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药物警戒第14卷第7期 2017年7月July,2017, Vol.14, No.7中图分类号:R994.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29( 2017 )07-0447-02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王哓旭吴文利谭子方王惠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宁夏银川750002)病例:患者,女,73岁。
于2015年6月23日因“反复 咳嗽、咳痰5年,喘息、气短3天”入住我院,入院诊断:①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I型呼吸衰竭)②神经性头 痛待查)。
入院查体:体温(T)36.5t,脉搏(P)80次/min,呼 吸(R)20次/min,血压(BP)120/70mmHg,精神差,半卧体 位。
2015年6月25日18:1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 头痛、头晕,头痛较剧烈。
临时给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 卡因注射液2 mL im qd,18:35患者出现全身皮肤黏膜 发红伴有瘙痒,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泻 1次,呈水样便。
立即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 iv qd抗过敏,注射用兰索拉唑3mg ivgtt qd+0.9%cN S 100 m L保护胃黏膜。
1:3患者出现大汗淋漓,血压测不 出,心率130 ~140次/min,血氧饱和度波动在70% ~77%之间,并逐渐下降,考虑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 液(陕西开元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0802)引起过敏性 休克,立即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60 mg ivgtt qd+0.9% NS100mL升压。
19:00患者血压仍测不出,血氧饱和度测 不出,P波动在10~ 10次/min之间,出现四肢冰凉,查双侧曈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立即告病危,给予 心电监测,吸痰护理,记录24 h出入量,急请ICU、心内 科会诊,均考虑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引起过 敏性休克,于1:20继续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40mgivqd抗过敏治疗,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2mg 加入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 im qd抗过敏性休克,面罩吸氧5 L•min-。
利多卡因过敏致心跳呼吸骤停成功抢救1例的护理体会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过敏反应率极低,用药前通常未作过敏试验,近日,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在局部注射不足2min时便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现报道如下。
1病历摘要患者男,8岁。
因“持续发热半月”入院。
入院后拟诊伤寒,作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
准备行骨髓穿刺术,患者无过敏史,术前查体:体温37.6℃,呼吸25次/分,心率89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心肺(一),肝脾肋下未触及,病理征(一)。
患儿仰卧位,取髂前上棘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干手套,铺孔巾,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批号:1009132,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1.5ml局部麻醉至骨膜,应用利多卡因2min后准备开始穿刺时,,患者突然呼吸心跳停止,颜面紫绀,神志不清,双侧瞳孔散大,血压未测出,Sp0266%,初步判断为利多卡因过敏致心跳呼吸骤停。
立即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插管后简易呼吸器正压给氧,Sp02升至96%,同时给予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速尿20mg静推,,抢救5min后心跳恢复,HR120次/分,10min后患者出现惊厥,给予咪唑安定1.5mg静推止惊,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速点滴,防治脑水肿,上导尿管,并给予冰帽。
抢救30min后双侧瞳孔渐正常大小,等大等圆,开始有不规则的自主呼吸,出现肢动,给予5%碳酸氢钠60ml静滴纠酸,40min后患者神志完全恢复,呼吸正常,诉头痛,HR100次/分,R20次/分,Bp95/60 mmHg,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后送返病房,随后抽取患者静脉血样检测嗜酸粒细胞计数为0.58×109/L,lgE368IU/ml,均明显升高,住院观察5天出院。
2护理体会本例患者用药剂量可排除中毒反应,根据其反应迅速,和特异性lgE检测,诊断为利多卡因过敏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多数情况下为轻度反应,也可诱发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的病情变化快,危害极严重,对其处理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地抢救,稍有不慎,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致过敏性休克1例抢救及护理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伴右下腹疼痛入院。
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
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后 2 min 患者突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四肢厥冷,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68 次/min,血压降至70/30 mmHg (1 mmHg=0.1333 kPa)。
考虑利多卡因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 mg加5%葡萄糖20 ml 缓慢推注。
