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鸵鸟雌雄鉴别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2.91 KB
- 文档页数:2
动物饲养学了解动物的性别鉴别方法动物饲养学是研究动物饲养和管理的科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动物的性别进行鉴别。
动物的性别鉴别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饲养员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和繁殖管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性别鉴别方法。
一、鸟类性别鉴别方法1. 外部形态鉴别法:鸟类的外部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性别差异。
例如,雄性孔雀的羽毛比雌性更加鲜艳且尾巴更长,通过观察羽毛颜色、长度和装饰等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其性别。
2. 鳞片检查法:对于一些鳞类动物,例如蛇和蜥蜴等,它们的鳞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通过观察鳞片的颜色、形状和排列等特征,可以判断动物的性别。
此外,雄性蛇的尾部较长且较粗,孔雀的雄性有较长的尾部,这些特征也可以被用来进行性别鉴别。
二、养殖家禽性别鉴别方法1. 颜色鉴别法:养殖家禽中,一些品种的雌雄性别在羽毛颜色上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某些鸟类的雄性具有鮮艳的羽毛色彩,而雌性则相对暗淡。
通过观察羽毛颜色的明暗和色彩的鲜艳程度,可以初步判定鸟类的性别。
2. 体型鉴别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养殖家禽的雄性往往体型较大、肌肉发达,而雌性体型较小、肌肉较细。
通过观察动物的体型大小和肌肉发达程度,可以初步鉴别其性别。
三、养殖哺乳动物性别鉴别方法1. 性腺检查法:针对某些哺乳动物,如猪、牛、羊等,可以通过检查其性腺来鉴别性别。
雄性动物的睾丸较大且发达,而雌性动物的子宫和卵巢相对突出。
通过观察和触摸动物的腹部,可以初步判断其性别。
2. 声音鉴别法:一些哺乳动物的雄性和雌性在声音上有一定差异。
例如,公狗的叫声通常比母狗的叫声更为浑厚和响亮。
通过听取动物的叫声,可以初步判断其性别。
以上所提及的几种动物性别鉴别方法,都是常见且有效的判断手段。
在实际饲养过程中,饲养员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的性别特征进行结合性鉴定,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同时,也应该注意动物个体差异和发育阶段变化对性别鉴别的影响,避免因此而产生误判。
鸵鸟:鸟类界的疾速王者鸵鸟(Struthio camelus)作为一种特有的鸟类,生存于非洲广袤的平原和沙漠地带。
它们不仅因其巨大的体型而显得独特,更因其出色的奔跑能力而被誉为“鸟类界的疾速王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鸵鸟的生物特征、生活习性、生态环境以及它们在动物世界中的独特地位。
一、鸵鸟的生物特征鸵鸟是现存最大的鸟类,成年的鸵鸟站立时可达2.5米高,体重可达150公斤。
其外表特征十分明显,长长的脖子和强壮的腿部使它们在草原上格外引人注目。
1. 体型与羽毛鸵鸟体型庞大,成年鸵鸟通常具有黑色或棕色的羽毛,雌性则多为褐色。
