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样秘笈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8
测量必须掌握的施工放样的三种方法(一)模板一:流程详细型一:前言施工放样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准确度。
本文将介绍施工放样的三种方法,大家更好地掌握施工放样的技巧。
二:传统放样方法1. 准备工作1.1. 放样工具和设备准备1.2. 放样数据准备2. 网格放样法2.1. 确定网格点位置2.2. 建立网格坐标系2.3. 确定其他关键控制点2.4. 进行具体放样3. 中心线放样法3.1. 确定主控制点3.2. 建立中心线坐标系3.3. 利用中心线放样4. 基准线放样法4.1. 确定基准线位置4.2. 建立基准线坐标系4.3. 根据基准线进行放样三:仪器放样方法1. 全站仪放样1.1. 仪器准备1.2. 仪器校准1.3. 进行仪器放样2. GPS放样2.1. 定位准备工作2.2. GPS参数设置2.3. 进行GPS放样四: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包括:放样工具的图片、放样数据的范例和放样结果的对比图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放样:指在建筑施工中,根据设计图纸标示的尺寸和位置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标记的过程。
2.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全自动的测量仪器,能够进行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的测量。
模板二:简洁实用型一:传统放样方法1. 准备工作1.1. 放样工具和设备准备1.2. 放样数据准备2. 网格放样法2.1. 确定网格点位置2.2. 建立网格坐标系2.3. 确定其他关键控制点2.4. 进行具体放样3. 中心线放样法3.1. 确定主控制点3.2. 建立中心线坐标系3.3. 利用中心线放样4. 基准线放样法4.1. 确定基准线位置4.2. 建立基准线坐标系4.3. 根据基准线进行放样二:仪器放样方法1. 全站仪放样1.1. 仪器准备1.2. 仪器校准1.3. 进行仪器放样2. GPS放样2.1. 定位准备工作2.2. GPS参数设置2.3. 进行GPS放样三: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包括:放样工具的图片、放样数据的范例和放样结果的对比图等。
平面点位放样方法《平面点位放样方法:超实用秘籍大放送》嘿,宝子们!今天我来给你们分享一个超有用的平面点位放样方法,就像我把压箱底的宝藏掏出来给你们看一样。
这可都是我在各种工程实践(其实就是自己瞎捣鼓加上跟老师傅学了点)中总结出来的独家秘籍哦。
**一、准备工作要做足**咱先得把家伙事儿准备齐了。
这就好比你要出去旅游,得先把行李收拾好一样。
你得有测量仪器,像全站仪或者经纬仪之类的,这就是我们的“魔法棒”。
没有它们,咱们可玩不转这平面点位放样。
然后呢,还得有计算器,可别小瞧这个,计算那些坐标数据啥的,全靠它呢。
另外,图纸那是必不可少的。
把图纸拿在手里,就像拿到了寻宝图一样。
你得仔细看上面标的那些坐标啊,点位信息啊。
要是图纸都看错了,那可就相当于你拿着错的地图找宝藏,最后只能是一头雾水,啥也找不着。
而且,你要确保图纸的比例是正确的,不然你算出来的数据就全乱套了,就像你按照错误的比例尺去估计距离,本来以为一步能到的地方,结果走了十步还没到。
**二、确定控制点**控制点就像是我们的根据地。
先找到已知的控制点,这就好比你在陌生的城市里先找到标志性建筑一样。
这些控制点的坐标那是已经精确测定过的,我们就靠着它们来确定其他点位。
比如说,你要在一片空地上确定一些点的位置,你得先找到周围那些固定的、坐标明确的点,像一些路边的基石或者之前工程留下的标记点。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在一个工地上放样,我以为我找对了控制点,结果那是一个被移动过的临时标记,可把我坑惨了。
我按照那个错误的点算出来的数据,放样出来的点位全都跑偏了。
就像你以为你朝着正确的方向走,结果发现你一开始就走错了路,那得有多郁闷啊。
所以啊,确定控制点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多核对几遍。
**三、计算放样数据**有了控制点,我们就可以根据图纸上的点位坐标来计算放样数据啦。
这一步就像是解谜题一样。
你要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控制点的坐标和你要放样的点位坐标之间的关系,算出角度和距离。
工地老师傅的放线放样技巧总结,很全面!筏板基础地基怎样放线?可以说点现场施工的放线经验:1、先是主轴线(横向和纵向控制线)、再是根据结构图设计地下室内外墙、柱、剪力墙柱、基础梁(梁板式筏基)、电梯基坑、后浇带位置等等。
2、其中墙体、柱、剪力墙柱线要用彩色油漆、一般是红色油漆在墙柱边角做“三角形”标注,以利于筏板钢筋完成后墙柱钢筋主筋就位、摆放。
应该注意的是基础线放线完成后要自检、互检、最后同监理共同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钢筋绑扎施工。
施工时先放主轴线,这样再放墙柱线时要容易很多。
主要是对墙柱等细部位置的校正,因为细节往往会出现小错误的地方。
放线完成后就是做地基放线记录等工程资料了。
土建基础怎么放线?基槽开挖边线放线与基坑抄平1、基槽开挖边线放线在基础开挖前,按照基础详图上的基槽宽度和上口放坡的尺寸,由中心桩向两边各量出开挖边线尺寸,并作好标记;然后在基槽两端的标记之间拉一细线,沿着细线在地面用白灰撒出基槽边线,施工时就按此灰线进行开挖。
2、基坑抄平为了控制基槽开挖深度,当基槽开挖接近槽底时,在基槽壁上自拐角开始,每隔3~5m测设一根比槽底设计高程提高0.3~0.5m的水平桩,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
水平桩一般用水准仪根据施工现场已测设的±0标志或龙门板顶面高程来测设的。