调大面罩吸氧量至4 L/min,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非那根25 mg 肌肉注射,患者心率逐渐增至158 次/min,血压上升至155/100mmHg,并出现一过性室性期前收缩。
在准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消失,多巴胺150 mg(体质量50 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到50 ml,以 5 μg·(kg·min)-1起始量泵入。
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血压呼吸平稳,继以补液、抗过敏、抗炎等治疗,住院5 d 痊愈出院。
2 讨论2.1 临床抢救利多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双向作用,血药浓度低时,患者镇静,痛阈提高,能抑制咳嗽反射。
亚中毒剂量时,有抗惊厥作用。
当血药浓度超过5 μg/ml 时,则出现中毒症状,甚致引起惊厥。
血药浓度升高时,可引起心脏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下降。
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上并不常见。
本例患者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后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意识不清,初步考虑为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应迅速脱离致敏原,及时进行抗过敏、扩充血容量、提升血压和确保气道通畅等急救措施,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
2.2 护理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应设专人护理并做特别记录,每15~30 min 监测生命体征。
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呼吸、体温变化。
剖宫产术中孕妇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急救报道【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29-01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两种局麻药。
虽然局麻药毒性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是这两种药物过敏反应的报道很少见。
现报道一例发生在我院剖宫产术中,经过及时抢救,孕妇和新生儿安全脱险病倒。
1病倒报道:孕妇,21岁,术前诊断为孕1产0孕40w+3待产,loa,脐绕颈,相对头盆不称。
2012年12月19日上午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术前访视病人无特殊,既往体健无过敏史。
生化血常规hb117g/l wbc7.5*109/l plt270*109/l和凝血功能pt 、aptt无异常正常。
10:40入室建立静脉通道点滴平衡液(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4020046)行心电监护:血压110/70mmhg,心率80次/分,spo2 99%,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采取右侧卧位。
选择l2~3间隙,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23777)2ml局部浸润行硬膜外穿剌,成功后回抽有负压,无脊液和鲜血,置管成功后改平躺仰卧位,再测血压110/65 mmhg,10:42硬膜外再次回抽无脊液和鲜血即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3ml后,孕妇很快意识丧失,全身大汗,测血压60/25 mmhg,心率加快至120次/分以上;胸部及腹部出现大面积的红色风团斑丘疹。
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面罩加压给氧加快补液扩容。
静滴多巴胺3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肌注非那根25mg。
10:44病人神志清楚,血压恢复至130/70 mmhg,心率96次/分,spo2 100%。
麻醉平面在t8~l2之间,自述呼吸平稳无任何不适,考虑过敏反应抢救成功,即在氯胺酮30mg静脉麻醉下开始手术,产科医生立刻消毒快速取出儿,心率140次/分不哭,皮肤表紫肌张力弱,阿氏评分4分;立刻给予面罩加压给氧2分钟后新生儿哭声响亮,四肢伸展有力,呼吸频率40次/分,心率130次/分,阿氏评分10分。
急性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科发生过敏性休克5例的抢救。
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抢救,无并发症。
结论医务人员的观察、判断、快速、准确的抢救是过敏性休克抢救的关键。
【关键词】过敏; 休克; 抢救; 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过敏反应的抢救都是重点,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来势凶猛,产生后果严重,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积极防范和及时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
目前药物品种越来越多,工作中对常见的可致敏药物的防范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予特殊药物引起的过敏则往往忽视。
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科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5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其中4例否认药物过敏史,1例有青霉素过敏史;注射用胸腺肽针过敏者2例,头孢匹胺针过敏者1例,注射用凯西莱针过敏者1例,注射用维生素B1针1例;3例是首次用药出现,2例曾口服胸腺肽片,又静脉滴注时出现;4例为静脉注射后十10 min内发生,维生素B1针是肌肉注射后2 h发生;其中胸腺肽过敏者1例未做皮试,1例皮试判断不够准确、医务人员不够重视,其余3例未行皮试;5名患者均成功抢救。
典型病例病例1 患者男,61岁,于2000年1月26日至2000年5月15日因病毒性丙型肝炎在本科住院,患者于2000年4月12日9时30分首次静脉点滴注射用胸腺肽针1 min后,突然出现头晕、胸闷、气喘、心慌,心电监护显示血压58/33 mm Hg,心率100次/min,呼吸45次/min,血氧饱和度85%,继之出现神志恍惚,血压、脉搏测不出。
病例2 患者男,48岁,于2007年8~11月因肺结核、肝功能异常在本科住院,既往有右侧肾脏肿瘤切除术1年,9月12日在静脉点滴凯西莱针3 min后,患者有便意,下床小便后感到头晕、胸闷、心慌面部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右侧肾区绞痛,头痛。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12年5月10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采用科学合理地抢救及护理措施,观察抢救效果。