这种羽毛颜色使得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更易隐蔽,避免捕食者的袭击。
尽管鸵鸟不能飞,但它们的翅膀相对较大,主要用于平衡和吸引异性。
2. 脚爪与奔跑速度鸵鸟的双脚非常强健,每只脚仅有两根大趾。
它们的脚爪大而坚硬,可以在各种地形中自由穿行。
鸵鸟是一种典型的奔跑高手,其最高时速可达到70公里/小时,而在短时间内则能够迅速加速达到60公里/小时。
这使得它们能够快速逃避捕食者,同时也适应了广阔草原上的生活。
二、生活习性与社会结构鸵鸟通常以群体形式生活,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
它们以杂食为主,主要以植物、种子、果实以及小型昆虫为食。
1. 社会行为鸵鸟通常以小群体形式生活,一个群体一般由10至20只个体组成。
在繁殖季节,雄性会通过展示羽毛来吸引雌性并争夺交配机会。
在交配后,雌性会共同筑巢并负责孵化卵。
每窝通常拥有15至20个卵,孵化期约为42天。
2. 领土意识与防御机制自然界中,领土意识是保持种群中的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雄性鸵鸟在繁殖季节会主动保护自己的领土,以防其他竞争者的侵犯。
当感受到威胁时,它们会通过踢击或速度逃脱来抵御掠食者,这些都是它们自我保护的重要方式。
三、生态环境与适应能力鸵鸟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干燥草原地带,它们对于自然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
1. 栖息地选择一般而言,鸵鸟宜于栖息在开阔且干燥的环境中,如非洲东部和南部的大草原及沙漠地域。
驼鸟知识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具二趾,雄鸟体羽黑色而双翅及尾的端部有白色的长羽,蛋壳白色而具有象牙光泽。
隶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5米,雄鸵鸟体重可达150千克。
全身的羽毛柔软而蓬松,羽小枝上没有小钩。
雄鸟的体羽主要为黑色,双翅及尾部的尖端有白色的漂亮长羽,颈部呈肉红色或鲜蓝色,上面覆有棕色绒羽,雌鸟的体羽均呈灰褐色。
颈脖像蛇一样细长,头部显小,嘴短而扁平,由数片角质鞘组成,呈三角形,上嘴沾黄色,下嘴略呈粉红色;眼睛大,呈褐色,如同青蛙眼一样炯炯有神;躯干粗短,胸骨扁平,没有龙骨突起;腿显长且极强壮,有一部分裸露无羽,呈粉红色;脚趾也极为强大,下面有角质肉垫,富有弹性并能隔热,为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第三趾强大而且具爪(趾甲长约7cm),第四趾小而无爪,适于在沙地中奔驰。
翅膀短小显得与身体很不相称,主要用于在繁殖期雄鸟炫耀双翅的羽毛以求爱,在孵化期和育雏期成鸟展开双翅可使卵或雏鸟免受烈日的曝晒,还能张开双翅壮大自己的声势,吓唬敢于进犯之敌,此外在迅速奔跑时展开双翅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若是顺风还能起到船帆的作用。
尾羽蓬松而下垂,每个尾椎骨都呈分离状。
生活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奔跑能力十分惊人,其足趾因适于奔跑而趋向减少,且外脚趾较小,内脚趾特别发达,跳跃可腾空2.5米,一步可跨越8米,冲刺速度在每小时70公里以上。
同时粗壮的双腿还是非洲鸵鸟的主要防卫武器,甚至可以致狮豹于死地。
经济价值:非洲鸵鸟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饲料转化率高,繁殖率高,寿命长,有效繁殖年限长。