例:槽底设计高程为-1.700m,欲测设比槽底设计高程高0.500m的水平桩,首先在地面适当地方安置水准仪,立水准尺于±0标志或龙门板顶面上,读取后视读数为0.774m,求得测设水平桩的应读前视读数0.774+1.700-0.500=1.974m。
然后贴槽壁立水准尺并上下移动,直至水准仪水平视线读数为1.974m时,沿尺子底面在槽壁打一小木桩,即为要测设的水平桩。
砌筑建筑物基础,所挖地槽呈深坑状的叫基坑。
若基坑过深,用一般方法不能直接测定坑底标高时,可用悬挂的钢尺来代替水准尺把地面高程传递到深坑内。
第九讲放样一、放样:1.定义:将二维的截面沿着指定的路径进行排列生成二维物体的过程称之为放样。
2.步骤:首先绘制放样的截面和路径,选择路径,在命令面板中,新建——几何体——复合物体——放样,单击“拾取图形”,在视图中单击选择截面。
注意:在放样过程中截面的选择以观察方向的左侧视图为主,截面生成后对截面进行缩放、旋转、移动等操作对结果没有影响。
3.放样的对齐:步骤:选择放样生成的物体,切换到修改选项,将loft前的“+”展开,选择图形,在路径上移动鼠标选择截面,在参数中设置截面的对齐方式。
4.多个截面的放样:多个截面在同一个路径上放样。
步骤:首先绘制路径和多个截面,选择路径,在命令面板中,放样,单击“拾取图形”,选择放样的第一个截面,在参数中设置百分比并回车,单击“拾取图形”,单击选择放样的另外截面。
放样扭曲的修改:当多个不同类型截面进行放样时,模型一定会扭曲,选择放样生成的物体,在修改选项中,将loft展开,选择图形,单击参数中的“比较”,在路径上移动鼠标出现“+”提示时单击,利用旋转工具旋转截面,直到截面的接点和中心标记三点一线即可。
二、实例:羽毛球拍1.制作网拍:在顶视图中绘制圆路径,在前视图中绘制截面,选择路径进行放样生成网拍。
创建“平面”,大小与网拍相仿并更改分段数,命令面板——复合物体——图形合并,单击“拾取图形”,选择放样所用的路径,添加晶格命令并调节参数。
2.制作拍杆:在顶视图中绘制路径,在前视图中依次绘制放样中所用到的不同截面,依次在路径的不同比例位置处拾取截面,调节放样模型的扭曲。
三、放样的模型细分:在放样中对于生成三维物体的圆滑度,可以调节参数中的“蒙皮参数”中路径和截面的步数来实现。
第1篇一、前期准备1. 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放样前,首先要仔细阅读设计图纸,了解桥梁结构、尺寸、标高等信息。
2. 收集资料:收集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资料,为施工放样提供依据。
3. 选择放样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放样方法,如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交会法等。
4. 确定控制点:在施工现场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如基准点、水准点、方向点等,确保放样精度。
二、施工放样过程1. 平面位置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或交会法,将桥梁各部分的平面位置放样到实地。
2. 高程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的水准点,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将桥梁各部分的高程放样到实地。
3. 竖直轴线放样:采用吊锤、光学投点仪或激光铅垂仪等仪器,将桥梁的竖直轴线放样到实地。
4. 墩、台身轴线和外轮廓放样:在基础部分施工完成后,利用控制点交会放出墩中心点,然后设置全站仪放出纵、横轴线,并将轴线投影到附属结构物上。
根据纵横轴线放样承台、墩身的外轮廓线。
5. 柱式桥墩柱身施工支模垂直度校正与标高测量:采用吊线法、全站仪校正柱身施工支模的垂直度,并在模板外侧测设标高线,作为量测柱顶标高等各种标高的依据。
6. 墩帽放样:在墩身施工完成后,根据墩身标高和设计图纸,放样墩帽的位置和尺寸。
三、施工放样注意事项1. 确保放样精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规范进行放样,确保放样精度满足要求。
2. 注意安全:在施工放样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及时检查:在施工放样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放样精度,确保施工质量。
4. 做好记录:对施工放样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施工和验收。
总之,桥梁工程施工放样是桥梁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准确、严谨的施工放样,才能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第2篇一、桥梁工程施工放样的目的桥梁工程施工放样主要是为了将设计图纸上的桥梁结构在实地中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为施工提供依据。
cad放样的使用及技巧CAD放样是什么?cad中,放样功能可以按照物体的结构来创建实体放样命令如何使用呢?cad放样有什么技巧?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cad放样的使用及技巧:一、放样--Loft二、概念(两个截面,或者超过两个截面,可以是点)三、演示效果四、操作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具体使用技巧说明:导向(G)、路径(P)、仅横截面(C)、和设置(S)(默认为仅横截面放样,可以按照自己需要设置)五、设置中--直纹:两个截面之间出现线段过渡效果六、设置中-平滑拟合:两个截面出现系统自定义参数过渡效果七、设置中-法线指向:选择不同选项对应不同效果注意效果区别:①、②、八、设置中-拔模斜度:通过设置起点和端点角度与起点和终点幅值,产生不同效果。
