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语文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B. 涣然冰释(错误:应为“涣然冰释”)C. 涣然冰释D. 涣然冰释(错误:应为“涣然冰释”)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错误:应去掉“不仅”)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错误:应去掉“而且”)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错误:应去掉“不仅”)答案:A3-20. (类似题目,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3-10. (类似题目,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人们在公园里散步,享受着春天的气息。
1. 文章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3分)答案: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小鸟歌唱,花儿摇曳,人们散步。
2. 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早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案:作者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5. (类似题目,略)(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3分)答案:李白。
2. 诗中“举头望明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5. (类似题目,略)四、作文(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字数不少于800字;2. 内容健康向上,有真情实感;3. 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答案解析:1. 选择题部分,考生应注意审题,避免因粗心大意而选错答案。
2. 填空题部分,考生应加强对诗词名句的记忆,注意书写的准确性。
单招语文考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金榜提名流连忘返B. 再接再励变本加利黄梁美梦C. 阴谋鬼计滥竽充数出奇制胜D. 一诺千金风餐露宿汗流夹背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看电影?”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看电影?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看电影?”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看电影。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D. 他因为迟到,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答案:C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C. 《史记》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答案:A5.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用了拟人手法。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使用了夸张手法。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使用了对偶手法。
D. “孤帆远影碧空尽”,使用了排比手法。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B.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步伐如同风一样轻快。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你真的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吗?D. 难道你不相信我吗?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以文会友”精神的是: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最为直接的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下列成语中,与“亡羊补牢”意思相近的是:A.未雨绸缪B.刻舟求剑C.亡羊得牛D.亡命之徒4.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元杂剧的是:A.《红楼梦》B.《西厢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说:“明天,我们一起去爬山,好吗?”B.这里的风景真美!山、水、树、花……等,都让人流连忘返。
C.“请问,”他问道,“你知道去火车站的路吗?”D.老师说:“学习要勤奋,不能偷懒;要思考,不能死记硬背。
”6.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C.《诗经》全部采用四言诗的形式D.《诗经》中的“风”是各地的民歌7.下列文学流派中,以“新感觉派”著称的是:A.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B.郁达夫、徐志摩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作家C.施蛰存、穆时英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学作家D.冰心、丁玲等为代表的女性文学作家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9.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曹雪芹B.《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C.《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D.以上都正确10.下列诗句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情感最为接近的是: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单招试题及解析答案语文试题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 根据上文,岳阳楼的重修是在哪位官员的主持下完成的?2. 文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描述了什么情况?3. 作者提到“前人之述备矣”,这里的“前人”指的是谁?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指的是什么?5.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解析答案:1. 岳阳楼的重修是在滕子京的主持下完成的。
2.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描述了滕子京治理巴陵郡后,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3. “前人”指的是历史上曾经到访岳阳楼并留下诗文的文人墨客。
4. “大观”指的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宏伟建筑。
5.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岳阳楼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
试题二: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10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7.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8. 诗中的“明月光”象征着什么?9. 诗中“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之间有什么联系?10.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解析答案:6.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7.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8. “明月光”象征着家乡的明亮和温暖,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9. “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之间表达了作者由对月亮的仰望引发对家乡的思念,形成了一种由外及内的情感转换。
10.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名篇。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
A. 《呐喊》
B. 《朝花夕拾》(正确答案)
C. 《子夜》
D. 《骆驼祥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王安石(正确答案)
D. 苏轼
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
A. 破釜沉舟
B. 三顾茅庐
C. 励精图治(正确答案)
D. 指鹿为马
“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什么字?
A. 莫失莫忘
B. 不离不弃
C.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正确答案)
D.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聊斋志异》(正确答案)
D. 《西游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描绘了哪种情境?
A. 战争的残酷
B. 旅途的艰辛与希望(正确答案)
C. 田园的宁静
D. 爱情的甜蜜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
A. 李白
B. 杜甫(正确答案)
C. 白居易
D. 王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A. 陶渊明(正确答案)
B. 孟浩然
C. 王之涣
D. 岑参
下列哪部作品是巴金的作品?
