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线专题精选习题讲解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53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压线1.2016年1月1—3日,欧洲西部遭受温带气旋Henry袭击,大风给英国北部带来严重灾难,挪威发出最高级别山洪警报。
下图为北大西洋及周边地区1月1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据此完成下题。
(1)此时挪威南部盛行(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此次受Henry影响,与英国北部相比,挪威南部山洪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风力大小;②地形抬升;③锋面位置;④风向不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读我国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和1月份某日某种天气系统等压线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该区域( )A.地形平坦开阔B.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C.太阳能资源丰富D.河川径流季节变化较大(2)图中a、b两地1月气温差异明显,其原因是( )A.a地为平原,b地为高原B.a地较b地受海洋影响大C.a地海拔高,b地海拔低D.a地较b地受冷空气影响小(3)若图中天气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则未来几天b地将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雨过天晴,气温回升B.雨雪天气,气温下降C.阴雨连绵,形成梅雨天气D.由晴转阴,气压升高3.下图分别示意澳大利亚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和某地降水量统计。
据此完成下题。
(1)降水量统计图最有可能的测量地点位于( )A.Q地附近B.R地附近C.S地附近D.T地附近(2)根据图中等压线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季节Q地高温少雨B.图示季节T地受高压控制C.图示时刻S地风力比该国首都大D.图示时刻R地气压低于T地4.下图为“中纬度沿海某地一天中某时等压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
回答下题。
(1)四地气温、气压高低的情况是( )A.①比②气温低B.③比④气温低C.①比②气压高D.④比③气压高(2)依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风向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B.此时②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下雨C.M、N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D.等压面分布状况出现时间可能在夏季的夜晚5.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等压线一、单选题(江西省南昌市三校(一中、十中、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图甲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乙示意图甲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图甲所示时刻()A.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B.①地风力较②大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D.②地的光照较④弱1.C O到P气压由低到高,说明左图为低压中心,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是南半球的气旋,再按从高压到低压向左偏判断左图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
故选C。
2.B ②地位于暖锋的前面,③地位于暖锋的后面,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小,A错;从右图中看①地较②地气压变化大,①地风力较②大,B对;④地纬度高,气温较②低,C错;②地降水少,光照较④强,D错。
故选B。
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
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与冷空气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A.迎风面气温高B.迎风面气流下沉C.迎风面暖空气堆积D.迎风面冷空气堆积4.图示季节和山脉位置最有可能是A.冬季①B.夏季①C.夏季②D.冬季②3.D 山地的迎风面,受地形阻挡,空气堆积形成高气压,再由材料“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与冷空气一侧”可得出答案为D选项,排除C;背风面由于焚风效应气温比迎风面高,A错误;迎风面气流上升,B错误。
故选D。
4.D 题干指出:地形等压线位于迎风坡和冷空气一侧,说明锯齿线应位于山脉的北侧(冷空气从北而来),故山脉的位置应为②,山脉北侧为迎风坡,故此是为冬季(冬季盛行偏北风)。
故选D。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4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考点梳理】(一)等压面图的基本特征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面重合且与地面平行(如图A)。
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如图B)。
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
(二)等压面判读的基本要领1.判断气压高低(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 A′>P A,P D>P D′,在L2中,P B>P B′,P C′>P 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图中P D′=P C′、P A′=P B′。
综上分析可知:P B>P A>P D>P 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1)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
(2)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N地风向为()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当M地处于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澳大利亚北部降水多B.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C.贵阳多晴朗温暖天气D.我国沿海易受台风影响【答案】1.C 2.A【解析】1.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风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专题等压线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
读图,回答1~2题。
1.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 M地B. N地C. P地D. Q地2.Q地风向为()A. 东北风B. 西北风C. 偏东风D. 偏南风【答案】1.D 2.D【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及天气系统。
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示四点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
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P是一高气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图示北半球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Q地风向是偏南风。
1.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示四点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
选D正确。
2.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P是一高气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图示北半球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Q地风向是偏南风。
选D正确。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3~5题。
3. 丁地位于丙地的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4. 此时甲地的风向是A.南风B.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5.图示月份A.甲地极夜B.四地中,乙地气温最低C.丙地日出东南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快【答案】4. D 5. C 6. C【解析】4. 图示以北极为中心,东西方向选距离近的一侧。
根据经度,丁地位于丙地的东方。