如图注意区别:①、②、③、九、路径放样--确定了截面形状,根据实体截面走向进行实体的创建①、规则截面路径放样动画演示:②、不规则截面路径放样(截面分别为点、正五边形、正三角形)动画演示:十、导向放样--确定了截面形状,根据实体外形轮廓,绘制导向线,然后创建实体(两个截面和四条导向线)动画演示:巧妙应用:一、绘制苹果外形①、绘制出导向线:苹果轮廓的走向线②、绘制辅助线,绘制截面(图中有两个点作为截面)③、导向放样动画演示:二、电吹风外壳制作三、异型环制作活学活用练习题①、截面放样②、不规则截面放样③、路径放样④、导向放样cad放样的使用及技巧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施工放样方法一、一般规定1、放样工作开始前,详细查阅工程设计图纸,了解设计要求与现场施工需要,收集施工区域平面与高程控制成果。
2、根据不同建筑物放样精度要求,选择放样方法。
3、施工测量放样以正式的设计图纸和文件(包括修改通知)作为依据,不得凭口头通知或未经批准的草图放样。
放样前,认真核对设计图纸中的有关数据和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作为放样依据。
4、所有放样点线均保证有校核条件,现场取得的放样及检查验收资料,认真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交付使用。
放样结束后,提供书面的放样成果资料给使用单位。
5、放样前要选择与放样精度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各项误差的检查与校正。
二、放样数据准备1、放样前根据设计图纸、资料以及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
所有放样数据、草图均由一人计算和绘制、另一人独立校核。
采用自编程序计算放样数据时,必须对程序进行验证并核对原始数据输入的正确性。
2、输入到仪器内存模块中的控制点及样点坐标数据文件,经百分之百的核对无误后,方可提供给放样人员使用。
3、编制放样记录手簿,内容包括:工程部位、放样日期、观测、记录及检查人员姓名、放样所使用控制点名称、坐标和高程、设计图纸编号、放样数据及草图、放样过程的实测资料以及所使用的仪器型号及编号等,以做到原始测量数据的可追溯性。
三、放样方法的选择1、基坑、边坡等土石方明挖工程放样(1)开挖轮廓点平面位置放样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或极坐标法,高程点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进行放样。
(2)细部放样时,在实地放出控制开挖轮廓的坡顶点、转角点或坡脚点,并用醒目的标志加以标定,放样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所有细部放样点,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错误。
放样测量数据及检查结果记入放样手簿。
(4)开挖过程中,随时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随着开挖高程下降,及时对坡面进行测量检查以防止偏离设计开挖线,对欠挖部位及时通知作业队进行处理,避免形成高边坡后再进行处理。
CAD放样操作技巧
一、放样(Loft)
多个截面的放样,放样物体的一个路径上,可以有多个横截面。
例如:制作显示器底座。
在顶视图中建立两个横截面(正方形和圆形),在前视图中建立一个路径(直线)→ 选中正方形→放样→获取路径→ 选择直线→路径参数→百分比→ 输入数值(此数值可以控制截面在路径上的位置,如输入:50 ,即50%的位置)→获取图形→ 选择圆形
二、放样物体的变形
1、通过原始路径或原始截面
放样物体与原始路径,原始截面是密切关联的,当更改原始路径的长度或原始截面的大小,形状时,放样物体也会随之变形
2、通过次对象
选中放样物体→(修改器)→‘图形(或‘路径)→ 选择放样物体中的横截面或路径进行移动、缩放或旋转等,则会改变放样物体形状
三、放样物体中的截面起始节点对齐
放样物体中,多个截面的起始节点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则会出现扭曲现象,所以需要将它们的起始节点对齐。
选中放样物体→(修改器)→‘图形(或‘路径)→‘比较(按钮)→ 在该对话框窗口中(获取图形按钮)→ 在3D视图中选择放样物体中的横截面,再用(旋转工具)旋转选中的横截面,使用它们的起始节点对齐
四、截面的水平对齐
进入放样物体次对象→ 选择多个截面→‘居中(或‘左对齐或‘右对齐)
五、复制路径上的二维截面
进入放样物体次对象→ 选中某截面→ Shift + 移动截面
六、举例
1、制作破裂的易拉罐
2、制作茶杯盖
3、制作空心五角星弯管
想要了解更多建筑施工方面知识,可以加群:207808545,各种资料共享,还有高手解惑答疑。
二级建造工程师的工程测量与放样技巧工程测量与放样技巧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二级建造工程师,掌握正确的测量与放样技巧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工程测量与放样技巧,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
一、总体测量总体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首要步骤。
正确的总体测量可以保证后续的具体测量和放样工作的准确性。
在进行总体测量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水平仪等。
同时,还需遵循以下步骤:1. 制定测量方案:在进行总体测量前,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制定测量方案,明确需要测量的目标和测量的方法。
2. 设置控制点:在工程现场选择合适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控制点的选择应确保其在整个工程范围内均能被测量到。
3. 进行测量:使用全站仪等专业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获取地面高程、水平距离等数据。
测量时要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
