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作用取决于人的素质》阅读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61 KB
- 文档页数:3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福州市九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本卷共6页,三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默写(10分)(I)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2) 沉舟侧畔于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3) 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4)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5) 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6)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感。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中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
C(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国庆、中秋节双节国内的旅游业逐渐恢复正常。
D.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绽放。
游客身处其中,欣赏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甲(A.歧视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乙 (A. 刻不容缓 B.间不容发)。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如宗族文化、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祭祀文化等。
这些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构了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进而构建了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在乡村社会中消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
重塑乡土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对筑牢乡村振兴之根,确保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乡村历史、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成为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
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好古树、古桥、古村落、古建筑等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留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
积极推进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育乡村文化的传承人,延续和发展历史遗留的珍贵精神财富。
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地方乡村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在保护和传承中寻根溯源,从而在中国传统式的“乡愁”中滋养乡土文化归属。
④涵养乡风文明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效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
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⑤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方向保证,是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坚实保障。
涵养乡风文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推进改革创新,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
九月上旬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二阶段达标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A、基础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参考答案】D2、不属于课堂要素的是()。
A、学生B、学习过程C、学习情境D、学习信号【参考答案】D3、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B、科技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选修课【参考答案】D4、古代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设计教学法【参考答案】A【解析】: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校盛行的都是个别教学制。
5、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参考答案】D【解析】: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其他国家中也产生过最广泛和最深刻的影响。
《美国百科全书》曾这样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杜威在所有美国教育家中无疑是最著名的。
”在20世纪前半世纪的整个时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统治了教育舞台。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学校教育,使得学校教育有了新的刺激和新的活力,也使得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发生了变革。
6、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参考答案】B7、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A、交往过程B、认识过程C、思维过程D、教育过程【参考答案】B8、我们把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叫做()A、客观性测验B、问题情境测验C、标准化测验D、论文式测验【参考答案】C9、教学的作用直接表现在()。
A、促进教育发展B、促进个体发展C、促进文化发展D、促进社会发展【参考答案】B10、()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主题和灵魂。
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一)1.第一篇散步莫怀戚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
但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绿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4年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反映启蒙运动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2.明代法律规定:监察官员索要收受他人财物,罪加二等;“于各衙门嘱托公事”,比常人罪加三等。
这些规定A.降低了监察官员的政治地位B.有效遏制了各级官员的腐败C.有利于监察体系的正常运转D.标志着古代监察机制的成熟3.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据此可知,孟子A.主张君主应该任人唯贤B.认为贵族政治开始崩溃C.主张重视国人选官意见D.认为军功爵制已经出现4.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写道:“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
”材料表明作者()A.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B.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C.肯定美元贬值的效果D.认可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影响5.此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6.“廷寄交片依葫芦,万端政务效葫芦”反映的是A.明朝内阁强化皇权B.清朝内阁形同虚设C.清军机处强化皇权D.明朝厂卫强化皇权7.如图为美国报刊协会网站刊登的一幅时政漫画:特朗普总统正在用“关税”砖头和“贸易战”水泥砌一口井。
2024年汉中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个别教师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B.人格尊严权C.名誉权D.公平评价权【答案】:A2.要提升师德修养,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
