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测深正演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95.15 KB
- 文档页数:9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电路的基本测量(完整版)直流电路的基本测量1.实验目的(1)学习万用表的使用(2)学习电阻,电流,电压和电位的测量(3)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3.(1)电压与电位在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是指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值。
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的,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比参考点电位高者为正,低者为负。
电位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取的不同,同一点的电位值不同。
但电压是任意两点的电位差,它是绝对的。
(2)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分为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KcL应用于节点,KVL应用于回路。
KcL内容:对于电路的任意一个节点,任意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其表达式为∑I=0KVL内容:对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回路,任意时刻,沿回路循环方向各部分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其表达式为∑u=04.实验内容(1)电阻的测量1)将万用表红表笔插入标有“+”的孔中,“—”的孔中;2)采用数字万用表2kΩ档进行测量,无需调零,测量后直接在显示屏上读数;3)将结果填入下表中(2)电流的测量按图1-38所示连接电路。
测量电流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也可以用数字式万用表。
为保证测量读数的精确,选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将量程转换开关转到DcA位置20mA档位,断开被测支路,将万用表串联进相应的支路,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3中Fu1u2b+e1-R4510ΩR5330Ωc图1-38直流电路基本测量实验电路e2(3)电压的测量电路如图1-38所示,测量电压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也可以用数字式万用表。
为保证测量读数的精确,选用数字式万用表,将量程转换开关转到DCV位置20V档位,断开被测支路。
将万用表并联在被测元件两端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4中(4)电位的测量选取A为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计算两点之间的电压值,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5中,再以D为参考点,重复上述实验的内容,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5中公式:?当电位参考点为A点:uAD=VA-VD=0-(-4.04)=4.04ubF=Vb-VF=6.04-1.0=5.04uce=Vc-Ve=(-6.05)-(-5.04)=-1.01?当电位参考点为D点:uAD=VA-VD=4.04-0=4.04ubF=Vb-VF=10.10-5.05=5.05uce=V c-Ve=(-2.0)-(-0.99)=-1.01总结:分析实验中得出的数据。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深大)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可以了解电阻、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和物理量的测量与表示方法。
2、通过本实验可以熟悉安全使用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以及掌握电路中串、并联电路、电压分压原理等知识。
实验原理:1、基本电路分析法在直流电路中,所有元件都是恒定的。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某个节点上,所有进出此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对于一个任意的回路,回路从一个节点出发经过各种电路元件后,回到该节点的电动势总和等于回路中各元件电势差之和。
这些定律被称为基本电路定律,可以用来解决直流电路中的电路分析问题。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基本的电路结构。
串联电路是指将一个电路的元件按照一定顺序连接在一起,电流沿着这条电路路径流过所有串联的元件。
并联电路是指将一个电路的元件按照一定顺序并联在一起,每个元件之间具有相同的电势差,电流通过每个元件的值相同。
3、电压分压原理电压分压原理是指,若两个电阻串联,通过两个电阻的总电压为不变,各电阻所受电压之比等于各阻值所组成的串联电阻比。
实验装置:实验板、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各种电阻头实验内容:实验一: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测量1、按照实验装置拼接好实验电路。
2、开机前务必确认所有接线端口没有错位,确认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将电线正确连接到记数器上方。
3、调整稳压电源,将尽可能稳定的电压输出,再根据实验要求测量各个节点的电流和电压,并将其记录到实验电路图上。
4、计算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和总电阻值,通过实验数据结果检验计算值正确性。
实验三:电压分压原理的测量4、将两个并联的电阻串联在一起,根据公式计算各个电阻感知到的电压比率,再根据实验数据结果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实验中得到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可以奠定基础了解到的实践现实,有效地强化了实验中的相关物理概念。
并且根据公式可以精确计算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势值和电路总体的阻抗值等,加强了对物理学的有关概念和相互关系的理解。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路是电子学中最基础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直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以及探索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进行的直流电路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直流电路,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并探究其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和使用电阻箱调节电阻值的方法。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所用的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和万用表。
其中,直流电源提供了稳定的电压源,电阻箱可以调节电阻的大小,电流表和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而万用表则可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将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流表和电阻箱相连,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然后,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与电阻箱的两个接线头相连。
2. 接下来,我们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与电阻箱的两个接线头相连,以测量电压。
