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13.98 KB
- 文档页数:2
黄冈市的地理环境(一)区位与地貌1.地理位置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
地处东经114°24″—116°07″,北纬29°45″—31°40″之间。
东邻安徽省六安、安庆,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本省鄂州市、黄石市隔江相望,西连武汉市、孝感市,北接河南省信阳市。
面积17446平方千米。
人口723万。
2.地势地貌北部和东部为大别低山丘陵,海拔多在500-800米,东北部的天堂寨,海拔1729米,为大别山主峰;中部为海拔100-250米的丘陵岗地;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多湖泊,地面高程多在20-40米。
河流主要有巴河、佛河、新河等,均自北向南注入长江。
湖泊主要有龙感湖、太白湖、武山湖、赤东湖、赤西湖、策湖等。
3.行政区划、面积及人口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
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730万。
2005年全市总人口726.34万人。
其中,男381.04万人,女345.30万人。
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3.5‰。
其中,黄州区总人口36.69万人;团风县总人口36.57万人;红安县总人口65.41万人;麻城市总人口116.28万人;罗田县总人口59.50万人;英山县总人口40.86万人;浠水县总人口103.81万人;蕲春县总人口96.57万人;武穴市总人口73.11万人;黄梅县总人口95.15万人;龙感湖管理区总人口2.97万人。
汉族为主,散居有回、壮、满、土家、蒙古、苗、藏等25个少数民族。
(二)气候特征黄冈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
四季光热界线分明。
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06.49-113.31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913.5-2161.5小时,西北部日照高于东南部,全市日照率为43-49%之间。
年平均气温为15.7℃-17.1℃。
湖北黄冈简介
湖北黄冈简介:
湖北黄冈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东部,是长江中游北岸的城市之一。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属于武汉城市圈,与武汉相连,同时也处于鄂、豫、皖、赣四省的交界处。
黄冈市下辖1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7个县和2个功能区。
全市总面积为17,690 平方公里,人口为685 万人。
黄冈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楚文化、汉文化、荆楚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之地。
市区内的金牛山、丹江口水库等自然风景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黄冈市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和优质油茶、竹编产地之一。
此外,该市还拥有纺织、鞋业、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近年来,黄冈市加快了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先后成立了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冈临空经济区等开发区,努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黄冈市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值得人们去关注和关心。
黄冈简介黄冈,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东与安徽、江西两省接壤,北连河南信阳,素有“吴头楚尾”和“湖北东大门”之称。
全市辖一区(黄州区)、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二市(武穴、麻城)和国营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740万。
黄冈,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人才荟萃,英杰辈出。
湖北省人物志稿中,黄冈籍占三分之一。
中国四大分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毕升的、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文学家闻一多、文艺评论家胡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位国家主席、五位国务院副总理、200多名将军,都诞生和成长在这块土地上。
黄冈,是一块美丽的土地。
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风景名胜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森林公园14处,真乃处处皆风景,比比是名胜。
置身那隐奇藏秘遍及全市各县的森林公园,你会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茫茫林海,遮天蔽日,棵棵松柏,苍劲挺拨;其浩翰之气势,其飘逸之秀色,其勃勃之生机,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此外,古迹名胜黄州东坡赤壁、黄梅五祖寺和高塔寺塔,武穴郑公塔,蕲春李时珍陵园,红安红军长征微宿景,麻城龟峰山风景区,英山毕升纪念馆,浠水闻一多纪念馆等众多的旅游景点各具特色,不胜枚举。
黄冈,是一块富饶的土地。
全市初步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特别是非金属矿储量大、品位高,石英石储量2亿吨,含硅量达98%;花岗石储量37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10亿立方米;陶土4亿吨;黄砂17亿吨。
黄砂、石材等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野生植物资源1100多种;动物资源300多种,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全市现有耕地478万亩,山地1180万亩,水面270万亩,有6个商品粮县,3个优质棉基地和4个油料基地县,是全省粮棉油、畜禽鱼主产区之一,黄冈农副产品尤为丰富,蚕吐丝,蜂酿蜜,树结油(油茶、油桐、乌柏),被称为鄂东三宝,板栗、茶叶、水果、中药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黄冈市地理调研报告格式黄冈市地理调研报告一、引言黄冈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坐落在汉江上,地处镜泊湖、西平湖、邾云山等自然景观的环绕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市的地理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地理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自然地理环境1. 地理位置和范围: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中部,东经113°13′-115°03′、北纬30°18′-31°53′。
总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
2. 地形地貌:黄冈市地势总体平坦,西北部地形较为复杂,有山地和丘陵地带,而东南部为平原地带。
3. 气候特点: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约为17℃。
三、人文地理环境1. 人口分布:黄冈市总人口约为730万人,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农村地区。
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0%。
2. 经济发展:该市是湖北省的重要工商业中心之一。
工业以制造业和纺织业为主,农业以粮食、油料等传统农产品为主导。
3. 交通条件:黄冈市交通便利,是连接湖北省东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主要的铁路和公路干线纵横贯穿,方便了区域内外的物流运输。
四、自然资源1. 水资源:黄冈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汉江、境内多条河流以及镜泊湖、西平湖等湖泊,水资源的丰富为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提供了条件。
2. 矿产资源:黄冈市地下埋藏着多种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为该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物质。
