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的加工与款式
- 格式:pdf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28
第一章宝石琢型与加工概述第一节宝石加工工艺分类根据宝石饰品的类别及其加工技术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宝石加工工艺大致划分为如下六类:1、钻石加工工艺钻石是宝石中最珍贵的品种,也是硬度最大、加工难度最大的宝石材料,因而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特殊的工艺方法来进行加工,可谓是宝石加工中的特种工艺。
2、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刻面型宝石主要是由若干个小平面组合而成的几何多面体饰品,需要使用适合研磨平面的刚性磨具来进行加工,加工设备的专一性较强,但加工工艺方法较为复杂,操作技术难度相当较高。
3、弧面型宝石加工工艺弧面形宝石主要是由简单的凸形弧面组成的宝石饰品,需要使用柔性的磨具来加工弧面,加工设备一般比较简单,工艺方法也比较容易。
4、链珠型宝石加工工艺宝石项链可以由多粒形状相同或不同的链珠组合而成,链珠的琢型不同,加工工艺有别,如刻面型链珠的主要加工设备和工艺方法与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基本相同,而圆珠型和随意型链珠的加工则需要使用专门的加工设备和特殊的加工方法。
5、异型宝石加工工艺这类工艺主要是加工一些异形挂件和特殊形态的工艺品,其加工设备要因产品的特点灵活选用或者专门设计制造,加工工艺也随宝石特点和造型需要而灵活选择。
6、玉雕加工工艺玉雕指玉器产品的雕琢工艺,有时也指玉器。
所使用的加工设备比较简单,主要是玉雕机和各种辅助磨具,但玉雕加工的手工特点很强,玉雕的造型千变万化,是一门创作性极强的手工艺技术,属于特种工艺。
第二节宝石琢型及其相关概念1.2.1宝石琢型的含义宝石的琢型是指宝石的造型,是宝石原石经琢磨后所呈现的式样,也称宝石的切工或款式。
宝石琢型的种类繁多,可分为刻面型、弧面型、珠型、异型等四大类型,其中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和加工最为复杂,也是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研究中的最重要对象和内容。
1.2.2宝石琢型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不同种类的宝石琢型,其形状构成有一定差别。
下面仅以圆明亮式琢型为例,说明刻面宝石琢型的一般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马眼型宝石的操作手册1207104008 高雅马眼型宝石我一共磨了两次,磨的都是2,第一次是平时作业,第二次是技能竞赛。
第一次冠部磨得挺好的,但亭部由于角度变得太多,所以最后磨得不是太理想。
第二次磨的时候,亭部就好一些了。
步骤一:造坯。
(1)流程:先手拿玻璃在粗磨盘上造出坯的大致形状,然后粘胶,再在粗磨盘上稍微改正一下坯体,最后在细磨盘上仔细改正。
(2)注意事项:马眼型宝石造坯的时候,和其他形状的宝石不一样,要稍微瘦点,这样才不会影响星小面和足小面。
为了保证对称性,事先可以在玻璃上量出最关键的四个拐折点,并且画出大致的形状。
在研磨玻璃拐角的时候,可以把原先长方体的四个角按住不动多削去一些,这样接下来的操作会简单一些。
步骤二:研磨冠部短轴方向的两个主面(1)孔位:1,角度:43°。
(2) 流程:首先试磨一下两个面,看看玻璃和八角手有没有对齐,若没对齐再进行调整,对齐了则两侧开始同步磨,最后抛光。
(3)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这两个主面的大小,因为马眼型宝石的台面比较小,所以这两个面一定要比其他形状宝石的主面要大。
步骤三:研磨冠部的其他四个主面(1)孔位:(3,4),角度:42°。
(2)流程:先研磨上面左侧4号孔位,再研磨右侧的3号孔位,再研磨下左侧的3号孔位,最后研磨下右侧的4号孔位。