3. 然后,我们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并记录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4.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在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当电阻值增大时,电流值会减小,而电压值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当电阻增加时,电流减小。
2. 当电阻值减小时,电流值会增大,而电压值保持不变。
这也符合欧姆定律的规律。
3.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会受到误差的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电阻箱的内阻、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精度等因素导致的。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并学习了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和使用电阻箱调节电阻值的方法。
我们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欧姆定律的准确性,并了解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实验项目名称:直流基本实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班级:实验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教务部制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直流电源、直流仪表的使用方法。
2.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了解电位的概念,两点间电压和电位的关系。
4.分析电压表、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电路的影响。
方法、步骤:首先选出本次实验所用电源、仪表及元件,熟悉它们的用法。
1. 在以下实验中电压源和电流源均应先关断电源开关并将其输出调到零,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再合上开关并将输出缓慢调到所需数值。
2.正确使用电流表插口。
3.注意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极性及量程选择。
4.按实验电路图中参考方向记录电流和电压测量值,不要漏掉正负号。
实验过程及内容:一、KCL 定律的验证:按表 1 测量各支路电流,验证∑I=0Us(V) I1(mA) I2(mA) I3(mA) ∑I(mA)358表1二、KVL 定律的验证,电位和电压的测量1.按将电流源调到2mA,测量各元件电压填入表2 中,验证∑U=02.选两条不同路径计算Uad ,与实测Uad 比较。
3.分别以e 点和f 点作为参考点,测量各点电位填入表2;计算a、d 两点间电压并与2 中的结果比较。
元件电压U AB U BC U CD U DE U EF U FA∑UU FC实测U FC=U fa+U ab+U bc U FC=(—U cd)+(—Ude)+(—Uef)电位U a U b U c U d U e U f U fc=U f —U cA为参考点D为参考点数据处理分析:深圳大学学生实验报告用纸实验结论:指导教师批阅意见: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备注: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10日内。
直流电路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电路的测量和分析方法。
2.熟悉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法及其特性。
实验仪器和器材1.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型号:IT6302台式多用表型号:UT805A2.实验(箱)器材电路实验箱元器件:电阻(功率1/2W:100,330,470,510x3,1k);二极管(1N4148)3.实验预习的虚拟实验平台NIMultisim3.实验内容1.测量电阻串联分压电路和并联分流电路。
分析:串联电路总电压为器件分压电压之和,并联电路总电流为支路电流之和。
2.测量直流电源开路电压VS和带负载电压VR。
分析:直流电源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内阻r的电路。
3.测量3回路2激励源电阻线性电路。
分析:节点电流之和为零;回路电压之和为零,测量2激励源分别单独作用电路时的电压或电流。
分析:与2激励源— 1 —共同作用时值的关系:线性电路可叠加。
4.实验原理1.电阻串联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相同,具有分压作用U=U1+U2并联电路电压相同,具有分流作用I=I1+I22.仪器仪表内阻的影响及激励源内阻的测量a.激励源等效内阻激励源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VS(电流源)和内阻r串联(并联)电路。
当外加负载输出电流时,激励源端口电压会下降,内阻大下降多,电流大下降多。
等效内阻r的测量:先测开路电压:US=VS再测短路电流(内阻大时):ISr=US/IS或测量外加负载电阻R时的电压(内阻小时):URr=(US-UR)R/UR差值法由于直流电压源等效内阻较小,空载与加负载时的电压变化较小,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常采用差值法测量△U(US-UR)。
测量电压时电压表的正极接被测电压源正极,电压表的负极接另外一个比较电压源的正极(两电压源负极相连),将比较电压源的电压调整到被测电压源空载时相同,这时电压表为0,被测电压源接负载时,电压表为△U— 2 —r=△UR/URb.仪器仪表内阻:电压表内阻大,电流表内阻小。
直流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以及电功率的测量方法,并加深对直流电路的了解。
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 万用表- 电阻- 电流表实验原理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大小相对稳定。
所使用的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流表为直流电流表。
- 电压测量方法:将万用表设为电压档位,将其正负极分别接触待测电路两端,并读取测量结果。
- 电流测量方法:将电流表接入待测电路中,读取测量结果。
- 电阻测量方法:将电阻连接在电路中,再将电阻两端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 电功率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利用公式P = U \times I 计算电功率值。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并确认电路连线无误。
2. 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压到设定值。
3. 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压,记录数据。
4. 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记录数据。
5. 将电阻连接在电路中,测量电压,计算电阻值。
6. 利用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功率。
实验数据与结果在3V的电压下,电流表测量结果为0.5A。
连接电阻后测得电压为2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值为4Ω。
根据公式P = U \times I,计算得电功率为3V * 0.5A = 1.5W。
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电阻值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求得。
实验中测量的电功率与计算值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行。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并通过计算、测量确认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同时,我也进一步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以及电功率在直流电路中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了解电动机的检测方法和调试技巧,提高学生对直流电动机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直流电动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电刷、换向器、轴承等部分组成。