4. 记录数据: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准确记录下来,包括位置坐标、高程等信息。
二、具体测量具体测量是在总体测量的基础上对特定工程要素进行详细测量的过程。
常见的具体测量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角度测量等。
以下是具体测量的几点技巧:1. 平面测量:在进行平面测量时,可以使用全站仪或测量带等工具。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选择多个不同位置的控制点进行测量,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通常使用水准仪进行。
在进行高程测量时,需要注意仪器的稳定,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要考虑地形起伏等因素对高程的影响。
3.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常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
在进行角度测量时,需要保持仪器的水平和垂直精度,避免测量误差。
三、放样技巧放样技巧是在测量的基础上将设计图纸上的要素准确地标示在工程现场的过程。
放样技巧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放样技巧:1. 平面放样:平面放样通常使用全站仪进行,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坐标和尺寸,在工程现场进行标示。
放样时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性和标示的清晰度。
2. 垂直放样:垂直放样通常使用水准仪进行,根据设计图纸上的高程信息,在工程现场进行标示。
施工放样基本方法施工放样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在实际施工现场进行标记和定位的过程。
正确的施工放样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准确度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放样前的准备1. 熟悉设计图纸:施工人员在进行放样前应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尺寸和位置要求等关键信息。
2. 确定基点和控制线: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用于放样的基准点和控制线。
基准点应稳固、易辨认,控制线应经过基准点并在施工现场方便测量。
3. 准备放样工具:准备好所需的测量工具,如经纬仪、测量尺、标尺、勾尺等,确保工具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二、基本放样方法1. 基准点放样法:选择一个基准点,在其上按照设计图纸上的坐标进行标注,然后利用经纬仪或其它测量工具,将相关点的坐标放样到实际施工现场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面放样和立面放样。
2. 直线放样法:在控制线上选取若干测量点,然后利用测量尺或其它合适的工具连接这些点,标出实际施工现场上相应的直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墙体、地面等需要标出直线位置的放样。
3. 中心放样法:对于具有对称性的构件或空间,可以通过找到其中心点,并按比例放样,然后通过测量尺在实际施工现场上标出相应位置。
4. 复杂曲线放样:对于复杂的曲线形状,可以采用分段放样的方法,将其分成若干短线段进行放样。
三、注意事项1. 放样精度:施工放样的精度直接影响最后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测量时要确保工具的精确度,并参考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要求进行放样。
2. 定期检查:施工放样应定期检查已标注的位置是否准确,如发现有误,及时进行修正,以确保施工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3. 水平垂直:在放样时要确保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准确性,可借助水平仪和垂直仪等工具进行校验。
4. 标记清晰:放样后标记的位置应清晰可见,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误操作或误解造成的错误。
5. 联络配合:施工放样的工作需要与设计部门和施工人员之间的紧密配合,及时沟通和解决放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基础工程放线放样技巧分享基础工程的放线放样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因为准确的放线放样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在进行基础工程的放线放样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下面是一些基础工程放线放样的技巧分享。
1.理解设计图纸在进行放线放样前,首先要充分理解设计图纸,包括基础平面图、标高图等。
这是保证放线放样准确的前提条件,只有理解了设计要求,才能正确地进行放线放样。
2.确定基准点在进行放线放样时,需要确定一些基准点来进行测量。
这些基准点可以是固定的物体,例如建筑物的墙角、柱子等,也可以是使用工具测量的参考点。
确定好基准点后,可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线放样了。
3.使用放线工具放线工具包括测量尺、放线桩、放线线等。
其中,测量尺用于测量长度,放线桩用于标记点位,放线线用于连接标记点位。