(3)注意事项:要让这四个面和前面磨的三个主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步骤四:研磨冠部星小面(1)孔位:(5,8,1),角度(60°、60°、67°)。
(2)流程:先研磨最上面的两个2号孔位的面,再研磨67°的5号和8号孔位的面,再研磨63°的5号和8号孔位的面,最后再研磨两个1号孔位的面。
(3)注意事项:1号孔位要太高角度,并且这组面很小,用力一定要轻。
步骤五:研磨冠部足小面(1)孔位:(6,7,6,7,5,8),角度(33°、33°、40°、40°、38°、38°)。
宝石琢型与加工工艺学第1章宝石琢型与加工概述第1节宝石加工工艺分类根据宝石饰品的类别及其加工技术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宝石加工工艺大致划分为如下六类:1、钻石加工工艺钻石是宝石中最珍贵的品种,也是硬度最大、加工难度最大的宝石材料,因而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特殊的工艺方法来进行加工,可谓是宝石加工中的特种工艺。
2、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刻面型宝石主要是由若干个小平面组合而成的几何多面体饰品,需要使用适合研磨平面的刚性磨具来进行加工,加工设备的专一性较强,但加工工艺方法较为复杂,操作技术难度相当较高。
3、弧面型宝石加工工艺弧面形宝石主要是由简单的凸形弧面组成的宝石饰品,需要使用柔性的磨具来加工弧面,加工设备一般比较简单,工艺方法也比较容易。
4、链珠型宝石加工工艺宝石项链可以由多粒形状相同或不同的链珠组合而成,链珠的琢型不同,加工工艺有别,如刻面型链珠的主要加工设备和工艺方法与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基本相同,而圆珠型和随意型链珠的加工则需要使用专门的加工设备和特殊的加工方法。
5、异型宝石加工工艺这类工艺主要是加工一些异形挂件和特殊形态的工艺品,其加工设备要因产品的特点灵活选用或者专门设计制造,加工工艺也随宝石特点和造型需要而灵活选择。
6、玉雕加工工艺玉雕指玉器产品的雕琢工艺,有时也指玉器。
所使用的加工设备比较简单,主要是玉雕机和各种辅助磨具,但玉雕加工的手工特点很强,玉雕的造型千变万化,是一门创作性极强的手工艺技术,属于特种工艺。
第2章宝石琢型的分类及演化第1节宝石琢型的分类宝石的琢型式样繁多,但常见的琢型归纳起来有五大类:弧面型、刻面型、链(念)珠型、雕件及异型。
2.1.1 弧面琢型弧面琢型(cabochon)是指表面突起的、截面呈流线性的、具有一定对称性的琢型宝石,其底面可以是平的或弯曲的,抛光的或不抛光的。
主要用于不透明和半透明,或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变彩、猫眼、星光等效应),或含有较多包裹体或裂隙等宝石材料的加工。
刻面宝石的琢型与审美摘要据相关资料统计,刻面琢型宝石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大约要到公元11世纪。
到了20世纪,随着加工机械的不断改进,钻石的规则化越来越明显,出现了58个面的圆明亮式琢型。
琢型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圆明亮型、祖母绿型、橄尖型、心型、梨型、垫型、雷蒂恩型、椭圆型、公主方型成为大众琢型。
刻面宝石的审美从光学角度和美学角度发展,旨在能最大程度地简化消费者在选择刻面琢型宝石时的思路。
关键词刻面宝石琢型历史溯源审美刻面宝石在近年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随着钻石消费量的急剧上升,中国钻石消费量已经成功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所以国民在宝石消费中的盲目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理性选购刻面宝石珠宝首饰?希望通过对琢型的简单介绍,起到指导购买的作用。
一、刻面琢型的历史溯源据相关资料统计,刻面琢型出现的确切时间已经无法考究,但根据市场的推断,最早的刻面琢型宝石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大约要到公元11世纪。