定子产生磁场,转子在磁场中旋转,电刷和换向器将直流电源引入转子绕组,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负载。
2.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定律。
当直流电源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引入转子绕组时,绕组产生电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绕组周围产生磁场。
转子在磁场中旋转,根据洛伦兹力定律,绕组中的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负载。
3. 直流电动机的检测方法(1)外观检查:检查电动机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松动等情况。
(2)绝缘电阻测试:使用兆欧表测试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确保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3)电枢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枢绕组的电阻,了解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4)空载试验:将电动机接入直流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转速和温升,判断电动机的性能。
(5)负载试验:在电动机上接入一定负载,观察电动机的转速、电流和温升,判断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4. 直流电动机的调试技巧(1)调整电刷压力:适当调整电刷压力,确保电刷与换向器接触良好,减少火花产生。
(2)调整换向器间隙:适当调整换向器间隙,确保换向器与电刷接触良好,减少火花产生。
(3)调整电刷角度: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负载,调整电刷角度,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4)调整磁场强度:根据电动机的负载和转速,调整磁场强度,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准备直流电动机、直流电源、兆欧表、万用表、电刷、换向器等工具和器材。
2. 外观检查:检查电动机的各个部件,确保电动机完好。
3. 绝缘电阻测试:使用兆欧表测试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记录测试数据。
4. 电枢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枢绕组的电阻,记录测试数据。
姓名:张新宇班级:122102学号:20101002751直流电法勘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了解对称四极装置的原理;2、了解对称四极装置的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3、熟悉电法勘探实际操作。
二、实验原理。
电剖面法是用以研究地电断面横向电性变化的一类方法。
一般采用固定的电极距并使电极装置沿剖面移动,在各个测点观测电位差和电流强度,计算视电阻率值,这样便可得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视电阻率沿剖面的变化。
电剖面法的装置形式一般有:二极装置、三极装置、联合剖面装置、对称四极装置、偶极装置、中间梯度装置等。
电剖面法常用剖面图和平面剖面图对所测断面进行定性解释。
A M O N B如上图为对称四极装置:AM =NB ,取MN 的中点O 为测量记录点,装置视电阻率为:AB MN s AB U K Iρ∆= 其中,装置系数K AB 为:AB AM AN K MNπ⋅= 如果AM =MN =NB ,则装置称为Wenner 装置。
对称四极装置布极特点:对称四极剖面法的供电电极距,主要是根据工作地区基岩顶板的平均埋藏深度或疏松覆盖层的平均厚度来确定。
为了在同一条剖面上研究两种不同深度上的电性特征,通常采用两种供电电极距(A 1B 1和A 2B 2 )。
A 2A 1MNB 1B 2(所谓“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的电极距与覆盖层的平均厚度(H )关系如下:1122(2~4)(6~10)A B HA B H ==而测量电极距MN 应满足 13M N A B ≤本次实验仅使用对称四极装置,不涉及复合对称四极装置。
对称四极装置通常用于了解基岩起伏,不同岩性接触面和古河道等。
基特点是曲线形态简单、易识别、异常幅度小,受表土不均匀和地形影响小、效率高。
三、实验仪器DZD -6多功能直流电测系统。
DZD -6多功能直流电测系统由DZD -6主机、供电电极、测量电极、直流电源、传导导线和导线线架等组成。
四、实验步骤1、在工区布设测线在工区布设测线。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直流电路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步骤;2. 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3. 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伏安特性;4. 分析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直流电路是指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始终保持不变的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为:I = U/R。
此外,基尔霍夫定律指出,电路中任意节点处电流之和为零,任意回路中电压之和为零。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电容、电感、导线等;2. 虚拟实验平台:Multisim软件。
四、实验内容1. 测量电阻元件伏安特性;2. 测量电容元件伏安特性;3. 测量电感元件伏安特性;4. 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5. 分析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步骤1. 测量电阻元件伏安特性:(1)将电阻元件接入电路,连接好电压表和电流表;(2)调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电阻元件的电流值;(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2. 测量电容元件伏安特性:(1)将电容元件接入电路,连接好电压表和电流表;(2)调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电容元件的电流值;(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3. 测量电感元件伏安特性:(1)将电感元件接入电路,连接好电压表和电流表;(2)调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电感元件的电流值;(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4. 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1)搭建直流电路,连接好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元件;(2)调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记录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值;(3)分析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曲线:通过实验,绘制出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发现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为线性关系。
直流电路的测量实验报告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直流电路的测量实验报告哈。
你说这直流电路啊,就像一条笔直的大道,电流就顺着这大道稳稳地流。
那咱要咋测量它呢?这可就有讲究啦!
