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芹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崇信县秋冬大棚芹菜高产种植技术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本县设施蔬菜面积逐年扩大,芹菜种植也从普通露地栽培调整为设施大棚栽培,大棚芹菜在1月底2月初上市,一般每亩芹菜可产14000斤左右,每亩产值2.1万~2.6万元,效益十分可观.目前该技术在本县推广种植面积已突破6万亩。
1、品种选择选用耐寒耐热性强,抗病性强,不易抽苔的荷兰芹品种,该品种生长旺盛,叶色翠绿,叶片中等,叶柄淡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抱合紧凑,纤维少,品质脆嫩,适应性广,商品性好。
2、适期播种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荷兰芹(香芹);前荐可以是豆类或瓜果类作物,荷兰芹喜肥耐肥,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要求底肥占总施肥量的80%左右。
一般667㎡施腐熟农家肥4000~6000kg,过磷酸钙30~50kg,含锰、硼的叶菜专用复合肥25kg。
深耕20cm左右,耙碎土做成宽1.4~1.5m、长6~7m的育苗畦,挖好排水沟。
大棚内秋冬茬芹菜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上旬进行直播。
每亩可播120克左右的种子,播种时,芹菜种子很小,因此在播种前应将畦面拍平整,灌足底水,水渗下后再用细土将低洼处填平。
将种子连同细沙均匀地撒在畦面上,再用耙子搂平,将畦面拍平整.播后如遇干旱,可每天傍晚浇1次小水,保持地面湿润,直到出苗。
出苗时间一般需要17~23天.3、芹菜种植所适宜的环境条件3.1 温度:芹菜属于耐寒性蔬菜,要求较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生长不良。
芹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是不同的。
发芽期最适温度为15~20℃,低于15℃或高于25℃,则会延迟发芽的时间和降低发芽率。
适温条件下,7~10天就可发芽。
芹菜在幼苗期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能耐一4~一5℃的低温。
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5-23℃。
温度超过23℃则生长不良,品质下降,容易发病。
芹菜成株能耐一7~一10℃的低温。
秋芹菜之所以能高产优质,就是因为秋季气温最适合芹菜的营养生长.3.2 光照:芹菜种子发芽时喜光,有光条件下易发芽,黑暗下发芽迟缓。
·135·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3期摘要:芹菜大棚秋延迟栽培的设施较简单,环境条件适于芹菜的生长发育,芹菜的产量高、品质好,因而经济效益很高。
上市期正值冬季绿叶菜缺乏季节,是芹菜周年供应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芹菜;育苗;田间管理1 栽培季节秋延迟栽培利用简易塑料大棚时,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定植在大棚等保护设施中,初冬或深冬陆续收获上市。
2 适宜品种秋延迟栽培的后期处于秋末冬初的低温季节,所以要选用耐寒性强、叶柄充实、不易老化、纤维少、品质好、柱型大、抗病、适性强的品种。
由于收获期较长,且采收越晚价格越高,所以不要选速生品种,宜选用生长缓慢、耐贮藏的品种。
由于冬季人们对绿色菜有所偏爱,所以选用的品种有美国芹菜、津南实芹1号、玻璃脆、意大利冬芹等。
3 育苗秋延迟栽培芹菜的播种育苗期应适当,如播种过早,则收获期提前,不便于冬季贮藏;播期过晚,在寒冬来临前芹菜尚未完全长足,则产量不高。
1)建育苗床 育苗床应选择地势高,易灌能排、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
苗期正值雨季,做畦时一定设排水沟防涝。
畦内施腐熟的有机肥3 000~5 000kg/667m 2,然后浅翻、耙平,做成宽1.2~1.5m 的平畦或高畦。
2)芹菜苗期较长,加上天热多雨,杂草危害十分严重。
可施用除草剂防治杂草。
一般用48%的氟乐灵乳油,用量100g/667m 2,或58%的拉索乳油,200g/667m 2。
上述药液之一加水35kg喷洒于畦面,然后浅中耕,使药与土均匀混合1~3cm,即可防止多种杂草发生。
3.1 种子处理芹菜种子发芽缓慢,必须催芽后才能播种。
先用凉水浸泡种子24h,后用清水冲洗,揉搓3~4次,将种子表皮搓破,以利发芽。
种子捞出后用纱布包好,放在15~20℃的冷凉处催芽,每天用凉水冲洗1~2次,并经常翻动和见光,6~10天即可发芽。
待80%的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
