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48科目名称:《材料化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1、了解晶体结构的X衍射基本原理及X衍射分析方法。
理解晶体结构的对称性,结构对称性与晶体外形的关系;掌握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点阵,晶体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了解晶体学点阵群和晶体的性质;理解液晶材料(液晶和塑晶,液晶和特性,液晶材料),玻璃和陶瓷(晶态材料与非晶态材料的异同,玻璃,陶瓷);掌握晶体特征的结构基础(晶体的均匀性,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的自范性,晶体的对称性)。
3、了解金属玻璃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前景;理解合金结构,金属材料(包括轻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掌握金属键能带理论,金属单质结构的近似模型。
4、了解结晶化学定律,多元复杂离子晶体结构的规则;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超分子化学(超分子化学,晶体工程);掌握几种二元离子晶体的典型结构形式,离子半径、离子键及晶格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碳素材料、单质硅、无机化合物材料等),分子间作用力与晶体性能之间的关系。
5、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复合材料;理解高分子的聚合方法、注意事项及控制手段;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和性能。
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材料化学》是为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目的以晶体学等知识为基础,介绍晶态材料、非晶态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及新型功能材料的性质、特点、结构等基本知识。
学习材料的合成方法、表征手段、应用领域等一系列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解决材料中的化学问题的能力。
《材料化学》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基础理论,讨论物质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利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制造所需的各类材料的方法。
系统地讨论材料中的化学问题及合成和应用问题的一个重要课程。
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要求(知识技能能力的交叉考查)1.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化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3.注重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4.注重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学生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归纳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内容将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大板块,其内容可以交叉考查。
重点考查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背景材料可以来自课本以外或高中教材,但考查的基础知识不会超标。
(一)科学探究(25分)1.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提纯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7•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8.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价。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30分)1.空气的组成⑴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及保护空气。
⑵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氧气、二氧化碳⑴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⑵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⑶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3.水及其它几种溶剂⑴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⑵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⑶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
⑷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溶液⑴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⑵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⑶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024考研化学考试大纲引言概述:2024年考研化学考试大纲是化学考研生所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为考生提供了考试的范围和要求,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2024年考研化学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正文内容:一、基础知识1.1 有机化学1.1.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1.1.3 有机反应的机理和规律1.1.4 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和策略1.2 无机化学1.2.1 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2.2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1.2.3 无机反应的机理和规律1.2.4 无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二、实验技术2.1 基本实验技术2.1.1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2.1.2 基本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2.1.3 基本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2.2 分析测试技术2.2.1 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操作2.2.2 常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2.2.3 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方法三、化学基础理论3.1 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3.1.1 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3.1.2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3.1.3 反应热力学和热力学函数3.2 量子化学3.2.1 原子结构和电子构型3.2.2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3.2.3 分子光谱和光电子能谱四、化学前沿与应用4.1 化学生物学4.1.