A. 《家》(正确答案)
B. 《围城》
C. 《京华烟云》
D. 《活着》。
单招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绯红(fēi)恣意(zì)踯躅(zhí)缱绻(quǎn)B. 蹉跎(cuō)蹒跚(pán)翩跹(xiān)徜徉(cháng)C. 旖旎(yǐ)咫尺(zhǐ)踌躇(chóu)氤氲(yīn)D. 饕餮(tāo)踌躇(chú)旌旗(jīng)蹉跎(cuó)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困难,他总是泰然处之,从不气馁。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骄不躁,令人钦佩。
C. 他做事总是敷衍了事,从不认真对待。
D. 他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答案:D4-10题略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2.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空缺部分。
“______,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答案:人无远虑3-5题略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文章中提到的“那片树林”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那片树林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理想和希望,是作者精神寄托的象征。
3-5题略四、作文(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我们不仅检验了同学们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大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单招考试题及答案免费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心旷神怡B. 栩栩如生C. 涣然冰释D. 心照不宣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他的心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以下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这是对______的寓意。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篇。
10.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出自他的诗作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其对三国鼎立格局的影响。
1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14.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五、作文题(20分)15.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D(应为“心照不宣”)2. B(《孟子》)3. D(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4. C(王之涣)二、填空题6. 孟浩然7. 贾宝玉8. 苏轼9. 子衿10. 《游山西村》三、简答题11.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统一全国,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进行的一场大战。
2024高职单招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笑不属于喜悦,所以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析研究B.当笑声结束时,血压和心率都会自动恢复原来状态C.忍受更高电流强度,说明人在欢笑时可以抵消不适D.医生们脸上“欢欣的微笑”有助于缓解病人的不适答案:C2.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一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一一江水是这祥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答案:A3.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答案:A4.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从反面讽刺B.含蓄地嘲讽C.从正面说服D.委婉的规劝答案:D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溢、和平。
C.二、四两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答案:C6.选出“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答案:B7.选出古义词与今义词基本一致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于是遂遣奉璧西人秦答案:D8.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括号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
单招考试语文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忸怩(ní)恣睢(suī)呱呱坠地(gū)B. 拮据(jū)蹙眉(cù)舐犊情深(shì)C. 缱绻(quǎn)剽悍(piāo)瞠目结舌(chēng)D. 恣意(zì)缱绻(qiǎn)剽窃(piāo)答案:B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一丝不苟。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不苟言笑。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不拘小节。
D.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不拘一格。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仍然坚持每天阅读。
C. 由于他的到来,使得会议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D.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公司加强了安全管理。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C.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快地跑开了。
B.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快地跑开了。
C.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快地跑开了。
D.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快地跑开了。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词义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一丝不苟。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不苟言笑。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不拘小节。
D.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不拘一格。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 他借了我的书,还没有还。
B. 他借了我的书,还没有还。
吉林省语文单招考试题一、阅读理解(共50分)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15分)(文言文材料)(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5分)① ② ③ ④ ⑤(2)翻译下列句子。
(5分)① ② ③(3)简述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2. 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
(20分)(现代文材料)(1)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阐述其观点?(5分)(2)分析文中所描述的主要人物形象。
(5分)(3)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哪些特点?(5分)(4)你认为文章中哪些段落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请说明理由。
(5分)3.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15分)(诗歌材料)(1)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分)(2)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5分)(3)诗歌的韵律特点是什么?(5分)二、写作(共50分)1.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5分)(材料内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2. 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5分)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三、语言知识运用(共50分)1. 词语辨析(10分)(1)下列词语中,哪组词语意义相近?(2分)A. ①②B. ③④C. ⑤⑥D. ⑦⑧(2)下列句子中,哪句使用了正确的成语?(2分)A. ①B. ②C. ③D. ④(3)下列词语中,哪组词语搭配不当?(2分)A. ①②B. ③④C. ⑤⑥D. ⑦⑧(4)下列句子中,哪句没有语病?(2分)A. ①B. ②C. ③D. ④(5)下列词语中,哪组词语属于同一类别?(2分)A. ①②B. ③④C. ⑤⑥D. ⑦⑧2. 病句修改(10分)(1)修改下列句子中的语病。
(5分)① ② ③ ④ ⑤(2)分析下列句子中的错误类型。
(5分)① ② ③ ④ ⑤3. 句子衔接(10分)(1)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使之成为一段连贯的文字。
(5分)① ② ③ ④ ⑤(2)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单招语文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绯红(fēi)恣意(zì)蹊跷(qī)B. 蹒跚(pán)缄默(jiān)剽窃(piāo)C. 徜徉(cháng)瞠目(chēng)踌躇(chú)D. 潦草(lǎo)踯躅(zhí)缱绻(quǎn)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公司加强了安全教育。
D. 他因为勤奋学习,所以成绩优异。
答案:D3-10题(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请写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下一句。
答案: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3-5题(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文言文材料略)1. 文中“之”字的用法是:A. 代词B. 助词C. 连词D. 语气词答案:B2. 文章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答案:作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并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3-5题(略)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题目要求略)答案:(略,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写作)。
2024年吉林省高职单招语文考试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颠簸(diān bǒ)憧憬(chōng jǐng)踌躇(chóu chú)B. 倾轧(yà)演绎(yì)谨小慎微(jǐnxiǎo shèn wēi)C. 悲切(bēi qiē)漠然(mò rán)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D. 哄骗(hǒng piàn)挑剔(tiāo tì)隽永(juàn yǒng)答案:A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
B. 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D. 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是因为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答案:D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C.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D.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讽刺小说,作者是吴承恩。
答案:D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我国古代“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C. 我国古代“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