3. 土地资源:该市的土地资源丰富,农田面积广阔,适宜耕种各类农作物。
此外,还有一定的林地和草地资源,为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
五、环境问题与保护1. 水环境污染:由于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部分河流和湖泊存在一定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黄冈市加大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2. 土地资源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用土地被大量转变为城市用地,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计带来了影响。
黄冈介绍黄冈位于湖北省东部,京九铁路中段,长江中游北岸,是一座正在崛起中的中等城市。
全市现辖11个县市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713万。
京九铁路贯通我市9个县市区,通车里程229公里,约占全程的十分之一。
长江水道流经我市6个县市区,岸线长达203公里。
京九铁路和长江水道交汇黄冈,使黄冈独具“上路迅达南北,下江即通东西”的区位优势。
黄冈西邻武汉天河机场,东邻九江机场,沪蓉高速公路纵贯东西,三座大桥横跨长江南北,构成了水路、铁路、公路、空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被称为“京九线上投资开发的黄金地段”。
黄冈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全市初步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特别是石英、陶土、花岗岩、黄砂等非金属矿储量大,开采价值高。
黄冈是湖北省粮棉油、畜禽鱼主产区之一,蚕桑、茶叶、板栗、水果、中药材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目前全市经济已经形成以工业为支柱产业的格局,铝业、摩托车、汽车配件、森工、化工、丝绸等10大产品初具规模。
黄冈名胜古迹众多,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风景名胜就有17外。
著名的东坡赤壁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登上文学创作顶峰的胜地,在此留下了名垂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黄梅五祖寺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禹王城遗址、李时珍陵园、大别山森林公园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和开发价值。
黄冈历来重教重文,“民俗由是变,人才由是出”。
湖北人物志中,黄冈籍占三分之一。
其中著名的有: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地质学家李四光,爱国诗人闻一多,经济学家王亚南,第四纪冰川活化古发现者干铎,港台知名学者徐复观、殷海光等。
蕲春县有400多位教授,素有“教授县”之称,黄梅县是黄梅戏的故乡。
黄冈中学享誉全国,近几年在国际中学生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多次获奖。
一、东坡赤壁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
因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之为赤壁。
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
黄冈ㆍ中国[黄冈简介]熊阳2012-5-26黄冈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位于东经114°25`~116°8`,北纬29°45`~31°35'。
东邻安徽省六安、安庆,南与江西省九江、本省鄂州、黄石隔江相望,西连武汉、孝感,北接河南省信阳。
现下辖黄州区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个县以及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代管武穴、麻城两个县级市。
版图面积17453平方千米,总人口740万。
北部和东部为大别低山丘陵,海拔多在500~800米;中部为海拔100~250米的丘陵岗地;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多湖泊,河流主要有巴河、佛河、新河等,均自北向南注入长江。
目录市区简介 (3)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3)革命传统光辉灿烂 (4)区位交通得天独厚 (4)自然人文交相辉映 (4)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5)历史沿革 (6)夏商时代 (6)汉高祖 (6)三国时 (6)晋武帝 (6)隋朝 (7)唐朝 (7)宋朝 (8)元代 (8)明朝 (8)清代 (9)民国 (9)建党后 (9)中华人民共和国 (10)革命之乡 (11)行政区划 (12)地形地貌 (15)交通运输 (17)市区简介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黄梅县]、五祖弘忍[黄梅县]、六祖慧能[河北涿州],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英山县],明代医圣李时珍[蕲春县],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团风县],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浠水县],国学大师黄侃[蕲春县]、汤用彤[黄梅县],哲学家熊十力[团风县],文学评论家胡风[蕲春县],著名作家废名[黄梅县]、《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译者王亚南[团风县],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叶君健[红安县]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人,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
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
湖北黄冈概况湖北省黄冈市概况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
现辖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二市(武穴、麻城),黄州区、龙感湖管理区和黄冈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截至到2018年年末,黄冈市户籍总人口740.64万人。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
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
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
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六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武麻铁路、新港江北铁路、武汉城际铁路),飞架六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黄冈长江大桥、九江二桥),纵横八条高速公路(沪渝高速、福银高速、大广高速、武英高速、武麻高速、麻竹高速、黄鄂高速、麻阳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自然人文交相辉映。
黄冈课堂笔记
1.黄冈市概况: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90万。
2. 黄冈市教育发展:黄冈市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截至2021年底,共有普通中小学校2,150所,其中小学1,684所,初中466所。
高中阶段,黄冈市实施“一校一品”建设,目前共有14所高中被评为省级重点中学。
3. 黄冈市高中招生:黄冈市高中招生采用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素质。
考试分为省级和市级两个层次,省级考试成绩可供全省内高中选择使用,而市级考试成绩只供黄冈市内高中使用。
4. 黄冈市教育优势:黄冈市教育资源丰富,拥有湖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多所省级重点中学。
此外,黄冈市通过多项政策扶持,助力学生发展,比如设立“五好学生”奖励、提供助学贷款等。
5. 黄冈市教育挑战:黄冈市教育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此外,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仍面临一定的困难。
