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总论
- 格式:ppt
- 大小:13.20 MB
- 文档页数:106
选择题A1型题1.肿瘤是指: D (1。
1.1)A.炎性增生形成的肿物B.修复过度形成的肿瘤包块C.代偿肥大所致D.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2.不符合...肿瘤性增生的是 B(1.2.1)A.增生的细胞具有异型性B。
需致瘤因素的持续存在C。
细胞代谢旺盛D.可不形成肿块E.相对无止境生长3.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是 A(1。
2.1)A.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B。
血管增生C.纤维组织增生D。
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E.炎症细胞浸润4.有关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下列哪项不正确:C(1.2.1)A.幼稚性B.与机体的不协调性C.致瘤因素消除后停止增生D.相对无限制生长5.有关肿瘤增生与炎性增生:D(1。
1.1)A.两者无差异B.二者对机体均有利C.两者只有量的差异D.二者具有质的区别E. 二者对机体均不利6.肿瘤的实质是指:C(1.1.1)A.肿瘤的血管B.肿瘤的结构C.肿瘤细胞D.肿瘤的良恶性7.决定肿瘤特性的是:A(1。
1。
1)A.肿瘤的实质B.肿瘤的血管C.肿瘤的间质D.肿瘤的结构8.鉴定恶性肿瘤的组织起源和组织类型主要依据是:B(1.2。
1)A.癌珠的形态B.肿瘤的实质形态C.肿瘤间质的类型D.肿瘤的生长方式E. 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9.肿瘤的异型性是指:A(1.2。
1)A.肿瘤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B.实质与间质比例的差异C.肿瘤之间大小的差异D.肿瘤之间的形态差异E。
肿瘤生长速度的差异10.区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学依据是: D(1。
2.1)A.生长方式B.实质与间质的比例C.生长速度D.异型性E。
间质的类型11.恶性肿瘤异型性主要表现在C(1。
1。
1)A。
肿瘤细胞胞浆嗜碱性B。
可见核分裂C.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D。
肿瘤细胞分泌减少E.组织结构紊乱12.良性肿瘤异型性主要表现在 C (1.1。
1)A.细胞形态不一B.核分裂像增多C.组织结构紊乱D.细胞间变明显E.细胞分泌减少13.不符合...肿瘤形态特点的描述的是 A(2。
药物化学总结名词解释: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药效团:相同作用类型的药物中化学结构相同的部分,这部分结构称为药效团。
广义的定义是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在三维空间具有相同的疏水、电性和立体性质,具有相似的构象。
前药: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进入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发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生物电子等排体:外层电子数目相等或排列相似,且具有类似物理化学性质,因而能够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的一组原子或基团。
结构特异性药物:药物产生生物活性的类型和强度主要是因为化学结构的特异性,使药物分子与特异的生物大分子(受体)在空间发生互补的相互作用或复合,所以这类药物的化学反应性、分子形状、体积和表面积、立体化学状况、功能基配置、电荷分布都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上述各种性质都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的特异性。
β-内酰胺酶抑制剂: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而研究开发的一类药物。
β-内酰胺酶是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又具有抗菌活性,通常与不耐酶的β-内酰胺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是一类抗菌增效剂。
药物: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调节生理机能的特殊化学品。
“me-too”药物:“me--too”药物特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其药效和结构与同类的已有的专利药物相似。
―――Chapter 5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写出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什么巴比妥酸无活性?答:在生理pH7.4下,Pk a=4.12,未解离度0.05%,成离子状态,几乎不能透过细胞膜和BBB,药物很难被吸收。
外科总论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急性肾功能衰竭进入多尿期,下列哪项最不可能出现?A、脱水B、血尿素氮及肌酐即可降至正常C、低钾血症D、上消化道出血E、继发感染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急性肾功能衰竭进入多尿期,血尿素氮及肌酐下降至正常仍需一段时间。
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局部麻醉药吸收的因素A、药物剂量B、术前用药C、局麻药性能D、血管收缩药使用E、作用部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术前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紧张恐惧、提高痛域、抑制腺体分泌、消除或减弱一些不利的反射3、下述有关体液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不同年龄体液占体重都是60%B、肥胖者体液含量高C、年龄越小,体液越少D、男性体液含量少E、因年龄、性别、胖瘦而异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体液总量的分布因年龄、性别、胖瘦而不同,从婴儿到成年人,体液量占体重的比例逐渐减少4、肠内营养并发症与输入速度及溶液浓度有关的是A、胆囊结石B、肠道细菌移位C、误吸D、腹胀、腹泻E、肠炎正确答案:D5、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呼吸深而快B、呼气中带有酮味C、面部潮红D、心率加速E、耳前叩击试验阳性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而快,呼气可带酮味,氢离子浓度升高抑制心肌收缩力,患者心率加快、心音弱、血压低;氢离子浓度升高致毛细血管扩张、6、哪种情况不宜选择椎管内麻醉是A、下腹部手术病人B、休克病人C、糖尿病病人D、老年病人E、合并有呼吸系统疾患正确答案:B7、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严重高钾血症,治疗首选A、血液透析B、腹膜透析C、单纯超滤D、11.2%乳酸钠静脉推注E、降钾树脂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8、陈某,女,43岁,行“局麻下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