在进行放线放样时,需要使用合适的放线工具,以确保放线放样的准确性。
4.注意测量精度在进行放线放样时,要注意测量精度的要求。
对于一些细微的误差,可能会在后期的工程施工中造成较大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要尽量准确地操作,避免误差的出现。
5.标记清晰在进行放线放样时,要保证标记清晰。
标记的位置应该直观明确,方便后续的施工操作。
可以使用鲜明的颜色标记或者标示物体来提高可视性,避免标记混淆或丢失。
6.考虑地形地貌在进行放线放样时,要考虑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形地貌可能会对放线放样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放线点位和放线线路,以适应地形地貌的变化。
7.校验和检查在完成放线放样后,要进行校验和检查,以确保放线放样准确无误。
可以使用其他相关工具或者方法,对放线放样的结果进行核对和验证,避免错误的出现。
综上所述,基础工程的放线放样技巧主要包括理解设计图纸、确定基准点、使用放线工具、注意测量精度、标记清晰、考虑地形地貌、校验和检查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放线放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顺利完成基础工程的施工任务。
建筑物细部放样方法说实话建筑物细部放样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那时候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试了好多方法,走了不少弯路。
我最早用的一个方法,就特别笨。
我是根据平面图,拿着卷尺就想按照那个尺寸直接量着放。
这就好比你要画一幅特别精细的画,结果拿了根特别粗的蜡笔在那描,完全把控不好。
就这么量着量着就偏了,一下午的功夫白费了。
为啥呢?因为实际场地总有各种小误差,而且单凭卷尺的话,很难保证角度的准确。
后来我就知道了,这个方法对于建筑物细部放样不靠谱。
我还试过用一些土办法来确定标高点。
我用水管装了水,想用那种连通器原理来找齐高度。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这水在管里晃悠啊,根本不好读数,稍微碰一下管子就得重新来,而且要是场地有点坡度啥的,就更不准了。
这给我一个教训,就是想投机取巧的法子,往往不顶用。
后来我学乖了,用上了仪器。
一开始摆弄经纬仪的时候,我是一头雾水。
那些个旋钮,那些个刻度,在我眼里就跟看天书似的。
比如说,要确定一个柱子的角点,我就按照说明书上所谓的步骤一步一步来。
可刚开头就错了,水准气泡都没调好,那转起来看的读数能对吗。
还好在现场有个老师傅,他就告诉我,这就好比你盖房子打地基,基础都不平,房子肯定是歪的,这经纬仪的水准泡就是这个地基。
我从老师傅那学了不少。
用经纬仪确定方向角的时候,他跟我说就想象从仪器里看出去有一道隐形的激光线,你要把这条线精确地对准你的控制点。
测距离的时候呢,那就得把棱镜稳稳地放在要放样的点附近,就像你拿个小钉子要钉在准确位置上似的,差一点可能柱子的位置就偏出去不少。
全站仪呢,也是个好东西。
不过用的时候也有讲究。
有一次我没先对中整平就开始测量,结果数据出来全乱套了。
我给你说啊,用全站仪就像用一个超级精确的望远镜,你这个望远镜要是晃动了,或者没架正,肯定看不到你想要的目标啦。
对于建筑物细部那些细小的部分,比如门把手的位置、小装饰块啥的,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还得特别小心。
你得把每个数据都核对好了,就跟你找宝藏,经纬度必须精确一样。
景观施工放样技巧园林绿化施工放样是根据图纸上的设计方案,在现场测量苗木的种植位置和间距,通过准确的施工放样,反映设计意图,达到绿化工程所要求的效果。
第一,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要深入细致,否则空间太大. 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放样是根据图纸上的设计方案,在现场测量苗木的位置和行距,通过准确的施工放样,反映设计意图,达到绿化工程所要求的效果。
一、准备工作准备和组织要周密细致,否则由于场地过大或施工场地分散,容易造成窝工甚至返工。
1、了解设计意图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放样的必要条件。
设计图纸交给施工人员时,应同时进行技术交底。
设计人员应介绍设计意图和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以便施工人员在施工放样前对整个绿化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踏上现场,确定施工放线的整体面积与地形测量一样,施工放样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局部”的原则。
首先,在施工范围内建立控制测量网。
放线前,进行现场测量,了解解放线地区的地形,调查设计图纸与现场的差异,确定放线方法。
清理现场,检查现场。
在施工现场范围内,任何妨碍工程或影响工程稳定的地面或地下物体都应清除。
二、准点和控制点的确定要准确放好种植点,首先要选择定点放线的依据,确定基准点或基准线和特征线,同时要了解测量高程的依据。
如果有必要将一些地面特征作为控制点,我们应该检查这些点在图纸上的位置是否与实际位置一致。
如果没有,我们应该修剪绘图位置。
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必须与设计单位研究确定一些固定的地物作为定点放线的依据。
测量的控制点应标有木桩。
三、施工放线施工放样有多种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
另外,放线时要考虑顺序,避免人为踩踏已放线。
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放样方法:1、规则绿地、连续或重复格局绿地的放线(1)对于图案简单的规则绿地,根据设计图纸直接用卷尺测量实际距离,并用灰线做明显标记。