6. 黄冈市教育未来发展: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黄冈市教育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平台。
- 1 -。
黄冈市情城市概况:黄冈市现辖一区、两市、七县,一个县级农场和一个副市级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43万。
黄冈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黄冈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武汉1+8城市圈的重要成员,面积占城市圈三分之一,人口占城市圈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居城市圈第二位。
地理区位: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
东连安徽、北靠河南、南与江西九江隔江相望,西与武汉毗邻。
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三大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处于等距离位置。
黄冈一小时车程内有1个大城市(武汉),3个中等城市(黄石、鄂州、黄冈),总人口逾2000万,经济总量占湖北二分之一以上;4小时车程内有长沙、南昌、合肥、南京、郑州5个省会城市,覆盖人口超过2亿。
自然环境:黄冈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光热界线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5.7℃-17.1℃。
全年无霜期在237-278天之间。
年平均降雨量1223-1493毫米,年降水总量222.37亿立方米。
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为大别山脉,中部为丘陵区,南部为平原湖区。
人文历史:黄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秦代设郡治始,已有2000多年建置史,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黄冈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匠李四光,爱国诗人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一大批名垂青史的历史名人。
黄冈革命传统光辉灿烂,是早期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
湖北黄冈-介绍-我的家乡
我来自湖北省黄冈市,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江汉平原,被誉为“三江之源”,拥有浓郁的水乡文化。
黄冈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当时这里是楚国的领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
陆续成为了多个朝代的重要行政中心,包括南朝刘宋、北周周武帝、唐朝、宋朝等。
黄冈
的历史不仅表现在这些历史遗迹中,还体现在黄冈市人民的精神面貌中。
黄冈市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峡湖,这里风光秀丽,水天一色,被誉为是江汉平原的明珠。
三峡湖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
的鱼虾质地鲜美,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此外,还有龙泉寺、灵宝寨、清华园等知名景点,
它们各具特色,是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黄冈市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
湖北民间艺术中的单鼓、花鼓、龙船、江乐等表演形
式在黄冈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此外,黄冈还有许多非常有名的美食,例如半岛冷面、
黄冈豆皮、翅根等,这些都是当地人餐桌上的珍品。
黄冈市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要支柱。
这里的农产品种类繁多,其中以水产、稻谷、牛肉、竹笋、甘蔗等为主要品种。
黄冈市还是全国重要的生态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产业结
构不断优化调整,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回到我的家乡,我觉得黄冈市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黄冈市有着汉水、江汉平原、水文化、民间艺术、农业特产品等鲜明的特色,这些都是我
们的骄傲和发展核心。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也希望未来的黄冈市能够更加美好。
湖北黄冈的简介
黄冈市,古称黄州,是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冈市自东晋以后,形成大体完整的郡州。
明代以后,蕲州归属黄州府管辖,黄州成为区域唯一的政治中心。
黄冈市下辖黄州区、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麻城市(县级市),代管武穴市(县级市)。
黄冈市与武汉市山水相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胜地,曾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黄冈市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
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位于罗田县境内。
境内河港水系纵横交错,水库星罗棋布,山峦起伏多姿,自然风景秀丽。
黄冈市有着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被誉为“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黄冈市的文化教育底蕴深厚,孕育了东坡赤壁、闻一多、李四光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
黄冈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矿藏有40多种,其中金、银、铜、铁、锰等金属矿产20多种。
林果茶药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林果茶药基地。
水产资源丰富,湖泊水库众多,鱼、虾、蟹、贝等水产品种繁多。
2023年,黄冈市被评为三线城市。
2023年,黄冈市地区生产总值2884.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1.5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924.61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388.53亿元,增长6.9%。
总的来说,黄冈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
黄冈地区介绍区号:0713邮编:438000总人口:723.95万人民族:汉族为主,散居有回、壮、满、土家、蒙古、苗、藏等25个少数民族。
辖区: 黄冈市现辖红安、英山、罗田、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县,麻城、武穴2市,黄州、龙感湖管理区。
位置:黄冈位于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京九中段,大别山南麓,北接河南,东邻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是鄂东北的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概况: 黄冈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史。
早在二十年代初,这里就是中国******创建活动的重要驻点;土地革命时期,红安、麻城率先点燃鄂豫皖边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火种,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谱写了中原突围千里跃进大别山等新的历史篇章。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黄冈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冈共有44万优秀儿女血沃中原,有5.5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伟大的革命斗争造就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将领。
在1955年和1964年两次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103人是黄冈人。