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4.1.2 生物催化和酶动力学4.1.3 药物化学和药物设计4.2 材料化学4.2.1 功能材料的合成和性能4.2.2 纳米材料和表面化学4.2.3 新能源材料和储能技术五、科学研究方法5.1 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1.1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思路5.1.2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技巧5.1.3 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方法5.2 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5.2.1 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要求5.2.2 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规范5.2.3 科研成果评价和知识产权保护总结:综上所述,2024年考研化学考试大纲包含了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前沿与应用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等五个大点的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入学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10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化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1、理论部分90分(60%)2、应用部分60分(40%)(四)题型结构1.填空题,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2.简答题,共4题,分值分别为10、10、15和15,共50分3.实验题(本题共30分)4.论述题(本题共3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理论部分考试内容1.材料的内禀性质(intrinsic properties),外赋性质(extrinsic properties)的含义。
2.材料化学与其他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3.无机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4.无机材料的主要研究方法。
5.材料化学的基本知识:晶体结构、电子结构、相平衡、缺陷及晶体对称性与材料性质的关系。
6.功能材料的基本知识:光、电、磁功能材料相关知识。
7.材料的性质与形态:如玻璃材料、纳米材料和多孔材料等。
(二)应用部分考试内容8.根据无机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研究方法、缺陷化学理论,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设计某种无机材料的合成(制备)步骤、写出表征所得材料的仪器或设备。
9.无机材料在很多领域获得应用。
论述题给出一种或几种无机材料某领域的一些信息,要求考生说明应用原理,分析涉及哪些理论知识。
三、参考书目1. 林建华,荆西平.《无机材料化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考察第1-6,12,15,16章内容。
2. 徐如人,庞文琴等主编.《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考察第1-9,15章内容。
315化学考试大纲# 315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实验设计。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 1.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计量学基础# 2.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学平衡与动态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 3. 化学热力学基础- 能量守恒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化学与反应热- 熵与自由能# 4. 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反应机理的分析# 5. 化学平衡- 酸碱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氧化还原平衡# 6. 溶液化学- 溶液的分类与性质-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7. 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化学系列-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8.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 有机反应类型与机理- 有机合成与应用# 9. 无机化学- 元素化学与周期律- 配位化学基础- 无机材料与应用# 10. 物理化学- 光谱学基础- 表面化学- 胶体化学# 11. 化学实验技能- 基本实验操作与安全知识- 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 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计算题:测试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的能力。
- 实验设计题:考察学生设计化学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评分标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评分标准如下:- 选择题:占总分的30%- 填空题:占总分的10%- 简答题:占总分的20%- 计算题:占总分的20%- 实验设计题:占总分的20%五、复习指导与建议- 系统复习化学基础知识,确保对每个概念都有清晰的理解。
暨南大学材料综合考试大纲(2023年)《材料综合》满分150分,考试内容包括《基础化学》、《材料科学基础》两门课程内容。
考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未来拟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从中任选其中一门课程内容进行作答。
一、基础化学考试大纲I 考察目标基础化学考试涵盖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原子结构、胶体和溶液及滴定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基础化学上述方面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本试卷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概念题15分填空题20分选择题30分简答题20分综合题65分III 考察范围气体与溶液1.理想气体分子本身不占体积,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气体。
2.理想气体方程pV = nRT3.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分压之和。
4.相(概念)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一部分称为相。
5.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汽压-> 饱和蒸汽压与难溶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 p=pB * xB;沸点-> 沸点、正常沸点、凝固点的概念;溶质对于溶液沸点和凝固点的影响△Tb =Kbb,△Tf=Kfb渗透压-> 渗透与渗透压的概念;ПV=nRT,П=cRT。
6.胶体溶液动力性质-> 布朗运动的概念与实质;光学性质-> 丁达尔现象的概念与实质;电学性质-> 电泳现象的实质,胶团双电层结构Zeta电位的定义;影响溶胶稳定性和导致聚沉的因素;胶团结构;高分子溶液与凝胶的特点。
化学热力学基础1.基本概念系统、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总值不变(能量守恒定律),△U=Q-W3.等容反应与等压反应等容反应->体积保持不变,体系不作体积功,W=0,△U=QV等压反应->压力保持不变,Qp =H2-H1=△H4.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化学反应与其热效应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热力学标准状态:浓度、压力、温度;标准焓变5.盖斯定律定义:不论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845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的一门主要基础理论课程。