D. 我国古代“三从四德”中的“三从”指的是:从父、从夫、从子。
答案:B5. 下列关于成语出处和意义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成语“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意思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B.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左传》,意思是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合适。
单招十类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单招考试是针对高中毕业生的一种选拔方式,通常由各个高校自行组织,考试内容和形式因学校而异。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单招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不得不取消。
C.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D. 他的话让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答案:D2.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快乐B. 喜欢C. 书籍D. 勇敢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10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王勃2.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小说。
答案:白话文...(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共5空)#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 请解释文中“政通人和”的意思。
答案: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2. 文中“百废俱兴”指的是什么?答案:许多废弃的事业都重新兴办起来。
...(此处省略其他阅读理解题目)# 四、古文翻译(共10分)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 五、作文(共30分)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部分需考生自行发挥,此处不提供具体内容]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试题,实际单招考试的试题和答案会根据不同高校的具体要求而有所不同。
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明查秋毫C. 明察秋豪D. 明查秋豪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不顾他人意见。
B.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不顾他人意见。
C.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不顾他人意见。
D.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不顾他人意见。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D. 这次活动通过我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吃了吗?" "吃了。
"B. 他问我:你吃了吗?吃了。
C. 他问我:"你吃了吗?"吃了。
D. 他问我:"你吃了吗?" "吃了"。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B.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C.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D.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主谓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的景色真美丽。
B. 春天的景色真美丽。
C. 春天的景色真美丽。
D. 春天的景色真美丽。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动宾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游泳。
B. 他喜欢游泳。
C. 他喜欢游泳。
D. 他喜欢游泳。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定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B.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C.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D.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状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B. 他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C. 他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2024语文单招考试试题及答案2024年语文单招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急中生智C. 明察秋毫D. 一愁莫展2. 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急中生智,终于解决了问题。
B. 他张冠李戴,把事情搞砸了。
C. 他一愁莫展,显得非常焦虑。
D. 他明察秋毫,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C. 这篇文章的论点非常鲜明,论据也很充分。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C.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B. 他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音乐。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还很有才华。
D.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如春风般和煦。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7.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__”三部分。
8. “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名言。
9.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10. “________,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文章内容省略]11.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12. 第一段中提到的“他”是指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分)13. 第二段中“这种现象”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解释。
2024单招语文试题一、下列哪项不是成语“画蛇添足”的寓意?A. 多此一举B. 弄巧成拙C. 锦上添花D. 徒劳无功(答案)C解析:“画蛇添足”意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坏了事。
锦上添花则是指好上加好,与“画蛇添足”寓意相反。
二、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所著?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骆驼祥子》(答案)D解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作品,而非鲁迅所著。
三、下列哪个词语与“慷慨解囊”意思相近?A. 一毛不拔B. 斤斤计较C. 乐于助人D. 袖手旁观(答案)C解析:“慷慨解囊”意指大方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与“乐于助人”意思相近。
四、下列哪句诗不是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B解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非李白所作。
五、下列哪个词语与“狡猾”意思相反?A. 狡诈B. 奸诈C. 憨厚D. 阴险(答案)C解析:“狡猾”意指狡诈诡计多端,与“憨厚”意思相反。
六、下列哪部作品是曹雪芹所著?A. 《水浒传》B. 《三国演义》C. 《红楼梦》D. 《西游记》(答案)C解析:《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七、下列哪个词语与“半途而废”意思相反?A. 坚持不懈B. 持之以恒C. 始终如一D. 三心二意(答案)A解析:“半途而废”意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与“坚持不懈”意思相反。
八、下列哪句诗是描述春天的景色?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答案)A解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描述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色,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其他选项分别描述的是秋天、冬天和夏天的景色。
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C.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D.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迫取消。
答案:D2. 下列词语中,全部属于名词的是:A. 书籍、阅读、思考、学习B. 快乐、悲伤、愤怒、喜悦C. 桌子、椅子、电脑、书籍D. 快速、缓慢、高大、矮小答案:C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海内存知己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语文单招考试题库及答案语文单招考试是一项针对特定院校或专业选拔学生的考试方式,试题库及答案通常由各院校自行制定,因此内容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示例性的语文单招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一愁莫展C. 风声鹤立D. 风尘仆仆答案:D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以下哪部古典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史记》答案:A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举头望明月D. 床前明月光答案:A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体现了哪种人生态度?A. 悲观主义B. 乐观主义C. 现实主义D. 虚无主义答案:C5.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情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7. “_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答案:西游记8. 鲁迅的《呐喊》是新文学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短篇小说集,其中《_________》是其代表作之一。
答案:狂人日记9. “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答案:律诗10. “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散文形式,以记叙、抒情为主。
答案:赋三、阅读理解题(共30分)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略)11. 文段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请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略12.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或观点?答案:略13. 请找出文段中的一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答案:略四、作文题(共40分)14.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沟壑旁,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不知疲倦地开着,像昨晚稀稀落落的星。
B.朋友们!跟我来呀。
我们马上就到达目的地了。
C.我们在这里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D.我们七、八个人一拥而上,把他包围在里面。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只鸟儿失去了翅膀,是多么可怜的事情。
B.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C.春真的已去了,触景生情,我心绪飘逸,引起一阵阵迟暮萧索之感。
D.河北男子英武刚烈,但决不虚妄张扬;老实本分,但决不委琐窝囊。
3.对下列句子的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来自唐山。
②上课了,快跑!