黄冈人杰地灵,名家辈出。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学者胡风,经济学家王亚南,爱国诗人、****斗士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地质学泰斗李四光,****“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共和国前任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代)、李先念,军事家王树声、秦基伟等230多位将军都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黄冈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点众多。
黄州赤壁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之所。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这里留下了一词、二赋、八诗等千古名篇;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薄刀峰景区已成为渡假,旅游观光的热点,黄梅佛教禅宗四祖寺、五祖寺是著名的佛教祖庭,名声远播海内外;境内还有一大批革命领袖和历史名人的陵园、堂馆以及革命遗址、遗迹。
黄冈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贯穿全市7个县市区,并在境内与合九、京广线连结,105、106、318三条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长江水道沿6个县市区顺流而下,九江大桥、黄石大桥和鄂黄长江大桥飞架南北,使黄冈与九江、黄石、鄂州三市紧密相连,融为一体.《蕲州志》中记载,“蕲州”这个名字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
黄冈市地理环境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
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黄冈市地处江汉平原北缘,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黄冈以水稻种植而闻名。
黄河、汉江及其支流纵
横交错于此,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充沛的灌溉水源。
这些河流也为城市景观增添了
灵动的风采。
山川环绕,自然风光优美。
黄冈市南临大别山脉,北依大洪山,山地面积较大,
森林覆盖率较高。
大别山脉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其山峦起伏,绿草如茵,是登山
和徒步的绝佳地。
而大洪山作为长江流域的一部分,也是黄冈市的重要地理标志之一。
山区气候凉爽,夏季成为避暑的好去处。
黄冈市地理环境丰富多样,水系众多,湖泊、水库分布广泛。
其中有着“湘江天堑”之称的鄂东南大悟县境内的湘子湖,是湖北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黄
冈市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湘子湖周边风景秀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此外,黄冈市还有许多天然湖泊和水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总的来说,黄冈市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
供了良好条件。
未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相信黄冈市的地
理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宜居。
黄冈,位于中国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建置历史超过2000年,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黄冈孕育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名人,包括中国佛教禅宗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以及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升等。
此外,黄冈还是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等人的故乡。
黄冈地处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冈市下辖七县、二市、一区,总面积17453平方千米。
黄冈市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资源丰富。
同时,黄冈也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化工、轻工、纺织等。
黄冈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里有东坡赤壁风景区、桃花冲风景区、三角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也有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黄冈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黄冈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城市,这里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繁荣的工农业基础和旅游产业。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相信黄冈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黄冈市概况
黄冈地处湖北东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长江中游北岸。
1995年撤地设市,现辖一个县级区、两个县级市、七个县和一个县级国有农场,其中,有5个国家重点贫困县、1个省级重点贫困县。
黄冈是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主体区。
版图面积 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50万。
黄冈将星璀璨,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悠久。
黄冈是著名“黄麻起义”策源地,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是共和国的“将军摇篮”,走出了一位开国元帅、二位国家主席、三位中共一大代表和200多位共和国将军。
黄冈是历史文化名城,在2000多年建置史上,孕育了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本草纲目》著作者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以及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历史名人。
苏轼谪居黄州4年2个月,其“东坡居士”之号源于黄州,代表他艺术顶峰的“一词二赋”、书法作品“寒食帖”都创作于黄州。
黄冈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
黄冈是鄂东门户,与武汉同城,区位优势明显。
黄冈是湖北东大门,地处鄂豫(信阳)皖(安庆)赣(九江)四省交界处。
黄冈紧邻武汉、与武汉同城,黄冈至武汉乘武冈城际铁路只需28分钟,走鄂黄高速只需40分钟。
黄冈位于中部之中,交通便捷,依傍长江“黄金水道”,紧邻两座机场,贯通六条铁路,飞
架七座长江大桥,纵横八条高速公路,在湖北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
黄冈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生态环境良好。
大别山主峰坐落境内,百湖千库星罗棋布,有大别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和龙感湖国家湿地保护区。
除长江外,黄冈有六大水系、260个湖泊、1230座水库,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市区城中湖——遗爱湖是湖北省“十大最美湖泊”之一;年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最高353天,被誉为“中部绿肺”、“天然氧吧”,是中部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
黄冈机遇较好,有后发优势,是湖北重要战略支点。
黄冈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叠加,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机遇叠加,是武汉城市圈的核心成员,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在湖北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