育苗期易发生斑枯病、叶枯病等病害,为防治种子带菌,可用48~49℃的温水浸种30min,以消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Z a i p e i j i s h u大棚西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马慧芬西芹,也称为夕阳芹菜,近年来产量稳步增长,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其生长需要寒冷和温和的气候,通过使用塑料大棚进行培育,能够通过其自身保温与增加湿度等作用延迟收货,并获得优于露天田地种植的经济优势。
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如何使用无害高产技术使用大棚种植西芹展开探讨,以期为提高西芹产量提供参考。
一、品种选择与育苗在进行西芹品种选择过程当中,大棚温室西芹应选择耐寒性强,耐光性低、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法国皇后西芹、天津双岗西芹菜、美国西芹等品种。
在选择好种植品种步入育苗阶段后,首先应着重注意育苗时间,最佳育苗时间为,2月中旬和11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温室中遮荫培育,在8月1日和8月中旬开始播种。
随后,步入苗床准备阶段,在这一过程当中,由于芹菜种子小,胚芽容量低,出苗缓慢。
应选择高地进行灌溉和排水,应使用肥沃的土地作为苗圃边界。
边界的宽度通常为约1至1.2m。
播种前,应向幼苗注入约50公斤优质有机肥料,将硫酸钾与5公斤合肥混合,将耙子和铁锹放在地面上,同时除去部分土壤。
用50%多菌灵700-800倍液喷入地下。
而后步入播种阶段时,应在播种前将种子浸在低温状态下发芽,一般将种子浸入冷井水中约24小时,以使其完全吸收水分,揉搓并洗涤数次。
发芽条件为4到5天,种子每天翻转一次以标准化温度和湿度。
超过70%的胚根暴露后,即可播种。
每667平方米的生产场地,繁殖床必须为50平方米。
播种前,将足够的水倒入苗床中,然后将处理过的种子与细土混合并均匀分布在边界上,并用0.5厘米的细土覆盖厚,不能太深,否则将很难出现。
最后在步入苗期管理阶段时,播种后的管理主要基于防晒,降温和保湿,进行遮荫和保湿测量,玉米秸秆或草可用作屋顶材料或小棚子。
可用于遮盖黑色阴影网。
揭开遮盖处,在正午的光照强度下,逐渐减少遮光时间,使幼苗逐渐适应较强的光照。
芹菜在播种期生长缓慢,对土壤干燥敏感,对肥料缺乏反应敏感,对疾病和有害昆虫敏感,出苗10天后必须沉淀并施肥1至2次。
大棚秋冬茬西芹高产栽培技术摘要: 从选用优质品种、准备苗床、浸种催芽、插种、畦面遮荫、苗床管理、定植、水肥管理、温度管理、喷施九二○、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大棚秋冬茬西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西芹获得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西芹;大棚;秋冬茬;栽培技术;河南新乡西芹是从国外引进的大型品种,近几年在新乡市种植面积逐渐增加。
它不仅品质好、纤维少、质脆味甜、略具香味,而且产量高、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喜爱。
平原乡某农民连续3年在大棚内种植秋冬茬西芹均获得了较高效益,获得纯收入在7.5万元/hm2以上。
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优质品种平原乡应选用文图拉、加州王等品种。
2准备苗床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作育苗床,整地前施农家肥75t/hm2、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腐熟饼肥750kg/hm2,反耙耧平后踩实,作成宽1.5m、长10m的畦。
每10m2大棚需育苗床1m2。
3浸种催芽芹菜种皮厚而坚并有油腺,不易吸水,发芽较慢而又不整齐,加上夏季高温,失水快而发芽更加困难,故宜采取催芽播种。
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24h,浸种后淘洗干净,并摊开稍晾,然后装入布袋,吊在水井内离水面50cm左右处催芽。
有条件的可在冰箱(14~18℃)中催芽。
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5~7d可出芽,当有6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播种播种量为750kg/hm2。
播种宜采取湿播法,覆土要薄。
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水渗下后撒一些过筛细土,将床面衬平,将种子掺上适量细砂进行撒播,覆土0.5cm。
为防杂草危害,播种覆土后用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按1g/m2药水均匀喷布在苗床上。
5畦面遮荫西芹喜冷凉湿润气候。
