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健康教育
- 格式:wps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医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康教育流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
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可有差异。
血小板>50×109/L,可无明显出血表现;血小板(20~50)×109/L,易发生挫伤;血小板(10~20)×109/L,可见弥散性皮肤出血点、瘀斑,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小板<10×109/L,极易出现广泛皮肤出血点(四肢多见)、瘀斑,口腔血泡、鼻腔持续出血,血尿、黑便、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一)急性期健康教育1.休息与活动指导。
血小板数低于50×109/L时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血小板低于20×109/L时绝对卧床休息。
防止身体受到外伤引起出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刺激。
2.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软食。
禁食刺激性、油炸、粗糙、硬的食物。
有消化道出血时遵医嘱禁食,出血情况好转,可逐步过渡到少渣半流食、软食、普食。
饮水、食物温度不宜过高。
3.病情观察及用药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皮肤、黏膜、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的有无出血倾向。
(2)指导患者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呕吐、视物模糊、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症状。
(3)长春新碱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末梢神经炎;环磷酰胺可致出血性膀胱炎。
(4)大量的免疫球蛋白静脉点滴可有恶心、头痛、出汗、肌肉痉挛、发热等副作用。
(5)避免应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功能的药物。
如氯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吲哚美辛、氨基比林、奎宁、雌激素类。
4.疾病相关知识指导。
(1)预防出血:1)指导患者皮肤黏膜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碰撞、挤压等动作。
2)告知患者少量鼻出血可用无菌棉球或吸收性明胶海绵垫填塞,,无效者遵医嘱用1:1000 肾上腺素填塞,并局部冷敷;出血严重时,可用凡士林纱条填塞;不要用手挖鼻痂,每日3次滴复方薄荷油防止鼻腔黏膜干燥。
儿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体位:急性期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衣被宽松舒适,减少活动,避免外伤。
2.饮食:清淡易消化的无渣流食、半流食或软食,有消化道出血者禁食。
保持大便通畅。
3.皮肤护理:观察患儿皮肤瘀斑及出血点的变化,对血小板计数极低的患儿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做好皮肤护理,避免患儿抓挠;避免磕碰。
4.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儿有无嗜睡、头痛、呕吐、惊厥及面色、血压变化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置。
5.药物治疗:遵医嘱应用免疫抑制剂及丙种球蛋白升血小板,严密观察用药反应。
严重出血者积极止血,并可输注血小板和红细胞。
6.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及易过敏物质而使病情反复。
7.提供安全环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家长的恐惧心理。
【健康教育】
1.指导患儿及家长自我保护的方法,避免外伤引发出血。
2.教会家长识别出血征象并学会压迫止血方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注意事项1、当血小板<50×109/L时,不可做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预防外伤;当血小板<20×109/L时需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体受伤的因素,避免碰撞,禁用牙签剔牙或用硬毛刷刷牙;当血小板<10×109/L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软食,勿过热,忌生硬饮食。
忌生姜、葱、蒜,因对血小板有破坏作用。
饮食仍需注意低盐、高钾、高钙。
如有消化道出血,应进半流质或流质,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物。
3、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其治疗药物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此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痤疮、月经紊乱、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易骨折、部分病人可出现失眠等不良反应。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须按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2)用药间勿饮酒及咖啡,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与牛奶同服可减少胃肠道反应。
(3)长期服用者应低盐饮食,多进清淡及高钾(香蕉、绿色蔬菜、芦笋、全麦片及柑橘等)食品,多进食高钙的食品(如虾类、坚果、牛奶、骨头汤等)。
(4)长时间用药后出现向心性肥胖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调整或减量。
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5)长期用药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应及时处理身体各部位的小感染灶。
预防感冒,密切观察紫癜的变化,如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体温、神志及出血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
斑疹病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抓搔划破皮肤引发感染。
4、各项穿刺后延长压迫时间,避免肌肉注射,鼻出血患儿应平卧,头部或鼻部冷敷,用力压鼻翼部,也可用棉球填塞,并请医生处理。
指导家长会识别出血征象:如消化道出血常有腹痛、便血等。
3 小 结通过对以上病例的健康教育,笔者体会到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不仅使患者治愈了疾病,增强了医学科普知识及自我护理的能力,使患者身心处于良好的治疗状态,从而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传播,而且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护士可以更多地发挥工作的主动性,体现护理工作的独立职能[1]。
更多地接触患者并与之交谈,不仅对患者本身是一种促进,是一种心理支持和鼓励,而且也促进护士认真研究疾病的病理过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也使患者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尊重护士的职业,从而也满足了护士自我实践和自尊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1] 张国华.在病房开展宣传教育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1999,26(4):249[收稿日期] 2007-01-0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健康教育申 慧,崔志兰,武金旦(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吕梁033000)[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 R055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3-3449-0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 ocytopenic purpura,简称I 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为特征,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如何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2a来我科对医护合作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2004年3月—2006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ITP患者共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4~15岁。