它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入手,阐明无机非金属材料形成过程中的组成、结构、化学反应、物性之间的规律及相互关系。
一、主要要求如下:
1.了解材料的结构及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2.了解表面、界面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的界面行为。
3.能够应用热力学原理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形成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能解释相关机理。
4.认识相律,学习用相平衡知识分析各类系统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5.了解固体材料中的扩散特点、规律和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影响。
6.通过对高温过程的各种变化机理和外界因素的讨论,了解这些过程对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如下:
1.晶体结构
2.晶体结构缺陷
3.熔体和玻璃体
4.热力学应用
5.表面与界面
6.相平衡
7.扩散
8.固相反应
9.相变
10.烧结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材料物理化学》张志杰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让他们了解材料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制备与分析技术,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 熟悉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测试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3. 能够分析材料的性能数据,并能根据需求设计和改进材料的配方和工艺。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进行材料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材料化学基础知识1.1 材料的分类和特性1.2 材料的原子结构和晶体结构1.3 材料的微观与宏观性质1.4 材料的热力学性质1.5 材料的电子结构与导电性质2.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2.1 材料的合成方法与工艺2.2 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特性分析2.3 材料的结构表征技术2.4 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3. 材料性能与应用3.1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失效机理3.2 材料的热学性能和应用3.3 材料的光学和电磁性能3.4 材料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2. 实验教学:实验操作指导、实验报告撰写等3. 课外实践:课程设计、小组讨论、科研项目等4. 学科竞赛:参加材料化学相关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材料化学导论》2. 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 《材料失效分析与故障诊断》- 《材料在光子学中的应用》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学期论文:根据指定的研究课题撰写学术论文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七、教学评价与改进本课程将定期进行教学评价,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并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与优化。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适用专业:无机材料专业及电子信息课程性质/学时:专业基础课、学位课/ 64材料方向一、考试的目和性质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是无机材料专业及电子信息材料方向的重耍专业课。
学习基础是:己经学习了“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无机材料及电子信息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考试内容:硅酸盐晶体结构,同质多晶原理。
硅酸盐材料与缺陷的关系。
固溶体、熔体的基本概念, 内部结构的规律性,及影响其性质的因素。
硅酸盐材料的农面和界面行为。
相图的基本规则和原理,会应用分析,计算相图。
扩散的基本概念、影响扩散的因素。
相变实质、机理。
固柑反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烧结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影响烧结的因素。
考试范围:第一章第一章晶体结构缺陷考核知识点:缺陷的形成,类型,缺陷反应式,缺陷反应式的写法、分析,硅酸盐材料与缺陷的关系。
考核要求:••准确掌握缺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准确地掌握缺陷反应式,缺陷反应式的写法。
理解硅酸盐材料与缺陷的关系。
第二章第二章固溶体考核知识点:固溶体的分类,形成固溶体的物理化学规律,影响固溶体性质的因素。
固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别是性质部分。
考核要求:••准确掌握固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形成固溶体的物理化学规律,影响固溶体性质的因素。
• •掌握固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别是性质部分。
第三章第三章熔体和非晶态固体考核知识点:熔体和玻璃的概念,熔休的性质。
重点为玻璃结构,特别是玻璃结构学说,玻璃通性及晶体性质的区别。
玻璃性质与玻璃结构内在规律性。
考核要求:• •准确掌握熔体和玻璃的概念,玻璃结构学说,玻璃通性及品体性质的区别。
••掌握玻璃性质与玻璃结构内在规律性。
第二章第四章固体表面与界面行为考核知识点:硅酸盐材料的表而和界而行为。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本科层次,应用化学、化学课程代码:18E00615学时分配:36赋予学分: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后续课程: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材料化学》是应用化学的专业选修课程。
应用化学是一门以化学为基础的专门学科,因此对于该学科的本科学生来讲开设化学基础课尤显重要。
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在于指导学生切实地了解和掌握材料(主要是无机材料)化学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基本概念,初步了解材料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利于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材料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材料科学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以及物理化学、电化学、光化学等化学基础知识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多学科知识交叉与渗透”的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晶体学基础1.1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1.1.1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与点阵1.1.2 晶体结构参数1.1.3 晶体缺陷1.2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1.2.1 对称性基本概念1.2.2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1.2.3 