气温过高,发芽慢而不整齐,需在苗畦上遮荫,用遮阳网为最好,条件不具备时,可将玉米秆或树枝架在高畦上,但要离开地面。
6苗床管理播种的西芹,当芽子顶土时,轻浇1次水,1~2d后苗便出齐。
播种后浇明水的要在出土前后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降低地温直至出苗。
秋冬季温室大棚芹菜栽培技术1.温室大棚的选择和搭建选择一个坚固、透光性好的温室大棚是栽培芹菜的首要条件。
温室大棚的搭建应该考虑到充足的通风和排水条件,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土壤准备芹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秋冬季栽培芹菜之前,可以进行充分的耕翻和翻松,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3.种子选用和播种选择适合秋冬季种植的芹菜品种。
在种子播种前,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提高发芽率。
播种时,可以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中,然后覆盖上一层薄土,最后轻轻按压,以保持土壤的湿润。
4.管理温度和湿度温室大棚芹菜栽培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在晴天时,要及时进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温度过高和地上植株的烧伤。
在阴雨天气时,要保持适度的湿度,避免病虫害的滋生。
5.施肥和水分管理芹菜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可以在播种后的第2至3周进行追肥,使用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进行追施。
在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的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以保证芹菜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6.病虫害防治在温室大棚中,芹菜常常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白菜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
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增加通风和日光等,以减少病虫害。
7.收获和储存芹菜的生长周期通常为70至90天,到达合适的收获时期时可以进行采摘。
采摘后,可以通过冷藏等方式进行储存,以延长芹菜的保鲜期。
总结起来,秋冬季温室大棚芹菜栽培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施肥和水分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
只有合理地进行管理,才能获得健康、高产的芹菜产量。
这些技术要点可以帮助芹菜种植户在秋冬季获得丰收。
大棚芹菜种植技术一、关于大棚芹菜的种植特点芹菜,是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蔬菜,由于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而在芹菜的种类中,大棚芹菜是一种质优价廉的常见品种,也是在大棚中种植最成功的物种之一。
大棚芹菜种植技术与室外芹菜种植技术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大棚具有人工调节环境和保护作物的作用,因此在大棚中种植的芹菜不受季节、气候和空气质量的影响,也更加易于管理和控制。
同时,大棚芹菜的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也有其独特的技术和方法,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进行选用。
二、大棚芹菜的基本要求1、温度控制大棚环境对芹菜的生长十分重要,其中,温度是影响芹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芹菜的生长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温度控制,保持大棚内部温度适宜。
在种植初期,可以将大棚内部温度控制在15℃左右,直到苗期结束后再逐步调高到20~25℃。
而在茎叶膨大期和成熟期,则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以保证芹菜的生长和产量。
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进行通风和降温处理来缓解温室的温度压力。
2、光照控制芹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照,但是过多的光照会对芹菜造成伤害,降低其叶片品质。