结果抢救的成功率为100%,平均恢复时间为1 d。
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结论快速、准确的判断以及及时地抢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治疗过程中发生10例过敏性休克,男6例,女4例,年龄45~60岁,平均(50±5.4)岁,其中4例有青霉素过敏史,6例否认药物过敏史;1例注射用维生素B1针过敏,4例头孢匹胺针过敏者,3例注射用胸腺肽针过敏,2例注射用凯西莱针过敏;其中胸腺肽过敏者1例皮试判断不够准确,其余9例未做皮试;维生素B1针过敏是在肌内注射2 h 后发生,其余在静脉注射10 min内发生;首次用药出现6例,4例曾口服胸腺肽片,在静脉滴注时出现;10名患者均成功抢救。
1.2抢救及护理1.2.1快速判断病情脉搏微弱或测不到者,应立即去枕平卧,肌内注射0.5~1 mg盐酸肾上腺素,并同时静脉注射5 mg地塞米松针。
盐酸肾上腺素可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兴奋、心输出量增加及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等[4],地塞米松具有抗过敏作用,可迅速缓解症状[5]。
药物过敏引起者应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将药物更换为注射用生理盐水,且不可拔针,主要是因为在过敏性休克发生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周围循环不良,穿刺时间长、难度大,从而影响抢救速度;对血氧饱和度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做动脉血气分析;喉水肿者皮下注射0.2~0.5 ml 1∶1000肾上腺素溶液,并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加曲安奈德等,持续高流量吸氧(4~6 L/min),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注意窒息感、紫绀有无改善,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静脉通路建立者应改为静脉推注,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进行持续抗过敏治疗。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给予因药物过敏出现休克的患者施以抢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后,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
方法:抽取的7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因药物过敏而致休克的需进行抢救的患者,所选7例患者经救治后,均接受临床优质护理干预。
结果:经回顾性分析,所选7例患者经救治后,均脱离危险,且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健康出院。
结论:给予因临床药物过敏而出现休克的患者施以抢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后,获得良好的临床救治效果,由此说明,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再辅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供根本保证。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患者;抢救措施;护理措施;临床效果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患者身体受到某些致敏源影响而致其全身出现异常病理反应[1]。
过敏性休克病因多为破伤风抗毒素及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所致,具有发病时间短,症状较为严重,且病情扩展快的特点,一旦救治不及时,患者轻则休克,重则其生命将出现危险[2]。
本文探讨分析药物过敏而出现休克的患者施以抢救及护理干预措施后,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
一、临床资料(一)临床资料抽取的7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因药物过敏而致休克的需进行抢救的患者,所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3,年龄为13-60岁,平均年龄为(39.11±2.39),致病因素:3例因青霉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1l 例因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2例因对比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因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
且6例为静脉注射药物致其过敏;临床表现:1例患者出现丧失意识症状,1例患者出现全身抽搐症状,其他5例患者均存在风团、恶心、呕吐、心悸、头晕、胸闷、血压下降等症状。
(二)抢救与护理1.急救处理。
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后,需立即进行急救,主要措施有:一是护理人员立即停止药物输注,取患者平躺位,将患者所处环境良好通风,以保持其呼吸畅通,同时,立即向医生进行报告,配合医生启动药物过敏应急预案,通常情况下,实施就地进行治疗[3]。
利多卡因的过敏反应与急救措施利多卡因是疼痛科常用局麻药,在各种神经阻滞、疼痛介入手术治疗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局麻药引起过敏反应是极为少见的,但是作为经常与利多卡因打交道的疼痛科医生,我们应该对利多卡因引起的过敏反应引起重视。
1利多卡因引起的过敏反应甚为罕见因其为酰胺类局麻药,非蛋白类物质,本身不能致敏,但有时可作为一种半抗原,同蛋白质或多糖结合形成抗原致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的药物反应有3类:1.过量,2.低耐量,3.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的过敏表现类似中毒反应,但发作更为急剧,并伴有过敏样体征,可以速发也可缓慢发作,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及呼吸停止。
2利多卡因用量问题成人常用量①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量以200mg(1.0%)为限;用于外科止痛可酌增至200—250mg(1.0—1.5%)。
②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250—300mg(1.5—2.0%)。