晶体的微观对称性1.3 晶体的X射线衍射1.3.1 晶体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1.3.2 衍射方向1.3.3 衍射强度1.3.4 常用晶体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1.4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二章晶态和非晶态材料的特性2.1 晶体特征的结构基础2.2晶体学点群和晶体的性质2.2.1 晶体学点群的分类2.2.2 晶体的点群和晶体的物理性质2.3 非正比化合物材料2.4液晶材料2.4.1 液晶和塑晶2.4.2 液晶的特性2.4.3 液晶材料2.4.4 液晶显示技术2.5 玻璃和陶瓷2.5.1 晶态材料与非晶态材料的异同2.5.2 玻璃2.5.3 陶瓷第三章金属材料3.1 金属特性与金属键3.1.1 自由电子理论3.1.2 能带理论3.2 金属单质结构3.2.1 金属单质结构的近似模型——等径圆球密堆积3.2.2 三维密堆积的三种典型型式3.2.3 金属单质结构概况3.2.4 金属原子半径3.3 合金结构3.3.1 金属固溶体3.3.2 金属化合物3.3.3 合金结构与性能3.4 金属材料3.4.1 轻质金属材料3.4.2 钢铁的结构与性能3.4.3 非晶态金属材料3.4.4 形状记忆合金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4.1 离子晶体4.1.1 几种二元离子晶体的典型结构形式4.1.2 离子键与晶格能4.1.3 离子半径4.1.4 Goldschmidt结晶化学定律4.1.5 关于多元复杂离子晶体结构的规则——Pauling规则4.2 分子间做用力与超分子化学4.2.1 分子间作用力4.2.2 超分子化学4.2.3 晶体工程4.3 无机非金属材料4.3.1 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4.3.2 碳素材料4.3.3 单质硅4.3.4 无机化合物材料4.3.5 硅酸盐材料第五章高分子材料5.1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5.2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和性能5.2.1 高分子链的结构5.2.2 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5.2.3 晶态高分子的结构特点5.2.4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转变5.2.5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5.3 高分子的聚合方法5.3.1 聚合机理5.3.2 加聚5.3.3 缩聚5.4 塑料5.4.1 塑料的分类5.4.2 塑料的应用5.4.3 塑料的加工5.5 橡胶5.5.1 天然橡胶5.5.2 合成橡胶5.5.3 橡胶的加工5.6 纤维5.6.1 纤维的分类5.6.2 合成纤维5.6.3 纤维加工成型5.7 复合材料5.7.1 复合材料的特性5.7.2 木质材料5.8 医用高分子材料5.8.1 概况5.8.2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5.8.3 人造硬组织材料5.8.4 人工器官及其关键材料5.8.5 高分子药物5.9 导电高分子材料5.9.1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5.9.2 高分子导电机理5.9.3 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5.9.4 新型导电聚合物体系5.9.5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5.10 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5.10.1 发展概况5.10.2 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和特征5.10.3 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5.10.4 吸水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第六章纳米材料6.1 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应用进展6.1.1 纳米科技进展6.1.2 纳米材料的种类6.1.3 纳米材料的特异性能6.2 纳米材料的制备6.2.1 纳米粉体的合成6.2.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6.2.3 碳纳米管的制备6.3 纳米结构测试技术6.3.1 基本原理6.3.2 常用仪器6.3.3 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6.4 纳米材料的应用6.4.1 纳米材料在高科技中的地位6.4.2 磁学应用6.4.3 纳米催化6.4.4 陶瓷增韧6.4.5 光学应用6.4.6 医学应用6.4.7 环保应用第七章新型功能材料7.1 光学功能材料7.1.1 激光材料7.1.2 红外材料7.1.3 发光材料7.2 半导体材料7.2.1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7.2.2 半导体的分类7.2.3 半导体材料7.3 超导材料7.3.1 超导体的基本物理性质7.3.2 超导体的临界参数7.3.3 超导机理7.3.4 超导材料的种类7.3.5 超导材料的性能7.3.6 超导材料的应用7.4 热电压电和铁电材料7.4.1 热电材料7.4.2 压电材料7.4.3 铁电材料7.5 功能转换材料7.5.1 光电转化材料7.5.2 磁光材料7.5.3 声光材料教学安排及方式材料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理论课,其教学主要为课内讲授。
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本次考试科目为材料物理化学,旨在考察学生对材料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
试卷满分100分,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题。
三、考试内容1、基础知识:材料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及其应用。
2、材料结构:材料结构的物理和化学基础,晶体结构、非晶体结构、液晶结构等。
3、材料物性:材料的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磁学等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4、界面与表面:界面与表面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5、化学反应与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催化作用的基础知识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6、现代材料制备方法:材料制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7、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仪器,材料性能数据的分析处理。
四、考试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材料科学的前沿动态。
2、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材料科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清晰地回答试卷上的问题。
五、考试难度本次考试难度适中,覆盖面广,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
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认真复习、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六、考试复习建议1、系统复习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重点掌握材料物理化学的核心知识点。
2、加强对物质体系的热力学性质、材料结构、材料物性、界面与表面、化学反应与催化、现代材料制备方法和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等知识板块的复习。
3、关注材料科学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4、多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人教版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人教版高考化学考试大纲是指导高中化学教学和高考备考的重要文件。