因此,大棚芹菜种植中需要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照射。
在大棚内可以通过选用透明或半透明的遮光材料来进行遮阴,避免过度日照。
同时,还可以选用遮阳网等辅助材料来控制光照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人工补光来保证光照强度达到所需水平。
3、水肥管理在大棚芹菜种植中,水肥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芹菜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而缺水或过水都会影响芹菜的生长和产量。
在芹菜生长初期,尤其是在移栽后的前一周,需要保持土壤湿度,以利于芹菜根系的生长。
在芹菜株已经形成后,则需要逐渐降低水分量,避免土壤过于潮湿。
总体而言,对于大棚芹菜来说,要保证良好的生长状况,需要在光照、温度和水肥管理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以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秋芹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总结秋芹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及苗期管理、定植、定植后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秋芹菜;高产;大棚;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6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80-01秋芹菜是重要的绿叶蔬菜,既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又有较好的药用作用(因芹菜是吸收锌元素较高的蔬菜,对人体因缺锌造成的心血管病有较特殊的疗效),深受人们喜爱。
芹菜较耐寒,幼苗能耐-5~-4 ℃低温,成株可耐-10~-8 ℃低温,在大棚内适当加以覆盖可安全越冬,在单斜面大棚中冬季还可以生长。
芹菜不耐高温,其生长喜冷凉气候,适宜白天温度为20~22 ℃,夜间为13~18 ℃,地温为15~20 ℃,在32 ℃以上高温中生长不良。
芹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 ℃,7~10 d出苗。
其生长喜中等光照(1万~4万lx),也可耐4 000 lx左右的弱光。
在夏季生产往往需要适当遮荫降温。
芹菜根系发达,耐湿性较强,较耐肥水。
其种子收获后有一段休眠期,因此夏季播种要进行低温处理,打破休眠。
现介绍秋芹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 品种选择选择大棚芹菜栽培,要求选用耐低温、耐弱光、叶柄长而且实心、纤维少、品质好、产量高、耐贮藏,不易抽薹的品种。
早熟品种有西芹、铁杆青、天津实心等;中晚熟品种有京芹一号、康乃尔019、意大利冬芹、美国白芹等,一般产量为45~75 t/hm2。
此外,还有天津黄苗芹菜、青岛崂山赵村芹菜及潍坊青苗芹菜等,用种量15.0~22.5 kg/hm2。
2 育苗及苗期管理大棚秋芹菜的收获期为新年前后,多于拱圆形大棚栽培,也可用无覆盖单斜面大棚栽植。
12月上旬收获,经短期贮藏到春节前后供应市场,可只盖一层薄膜,12月中旬以后收获的,就要根据夜间温度采用多层覆盖进行栽培。
2.1 种子处理芹菜的种子种皮革质、坚硬,还含有油腺,透水能力差,播种后发芽、出苗都很好。
芹菜大棚栽培技术芹菜是优良的保健蔬菜,通过大棚栽培可以使芹菜周年上市,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芹菜大棚栽培模式有四种,即大棚秋(延迟)栽培,大棚冬芹菜栽培,大棚春(越冬)栽培和大棚夏芹菜栽培。
一、大棚秋芹菜栽培大棚秋芹菜的收获期为12 月底至元旦期间。
1、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优质、耐低温弱光的优良品种开封玻璃脆、津南实芹1 号等。
2、浸种催芽和播种。
⑴播种期。
6 月份播种,也可以提前到5 月份。
⑵育苗畦的准备。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杂草,翻耕晒地,每亩施优质土杂肥5000 公斤,然后整地作畦,畦宽1.2~1.5 米。
⑶种子处理和催芽。
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48 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并反复用手揉搓种子,捞出后用湿布包好进行催芽,催芽温度控制在15~20 ℃,可放在家用电冰箱的底层,也可埋入风凉的树荫下,有井的地方最好用绳子将种子吊挂在井内距水面60~100 厘米处。
催芽期间,每天将种子取出用凉水冲洗一遍。
约经5~7 天,80% 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⑷播种。