行局部浸润麻醉后烦躁不安、寒战、呼吸急促、胸闷,继之四肢抽搐、惊厥。
化学致癌机制总论一、化学致癌机制——化学致癌多阶段过程:1.引发阶段:启动阶段是指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亲电子剂)与DNA作用,导致体细胞突变成引发细胞的阶段。
在引发过程中至少有三个细胞功能是重要的,即致癌物的代谢,DNA修复和细胞增殖。
而细胞增殖一次或多次细胞分裂来"固定"引发事件,引发所导致的基因型改变是不可逆的。
没有阈值。
2.促长阶段:促长阶段是引发细胞增殖成为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的过程。
促长剂单独使用不具致癌性,存在阈剂量和最大效应,其剂量反应关系呈S形曲线。
引发细胞的增殖,导致良性局灶性病理损害。
促长阶段历时较长,早期有可逆性,晚期为不可逆的,持续给以是必需的。
具有促长作用的巴豆油中有效成分为佛波醇酯(TPA)。
3.进展阶段:进展阶段是从促长阶段产生的细胞群(癌前病变、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的过程。
进展主要表现自主性和异质性增加,肿瘤获得生长、侵袭和转移能力。
这是由于在进展阶段核型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不可逆性。
二、化学致癌机制——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不经过代谢活化,化学物原形或母体本身就具有活性的致癌物,称为直接致癌物。
本身有致癌活性,需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致癌物称为前致癌物或间接致癌物。
前致癌物经过代谢活化,产生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称为终致癌物。
代谢活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称为近致癌物。
化学致癌物在体内的致癌活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即为代谢活化和代谢解毒的平衡。
化学致癌物活化代谢举例如下:如苯[并]芘(BaP)的活化代谢为在P450催化下生成BaP-7,8-环氧化物,再经过环氧化物水化酶(EH)的作用,生成BaP-7,8-二氢二醇,经P450的再次作用形成终致癌物BaP-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
主要灭活产物为由P450催化生成的BaP-3-OH及BaP环氧化物在GST的催化下,生成GSH-S结合物。
三、化学致癌机制——体细胞突变,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支持体细胞突变学说:癌症的单克隆起源(即癌症来源于单个改变了的细胞);大多数致癌物代谢转化为化学活泼的亲核或亲电子物质,且以DNA为关键性靶(形成加合物)。
肿瘤化疗总论第某章肿瘤化疗肿瘤的治疗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药物治疗,如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中药治疗等,另一类是非药物治疗,如手术、放疗、射频治疗等。
化疗是药物治疗最主要的手段。
化疗(chemotherapy),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化学药物治疗的意思,广义而言,所有采用化学药物进行的治疗,均可称为化疗。
但肿瘤化疗与普通内科的化疗有不同的内涵,一般而言,普通内科使用的化学药物毒副作用一般较轻,无需特别关注,而肿瘤化疗通常使用一些毒副作用较大且对机体正常细胞损伤明显的化学药物,这类化学药物被称为“细胞毒药物(cytoto某icagent)”。
肿瘤化疗通常特指采用细胞毒药物进行的肿瘤治疗,因此,称其为细胞毒治疗更为确切,但基于传统习惯,目前仍延用这种说法。
肿瘤的化疗起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最早使用氮芥治疗淋巴瘤获得了成功,随着药物研究的发展,目前化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与手术、放疗并称为肿瘤的三大治疗方法。
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越来越多的肿瘤通过化疗获益,已有一些肿瘤通过化疗达到了临床治愈或长期生存的效果。
第一节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与肿瘤化疗一.细胞周期动力学细胞增殖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见图1),可分为四个时相: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有丝分裂期(M期)。
细胞在不同的时相中完成不同的事件:G1期为细胞分裂终止到开始合成DNA的准备阶段;S期主要合成DNA,使DNA含量增加1倍,也合成RNA和蛋白质;G2期DNA合成完毕,细胞把双倍的DNA分配给子细胞,为有丝分裂作准备;M期染色体一分为二,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代细胞。
分裂结束后,细胞退回到G1期,细胞周期完成。
有时细胞G1期明显延长,细胞长期处于静止的非增殖状态,称为G0期。
处于G0期的细胞可以作为储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新增殖。
肿瘤增殖比率指增殖细胞群在肿瘤群中的百分率,增殖比率=增殖细胞数/肿瘤细胞总数某100%。