A.加强与社区合作沟通B.提高教育教学技能C.学习学科专业知D.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答案】:D3.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
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A.及时反馈B.生理极限C.倒摄抑制D.高原现象1/ 13【答案】:D4.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B.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D.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答案】:C5.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A.概念B.教材结构C.变式D.基本原理【答案】:C6.重视“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是()。
A.社会模仿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体谅模式D.认知模式【答案】:C7.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B.实用主义课程理论C.综合课程理论D.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答案】:A8.教育功能的形成必须通过教育内部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完成教育的运行过程,在教育内部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中,关键是()的因素。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9-06-15 23:59:59当前页有9题,你已做9题,已提交9题,其中答对9题.1。
人力资源的实质是()。
A。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B.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C。
生产中最活跃的能动资源D.形成财富的源泉参考答案:B2。
下列有关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源开发性投资形成的结果B。
人力资源是一个存量概念C。
人力资本兼有流量和存量的概念D。
人力资源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参考答案:D3。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不包括( )。
A。
吸纳 B。
维持 C。
激励 D.安置参考答案:D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普适性观点强调( )。
A.力图寻找能使组织绩效最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B。
采取不同战略的组织应该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C.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D.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与组织绩效之间不是线性关系参考答案:C5。
人力资源的概念由()首先正式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
A。
约翰?康芒斯 B。
彼得?德鲁克C。
西奥多?舒尔茨 D.加里?贝克尔参考答案:B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B。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C。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D。
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参考答案:A7。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源总是处于主动地位,是劳动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这一观点体现了人力资源的().A。
能动性 B。
时效性 C。
社会性 D.可变性参考答案:A8。
下列有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战略性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要求B。
系统性强调所有的管理者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C。
匹配性包括横向匹配和纵向匹配两个方面D。
动态性要求组织文化必须具备创新求变的活力参考答案:C9。
2016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满分:100分时限:180分钟)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资料1一篇题为《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的文章在网上传播,其中下面两段文字尤其引起了网友的热评:“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范儿’,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国家范儿’。
我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传承,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
‘和为贵’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汉唐直至当代,彰显着大国气度。
航海家达伽马,在到达非洲大陆时树起了旗帜,标示葡萄牙王室的主权。
然而他不知道,比他早一百多年,一位叫郑和的中国人早已到达了非洲。
郑和并没有树立标示大明主权的旗帜,而是树立了一座丰碑,一座友好而和平的丰碑。
拒绝侵略,传递友好,这就是我中华的气度,我们的‘大国范儿’。
”有网友点评说:这样的文章读得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大国意识”,看过之后不禁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还有网友围绕着“大国意识”进一步加以阐述:大国意识不是简单的经济头脑,更深层次的是民族自豪感和生活充实感;大国意识是种具备长远眼光的素质,不是满足眼前蝇头小利的市侩;大国意识是种崇尚奉献的执着,不是吝于个人付出的自私;大国意识的背后是民族崛起的魂魄。
2023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30题)1、在__________,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A.工业社会B.工业社会初期C.现代社会D.现代社会初期【答案】 D2、近几年,电信业对电话等通信费用不断下调,这样做的原因是()。
A.电信行为为人民利益着想B.电信部门在中国有巨大垄断利益,这种不合理现象招致全国范围的不满,同时通信费用下调幅度不足危及其自身利益和地位C.电信业属国家所有D.中外合资合作的结果【答案】 B3、 __________是指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A.文化传递B.文化传播C.文化选择D.文化变迁【答案】 D4、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属于哪种货币政策( )A.扩张性货币政策B.紧缩性货币政策C.均衡性货币政策D.与货币政策无关【答案】 B5、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
A.综合教育B.启蒙教育C.独立性教育D.适宜性教育E.愉快教育【答案】 B6、丙种球蛋白是( )A.自动免疫制剂B.被动免疫制剂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答案】 B7、因下雨,天很快黑了,幼儿哭着说:“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接我回家。
”说明幼儿对时间的直觉依靠的是( )。
A.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环境变化B.感受季节的变化C.观察钟表的行走D.生活中发现日历的变化【答案】 A8、“情商”这个概念是__________首先提出来的,根据他的研究结论,一个孩子将来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 )A.加德纳B.加德曼C.戈尔纳D.戈尔曼【答案】 D9、学生在掌握了“铜”“铁”等概念后,再学习“金属”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答案】 A10、2015年3月15日,《立法法》修正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
该法明确将提高立法质量作为立法的一项基本要求。
下列说法能说明提高立法质量重要性的是( )A.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为大治B.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C.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D.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答案】 B11、下列哪个年级应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A.一年级B.大班C.中班D.小班【答案】 B12、在幼儿入小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词语专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大相径庭,怎么能达成协议呢?C.近年来,咸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答案】B【解析】A“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褒贬误用。