刻面琢型的演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尖琢型。
尖琢型是钻石最早的刻面琢型,大约出现于14世纪。
这种琢型基本保持钻石的八面体晶体原形,只对晶体进行简单的打磨提高对称性、光泽和透明度。
2、桌形琢型。
桌形琢型大约出现在15世纪。
这种琢型在尖琢型的基础上打磨掉了一个角顶,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台面,这种琢型的出现标志着钻石规则琢型的出现。
3、玫瑰琢型。
该琢型从正面看似一朵盛开的玫瑰花,玫瑰琢型大约出现于15世纪或16世纪中叶。
玫瑰琢型基本形状是上部有若干个三角小面,下面一个大平面。
玫瑰琢型样式较美,但会使钻石的火彩、亮度欠佳。
4、圆多面形琢型。
圆多面形琢型是由桌形琢型发展而来,开始的圆多面形琢型为单琢型,类似现在的八面形琢型,后来渐渐过渡到圆。
大约在17世纪法国主教推动单琢型向双多面形琢型演变。
20世纪初期,随着加工机械的不断改进,钻石的规则化越来越明显,出现了58个面的圆明亮式琢型。
宝石加工款式:刻面型这种款式由完全覆盖宝石表面的一系列几何形平面构成。
用刻面型并使原石以合适的角度研磨抛光,宝石会显示四种宝贵的光学效应:体色、亮度、火彩和闪耀程度。
刻面型宝石的类型很多,据统计达数百种之多,常见的也有数十种,这些琢型根据其形状特点和小面组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钻石式琢型(Brilliant Cut)钻石式琢型是目前适用最多的琢型之一,它起源于钻石晶体形状,也主要用于钻石的琢型。
不过其它透明宝石也可用此琢形,如紫晶、海蓝宝石、橄榄石、石榴石、电气石、锆石和黄玉等。
这种琢形可能是十七世纪未期一位叫Vincenzio Peruzzi•的宝石工匠在威尼斯发展起来的,在以后的年代里,这种琢型的理想比例一直在修改,至今它仍然是钻石最令人喜爱的琢型,这种琢型由冠部、腰部和亭部三部分组成,其冠部有33个小面,包括:1个台面,8个冠部主小面,8个星小面,16个上腰小面;亭部有25个小面,包括:1个底面,8个亭部主小面,16个下腰小面,其理想的比例(见图3-1-11)。
图3-1-11 圆多面形琢型比例及小面名称2、阶梯形琢型(Step Cut)也被称为祖母绿琢型或陷井式琢型。
这种琢型的最简单形式有一方形轮廓和一个被一系列矩形小面环绕的方形台面,其底部终止于一个尖顶。
阶梯型琢型最大的特征是具有阶梯状的翻光面,其最典型的是用于祖母绿切磨的祖母琢型(图3-1-12)。
由祖母绿琢型演化而来的琢型很多,从正方形-长条形都有,这主要取决于宝石原石的形状。
图3-1-12 阶梯形(祖母绿型)琢型示意图3、玫瑰式(Rose Cut)主要用于那些具不完整晶体的钻石,如板状、尖角状和一些厚度较薄的碎片,也用于其它一般宝石。
玫瑰式琢型的主要特点是:上部由多个小面组成,下部仅有一个大而平的底面,看上去象个单锥体(图3-1-13)。
这种琢型虽然不利于显示宝石的火彩和亮度,但其优美的几何形状和适用性仍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些常见的玫瑰式琢型如(图3-1-13)。
刻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引言刻面型宝石是一种经过精细加工刻面而形成的宝石产品。
刻面是指对宝石进行切割和磨光,以呈现出它们最美丽的一面。
刻面型宝石具有独特的光彩和闪烁效果,因此在珠宝行业备受追捧。
本文将介绍刻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包括切割、磨光和打磨等方面。
一、切割工艺切割是刻面型宝石加工的起始步骤。
切割的目的是将原石切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
切割通常使用钻石切割机进行,这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切割宝石的设备。
在切割过程中,首先需要经过初步的标记,将原石上的不纯物质都去除,以确保切割出的宝石质量优良。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在原石上标记出切割的位置和角度。