外科总论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属于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的是A、放线菌素DB、丝裂霉素C、多柔比星D、甲氨蝶呤E、博来霉素正确答案:D2、女,35岁,体重50kg,汽油火焰烧伤,Ⅱ度烧伤面积73%,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A、7500mlB、5500mlC、6500mlD、9500mlE、8500ml正确答案:A3、下肢丹毒易导致A、组织坏死B、化脓C、反复发作D、败血症E、脓血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丹毒容易反复发作4、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切口较长时,可以先标记B、切开皮肤时,应使皮肤绷紧C、任何皮肤切口应以下刀后一次切完为佳D、切开皮肤后,宜另换手术刀E、直接切至需要的深度,不需分层切开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在进行组织切开时,应按解剖层次分层切开5、患者男性,51岁。
车祸后6小时入院,意识模糊,四肢冰冷,血压9.33/6.67kPa(70/50mmHg),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是A、中度低血容量性休克B、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C、中度感染性休克D、轻度低血容量性休克E、重度感染性休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患者的收缩压为70mmHg,意识模糊,四肢冰冷,应该诊断为重度休克,休克发生的原因为车祸,并且被送往医院时,已经经历了6个小时,因此应该诊断为B选项,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6、腹部手术,皮肤切口较大,最常用执刀方式A、执笔法B、执弓法C、指压法D、反挑法E、抓持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皮肤切口较大时,常用执弓法执刀7、女,50岁,因反复呕吐5天入院。
血清钠118mmol/L,脉搏120次/分,血压70/50mmHg,应诊断为A、轻度缺钠B、中度缺钠C、重度缺钠D、中度缺水E、重度缺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患者血清钠<135mmol/L,应为低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根据缺钠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其血钠分别为<135、<130、<120mmol/L,故诊断为重度缺钠8、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以原发性HCO3-降低(<21mmol/L9、关于外科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痈是指多个不同部位散在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B、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C、疖是指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D、丹毒是皮下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E、混有厌氧菌感染的蜂窝织炎可出现皮下捻发感正确答案:A10、微循环扩张期的特征是A、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内B、血液粘稠度增加,发生DIC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小静脉收缩D、凝血因子耗竭,发生出血倾向E、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微动、静脉收缩正确答案:A11、病人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为A、10cmB、15cmC、8cmD、6cmE、4cm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病人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为15cm12、下列药物中抗胆碱药为A、安定B、氟哌利多C、哌替啶D、东莨菪碱E、巴比妥钠正确答案:D13、脾破裂休克时应A、积极抗休克,病情继续恶化时手术B、积极抗休克同时迅速手术C、先手术,后抗休克D、先治休克,待休克好转后及早手术E、一旦确诊,立即手术正确答案:B14、关于创伤性炎症反应,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创伤性炎症不利于创伤的修复B、伤后不久周围组织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渗出,使局部红肿痛C、炎症反应是由一些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D、伤后组织裂隙内充有血液、血凝块、脱落细胞E、如不发生感染、异物存留等,炎症可在3-5日趋向消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创伤后炎症清除损伤或坏死组织,为组织再生和修复奠定基础15、以下哪些情况不需要行肠外营养A、消化道瘘B、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C、胃大部切除吻合口瘘D、急性阑尾炎术后E、严重烧伤感染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肠外营养适应症:不能正常进食,如高位肠瘘、食管和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小肠过短及癌肿16、以下不属于丹毒感染的特征的是A、常有皮肤、粘膜破损B、病情发展迅速C、感染边界清析D、灼痛E、明显组织坏死、化脓正确答案:E17、术中的无菌原则,下列错误的是A、碘酊、乙醇涂擦皮肤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厘米B、同侧手术人员换位,一人应先退一步,然后平移换位C、铺巾顺序:先铺操作者对面或相对不洁区,最后铺靠近操作者的一侧D、手术巾放置不准确时,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动,不能向内移动E、大单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应垂下超过手术床30cm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同侧手术人员的换位时,一人应先退一步,背对背地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非18、女性,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