C“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使用对象错误。
D“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与“清清楚楚”语义重复。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
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B.五星花园四周的建筑鳞次栉比,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尽显城市别样风情。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
【答案】B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
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从枯黄读出,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
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霞云翠绿意境灵魂B.光明翠绿意义生命C.霞云丰润意义灵魂D.光明丰润意境生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理解运用,要求学生解答时要注意题目的句子中“阴雨”与“晴日”相对,后面的词语也是相对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句意来理解。
本题要结合句意来分析,“阴雨”与“晴日”相对,后面的词语也是相对的关系,与“暗夜”相对的是霞云,与“枯黄”相对的是翠绿,再根据句意理解后面两个词语应填“意境”和“灵魂”。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
《财富的作用取决于人的素质》阅读附答案
财富的作用取决于人的素质
周围平
句话说金钱是万恶之源,我认为这句话是错的。
金钱本身是手段,它在道德上是中无所谓善恶,对它不能下道德的判断。
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万恶之源,那就是对金钱的叫做贪婪。
问题出在对金钱的态度上面,可怕的不是钱,是贪欲。
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取决于他的素质,不同的素质决定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又导致不同的结果。
所以,财富最后对于一个人的幸福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起多大的作用,甚至是不是起副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人的素质。
在精神素质不同的人身上,财富会有不同的后果,既可以促进幸福,也可以导致灾祸。
对财富的贪欲杷精神素质差的人毁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现在宫员腐败严重,利用权力拼命敛财,揭露出来的一些事例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我看过一个报道,内蒙古赤峰市原来的市长,叫徐国元,受贿3200万。
他每受贿一笔钱,就在自己家里设的佛堂上供好几天,然后放在盒子里,那些赃款箱,每个盒子里摆满了钱以后,四个角上各放一个小佛像,让佛来保佑他。
最后仍感到不安全,他认识云南的一个和尚,把大部分钱转移到了那个和尚当住持的庙里,可是最后还是败露了。
弄了这么多不义之财不敢花,天天提心吊胆日子,最后进了监牢,你说他到底图的是什么,非常可笑。
还有的贪官把钱砌到墙里面,这些钱对他的生活一点意义都没有,带给他的只是恐惧,哪有幸福可言。
让我感到惊讶的不是这些贪官的贪婪,而是他们的愚昧。
安全是生命的基本需要,人活着是要有安全感的,这比有多少钱重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主张人应该追求快乐,但要理智地追求,如果为了追求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伏下了大得多的痛苦,那就是不理智,就是愚昧。
从更深的层面说,贪婪是人生道理上的大愚昧,是想不明白人生的基本道理。
人们往往从道德的角度评论这些贪官,说他们道德品质坏、堕落,其实许多贪官在日常生活中未必有多坏,他可能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可是恰好处在面对巨大诱惑的位置上,没有抵挡住诱惑,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真正的道德修养不是刻意用一些规范来约束自己,而是人生整体觉悟的表现和结果。
内蒙古那个贪官求佛保佑他的赃款,正说明他对佛教没有一丝一毫的认识。
佛教把堕落的原因归结为无明,就是不明白,糊涂,没有想明白人生的道理。
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教就是要你做一个明白人、有觉悟的人,那样就一定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这实际上是宗教和哲学的共同看法。
基督教的《圣经》里说,光明来到人间,不是为了审判人来的,有的人不接受光明,宁愿生活在黑暗中,这本身就是惩罚,不接受光明从而堕落本身就是惩罚。
苏格拉底说智慧就是美德,讲的也是类似的道理,把人生的道理想明白了,就自然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想不明白人生的道理,不知道什么东西重要,什么东西不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要,就会贪婪,就会因为愚昧而堕落。
素质差的人被财富毁掉,一种情况是在获取时贪婪,不择手段,触犯刑法,另一种情况是在发了财之后,怎么使用财富,因为素质低,没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就只能是在物质的奢华上玩花样,在欲望的放纵上找刺激,无非吃喝嫖赌,生活糜烂,只能这样。
另外就是传给自己的孩子,那实际上是害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了纨绔子弟。
那些素质低的大款其实挺可怜的,他们内心很空虚,再多的
钱也没有让他们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所以我说,财富是对人的精神素质的考验,财富越多,考验就越严峻,大财富要求大智慧。
你发了财,意味着人生对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让你的素质与你拥有的财富相称。
从个人带来的满足感的层次,可以准确地判断他的精神层次,低层次的人仅仅满足于其次是从财富带来的社会地位中得到满足,所谓身价,一种成就感,实质是虚荣心的满足,高层次的人把财富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获得的是真正精神上的满足。
——节选自《半岛晨报》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财富"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 财富本身只不过是手段,无法对它进行道德的判断。
B. 对于一个人而言,财富既可以促进幸福,也可以导致灾祸。
C. 财富会会大款内心空虚,感受不到人生的幸福。
D. 财富是对人的精神素质的考验,有人财富须有大智慧,才是人生的成功。
E. 财富能给一个人带来社会地位的高层次的满足感。
13.下列洗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对金钱财富的贪欲是一切犯罪行为的根源。
B. 安全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它比金钱财富更重要。
C. 真正的道德修养的养成,不需要用规范来约束自己的。
D. 财富增加了,意味着你有更高的素质与你拥有的财富相称。
14. 文章为什么说,贪婪是“万恶之源”,请分点概括。
(4分)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4分)
比尔。
盖茨,全球首富,拥有500亿的家产,他多年前就建立了基金会,把98%的财产放到基金会里,前年又宣布退出公司事务,全心全意搞慈善,整年在非洲那一带奔波。
他主要赞助全球的医疗事业,尤其是防治艾滋病,他的口号是让下一代生活在没有艾滋病的世界上。
参考答案:
12.(5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AB。
C.不是所有的大款,是那些素质低的大款。
D.有大财富须有大智慧,人生才是成功的。
"人生才是成功的"与文意不符,是外加内容。
E.是给低层次的人带来地位满足感。
13.(3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
B。
A.偷换概念,"万"是强调"多",而不是"一切"。
C."不需要"与原文的"不是刻意用"意思不同。
D.原文意思是"你必须有更高的素质"
14.(4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C
因为:①素质差的人在获取时贪婪,就会不择手段,触犯刑法,②在发了财之后贪婪,就会舍不得把钱回报社会,只能吃喝嫖赌,触犯法律,或把孩子培养成了纨绔子弟。
15.(4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作者观点的理解概括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力层级C
财富是对人的精神素质的考验,大财富要求大智慧。
高层次的人把则富当作
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获得的是真正精神上的满足。
比尔·盖茨做慈善就是让财富造福人类,而他能从中获得的真正的精砷满足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