最后,使用钻石切割机进行切割,将原石切割成预期的形状。
切割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和精确,以免损坏原石或切割出不理想的宝石形状。
二、磨光工艺磨光是刻面型宝石加工的关键一步,可以使宝石表面光滑细腻,并增强宝石的光彩和闪烁效果。
磨光通常使用钻石磨光盘进行,磨光盘上覆盖着钻石颗粒,可以在磨光的过程中给予宝石足够的光泽。
在磨光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宝石进行定位,以确保宝石与磨光盘接触到最佳位置。
然后,将宝石放在磨光盘上,逐渐将宝石移动和旋转,使磨光盘上的钻石颗粒能够均匀地磨光宝石表面。
整个磨光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以确保磨光出的宝石表面光滑一致。
三、打磨工艺打磨是刻面型宝石加工的最后一步,可以进一步提升宝石的光彩和闪烁效果。
打磨通常使用细砂纸、皮革和蓝晶石等材料进行,不同的材料可以打磨出不同的效果。
在打磨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宝石表面涂上细砂纸,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轻柔的打磨。
然后,通过摩擦将宝石表面磨光,使其变得更加光亮。
最后,使用皮革和蓝晶石等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打磨,以使宝石的光彩更加突出,闪烁效果更加明显。
四、质量检验在刻面型宝石的加工过程中,质量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质量检验可以保证每一颗刻面型宝石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和可靠的耐久性。
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宝石的光彩、透明度和净度等方面。
常见宝石款式的分析目前,在珠宝首饰中常见的宝石琢型可分为四大类:刻面型、凸面型、珠型和随型。
这些典型的琢型既是多年宝石加工的经验总结,又是较能满足宝石设计原则的设计类型,而且按统一规格磨制的宝石也可以方便宝石贸易和大批量机械宝石首饰制造,主要类型有:(1)刻面型。
刻面型主要有:圆形、椭圆形、水滴形、橄榄形、心形、方形、长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扇形(2)凸面型。
凸面型包括半凸面型和双凸面型。
常见的凸面型有:圆形、椭圆形、橄榄形、方形、心形、梨形。
(3)珠型。
珠型包括:圆珠、椭圆珠、扁圆珠、阶梯珠,异形珠、正方珠、长方珠、圆柱珠(4)随型。
随型包括无机随型和生命随型。
无机随型指不规则的几何型。
随型包括与生命活动有关的自然形态。
5.4、宝石的画法5.4.1、宝石切割画法宝石琢面形切割方法主要用于各种透明宝石的切割方法,根据宝石的外形可分为园形、椭园形、梨形、橄榄形、心形、矩形、祖母绿形、五角形、梯形、扇形、菱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
宝石琢面是根据光的折射、反射原理,由表面若干个几何形小平面组成。
宝石的琢面表面小平面排列方式可分为圆多面型、玫瑰型、阶梯形。
5.4.2、画琢面形宝石步骤:(1)先画出十字定位线(淡线)(2)以十字定位线中心点画出各种琢面宝石的外形,利用模板准确画出宝石的外形、根据不同琢面画出台面大小。
(3)先画出宝石内的大的切割平面,后画出小的平面。
(4)涂阴影晕色。
画出宝石的光泽、明亮。
5.4.3、圆钻的3种表达方式。
(1)、大的圆钻在绘完圆形后,先画2个不相交园形的较小方形。
一个90°方形和另一个45度的方形重叠。
然后画出方形与园形的连线和小平面。
(2)、较大圆钻用大圆外形45度定位与小圆台面的相切而形成切割面。
(3)小的圆钻在绘完园形后,直接画2个45°相交的方形。
椭圆形、梨形、马眼形与圆形相似,只不过方形变为多边形。
画时尽可能对称。
5.4.4、玫瑰形宝石画法画玫瑰形中间切割用直线排列交叉。
宝石加工工艺流程1. 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流程开料工序主要是对大料而言,对于小料,可以直接进入冲坯工序。