它明确了考试的内容范围、能力要求和题型示例,帮助学生和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教学。
以下是对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的概述。
# 一、考试目标高考化学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不仅测试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还包括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 二、考试内容高考化学考试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能量变化- 化学平衡和动力学-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2. 元素化合物知识-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3. 化学实验- 基本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定-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4. 化学计算- 物质的量和浓度的计算- 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 溶液的酸碱性及其计算5. 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环境-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 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三、能力要求高考化学考试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知识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 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从不同来源获取化学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整合。
- 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对化学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和探索。
# 四、题型示例高考化学试题通常包括以下几种题型:- 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 简答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计算题:考查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 实验题: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 论述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五、备考建议为了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建议学生:- 系统复习:按照考试大纲系统复习化学知识。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化学考试科目代码:[077]
一、考试要求
能深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际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材料的合成,材料结构及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二、考试内容
材料化学的理论基础如晶体材料的微观结构、能带理论、缺陷,非晶态结构的几何特征,相图,相变;材料结构的表征如热分析技术,显微技术,X射线,各种波谱;材料制备化学如溶胶-凝胶、陶瓷、水热以及电化学合成法,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水热合成纳米氧化物;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如晶体及非晶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纳米晶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新型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功能转换材料的一般合成方法、分类、作用机理,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第一章材料化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及非晶体定义,形成途径,宏观物化性质差别。
第二节晶体的宏观特征
晶体的四个宏观特性,非晶体-晶体之间相互转化条件。
第三节晶体材料的微观结构
空间点阵、晶向、晶面概念,密勒指数计算方法,点群、空间群及相关对称操作的概念。
第四节晶体的能带理论
共有化电子论,近自由电子论,禁束缚电子论,能带理论,能带理论的应用。
第五节缺陷化学基础
晶体点阵缺陷分类,点缺陷的热力学统计理论,基本点缺陷方程及应用,位错及晶界第六节非晶态材料
非晶态的结构表征,径向分布函数,无规密堆积模型,非晶态材料的稳定性。
知识点: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在微观结构描述上的差别;
2.掌握晶体微观结构描述的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能带理论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解释一些基本物理化学现象;
4.熟练掌握点缺陷的定义,分类,缺陷方程及基本应用;
5.掌握相图的基本知识,能够看懂一元和简单的二元相图,并能解释。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表征
第一节X射线衍射技术
X射线的产生,X射线的衍射和散射,粉末法X射线衍射原理,单晶法X射线衍射原理,粉末X射线应用实例。
知识点:
1.掌握X射线分析的一般原理
2.了解波谱分析技术
第三章材料制备化学
第一节陶瓷法
陶瓷法合成原理,陶瓷法合成材料实例。
第二节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反应原理,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材料及薄膜,溶胶-凝胶法的拓展。
第三节水热合成技术
水热反应原理,水热合成微孔有序结构,水热合成功能材料,水热合成中的有机化学。
第四节晶体生长
水热法,坩锅提拉法,区域熔融法,模板法。
知识点:
掌握溶胶-凝胶、陶瓷、水热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第一节晶体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晶体材料的物理性质,晶体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第二节非晶体及液晶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非晶体与液晶的结构特点,非晶体与液晶的物理性质,液晶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知识点:
掌握晶体及非晶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新型结构材料
第一节极端使用条件下的结构材料
超耐热合金,高温结构陶瓷,铝锂合金,超硬合金,超硬陶瓷,超低温材料。
第二节快速发展的新型结构材料
纤维材料,超塑性材料,非晶态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知识点:
1.掌握结构材料的一般合成方法及分类;
2.熟练掌握结构材料的增韧机理,并能解释一些基本物理现象
第六章新型功能材料
第一节功能化合金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机理,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机理,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形状记忆树脂,减振材料,贮氢材料,热泵,贮氢合金的其它应用。
第二节膜,生物、医学材料
分离膜,致密膜,多孔膜,聚合物膜的传质机理及应用,医用聚合物材料。
知识点:
熟练掌握形状记忆功能材料的工作机理,并能解释一些基本物理现象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试卷分值:150分
3.题型结构:(1)填空题(约50)
(2)问答题(约50)
(3)计算与证明题(约50)
四、参考书目
《材料化学导论》,唐小真主编,杨宏秀,丁马太编。
高等学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