先得准备好那些测量的小家伙什儿,什么电流表啦,电压表啦,就像咱出门得带好钥匙手机一样重要。
然后呢,把电路接好,这可得仔细着点儿,别接错喽,不然那可就乱套啦,就好比你本想去东边,结果走反了方向去了西边,那能行吗?
接好电路后,开始测量电流。
看着电流表上的指针慢悠悠地晃,就好像在跟你说:“嘿,我这儿有电流通过啦!”这时候你可得瞪大眼睛看好喽,别记错数呀。
然后是测量电压,电压表也不甘示弱,显示出它的数值,好像在说:“我也很重要呢!”
你想想,这测量就像是给电路做一次体检,得全面又准确。
要是你马马虎虎的,那不就跟医生看病不仔细一样嘛,能行吗?那肯定不行呀!
在测量的过程中,还得注意一些小细节哦。
比如说,测量仪器得选对量程,就跟你穿衣服得选对尺码一样,太大或太小都不合适呀。
还有啊,测量的时候手别抖呀,一抖数值就没准啦,那可就白忙活啦!
哎呀,这直流电路的测量实验可真是既有趣又重要。
通过它,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电路的情况,就像了解一个人的脾气性格一样。
咱可得认真对待,别不当回事儿。
总的来说,直流电路的测量实验报告就像是一份记录电路秘密的小册子,里面满满的都是我们对电路的探索和发现。
我们要像侦探一样,仔细地观察、测量、分析,才能揭开电路的神秘面纱。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实验,好好去做,你肯定会有大收获的!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呀?赶紧去试试吧!。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和步骤。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4.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直流电路是指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电路。
本实验主要研究电阻串联、并联电路,以及直流电源的开路电压和带负载电压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直流稳压电源:IT63022. 台式多用表:UT805A3. 电路实验箱4. 元器件:电阻(功率1/2W:100, 330, 470, 510x3, 1k);二极管(1N4148)四、实验内容1. 电阻串联分压电路和并联分流电路的测量与分析- 步骤:搭建电阻串联分压电路和并联分流电路,使用多用表测量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 分析:串联电路总电压为各电阻分压电压之和,并联电路总电流为各支路电流之和。
2. 直流电源开路电压VS和带负载电压VR的测量与分析- 步骤:将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使用多用表分别测量开路电压VS和带负载电压VR,记录数据。
- 分析:直流电源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VS串联内阻r的电路。
当外加负载输出电流时,激励源端口电压会下降,内阻大下降多,电流大下降多。
3. 3回路2激励源电阻线性电路的测量与分析- 步骤:搭建3回路2激励源电阻线性电路,使用多用表测量各回路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 分析:节点电流之和为零;回路电压之和为零。
测量2激励源分别单独作用电路时的电压或电流。
分析:与2激励源共同作用时值的关系:线性电路可叠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串联分压电路和并联分流电路-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电阻分压电压之和,符合实验原理。
- 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符合实验原理。
2. 直流电源开路电压VS和带负载电压VR- 开路电压VS与稳压电源设定值基本一致。
- 带负载电压VR略低于开路电压VS,符合实验原理。
3. 3回路2激励源电阻线性电路- 各回路电压和电流符合节点电流之和为零、回路电压之和为零的原理。
一、实训目的1. 理解直流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电阻器和电路连接方式来测量电流和电压。
4. 熟悉电路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训器材1. 直流电源2. 直流电压表3. 直流电流表4. 电阻器5. 开关6. 导线7. 连接器8. 实验台9. 记录本三、实训步骤1. 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功能正常。
(2)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3)了解实验数据记录方法。
2. 实验一:直流电压的测量(1)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上。
(2)调节电源输出电压:通过调节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观察电压表的读数变化。
(3)记录数据:记录不同输出电压下电压表的读数。
3. 实验二:直流电流的测量(1)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上。
(2)调节电路电阻: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变化。
(3)记录数据:记录不同电阻值下电流表的读数。
4. 实验三: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1)连接电路:将电阻器串联,并连接到直流电源上。
(2)测量电压:分别测量每个电阻器的电压值。
(3)记录数据:记录每个电阻器的电压值。
5. 实验四: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1)连接电路:将电阻器并联,并连接到直流电源上。
(2)测量电流:分别测量每个电阻器的电流值。
(3)记录数据:记录每个电阻器的电流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关系曲线。
通过观察曲线,可以得出电压表读数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2. 实验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与电阻值的关系曲线。
通过观察曲线,可以得出电流表读数与电阻值之间的关系。
3. 实验三: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串联电路中电阻器的电压分配情况。
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值成正比的关系。
4. 实验四: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并联电路中电阻器的电流分配情况。
可以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值成反比的关系。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电路实验内容实验一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与交、直流电压;2.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及电流定律,加深对正方向的理解;3.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4.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学会测量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开路电压、诺顿等效电路中的短路电流及等效内阻的方法;5.自拟电路验证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某一瞬间流入和流出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某一瞬间沿任一闭合回路一周,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U =0。
2.叠加原理在具有多个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中,一条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分别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值得注意的是,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电流或电压的计算,不适用于功率的计算。