鸵鸟肉为红色,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轻低,并含有人体必需的21种氨基酸。
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与牛肉相似,比较适合现代消费者的口味。
全身羽毛均为绒羽(仅有羽轴和羽小枝),羽毛质地细致,保暖性好,手感柔软,可作高贵的服饰和头饰。
因其羽毛不带静电,还可用于擦拭高级精密仪器和电脑。
鸟现代鸟类下分三个总目,分别是平胸总目、企鹅总目和突胸总目。
平胸总目Ratitae⏹平胸总目是现存体形最大的鸟类,适于奔跑生活。
具有一系列的原始特征: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腺,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和裸区之分、羽枝不具羽小钩,因而不形成羽片,胸鸟具有发达的交配器官,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趋于减少,仅有2~3趾。
分布限于南半球,即非洲、美洲和澳洲南部。
⏹非洲鸵鸟是雌雄异色的种类。
雄鸵鸟的翼和尾有白色的羽毛,其余的羽毛多为黑色,裸露的头颈部和后肢呈鲜艳的肉色。
雌鸟全身羽毛均为灰褐色,裸露部分为不鲜艳的肉色。
非洲鸵鸟的脚趾只有2个(第III,IV趾),一个大,一个小,适于快跑,时速可达60km。
一步可跨越7m。
企鹅总目 Impennes企鹅总目是善于潜水生活的中、大型鸟类。
具有一系列适应潜水生活的特征。
前肢鳍状,适于水下划行;体羽呈紧密的鳞片状(羽轴短宽、羽片狭窄),均匀分布于体表;尾短;后肢短并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适于游泳、拙于步行;骨骼沉重而不充气,胸骨有发达的龙骨突起;皮下脂肪发达。
全部为海洋鸟类,除繁殖期外很少深入内陆。
主要分布于南极洲以及临近的非洲、美洲和澳洲的南缘。
突胸总目Carimatae突胸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分布遍及全球,总计约35个目,8500种以上。
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发达的龙骨突起,骨骼充气,具尾综骨;体表有羽区和裸区之分,正羽发育良好,构成羽片。
雄鸟绝大多数不具交配器官。
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突胸总目的鸟类大致可分为六个生态类群,即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
⏹鸟的生态类群——游禽类鹱形目代表鸟:信天翁鹈形目(Pelecaniformes)大型游禽,主要特征是:4趾间具有一完整蹼膜(全蹼),嘴强大具钩,并具发达的喉囊,以适应食鱼的习性。
鹈鹕所有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鲣鸟所有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雁形目(Anseriformes)大中型游禽,嘴扁,边缘有栉(可滤食),嘴端具嘴甲,前三趾具蹼;翼上常有绿色,紫色或白色的翼镜。
鸵鸟怎么养殖好鸵鸟的养殖现在越来越广泛,养殖技术也越来越规范,养殖程度投入低,利润慢慢提上来了,那么鸵鸟怎么养殖好?鸵鸟养殖方法1、饲养场地养殖鸵鸟必须要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带,在倾斜度20左右的坡上用围栏进行圈养,饲养场地要远离城区、交通地带等嘈杂的地方,场地周围还需要用铁丝围成至少两米的铁丝网,这是为了防止鸵鸟受伤以及逃跑的,除了饲养场外还要设置鸵鸟的运动场,运动场应该坐北朝南,休息场要将成年鸟与雏鸟分开休息,休息场必须保温防风雨,有着良好的通透性,鸟舍地面要干净卫生,干燥,鸵鸟是需要地面完全干燥的,潮湿的环境鸵鸟无法生存。