③浸润局麻或静注区域阻滞,50~200mg(0.25—0.5%)。
④外周神经阻滞,臂丛(单侧)250—300mg(1.5%);牙科,20—100mg(2.0%);肋间神经(每支),30mg(1.0%);宫颈旁浸润,左右侧各100mg(0.5—1.0%);椎旁脊神经阻滞(每支),20—50mg(1.0%);阴部神经,左右侧各100mg(0.5—1.0%)。
⑤交感神经节阻滞,颈星状神经50mg(1.0%),腰50—100mg(1.0%)。
⑥一次限量,一般不要超过200mg (4.0mg/kg),药液中加用肾上腺素用量可增至200—250mg (6.0mg/kg), 1小时最大量300--400mg。
静注区域阻滞,极量4mg/kg.治疗用药静注,第一次初量1mg/kg,极量4mg/kg,成人静滴每分钟以1mg为限。
反复多次给药,相距间隔时间不得短于60分钟。
3临床常用局麻药比较目前国内临床以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最常用。
普鲁卡因首次应用一般要皮试,单一应用麻醉效果差,需加入肾上腺素,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者慎用。
---------------------------------------------------------------最新资料推荐------------------------------------------------------
1例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1 例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潘杰红 (湖北省
荆门市泉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利
多卡因为酰胺类的中效局麻药,起效快,临床常用于局部麻醉。
酰胺类局麻药不能形成半抗原,故引起变态反应者极为罕见。
尤其是引起过敏性休克更为罕见。
【关键词】利多卡因;过敏反应;急救;护理【中图分
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311-02 【Abstract】Lidocaine
as amide local anesthetics,Fast acting,Clinical commonly used
in local anesthesia,Amide local anesthetics can not form a
hapten,therefore cause allergy is extremely rare. In
particular, it is a rare cause of allergic shock. 【Key words】
Lidocaine;Allergic reaction;First aid;Nursing 我中心于
2019 年 8 月成功抢救 1 例行清创缝合手术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
急促口唇青紫等症状。
因及时发现,抢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
现将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1.病历资料患者,男,45 岁,因自驾摩托车避让行人不
小心撞上路边的护栏至小腿撕裂伤,自行就医,患者小腿有一条长约
4 厘米伤口,有大量渗血,门诊医师接诊后在门诊换药室予局麻下行
1 / 3
清创缝合处理。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未使用过麻醉药物。
患者平躺于换药室手术床上,给予常规消毒后铺上无菌巾,取 2%利多卡因(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
5ml;0.1g,批号 1409261,有效期至 2019-03-25)5ml 配制成 1%利多卡因20ml,术者抽取利多卡因 5ml 行局部麻醉,当推进 2ml 时患者诉心里不舒服,随后出现口唇青紫、呼吸急促,触摸脉搏不清,测血压 52/20mmHg,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用药,给予及时抢救,患者迅速恢复正常。
2.急救与护理(1)给予 0.1%盐酸肾上腺素 1mg 皮下注射。
(2)氧气吸入,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10mg,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 25mg。
(4)给予 5%GS250ml+纳洛酮 0.8mg 静脉滴注,4 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面色改善,测脉搏 6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80/40mmHg。
3.结果经及时抢救 15min 后,患者神志恢复,面色转红润,血压逐渐上升为90/60mmHg,脉搏 70 次/分,呼吸 20 次/分,继续观察 1 小时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将患者伤口处理好后,患者自行离院。
4.讨论(1)利多卡因为酰胺类中效局麻药。
---------------------------------------------------------------最新资料推荐------------------------------------------------------ 其特点作用快、弥散广、通透性强、能很快和血浆蛋白结合,局麻药本身并非抗原或半抗原,但结合后的蛋白有可能变性而成抗原,据此,局麻药是可能引起反应的[1]。
本例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具有过敏性休克的典型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循环衰竭(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触不清)发生反应速度快、经抗过敏、抗休克等治疗后迅速恢复正常,可确诊为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
(2)患者首次使用利多卡因,在用药后即出现过敏性休克,因药典对利多卡因使用不要求作皮试,首次使用时要询问有无过敏史,用药过程中应及时询问患者的主诉,在患者抢救结束后及时在门诊病历上记录该药物过敏,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禁用此药物。
(3)门诊患者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备好抢救设备及药物,以免影响患者的抢救。
(4)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都可遇到患者病情突然变化的突发事件。
为做好护理抢救工作,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应急能力,做到动作敏捷、头脑清醒、忙而有序和娴熟的护理操作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保凌、肖美灵.1 例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 2006.5(3):53.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