播种前浇足底水,在畦面撒一薄层过筛的细土,再在细土上均匀地撒播种子,播完后再撒盖1 厘米厚的筛细土,每亩苗床用种量为1~1.5 公斤,苗床与栽植田面积比1 ∶3~4 。
3、育苗床的管理。
⑴遮荫。
采用遮阳网覆盖,出苗前浮面覆盖,出苗后搭凉棚遮荫,勤浇水,遮阳网揭盖的原则是盖晴天不盖阴天,盖白天不盖晚上,盖大雨不盖小雨,至定植前一周,撤除遮阳网。
⑵间苗。
二、三片真叶时间苗,苗距 3 厘米左右。
⑶水肥管理。
水的管理原则是小水勤浇,宜选“天凉、地凉、水凉”时浇水。
追肥只能追施少量速效化肥,第一次是壮苗肥,在定苗后施入,每亩施硫酸铵25 公斤,第二次是起苗肥,移栽前5~7 天施入,施硫酸铵10 公斤。
4、定植。
8 月下旬苗高15~20 厘米,有5 片真叶时定植。
定植株行距为10 ⅹ15 厘米。
边起苗边栽植,边栽植边浇水。
5、定植后的管理。
⑴定植后至大棚扣薄膜前。
秋季大棚芹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初探作者:乔创明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10期摘要:秋季大棚要想实现对芹菜的高产栽培,对应的就应该先对芹菜的品种进行优化筛选,其次在育苗过程以及定植过程改进管理方式、加强管理,控制好施肥量,控制好种植密度,并在生长过程中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此,本文在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并且为相关的种植户提供一些相应的技术参考和技术指导,来加强芹菜种植工作中的规范性,尽快的实现秋大棚芹菜的高产栽培。
关键词:秋大棚;芹菜;高产栽培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0-0063-01中国图书分类号:S626;S636.3文献标志码:A1 芹菜品种的选择在对秋季芹菜进行栽培种植的过程中,对于蔬菜大棚特定的环境,以及为实现高产目标,我们选择芹菜品种的期间,应该选择能够耐高温、较耐低温、抗病强、适应弱光以及具有实心并且纤维少特征的芹菜品种,以此来保证芹菜种植的质量,促进芹菜实现高产种植。
西芹、铁干青和天津实心这些是属于比较早熟的芹菜品种,芹菜一号和康乃尔019等则是属于中晚熟品种,我们适合选用的是耐热、生长快的早熟或早中熟品种,如绿梗芹菜、津南实芹、意大利西芹等,而青岛崂山的赵村芹菜和廊坊青苗芹菜相对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1.1 育苗管理在对芹菜育苗与苗期进行管理的期间内,大棚里面的秋芹菜一般于新年前后收获,大多都在半拱圆形的大棚进行栽培种植,棚顶上面可以选择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并且铺上一层毯子,在天气特别冷的晚上可以拉下毯子进行保温。
无覆盖的大棚多数在12月的上旬就可以收获了,经过短期的储藏,联系好买家可以进行出售,在春节前后的市场上就基本实现了较大的供应量;而覆盖薄膜的大棚,在12月的收获过程中,根据夜间的温度合理的实现对芹菜的多层覆盖栽培。
在对芹菜种子进行筛选的时候,要挑种皮比较硬的,无病并且进行过消毒的,播种后能够出苗并且发芽的种子。
为保证种子发芽的均匀性,促进播种工作的有效执行,我们可以进行浸种发芽工作。
大棚秋冬茬芹菜的栽培技术芹菜是叶柄供食用的蔬菜。
芹菜的种植与其它的菜的种植及方法而是大同小异的,怎样种植好芹菜呢?下面店铺为介绍下芹菜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芹菜的种植及种类特性一、概述芹菜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品种,我国栽培的主要有"本芹",即中国芹菜,叶柄较细长,有白芹、青芹,品种很多。
近些年从国外引入,已广泛栽培并深受百姓喜爱的"西芹",叶柄宽厚,单株叶片数多,重量大,可达1Kg以上。
二、生长特性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
干燥,可耐短期零度以下低温。
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4℃,最适温度15~20℃,15℃以下发芽延迟,30℃以上几乎不发芽,幼苗能耐-5~-7℃低温,属绿体春化型植物,3~4片叶的幼苗在2~10℃的温度条件下,经过10~30天通过春化阶段。
西芹抗寒性较差,幼菌不耐霜冻,完成春化的适温为12~13℃。
芹菜的种子小,幼芽顶土力弱,出苗慢。
播种在高温、土壤板结、畦内积水的地块,均不利出苗,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容易发芽。
芹菜幼苗生长缓慢,苗期长,易受杂草危害,育苗中要加强管理。
(1)栽培季节芹菜在华北地区露地栽培,秋季适宜芹菜生长的气候最长,所以产量、质量、栽培面积也最大。
芹菜还能在多种保护地内栽培,实现周年供应。
一般春季栽培1~2月在温室内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中定植,5月下旬至7月采收,秋季栽培,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育苗,8月上、中旬至9月中旬定春植,10月~12月收获。