2、饲料选择鸵鸟是一种杂食动物,它的消化功能比较好,有着比较特殊的消化系统,它能够在粗纤维中摄取能量,所以在给鸵鸟提供饲料的时候不要提供能量过多的饲料,如果营养过多的话,再加上青饲料里面的能量,会造成体内的营养过剩,增加体脂,营养鸵鸟的繁殖能力,而且鸵鸟的生长速度较快,新陈代谢快,为了有效的促进后消化道建立微生物生长的区域,应该在两个半月后增加粗饲料的用量。
3、交配期限雌鸵鸟的发情表现很明显,动作比之前温柔了很多,会主动的接近雄鸵鸟,低着头走过去,头都几乎触到了地面,翅膀也随之垂落下去,嘴巴一张一合,交配完后,雌鸟会在1-2周内产卵,如果将产下的蛋取出的话,雌鸟会进行连续性产蛋,一天一枚,持续20天左右,人工饲养的鸵鸟让鸵鸟自己孵化是很不经济的,有些养殖能力强的可以连续产卵40多枚,这与良好的饲养管理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4、防治疾病在鸵鸟的育雏期时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也是饲养成败的关键时期,育雏期的鸵鸟主要病害是呼吸道感染,一般都是空气混浊,环境脏乱,地面潮湿等原因所造成的,呼吸道病害会对鸵鸟的生长以及繁殖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是死亡,所以在育雏期的鸵鸟应该有专人管理,随时注意鸵鸟的状态以及进食情况,将鸟舍清理干净,定期消毒,发现病鸟立即隔离,检查情况进行治疗,为鸵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鸵鸟的外形特征,鸵鸟怕冷吗1、整体外形:鸵鸟拥有像蛇那样细长的脖子,在脖子上有个很小的脑袋,脑袋上则有褐色的大眼睛与三角形的嘴,它的躯干虽然呈粗短状,但是腿却又长又粗壮有力,脚趾则有2个。
2、羽毛:幼鸟的羽毛为刺状的黄色软毛,颈部处有黑色的斑点,随着它不断的更换羽毛,性别便显现出来了,成年雄鸟的羽毛为明显的黑白色,拥有纯白色的翅羽与尾羽,而成年雌鸟全身羽毛多为灰褐色。
温馨提示:鸵鸟、青蛙、部分蛇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鸵鸟的外形特征1、整体外形(1)鸵鸟的脖子像蛇一样细长,但是头却很小,在头上有三角形的嘴,眼睛则像青蛙眼一样大,是褐色的大眼睛。
(2)鸵鸟的躯干呈粗短状,胸骨扁平,无龙骨突起,腿部则很长且十分粗壮,而脚趾则有2个,在脚趾下有富有弹性且隔热性能好的肉垫,利于它奔跑或者行走在沙地上。
2、羽毛(1)成年雄鸟的羽毛为明显的黑白色,翅羽与尾羽的颜色为纯白色,其颈部有稀疏的细羽,并能看到蓝灰色或者桃红色的皮肤,上嘴壳、双腿前缘以及两趾背部鳞片通常会呈桃红色。
(2)多数成年雌鸟的全身羽毛为灰褐色,嘴壳以及双腿一般没有桃红色。
(3)幼鸟的羽毛呈刺状(软毛),颜色为黄色,毛顶端的颜色为黑色,在颈部处还有黑色的斑点,它通常会根据年纪的增大而不断的更换羽毛,然后便能显现出雄鸟与雌鸟羽毛的特征。
二、鸵鸟怕冷吗1、是否怕冷(1)鸵鸟幼鸟一般比较怕冷,若温度在15°C以下,通常容易被冻死。
(2)成年鸵鸟一般不怕冷,无论天气是在刮风或者下雨,它通常都能露天生活。
2、雏鸟越冬要点(1)在冬天需要用棚子进行保暖,晚上时需要在雏鸟睡觉的地方垫垫料,草秸的长度约为3.3cm,厚度约为10cm,而白天则要在雏鸟的运动场上垫沙子或者炉灰,石子或者炉灰块的直径一般不宜超过1cm。
动物世界-鸵鸟鸵鸟,也称非洲鸵鸟,是一种不能飞的鸟,但善跑(时速可达65千米/时),是现存最大的鸟,生活在非洲沙漠地带和荒漠草原。