(2)图案规整、线条规整的小图案绿地,要求图案线条准确,因此放样要求非常严格。
筒体板和锥体板全部为中心径展开关于开孔放样:.圆锥体上正交开孔:1画出剖视图,定出管的位置2.由锥体顶点引一水平线,管向此线投影,管的直径作圆,剪掉直线以下的部分3.平分此圆,一般为8份(分的分数越多越精确,分6份与8份相差14.5mm),由等份点向上引直线,连结等份点和圆锥顶点。
以高于管口直径的直线一半为半径,以锥顶为圆心作圆。
延长等份点和锥顶的连线至新作的圆,由此得出直线和圆的交点,由交点向上引线,此线和上口(高于管)有交点,连接交点和锥顶4.分别向上引两条线和一条与锥顶的连线有交点,连接交点得出相关线,由交点向另一侧引线与圆锥剖视图的线相交5分别用锥顶和4中提到的交点作圆6.3中提到锥顶与等份点连线,量出与水平线的夹角,求出与外圆相交得出的弧长7.用5中得出的圆和锥体剖视的斜长为半径作的圆,在后圆上掐出相等的弧长连接各圆与线的交点得出孔实型。
实型求出过程见下图:8.求出管的切割形状:是由相关线量开始量。
展开为管的半径还是中心径根据需要来定圆管平交圆锥:1.作出管与锥体相交的具体位置,在管端用管半径为半径做圆,剪掉一半,等分留下的另一半,由等分点向另一侧引水平线,用同样的方法在下方做相同的圆并等分,通过等分点向另一侧引水平线。
2.以1中交点的一半作圆并下移与下个等分圆相交,由相交点向上引线,由此得出相关线,下方则得出管的形状3.在各自对应的圆上求出相应的弧长,最后在中心与顶点连线为半径的圆上量出弧长,得出孔实型圆管与锥体斜交与平交相似(略)见下图:管上开管:1.作出管的正交剖面图,平分管的半圆,由等分点向下引线与下管的剖面图相交,由交点引水平线2.作一斜交的管,然后平分管的剖视图,由剖视图的引线和此等分点的引线得出相关线(附孔实型)裤衩:1.在三维中画出一圆柱,用圆柱截出裤衩2.平分上面的半圆和下面的1/4的圆3.连接个等分点连接两等份点之间的连线,开始扳线:1.分别量出两圆等分点之间的弦长。
CAD模型放样与水平偏转技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和设计行业的工具,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计算机上创建和修改三维模型。
而在对三维模型进行放样和水平偏转时,CAD软件也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技巧。
放样是指将三维模型展开成平面图形,以便在实际制造中进行材料的切割和加工。
以下是一些放样的技巧:1. 首先,在CAD软件中打开要进行放样的三维模型文件。
确保模型的尺寸和比例正确。
2. 选择放样工具,通常在CAD软件的菜单或工具栏上可以找到。
放样工具的名称和位置可能会因不同的CAD软件而有所不同。
3. 确定放样的方向和选择放样面。
放样面通常是指模型的一个平面表面,被认为是模型的主要展开面。
4. 在进行放样时,需要注意一些形状和结构上的限制。
例如,弯曲较大的部分可能无法完全展开成平面,需要进行破裂或缝合。
5. 在进行放样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剖面标记、尺寸和标识等来帮助理解。
水平偏转是指将三维模型围绕水平轴旋转一定角度。
这在一些设计和制造领域中经常用到,特别是在建筑和机械设计中。
以下是一些水平偏转的技巧:1. 打开CAD软件并载入要进行水平偏转的三维模型。
检查模型的尺寸和比例是否正确。
2. 选择水平偏转工具,这通常可以在CAD软件的旋转或变换工具中找到。
3. 指定水平偏转的起始点和终点,通常是通过设置坐标或选择特定的点来实现。
4. 输入水平偏转的角度。
可以通过直接输入数值或使用CAD软件提供的图形界面进行设置。
5. 确认设置并进行水平偏转。
CAD软件将根据指定的参数自动调整三维模型的角度和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放样和水平偏转时,CAD软件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功能和选项,如复制、翻转、合并等。
这些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总结来说,CAD模型放样和水平偏转是在设计和制造领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CAD软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处理和操作三维模型。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巧和工具,设计师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放样和水平偏转,从而提高设计和制造的效率。
几种简单弯头手工放样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好多人员都想学一门技术,弯头、三通放样技术成为很多爱好者的首选。
不过如果没有老师指点,弯头、三通放样非常难学,还要有一定的放样基础。
很多网友都问我各种管件放样展开的方法,说实在的,还真不好说清楚。
有的学员一点基础都不懂,就想快速成为老师傅,放样准确简单,那只有使用合适的展开软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放样技术员都用实用的软件放样了,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可是还是有人想要学习手工放样技巧,了解原理。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种简单弯头手工展开方法。
1、板金展开图样一般都采用相贯线法放样,没有计算公式。
制图软件绘制比较方便。
手工放样步骤:(以一节为例,其余方法相同)1)先按实际尺寸画出弯头侧面投影。
包括接缝线。
2)按线把每一个封闭线框图形分割成独立的图形。
(可以裁剪,也可以单独再画。
3)取一个图样,(将中心线垂直的设置)画在另一张纸上,沿图样高度画两条上下平行的横线,并与中心线垂直,长度正好是图样直径的圆周长。
(封闭的长方形)4)将图样垂直方向作等分,并作好标记,然后将这些等分线垂直的画到刚才画的展开的长方形内,注意展开图上的点一定要对应投影图样上的点。
5)将图样上斜线沿水平方向作等分。