一般保护地内栽培多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9~11月定植在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1月~3月收获。
(2)播种与管理芹菜出苗较困难,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作育苗畦。
要施足腐熟底肥,为使土壤疏松要多施些圈肥。
为达到出苗快、全、齐,播前7~8天,可进行浸种催芽。
6月中、下旬播种,先用冷凉水12~14℃浸泡12~24小时,将种子淘洗干净,放风凉处晾一会,待种子表面干燥,用湿毛巾包好,放冷凉处(15~20℃)见光催芽,每天用冷水清洗1次。
芹菜如何高效种植?秋冬芹菜的高效种植技术芹菜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保健蔬菜,具有平肝清热、润肺止咳、健脑镇静等功效,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十分有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
而芹菜根据种植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春芹菜和秋冬芹菜。
那么,芹菜如何高效种植?现将秋冬芹菜的高效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芹菜宜选用植株较大、叶柄肥厚、生长势强、抗逆性好、纤维少、品质佳的品种,如文图拉、意大利冬芹、FS芹菜3号、胜利芹菜等。
本芹为我国栽培类型,植株稍小,叶柄细长,但香味浓厚,宜选用津南实芹、白庙芹菜、潍坊青苗芹菜等。
二、育苗技术各地应根据芹菜供市时间及下茬安排情况来安排育苗时间。
一般情况下,芹菜6月上中旬-7月上旬,本芹6月下旬-7月下旬播种育苗。
8月下旬-9月下旬定植,芹菜苗龄65-75天,本芹55-65天。
秋冬茬芹菜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不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如果管理措施不当,则会出现出苗困难、出苗率低、苗期长、秧苗质量差等现象。
苗期管理的关键是创造冷凉潮湿的环境条件,防止干旱、水淹、徒长、死苗等,具体作法如下。
1.低温处理:解除种子休眠芹菜喜冷凉,气温若高于25℃,种子就难以发芽,在15-20℃下才可顺利萌芽,因此夏季播种一定要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
种子浸泡12h后,可置于10℃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处理7-8天解除休眠后再播种。
2.畦面遮荫播种:选地势较高、排灌条件好的沙壤土做苗床,苗床长约10m,宽1.2-1.5m。
将腐熟的有机肥过筛后,均匀撒施到畦面,翻入土内,使粪土混合均匀,然后整平床面,浇透水,将处理好的种子和细沙混匀,均匀撒播在床面,然后覆过筛细土2-3mm厚。
栽667平方米芹菜需优质种子50-80g,苗床30-50平方米。
播种后在苗床上用竹竿等物搭架,架上放些树枝或遮阳网遮荫,防止强光暴晒和暴雨冲打,以利出苗,并能防止幼苗徒长。
3.浇好苗床水:播种后苗床表土要始终保持湿润。
7-8天种子顶土时,轻洒1次水,使幼苗顺利出土,8-10天即可齐苗。
温室大棚秋冬茬芹菜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秋冬季光照弱、温度低,蔬菜难以成长,而采用温室大棚种植,可以提高秋冬茬芹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配以多种相应技术措施,控制好温室的生态环境,例如调光、增温、防病、加强施工等管理措施,不仅可以提升芹菜在温室大棚中的生产质量,而且可使秋冬茬芹菜的种植管理更具流程化。
1 播种前准备1.1 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为适应温室大棚的生长环境,需要从芹菜品种的抗寒、耐热、优质程度、口感等方面进行分析,不仅要保证该品种芹菜的生长习性与温室大棚环境相契合,还要保证秋冬茬芹菜的销售成果,这样才能表达出品种选择工作的作用与价值,科学提升蔬菜种植户的利润效益。
根据上述筛选条件,可以将百合西芹、天津实芹以及美国西芹等作为参考对象。
此外,还要对秋冬茬芹菜的种植茬口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将温室大棚秋冬茬芹菜的播种期定在8月,可保证上市期为10月左右;同理,可将冬春茬芹菜的播种期定于12月,可保证上市期为2月左右。
1.2深耕施肥播种前要采取深耕施肥措施,具体如下。
在播种前15~20天,针对耕种环境施以优质农家肥,常以鸡粪、羊粪为主,必须腐熟前方可施入,辅之使用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等;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细土进行搅拌,均匀散落到土壤外表,随后还要耕翻30厘米左右。