界:动物界 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鸟纲 Aves目:鸵鸟目 Struthioniformes科:鸵鸟科 Struthionidae属:鸵鸟属Struthio种:鸵鸟S. camelus鸵鸟高度1.7-2.6米,体重90-150公斤,雌鸟较小。
鸵鸟与人类的比例参考成年雄性羽毛为明显黑白色,翅羽及尾羽为纯白色,颈部稀疏的细羽中裸露出蓝灰色或桃红色皮肤,大多数雄性在颈部裸毛下缘还有一圈白毛,上嘴壳及双腿前缘及两趾背部鳞片会呈现桃红色。
成年雌性全身羽毛多数为灰褐色,嘴壳及双腿无桃红色。
幼鸟羽毛为刺状浅黄色软毛,毛顶端为黑色,颈部带有黑色的斑点。
在3个月大后需经多次更换羽毛,雄鸟羽毛颜色要到11月个月大才开始显现。
头比例小,脑约重40公克,颈长约90厘米。
鸵鸟的巨大眼球,带着浓黑的眼睫毛。
鸵鸟视力佳,可看清3至5公里远的东西,其瞬膜(第3眼睑)有阻挡沙砾及保护眼睛之功能。
两翼退化,翅羽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平衡身体,翅羽在寒冷的季节用来覆盖无羽毛的大腿以保持体温及交配时用来求偶发情,成鸟也常用翅羽来保护幼鸟及穴中的蛋。
翅膀上的羽毛和别的飞行鸟类的硬翅膀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是绝热的,在上面还有爪子。
鸵鸟强壮的腿上是没有羽毛的,腿长约1米,足具2趾,由第3趾和第4趾演化而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2趾鸟。
当受攻击走投无路或面对较弱小的敌人时,鸵鸟会用腿向前踢,但不会向后或侧踢,其中最大的趾头有一长趾甲,在攻击敌人时容易造成敌人的伤害,而且其准确性及力量都很高。
鸵鸟对人类的攻击这是鸵鸟的独特的适应性,为了应付突来危险而快速奔跑。
鸵鸟为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抵御天敌靠粗壮的大腿和快速的奔跑能力,它们可持续奔跑20至30分钟,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
鸵鸟生活在非洲沙漠地带和荒漠草原,过着游牧般的群居生活,一般5-50只左右。
如何判断鸵鸟的年龄?鸵鸟性别怎么鉴
别?
【常见问题】如何判断鸵鸟的年龄?鸵鸟性别怎么鉴别?
【专家解答】选购鸵鸟,鸵鸟的年龄和性别很重要,下面本人为您介绍鸵鸟的年龄和性别的鉴定方法:
1、性别鉴定
鸵鸟在4月龄就可用翻肛法鉴别。
方法是:将肛门的上部向上翻,下部向下翻,检查泄殖腔内的阴茎或阴蒂,阴茎呈锥形,胀满稍带红色,阴蒂较小外缘较薄,呈淡红色,不胀,看不见明显血管。
9月龄以上的鸵鸟排粪尿时,雄鸟阴茎会露出,以此可鉴别。
10月龄时雄鸟的腿、喙开始变得稍带粉红色,而雌鸟仍为黑色。
14月龄以后出现第二性征,雄鸟羽毛变成黑色,雌鸟棕灰色。
2、年龄鉴定
12月龄雄鸟的腿、喙变为白色,2岁时雄雌鸟背部雏毛都全部退换,但颈部和腹部大部分仍存在,雌鸟大部分腹部白色羽毛变成黄褐色羽毛,3岁时雄雌鸟腹部白色羽毛消失,但颈基部雏毛不变,一些雄鸟腿、喙变为红色。
4岁时所有雏毛消失变成成鸟的羽毛。
4岁后
年龄难以鉴别。
【本人结语】鸵鸟的年龄通常是从外观上来鉴定,越小约好鉴别,4随后很难区分出来,上文本人为您介绍鸵鸟的年龄和性别的鉴定方法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鸵鸟的形态特征
鸵鸟外观特点是长颈、长腿、体大、头小、眼大(直径可达50mm),两眼占头部的1/3,具有第三眼脸,是一种乳白色膜(瞬膜)能阻挡沙砾和保护眼睛。
两耳能开能闭,由细羽毛所覆盖。
鸵鸟的颈长,颈部上3/4无羽毛,只有短羽。
雄鸵鸟下颈部的羽毛呈黑色,而雌鸵鸟则呈浅棕灰色。
大多数雄鸵鸟颈部下缘有一圈白毛,并有可供区别的白色翅羽和尾羽,而雌鸵鸟相应部分的羽毛颜色没那么明显。
鸵鸟的体躯大,雄鸵鸟体羽为黑色,雌鸵鸟体羽为深灰色。
无飞羽,主副翼羽均为白色,非常漂亮,没有龙骨,无法飞翔。