亭部的研磨和抛光方法与冠部相同,因而上述的十道工序可以归纳为六道主要工序,即开料、冲坯、粘胶、圈形、研磨、抛光。
开料→冲坯→粘胶→圈形→研磨→抛光1、开料(1)劈裂法锯劈法操作方式将原料放在切割机上,用锯片沿解理或裂隙方向轻轻锯开一个小缺口,这样原料大部分就会自动裂开。
若没有裂开,可把原料再放在工作台(或桌面)边缘轻轻一磕,一般也会裂开。
②楔劈法的操作方式,如下图所示:楔劈法操作方式用高硬度材料如合成刚玉(Hm=9)的尖锐棱角,在需要劈裂的宝石原料表面沿解理或裂隙方向刻划一个槽形缺口,然后用劈楔刀刃放在缺口上,用小锤敲击刀背,使原料裂解开来。
(2)锯切法①大料的切割A B②小料的切割毛坯高度适中毛坯高度过高毛坯高度过低2、冲坯3、粘胶各种形状的粘杆一种常用的粘接架(顶平器)预热宝石粘接宝石顶平校正4、圈形手工圈形示意图5、刻磨用八角手加工刻面宝石的机械装置示意6、抛光抛光顺序:对宝石各部分刻面的抛光顺序与研磨顺序基本一样。
所以,在抛光宝石时,要适当控制抛光剂的供给量,抛光剂过多或过少都对抛光不利。
•(标准圆钻式琢型的加工顺序和方法)刻面型宝石的加工顺序和方法,因琢型的种类及复杂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加工过程大同小异。
一般而言,刻面数量较少、对称性好的琢型比较容易加工。
由于标准圆钻式琢型具刻面数量适中和对称性好的特点,通常作为学习宝石加工入门的基本琢型。
刻面宝石琢型的加工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十个步骤进行:(1)坯料制备•切割、冲坯。
坯料的比例按成品琢型的比例估计,各部分要留有充足的加工余料。
(2)粘胶上杆•将坯料台面细磨,粘胶上杆,在顶平器上校正宝石。
(3)圈磨腰形•手持宝石粘杆,在细磨盘上将宝石腰部打磨成形。
(4)研磨及抛光台面•若用机械手加工,直接将宝石粘杆装卡在磨头夹具前端,并将指针调整到0°,使粘杆与磨盘面垂直,研磨宝石台面。
宝石主要款式设计宝石款式就是指宝石的造型,它是宝石原石经琢磨后所呈现的式样,也称为琢型或切工(型)。
在宝石首饰石中,常见的宝石琢型可分为四大类:凸面型、刻面型、珠型和异型。
1.凸面型凸面型又称弧面型或素身型(俗称腰圆)。
其特点是观赏面为一凸面(弧面)。
根据凸面型宝石的腰形(腰部的外部形状),可将凸面型琢型进一步分为圆形、椭圆形、橄榄形、心形、矩形、方形、垫形、十字形、垂体形等。
若根据凸面型宝石的截面形状,可将凸面型琢型分为以下五类:(1)单凸面琢型琢型顶部呈外凸的弧面,底部为平面;(2)扁豆凸面琢型该琢型上下凸面弧度一样,高度都比较低,呈扁豆状。
欧泊石有时采用此琢型;(3)双凸面琢型这种琢型的特征与扁豆凸面琢型相似,但其上凸面比下凸面高。
星光宝石、猫眼石、月光石多用此琢型;(4)空心凸面琢型该琢型是在单凸面琢型的基础上,从底部向上挖一凹面空心。
此琢型多用于色深、透明度低的宝石,经挖洞后,使其顶部变薄,以增加透明度,颜色也变得鲜亮些。
翡翠就常用于次琢型;(5)凹面琢型此琢型亦常用于组合宝石,其基本形状与单凸面琢型一样,只是在顶部凸面上又向下挖了一个凹面,目的是为了在凹面中再镶上一颗较贵重的宝石,如星光宝石或猫眼石等。
2.刻面型刻面型又称棱面型和翻光面型,其基本特点是宝石造型由许多小翻面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构成,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多面体,刻面型琢型的种类很多,据统计达数百种之多,常见的也有二个多种,这些琢型根据其形状特点和小面组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l)钻石式(Brilliant Cut)钻石式琢型是目前运用最多的琢型。
它起源于钻石晶体形状,也主要用于钻石的造型,不过其他彩色透明宝石也多用此琢型,如紫晶、海蓝宝石、橄榄石,紫牙乌,黄玉等。
现代圆钻式琢型的设计思想非常明确,那就是:尽可能地表现出钻石的“火彩”和“灿光”特点。
至于保存尽可能多的重量,已退为次要考虑的方面。
现代圆钻式琢型始于本世纪初,由马歇尔·托尔科夫斯基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