并平行的拉到展开的图样上,并对应相应的点。
把展开样上得到的交点圆滑连接,就是展开的曲线。
等分作的越密,曲线越准。
6)放出咬口的量,和板厚处理。
弯头下料必须知道弯曲半径,厚度、几节。
2、虾米腰弯头的画法(以90°为例,其他角度相同)向左转|向右转如上图,要画出虾米腰弯头至少要有4个参数:1、直径(φ377)、2、弯曲半径(R500)3、弯头角度数(B=90°)4、弯头节数。
好多人不明白弯曲半径是什么,仔细看一下上面的图,两个弯头除了弯曲半径不相同,其他参数完全相同。
弯曲半径越大,弯头占空间越大,自己体会一下。
向左转|向右转虾米腰弯头画图步骤:1、以O点为起点,先画出弯头角度数B=90°(2条射线),然后以O点为圆心,按弯曲半径画圆弧相交于两射线于A点和B点。
施工经验整理放线放样技巧问答施工经验中,放线放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和质量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整理一些关于放线放样方面的经验技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放线放样?放线放样是指在工地上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标高等要求,在地面及各构件上点、拉、挂定位线,以及标示出各种位置和尺寸参考用的这个操作工序,也称之为“施工放线”、“工地放样”等。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量工作,在建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中经常使用此技术。
放线放样的重要性放线放样在施工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放线放样的重要性。
保证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中,放线放样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放线可以在开始施工之前明确各个构件的具体位置和角度要求,避免因为位置和尺寸不准确造成的施工偏差,确保施工出来的建筑物偏差在合理范围内,够达到设计要求。
降低施工成本如果没有放线放样,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往往会有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因为没有明确的位置要求,施工人员往往不敢确定材料的长度、宽度,留下一定的余量,后期就会产生浪费。
如果放线放样工作做得好,则可以降低浪费,减少建筑材料使用量,降低施工成本。
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中,如果有明确的位置和尺寸,施工人员就只需要按照这些要求施工就行,不需要寻找合适位置和大小,这样也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提高安全性在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进行放线放样工作,可能会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例如某些构件的尺寸不符合要求,就会导致构件受力不平衡,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甚至会造成建筑物倒塌。
放线放样的方法放线放样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钢尺法钢尺法是比较常用且简单易操作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根据设计图纸和尺寸要求,确定应该做放线的位置和高度。
2.在需要放线的点位处进行掩饰,即找准点的位置,插上裱钉,并用掩饰的颜色将标记好的点位进行标记,标注尺寸和高度等信息。
3.根据标记的位置和尺寸要求,将尺子放在需要的位置,使用墨线笔设置出相应的位置和尺寸要求,将其标在对应的地方。
筒体板和锥体板全部为中心径展开
关于开孔放样:
.圆锥体上正交开孔:1画出剖视图,定出管的位置
2.由锥体顶点引一水平线,管向此线投影,管的直径作圆,剪掉直线以下的部分
3.平分此圆,一般为8份(分的分数越多越精确,分6份与8份相差1
4.5mm),由等份点向上引直线,连结等份点和圆锥顶点。
以高于管口直径的直线一半为半径,以锥顶为圆心作圆。
延长等份点和锥顶的连线至新作的圆,由此得出直线和圆的交点,由交点向上引线,此线和上口(高于管)有交点,连接交点和锥顶
4.分别向上引两条线和一条与锥顶的连线有交点,连接交点得出相关线,由交点向另一侧引线与圆锥剖视图的线相交
5分别用锥顶和4中提到的交点作圆
6.3中提到锥顶与等份点连线,量出与水平线的夹角,求出与外圆相交得出的弧长
7.用5中得出的圆和锥体剖视的斜长为半径作的圆,在后圆上掐出相等的弧长连接各圆与线的交点得出孔实型。
实型求出过程见下图:
8.求出管的切割形状:是由相关线量开始量。
展开为管的半径还是中心径根据需要来定
圆管平交圆锥:
1.作出管与锥体相交的具体位置,在管端用管半径为半径做圆,剪掉一半,等分留下的另一半,由等分点向另一侧引水平线,用同样的方法在下方做相同的圆并等分,通过等分点向另一侧引水平线。
2.以1中交点的一半作圆并下移与下个等分圆相交,由相交点向上引线,由此得出相关线,下方则得出管的形状
3.在各自对应的圆上求出相应的弧长,最后在中心与顶点连线为半径的圆上量出弧长,得出孔实型
圆管与锥体斜交与平交相似(略)见下图:
管上开管:
1.作出管的正交剖面图,平分管的半圆,由等分点向下引线与下管的剖面图相交,
由交点引水平线
2.作一斜交的管,然后平分管的剖视图,由剖视图的引线和此等分点的引线得出相
关线(附孔实型)
裤衩:
1.在三维中画出一圆柱,用圆柱截出裤衩
2.平分上面的半圆和下面的1/4的圆
3.连接个等分点
连接两等份点之间的连线,开始扳线:1.分别量出两圆等分点之间的弦长。
2.量出中间的实线长,两端分别以两弦长作圆
3.以大端为圆心等分点之间的长为半径作圆,与下端的小圆相交
4.以下面的交点为圆心,以第二实线为半径做圆与上圆相交定出另一点(见下图)