③你是哪个班的?
④石家庄的天气真热啊!
A. 陈述句感叹句判断句祈使句
B. 判断句感叹句陈述句祈使句
C.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D. 判断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4.下列句子按要求变换句式有错的一项是( )
A.老师批评了张伟的这种不文明行为。
改成被动句:张伟的这种不文明行为被老师批评了。
B.请把你的书借给我用一下。
改成疑问句:你的书能借给我用一下吗?
C.这条小河在夏天特别美丽。
改成感叹句:这条小河在夏天太美丽啦!
D.这份考卷很容易。
改成否定句:这份考卷不好答。
5.对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友情是一把雨伞,能为朋友遮挡人生路上的风雨;友情是一缕阳光,能为朋友送去严冬季节的温暖;友情是一汪湖水,能为朋友滋润荒漠一般的心田。
A.比喻、借代
B.比喻、排比
C.夸张、排比
D.夸张、借代
答案:CACDB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C. 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
B. 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小明同学。
C. 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D. 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是拔苗助长。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后,句意改变的一项是( )
A.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别出心裁)
B. 詹妮玲珑剔透,我真担心自己会被她笑话。
(聪明伶俐)
C. 弘扬传统文化不应做表面文章。
“跪拜式”尊孔,虚有其表,是典型的舍本逐末的做法。
(取长补短)
D. 目前正是收获小麦的关键时期,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防火,莫让即将到手的粮食化为乌有。
(付之东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秦皇岛是个美丽的季节。
B. 中国的强大,关键在于能否具备强大的经济和国防力量。
C. 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约70%左右因伐木遭到毁损。
D.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将养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上一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 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我大概都听懂了。
C.《水浒传》生动的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 在北京这个大的城市背景下,北京人演绎着国都的辉煌和市井的喧嚣。
6.下列加点文言虚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比
B.宽厚而爱人而:并且
C.则群聚而笑之之:他
D.不如因善遇之因:因为
答案:BACDCD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作者是( )
A.文天祥
B.陆游
C.杜甫
D.马致远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能够表现以国家利益为重,把个人利益放在后面的一句是( )
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人物不属于《鸿门宴》的是( )
A.项羽
B.刘邦
C.张良
D.荆轲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张良出,要项伯。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5.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山东省
B.士大夫之族族:类
C.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
D.而闻者彰彰:清楚
答案:CBDDA
力。
A.充足发扬改善B.充分发扬改进
C.充分发挥改进D.充足发挥改善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为确保行车环境安全舒适,消除行车安全隐患,环湾高速公路管理局将对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等问
②王芳学习基础较差,情绪一直低落,听了身残志坚的李刚的报告后,受到很大鼓舞,她决
心学习,积极上进。
③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呢?
A. 自治发愤亲近
B. 自治发奋亲热
C .处置发奋亲近 D. 处置发愤亲热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有才能而
B. 只要才能而
C. 只有也能却
D. 只要也能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想不通,我迟到还是有原因的。
②六月下旬,高考成绩公布了,同学们不一,有的高兴,有的烦闷,真是几家欢喜几家
愁。
A.固然反映B.固然反应C.当然反应D.当然反映
5.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行我素(向来)妄自菲薄(稀少)
B. 不假思索(假装)生杀予夺(活)
C. 终身不渝(超越)将信将疑(将要)
D. 沸反盈天(满)绿草如茵(垫子或褥子)
答案:ACABD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1-3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________ 金丝八宝攒珠髻,________ 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________ 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________ 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
1.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绾着戴着带着系着 B. 戴着绾着带着系着
C.绾着系着戴着带着 D. 戴着绾着系着带着
2.这一段文字描写王熙凤上场,作者没有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 心理描写 C.景物描写 D. 肖像描写
3.对王熙凤肖像描写的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王熙凤服饰高雅华贵。
B. 表现王熙凤姿容俏丽。
C.表现王熙凤性格特征。
D. 表现王熙凤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