合并肾炎9例,合并胃肠炎15例,合并鼻窦炎6例。
2 治疗方法211 评估收集资料 患者入院后,通过询问、看患者所带资料、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心理、家庭状况、个体特征、文化程度、健康行为、ITP有关知识等,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康教育
心理与健康指导:
1、发病初期减少活动,出血重者应卧床休息。
2.密切观察皮肤瘀点变化及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面色,记录出血量。
3、止血:口、鼻粘膜出血可用1%麻黄碱溶液或0.1%肾上腺素溶液的棉球压迫止血。
无效时可请耳鼻喉医生今诊,以油纱条填塞,2-3天后更换;遵医嘱给止血药、输同型血小板。
4、忌玩锐利玩具,限制剧烈运动,尽量减少肌内注射或深静脉穿刺抽血避免造成损伤;禁食坚硬、多刺的食物,选用软毛刷刷牙;保持大便通畅。
5、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6、关心、安慰患儿,消除恐惧心理。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详细交代出院带药的用法用量,切勿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
2、加强体格锻炼,合理饮食营养搭配,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避免外伤,预防感染性疾病。
4、忌服阿司匹林类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
5、叮嘱其定期来门诊复查。
脾切除的患儿在术后2年内,应定期随访,并遵医嘱应用长效青霉素每月1次或丙种球蛋白,预防感染。
6、教会家长识别出血征象和学会压迫止血的方法。
6、教会家长识别出血征象和学会压迫止血的方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瘾患者的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bocytog,病情严重者,先用等效量的地塞来松或甲泼尼松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口服;待病症改善、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以小剂量泼尼松5~10mg/d维持3~6个月。
〔2〕免疫抑制剂:不作为首选药物在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疗效不佳或有禁忌证时使用,常用长春新碱,也可选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
〔3〕其他;可选用合成雄性激素达那唑或中医中药治疗。
※护理用药护理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不良反响和指导自我观察。
〔1〕糖皮质激素:告知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响、诱发或加重感染或医源性库欣综合征等不良反响,指导在饭后服药,注意观察粪便颜色,加强个人卫生,防治各种感染。
〔2〕免疫抑制剂:告知长春新碱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末梢神经炎,环磷酰胺可致出血性膀胱炎等,指导患者注意观察有无手足感觉异常和尿液颜色变化等。
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监测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等,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及时处理。
5其它:脾切除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者,或泼尼松维持量大于30mg/d,或有糖皮质激素治疗禁忌证者。
急症处理出血严重或有顾内出血可疑时,可静脉输注单采血小板、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大剂量甲泼尼龙等急救措施。
四、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述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防治知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活动时应预防各种外伤,当血小板计数低20210⑨/L时要绝对卧床休息。
2告知患者在服药期间防止感染和观察药物不良反响,按医嘱须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时,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否那么易出现反跳现象。
3指出不能自行滥服药物,特别不能使用可导致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略达莫、啡噪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以免诱发和加重病情。
4定期复查血小板,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加重和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内脏出血表现,一旦发生及时就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健康教育
1 概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亦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2 健康教育
2.1 活动当血小板<50×109/L时,不可做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预防外伤;当血小板<20×109/L时需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体受伤的因素,避免碰撞,禁用牙签剔牙或用硬毛刷刷牙;当血小板<10×109/L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2.2 饮食宜进软食,勿过热,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软食,饮食清洁卫生,不可过热。
忌生硬饮食。
忌生姜、葱、蒜,因对血小板有破坏作用。
饮食仍需注意低盐、高钾、高钙。
如有消化道出血,应进半流质或流质,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物。
2.3 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其治疗药物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此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痤疮、月经紊乱、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易骨折、部分病人可出现失眠等不良反应。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须按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2)用药间勿饮酒及咖啡,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与牛奶同服可减少胃肠道反应。
(3)长期服用者应低盐饮食,多进清淡及高钾(香蕉、绿色蔬菜、芦笋、全麦片及柑橘等)食品,多进食高钙的食品(如虾类、坚果、牛奶、骨头汤等)
(4)长时间用药后出现向心性肥胖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5)长期用药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应及时处理身体各部位的小感染灶。
预防感冒,密切观察紫癜的变化,如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体温、神志及出血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
斑疹病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抓搔划破皮肤引发感染。
2.4 各项穿刺后延长压迫时间,避免肌肉注射,鼻出血患儿应平卧,头部或鼻部冷敷,用力压鼻翼部,也可用棉球填塞,并请医生处理。
指导家长会识别出血征象:如消化道出血常有腹痛、便血;血尿、腰痛提示肾出血;剧烈头痛警惕颅内出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