球顶的正交管放样:1.通过数据计算得出管的准确位置
2.以管径为半径作圆,且平分这个圆,通过分点向下引垂线与下半径相交得出孔实型的数据。
3.通过量出弧长的出孔的数据具体为:向下的垂线与罐顶的交点与圆心连线的夹角(距中心)详细见下图:
4.注意:下面的数据为孔的竖向数据,弧长为横向数据;见下图:
罐顶
球顶管嘴补强板的下料计算:公式:a-b=3.1416*888[(arcSin512/822)/180]-512=41小则为正圆,大则为椭圆例如:由偏移的距离得出两圆心,分别以圆心O 和左心O2 ,以管的直径画圆,得出内椭圆。
以同样的方法,以球的半径作圆得出外椭圆
球型罐顶的放样:
1.作出罐顶的剖面图,根据各数据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心径准确的定出
弧的长度
2.平分该段弧(分的份数和图纸相同或成倍数关系,为便于核对)
3.连接各等份点,且由这些等份点的中心和到等份点为端点的弧长为半径作圆
4.把作出的圆平,和分瓜瓣的相同的份数相同,由此得出瓜瓣的形状
5.量出瓜瓣之间的弧长
6.把5量出的弧长在,各等份点展开的长度为半径的圆上(圆心相同)
7.作一直线且平分和2相等的份数,把6中的弧扳到这一直线上
详细见下图:
关于旋梯的计算:
1.旋梯料长的计算L=√H2+C2 C表示(旋梯平面图上每节夹角所对的弧长)
2.旋梯夹角的计算:α=H/C H表示竖直高度(到底)C表示(旋梯平面图上每节夹角所对的弧长;还表示横向跨度)
3.旋梯与平台之间划线方法,平行的且在同一高度表示弧长,不同一高度表示弧长
旋梯的预制过程为:1.依公式计算出料长,然后依据图纸上的夹角,做出样板,可利用旋梯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得出到旋梯的中心线(由旋梯面向下反下50mm)即可得到孔的实际位置。
首先验证角度是否正确,利用图纸上给出的标高,取两个已知道的标高相减的出高度,利用两点所在的角度,利用公式(α=H/C )得出角度
利用图纸上给出的角度来作出图,图纸上给出的图是展开图:扶手孔和踏步孔图纸上已给出详细尺寸:
在T-0105管支架的预制安装过程中,由于图纸给出了切线方向的长度,所以当时误以为用正切计算导致安装完毕后,与正确的位置最大的相差200mm 下面是计算使用的方法对比:
关于管支撑的最简便的画图方法与安装:管支撑一般都是成组的例如在T-0505管支撑都是成组的,上面的都在同一标高,但是下面的不一定在同一标高以下为不同的三组见下图:
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法兰的安装图纸给出规定是:管嘴法兰之螺栓孔皆须跨自然中心线。
意思为双孔向心见下图:
天圆地方的放样:在三维中作出图,利用和裤衩相同的扳弧方法扳弧 °
°
°
T-930(10000M3)罐施工工艺:1、罐底下料(同时对罐底基础进行验收)
2、铺设罐底板,焊接罐底板
3、罐壁下料
4、制作中心伞架
1:罐底下料时,由于外边缘需要探伤,所以下料时外边缘坡口要加大一些
2:具体焊接方法:先焊接边缘板靠外边缘300mm部位的焊缝,由罐内中心向外施焊,焊接时采用隔缝对称施焊。
(1)再焊中幅板焊缝,原则上先焊短焊缝,在焊长焊缝,初层焊道采用分段退焊单根焊条开始跳焊,在焊接短焊缝时,先将长缝的定位焊铲开,
用定位固定中幅板的长缝,焊接长缝时,由中心开始向两侧分段退焊,
焊至边缘板300mm停止施焊。
焊接顺序见附图。
长缝焊接时可不按顺序,只要短缝全部完成后,可隔缝进行焊接。
内侧,后焊接外侧采用分段退焊法,焊工对称均布,沿同一方向施焊。
焊接完成后完成剩余边缘板之间的对接焊缝。
(3)最后,焊接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的收缩焊缝,收缩焊缝的第一层焊接时要采用分段退焊焊工均布同向施焊。
(5)最后,焊工较少时与焊工较多时采用的具体方法见下图:
2
在焊工充足的情况下采取如下焊接顺序:
伞架制作工艺:
°
2
在焊工充足的情况
伞架制作时尽量多加纵向的梁,以次来保证顶板不会陷下去,环向的梁尽量不要放在板的边缘,以防止板的边缘翘起。
在罐底焊接完毕后,然后接着做底板焊道真空试漏,真空试漏条件为:焊疤打磨干净、焊道不得低于母材、飞溅打磨干净。
所用真空箱如下:
焊道PT检测做法:首先焊道处理完成无飞溅,表面无气孔
1、首先喷清洗剂,对焊道进行清洗,然后用布把焊道擦拭干净。
2、然后喷红色
的着色剂,等待7分钟。
3、喷洒清洗剂,把红色的着色剂清除干净。
4、喷洒白色的显像剂,焊道如果有缺陷,会有明显的红色的痕迹
2、壁板的严密性和强度检验方法
壁板的严密性和强度均通过想罐内充水来检验。
充水前,应将全部透光灯打开,充水水位高度应高于设计最早液位,试验时应逐节,逐条焊缝的进行检查,无异常和变形和渗漏为合格。
试验中,壁板的少量渗漏现象,修复后可采用煤油渗漏试验重复,对于大量的渗漏及显著的变形,修复后,应重新充水试漏。
在修复时将水位降至渗漏处300mm以下
3、罐顶半的严密性和强度检验方法
形管测量,罐内空间压力达到设计正压值时,停止充水,并在罐顶焊缝表面涂以肥皂水,如未发现气泡,则认为罐顶的严密性及正压试验合格
罐顶的负压试验必须在充水高度接近设计最高液位时进行,在所有的开口封闭的情况下放水,观察U形管的差压计,待负压达到设计试验负压值后,立即关闭水门停止放水,,检查顶盖板无残余变形和其他破坏现象,则认为罐顶的强度试验合格。
合格后在向罐内充水,使罐内空间恢复常压,并将罐顶透光孔打开。
在罐体密封的情况下,应防止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罐内空间压力的突然波动,外急冷,罐内形成负压,罐顶易变形,罐壁容易抽瘪,外突然变热,罐内形成正压,罐体容易外凸。
固定顶贮罐放水前,应将透光空打开,以防止罐体被抽瘪
储罐试水会议纪要:
1.土建进行沉降观测
2.安装单位负责进水
试水及持水时程表
放水及持水时程表
沉降观测进水及持水阶段:早晚测量一次,放水阶段每天测量一次(放水完成后再测量三次,前两次为放水完成后每天1次,最后一次为放水完成后10天)
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下列问题及时解决:
1日沉陷量≥10mm/天
2平面不均匀倾斜≥20mm/天
3非平面沉陷量≥20mm/天
4最大沉陷量>允许沉陷量
等径斜交45度三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