施肥完毕后,需要整地做畦,具体为在耕翻后針对地表进行画线,提前对耕种区域进行规划,同时针对各区域中的土块进行打碎,保证不同耕种区域中土壤密实程度,可以采用小木板对整个耕种面进行拍打,这样可有效防止后期浇水中的塌陷情况,最后将整平与整细的待耕种区域进行闲置处理,在5~7天后可以进行覆盖地膜,以此来强化土壤的缩水效果。
在已整好的地块中平铺地膜,整个地面覆满地膜,选择苗龄30天,苗高10~15厘米的五六片真叶、叶色鲜绿、无黄叶、无病虫害、根系多而白的健壮幼苗进行定植。
1.3消毒措施为保证秋冬茬芹菜的生长环境,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日光温室消毒措施,具体为在实际播种前5~7天,使用硫磺粉与敌敌畏乳油与适量锯末混合搅拌,在温室内部进行熏蒸1~2天,同时采用适量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均匀散落到温室地面。
秋芹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秋芹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及苗期管理、定植、定植后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秋芹菜;高产;大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80-01
秋芹菜是重要的绿叶蔬菜,既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又有较好的药用作用(因芹菜是吸收锌元素较高的蔬菜,对人体因缺锌造成的心血管病有较特殊的疗效),深受人们喜爱。
芹菜较耐寒,幼苗能耐-5~-4 ℃低温,成株可耐-10~-8 ℃低温,在大棚内适当加以覆盖可安全越冬,在单斜面大棚中冬季还可以生长。
芹菜不耐高温,其生长喜冷凉气候,适宜白天温度为20~22 ℃,夜间为13~18 ℃,地温为15~20 ℃,在32 ℃以上高温中生长不良。
芹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 ℃,7~10 d出苗。
其生长喜中等光照(1万~4万lx),也可耐4 000 lx左右的弱光。
在夏季生产往往需要适当遮荫降温。
芹菜根系发达,耐湿性较强,较耐肥水。
其种子收获后有一段休眠期,因此夏季播种要进行低温处理,打破休眠。
现介绍秋芹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选择大棚芹菜栽培,要求选用耐低温、耐弱光、叶柄长而且实心、纤维少、品质好、产量高、耐贮藏,不易抽薹的品种。
早熟品种有西芹、铁杆青、天津实心等;中晚熟品种有京芹一号、康乃尔019、意大利冬芹、美国白芹等,一般产量为45~75 t/hm2。
此外,还有天津黄苗芹菜、青岛崂山赵村芹菜及潍坊青苗芹菜等,用种量15.0~22.5 kg/hm2。
2 育苗及苗期管理
大棚秋芹菜的收获期为新年前后,多于拱圆形大棚栽培,也可用无覆盖单斜面大棚栽植。
12月上旬收获,经短期贮藏到春节前后供应市场,可只盖一层薄膜,12月中旬以后收获的,就要根据夜间温度采用多层覆盖进行栽培。
2.1 种子处理
芹菜的种子种皮革质、坚硬,还含有油腺,透水能力差,播种后发芽、出苗都很好。
为促使种子发芽快、出苗快、苗全、苗齐,播种前应多进行浸种催芽。
一般用35 ℃的温水浸种12 h,再搓种子使种皮破裂,用水淘洗干净,略晾一会用湿布包好,再加盖湿麻袋片保湿,放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催芽。
催芽期间,每天早、晚各用清水冲洗1次,保持种子清洁、湿润、通气,从而使发芽均匀。
催芽温度保持在20 ℃左右,4~5 d即可发芽。
当有80%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
2.2 播种
大棚秋芹菜播种期在7月上中旬。
此时温度高、雨水多,育苗畦要选在高燥、排涝方便的地块或做成小高畦,以利于排涝。
播种前结合整地,施用充分腐熟捣碎的有机肥作基肥,施用量30 t/hm2左右,深翻细耙。
芹菜育苗畦最忌带有未捣碎的粪块和土坷垃,否则易造成烧根、烂种或种子深浅不一、出苗不齐不全。
做畦后起出一层细土备作覆土。
为防止蚯蚓危害,播前数天随水冲施氨水300 kg/hm2,待墒情合适时再耙1次[1]。
播种宜选在阴天或傍晚进行,以防烈日烤伤幼苗。
播种量不能过大,一般用种量以15.0~22.5 kg/hm2为宜,防止小苗密集徒长。
播前在准备好的苗畦中选浇1次透水,待水渗下后,均匀撒播种子,播后立即覆盖0.5~1.0 cm厚的细土。
2.3 播种后管理
由于夏季高温炎热,并时有暴雨发生。
为防止曝晒,保湿降温,保证出苗,播种后需进行遮荫。
做法是在畦埂上平搭竹竿,上面再搭盖草帘,遇雨天草帘上搭1层塑料薄膜,防止雨水冲坏床面或床内积水。
苗出齐后,逐渐加强锻炼,最初可在傍晚揭起草帘,翌日光照强时再盖上遮荫,以后可逐渐将草帘撤成“花荫凉”,到苗有1叶1心时完全撤去草帘。
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可每隔1~2 d
