就医时应当主动告知旅行史。
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感染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而传播。
疟疾主要流行在一些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贫穷国家。
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疟疾,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孕妇,每年疟疾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疟疾的预防和治疗的小知识。
一、疟疾的预防预防疟疾的最好方法是避免被感染。
以下是一些预防疟疾的方法:1、避免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在计划旅行前,应先咨询医生,了解你所前往的地方是否存在疟疾传播风险。
如果你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应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比如使用蚊帐、避免夜间外出等等。
2、使用防蚊喷雾和蚊香使用防蚊喷雾和蚊香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可能性。
在使用防蚊喷雾时,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使用,并在必要时重复喷洒。
3、着装合适穿着合适的衣服也可以防止蚊子叮咬。
长袖长裤和浅色衣服可以减少蚊子的吸引力。
此外,使用防蚊衣物也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
4、接种疫苗疟疾疫苗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种疟疾疫苗(RTS,S/AS01)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投入使用。
这种疫苗是通过将疟原虫表面的一种蛋白质与病毒载体结合而制成的。
在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疟原虫的抗体,从而提高了对疟疾的免疫力。
5、使用药物预防在前往疟疾流行地区之前,医生可以开具药物来预防疟疾。
这些药物通常被称为抗疟药物,常用的抗疟药物包括青蒿素、氯喹和环喹啉等。
这些药物可以在疟原虫进入人体后,抑制疟原虫的繁殖,从而防止疟疾的发生。
抗疟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取决于疟疾流行地区的疟原虫品种、病情严重程度、旅行时间等因素。
在使用抗疟药物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药物和剂量,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注意饮食和饮水在疟疾高发地区,饮食和饮水也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
要选择饮用瓶装水或开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或河水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海鲜等。
疟疾的防治小册子关键信息1、疟疾的传播途径蚊虫叮咬输血传播母婴传播2、疟疾的症状发冷发热出汗疲乏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呕吐腹泻3、疟疾的预防方法防蚊叮咬改善环境卫生预防性服药4、疟疾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对症治疗11 疟疾的概述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疟原虫在人体肝脏和红细胞内寄生繁殖,导致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
疟疾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111 疟疾的传播途径1111 蚊虫叮咬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含有疟原虫的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经过发育繁殖,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疟原虫传入人体。
1112 输血传播如果输入了含有疟原虫的血液,也可能感染疟疾。
1113 母婴传播感染疟疾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或哺乳时,可能将疟原虫传给胎儿或婴儿。
112 疟疾的症状1121 发冷期患者突然感到发冷,全身颤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皮肤起鸡皮疙瘩。
此期持续约 10 分钟至 1 小时。
1122 发热期发冷过后,体温迅速上升,可达 40℃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
此期持续 2 6 小时。
1123 出汗期高热后,患者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症状缓解,但感觉疲倦。
此期持续 1 2 小时。
113 疟疾的诊断疟疾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涂片检查疟原虫、血常规、生化检查等。
12 疟疾的预防121 防蚊叮咬使用蚊帐:睡觉时使用蚊帐,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
蚊香、驱蚊剂:在室内点燃蚊香或使用驱蚊剂,可驱赶蚊虫。
穿长袖长裤: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时间和地区,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避免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黄昏和黎明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尽量避免在此时间段外出。
122 改善环境卫生清除积水:定期清理家中和周围环境的积水,如花盆、水桶、水缸等,以减少蚊虫滋生的场所。
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卫生。
疟疾防治宣传的预防知
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预防疟疾教育知识宣传材料
1.什么是疟疾
疟疾,民间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yao)子”,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种左右就开始发高烧,热度可以高达 40℃,大约经过了 3~4 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寒冷、高烧、出汗”是疟疾发作症状的“三步曲”。
除了发冷、发烧、出汗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痛。
儿童很可能出现抽风。
重症病人可见昏迷、谵语甚至危及生命。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疟疾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疟原虫的人。
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疟疾病人和带病原虫者如果漏诊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但可反复发作,而且还可通过蚊子叮咬将疾病传给他人,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
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无防蚊设施的青少年儿童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
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
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
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也就是说疟疾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6.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那些
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亡。
7.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
一般至少要服 5~8 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的治疗疟疾。
8.既便宜效果又好的疟疾治疗药有哪些
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蒿甲醚、哌喹和科泰新(双氢青蒿素)中任选一种加 2 天伯喹一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