3.等效电源定理(1)戴维南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等效电阻串联构成的电压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压源的源电压为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串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2)诺顿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等效电阻并联构成的电流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流源的源电流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并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4.最大功率传输正确匹配负载电阻,可在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如图1-1所示,电路中功率和负载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其中RL 为负载,可变;RS为电源内阻,不变),L??E2P?I2?RLR?R?LS??SRL为求得RL的最佳值,应将功率P对RL求导,即dP?0dRL图1-1 功率最大传输电路I1 得 RL=RS ,即为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E2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实验板上各电阻的阻值,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改变输出电压大小多测量几次),实验台上 E1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大小。
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路测量是电子工程领域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测量,探索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和仪器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和仪器包括: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和电阻。
实验一:电流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如何测量电流。
我们将直流电源连接到一个电阻上,然后通过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流的变化。
实验二:电压测量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电压。
我们将电压表连接到电路中的某个元件的两个端点上,以测量该元件的电压。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我们可以观察到电压的变化。
实验三:电阻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电阻。
我们将电阻箱连接到电路中,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我们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我们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值。
实验四:串联电路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我们将多个电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串联电路。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电阻的阻值,并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规律。
实验五:并联电路测量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我们将多个电阻并联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并联电路。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整个电路的等效电阻,并验证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
实验六:电路分析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将运用所学的测量方法,对一个复杂的直流电路进行分析。
我们将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计算出每个元件的参数,并绘制出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通过分析电路的特性和性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直流电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掌握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技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
直流电动机的实验研究报告实验标题:直流电动机性能测试与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通过实验验证直流电动机的性能参数,并进行性能分析;3.掌握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和调速技术。
实验器材与材料:1.直流电动机;2.直流电源;3.电流表、电压表、转速表;4.负载装置;5.测量仪表。
实验步骤:1.连接电源和测量仪表,保证电路连接正确;2.按照实验要求设置电源电压;3.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负载并记录负载电流、电压、转速等参数;4.调整电源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的负载电流、电压、转速等参数;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机的功率、效率等性能参数;6.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直流电动机的特性和性能。
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不同电压下的负载电流、电压、转速等参数;2.绘制转速-负载电流曲线,分析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特性;3.计算不同电压下的功率、效率等性能参数,并绘制功率-负载电流曲线和效率-负载电流曲线,分析直流电动机的功率和效率特性;4.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直流电动机的特点和性能,如起动特性、负载特性、效率特性等。
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直流电动机的转速与负载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转速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2.在一定负载范围内,直流电动机的功率和效率均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3.直流电动机具有较好的起动特性和负载适应能力,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能够保持较稳定的转速;4.直流电动机的效率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而降低,需要合理选择电机的工作点,以提高整体效率。
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电路连接正确,注意安全用电;2.测量仪表应准确可靠,避免出现误差;3.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负载范围,避免过载或低负载状态;4.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归还实验器材。
参考文献:[1] 李明等. 电力学与电能测量[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23-138.[2] 何宇峰. 高等电工学[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2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