于下午浇1次小水,直到苗子第1片真叶展开后,再减少浇水次数。
另外,大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热雨后要进行涝浇园,降低畦温,防止雨涝死苗[2]。
2.4 苗期管理
从第1片真叶展开到长出4~5片叶为幼苗期。
因苗小细弱,生长缓慢,对土壤旱涝、高温、养分不足反应敏感,而且易受杂草危害。
为此,2~3叶前要保持畦面湿润,2~3叶后可减少浇水次数,做到见干见湿。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除草、间苗,15 d后再间苗1次,苗距1.0~1.5 cm,30 d后2片真叶展开,进行第3次间苗,苗距保持在2.5~3.0 cm。
3片真叶展开后,可追1次提苗肥,即冲施硫酸铵112.5~150.0 kg/hm2。
3 定植
播种后50 d左右,即当幼苗高10 cm、有4~5片叶时,可进行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为9月上旬。
芹菜为喜肥水蔬菜,定植前可施腐熟厩肥75 t/hm2,深翻晒茬,耙平后做成宽1.5 m、长2.2 m的菜畦。
定植宜于下午或阴天进行,以利缓苗。
为了减少拔苗时伤根,定植前1 d下午或定植的当天上午,对苗畦要浇透水。
苗要分次拔,先拔大苗定植,留小苗继续生长。
每次拔苗后,苗畦都应浇小水,使床土落实,保护留下的幼苗根系。
大棚秋芹菜要合理密植,以行距15~20 cm,株距10~12 cm,定植45.0万~52.5万株/hm2为宜。
定植后浇1次小水。
栽植深度以不埋住苗系心叶为准。
栽的过深浇水后心叶淤泥影响生长,降低成活率,栽的过浅时容易被水冲出,造成缺苗。
4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的第2 d下午应再浇1次缓苗水,以后可2~3 d浇1次水。
缓苗后主要是生新叶和发新根,原有叶生长并不快。
9月中下旬夜温降低,蹲苗时间不要太长,要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加强中耕划锄。
当新叶大部分展出时,芹菜生长速度加快,对水肥需要量增加,要水肥齐攻。
可施尿素112.5~150.0 kg/hm2,10 d后再追肥1次,以后天气转冷,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以免降低地温和增加大棚内空气湿度。
秋芹菜后期防寒保温是管理的重点。
进入10月中旬,气温下降,应扣棚保温。
此外,夜间底边薄膜不要放下,应打开白天顶棚的通风口,使芹菜逐渐适应大棚环境。
外界最低气温下降至6~8 ℃时,夜间放下大棚底边薄膜并压紧。
白天棚内最高温度达到25 ℃时进行通风。
以后随天气转冷,应逐渐减少通风量。
到11月下旬,除中午、下午进行短时间通风外,则以保温为主。
11月中旬,夜温有时会降至0 ℃。
拱圆形大棚四周应加强草苫保温,单斜面大棚要盖蒲草帘。
5 病害防治
秋芹菜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斑点病,其中叶枯病是棚秋芹菜的重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较大损失。
叶枯病防治方法:①选留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
②加强肥水管理及实行2~3年以上轮作。
③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喷雾,也可
用1∶0.5∶200倍波尔多液防治,每隔7~10 d防治1次,共喷药2~3次即可。
斑点病防治方法:①加强通风,降温和肥水管理,切忌大水漫灌。
②摘除病叶,集中控抗深埋。
③可选用50%多菌灵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喷洒,或用1∶0.5∶200倍波尔多液喷洒,每隔7 d喷1次,连续喷药3~4次,防效较好[3-4]。
6 采收
大棚秋芹菜定植早的,到11月下旬植株长到60~80 cm时即可收获。
11月下旬后,棚温受外界影响较大,要特别注意棚内温度变化。
保温设备不足的要及时收获,作短期贮藏。
芹菜成株虽能耐
-10~-7 ℃低温,但长时间的低温会使芹菜叶和叶柄变黑或糠心,影响品质。
贮存方法:摘去黄叶、老叶柄和烂叶,捆成重约5 kg
的把,在棚内挖深25~30 cm、宽1.5 m,长度不限的浅沟,将芹菜把根朝下码齐排入沟中,上边盖上草苫,可防冻和减少水分蒸发,这样可贮存20 d左右,陆续供应市场。
7 参考文献
[1] 王雁来.无公害芹菜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8):63.
[2] 华晓峰.北方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农民致富之友,2012(6):56.
[3] 麦野,成研.芹菜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6):74.
[4] 李中秋.温室芹菜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