鸵鸟双翅具有保持平衡,调节体温,恫吓其他动物,求偶等功能,雄鸵鸟常用双翅来清扫雌鸵鸟的窝巢,雌鸵鸟常用双翅来保护巢中的蛋和雏鸵鸟。
鸵鸟有一退化的尾综骨,这是飞行的残迹。
没有尾脂腺。
因此,被毛蓬松,光泽度较差。
雄鸵鸟有发达的交配器官,在排粪排尿时向外翻并向左弯曲。
鸵鸟腿部无羽,腿长而粗,足具二趾,是世界上现有鸟类中唯一的两趾鸟。
鸵鸟的脚有两个趾,由3个关节组成,较大的内趾(源于第三趾)和较小的内趾(源于第四趾)具有趾甲,其大趾的趾甲很锋利,在防御攻击、群内竞争、寻找食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脚枕、脚弹性很好,使鸵鸟在走路、站立、奔跑时不致滑倒,可灵活的转向,和疾奔中站住,鸵鸟行走非常快捷,奔跑速度快,每小时可达40-70km,
最快速度下的每步跨距可达6.7-8.5m。
当鸵鸟遇到威胁而无路可走或面对较小的敌害时,它用脚踢来保护自己,脚踢的力可达250kg以上,会引起严重伤害,强健的双腿使鸵鸟在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天敌。
鸸鹋苗的公母怎么区分鸸鹋苗的公母区分:鸸鹋体型大的是公,小的是母。
鸸鹋,鸸鹋科鸸鹋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低危物种。
鸸鹋形似非洲鸵鸟而较小,属于平胸类,没有龙骨,嘴短而扁,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长而卷曲自颈部向身体的两侧覆盖,翅膀退化,完全无法飞翔。
鸸鹋苗的公母怎么区分一是看外观,头部灰色眼圈的是雄鸟,而雌鸸鹋的眼圈有浅蓝色的二是听声音,公鸸鹋的叫声比较像呼噜。
而雌性鸸鹋声音较细腻。
鸸鹋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3个亚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另一个亚种曾栖息于塔斯马尼亚岛,现已绝灭),栖息于开阔草原地区,少见于沙漠、森林或山地。
以草为食,偶食昆虫。
成对或3~5成群生活。
11月至翌年4月产卵7~15枚,雄性孵卵。
形态特征鸸鹋,体高150-185厘米,体重30-45千克,寿命10年。
成年雌性比雄性大。
鸸鹋形似非洲鸵鸟而较小,属于平胸类,没有龙骨,嘴短而扁,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长而卷曲自颈部向身体的两侧覆盖。
翅膀退化,完全无法飞翔。
足三趾,腿长善走。
羽毛发育不全,具纤细垂羽,副羽甚发达,头、颈有羽毛、无肉垂。
体健壮,腿长,同其亲属鹤鸵一样。
两性体羽均为褐色,头和颈暗灰,颈部裸露的皮肤呈蓝色,喙为灰色,翅膀隐藏在残留的羽毛下,在炎热的天气,可以促进机体冷却。
庞大的身体是由两个强大的灰色的三趾腿支撑。
雏鸟有一个蓬松羽毛的头,身体由棕色和黑色条纹的羽毛组成。
鸸鹋的奔跑速度每小时最高可达43英里(约合69千米),被困时用三趾的大脚踢人。
生活习性鸸鹋易于饲养,被广泛引入其他国家,在中国很多动物园中都能见到。
它外表很像非洲沙漠中的鸵鸟,但没有鸵鸟高大,成年雌性鸸鹋比雄性的大。
体重数十千克不等,从动物分类学来说,它应属于鸵鸟类中的一种。
鸸鹋喜爱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带,全身披着褐色的羽毛,擅长奔跑,时速可达69千米,并可连续飞跑上百公里之遥。
鸸鹋虽有双翅,但同鸵鸟一样已完全退化,无法飞翔。
躯干、翼被覆纤细的粗发状羽毛,呈灰褐色。
驼鸟长什么样子外貌特征鸵鸟是非洲一种体形巨大、不会飞但奔跑得很快的鸟,是世界上存活着的最大的鸟。