根据纬度,丁地位于丙地的北方,合起来丁位于丙的东北方向,D对。
A、B、C错。
5.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此时甲地的风向是西南风,C对。
A、B、D错。
6. 结合经度,图示月份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北半球是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甲地在极圈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
四地中,丁地纬度最高,可能气温最低,B错。
此时是冬季,丙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错。
丁地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慢,D错。
【点睛】东西方向选距离近的一侧。
根据经度,丁地位于丙地的东方。
根据纬度,丁地位于丙地的北方。
等压线图形专项讲解训练等压线基本特征一、基本概念:等压线图:表示在同一海拔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
(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
(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
(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
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槽线。
(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
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脊线。
(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
二、基本性质:(1)同线等值(2)同图等距(3)是闭合的曲线(4)一般不相交(5)舒缓密陡等压线基本判读一、判断气压形式1.低压中心和低压槽低压中心为闭合曲线且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
2.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高压中心为闭合曲线且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
二、判断天气状况天气状况: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天气状况: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三、判断风向1.高空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确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某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画出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的实线箭头,即为过该点的风向。
2.近地面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确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某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画出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至与等压线成一定角度的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四、风力大小的比较1.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在不同等压线图之间进行比较时,还要看比例尺的大小和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
“等压线图的判读”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读某区域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地面气温a点<b点B.近地面气压a点>点bC.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D.从冬夏季上说,一般是在冬季出现下图是某地气压年变化状况图,读图判断2—5题。
2.该图所示地区可能是A、亚速尔群岛B、蒙古高原C、夏威夷群岛D、东非高原3.形成该地区年气压变化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洋流D、海陆分布4.该地区主要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5.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是A、水稻种植B、热带经济作物C、畜牧业D、亚热带水果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判断6~7题。
6.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甲>乙>丁>丙D、乙>甲>丙>丁7.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甲→乙→丁→丙→甲B、丁→丙→甲→乙→丁C、乙→甲,丙→丁D、乙→甲→丙→丁→乙8、若此曲线为某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日期,纵坐标表示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表示寒潮过境B、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C、该天气系统控制地区日温差较大D、台风是该天气系统控制的结果读图回答9—11题(2002年文综高考题)9、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A、1012、1012.5B、1017.5、1020C、1017.5、1015D、1015、1012.510、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B、西风C、西南风D、东北风11、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A、①B、②C、③D、④12、下图为某地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①<②<③B、气温:甲地<乙地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D、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13、如下图所示,是某地区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某一天气系统24小时之内的气压、风速的变化曲线图,判断该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台风D.反气旋读等压线图,回答14—17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压线的判读方法一、典题示例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2)图示地区位于_____半球,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
(3)图中②、③、④三处,风力最大的是____处,理由是____;若只考虑热力环流原理,气温最低的是_____处,理由是____(4)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一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____(选填正确项的字母代号)A. B. C. D.【答案】 (1). P (2). 北 (3). 水平气流向右偏转(或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或气旋为逆时针方向)。
(4). ③ (5).③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6). ③ (7). 气温低,形成高压 (8). D【解析】【分析】本题以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为背景,考查气压大小的判读,考查风向和风力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考查气压大小的关系。
据图可知,气流流动方向是自高压流向低压,可知M、O为低压,P为高压。
(2)考查风形成。
据图可知,根据气流的运动方向及其偏转方向可知,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或气旋为逆时针方向,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
(3)考查风力大小的判读。
根据等压线疏密程度,判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关系,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图中②、③、④三处中,③的等压线最密集,说明风力较大。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下沉运动,形成高压,故气温最低的地方,气压最高。
(4)考查气压大小的判读。
先判断出近地面气压大小的变化特征,注意关注甲地、乙地和转折处的气压大小。
据图中等压线的大小可知,甲地和乙地的气压较高,O和M的气压较低,所以等压线的变化方向应该是甲和乙向高空凸出,O和M向近地面凸出,排除A、B项;高空和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则高空中甲和乙向近地面凸出,O和M向高空凸出,D项正确,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