亲爱的小伙伴们,驼鸟长什么样子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驼鸟的外貌特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驼鸟的外貌特征总体外貌鸵鸟是现存体形最大不能飞行的鸟类。
雄鸟高约2.75米,重达155公斤。
颈长几乎占身体长的一半,雌鸟稍小。
鸵鸟卵是现代最大的卵。
雄鸟体羽大部呈黑色,但翅和尾羽白色;雌鸟大部褐色。
头和颈的大部分淡红至浅蓝;稍有绒羽;头小,喙短而稍宽;眼大,褐色具浓黑色睫毛。
它们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
群居,日行性。
嗅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米,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能跳跃达3.5米。
身体构造黑毛的雄鸵鸟是现今所存最大的鸟类,成熟的雄鸟(Adult cock)体高1.75~2.75公尺,体重60~160公斤。
头(Head)小,宽而扁平,颈(Neck)长而灵活,裸露的头部、颈部以及腿部(Thighs)通常呈淡粉红色;喙(Beak)直而短,尖端为扁圆状;眼(Eyes)大,继承鸟类特征,其视力亦佳,具有很粗的黑色睫毛(Eyelashes)。
后肢甚粗大,只有两趾(Toes)(第Ⅲ、Ⅳ趾),与一般鸟类有三~四趾不同,是鸟类中趾数最少者,内趾(第Ⅲ趾)较大,具有坚硬的爪(Claw),外趾则无爪。
后肢强而有力,除用于疾跑外,还可向前踢用以攻击。
翼(Wings)相当大,但不能飞翔,主要是因为胸骨(Sternum b.)扁平,不具龙骨(Keel b.)突起,锁骨(Clavicle b.)退化,且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毛蓬松而不发达,缺少分化,羽枝上无小钩(Barbs),因而不形成羽片,显然,这样的羽毛主要功用是保温。
雄性成鸟全身大多为黑色,翼端及尾羽末端之羽毛为白色,且呈美丽的波浪状;白色的翅膀及尾羽衬托着黑色的羽毛,让雄鸟在白天时格外显眼,它的翅膀及羽色主要是用来求偶。
雌性(Hens)毛色大致与雄鸟相似,只是毛色棕灰不像雄鸟那麼艳丽。
非洲鸵鸟雌雄鉴别方法
1)翻肛检测法
徒手直接翻肛法是在外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触摸翻肛检查,这种方法在生产实际中用得做多,准确率高。
虽然同月龄的公、母鸟均有生殖突起,尽管很小,但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粗细、软硬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即公鸵鸟的阴茎稍粗大些、质地较硬些。
同时成鸟可由外观鉴别,公鸟全身大部分羽色为黑色,母鸟呈棕灰色,在繁殖季节,公鸟的喙及脚胫呈红色,母鸟则否,种鸟在非繁殖季节公母分开饲养,而在繁殖季节到来前公母开始合饲。
2)性染色体检测法
雄鸟的性染色体由两条Z染色单体组成,不含W染色体;而雌鸟的则由Z、W两条染色单体组成。
通过分离染色体,进行染色体的组型和核型分析,可以获得ZW雌性性染色体,ZZ雄性性染色体,通过基因分离提纯采用PCR技术扩增“W”上的特异片段,从而区别雌雄。
这种方法可用鸵鸟的一小块组织或一滴血检查即可实现,准确率可达100%,但成本高,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基层难以做到。
3)其它检测法
依据从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胚胎的不同特征来鉴别;依据雌雄鸵鸟泄殖腔皱褶的文理不通来鉴别;还有依据泄殖腔的内容物成分分析来鉴别等,但此类方法只不过是一些尝试,存在着很强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