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KN2A基因以及EB病毒A73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相关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1.60 KB
- 文档页数:3
淋巴瘤相关基因的功能及临床意义张莹;甘润良【摘要】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有众多的基因参与其中.某些基因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如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PRF1基因突变,套细胞淋巴瘤中SOCS3基因缺失及甲基化等与淋巴细胞的恶性增殖有关;某些基因与淋巴瘤的诊断有关,如检测BCL10基因突变、CDH1基因甲基化、MALT1基因重组等有助于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或者类型的鉴别;某些基因与淋巴瘤的治疗有关,如治疗前后PIG-3基因表达出现改变,IL-10基因的不同基因型患者对同种治疗的反应不同等;某些基因与淋巴瘤的预后有关,如P15启动子甲基化、CDKN2A缺失等与生存指标有关,可作为淋巴瘤的预后指标.【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45)001【总页数】4页(P174-177)【关键词】淋巴瘤;基因;功能;临床意义【作者】张莹;甘润良【作者单位】421001 衡阳,南华大学肿瘤研究所;421001 衡阳,南华大学肿瘤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简称淋巴瘤。
按病理组织学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前发现大量的基因异常改变如突变、甲基化、缺失、易位、重组等,可能导致淋巴瘤的发生,并有助于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提示预后。
认识这些基因的功能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对于揭示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L20、 MAdCAM-1、CCR6基因:Takata等[1]研究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DFL)的发生机制,用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72例组织样本,包括十二指肠滤泡淋巴瘤(DFL),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淋巴结滤泡淋巴瘤(NFL)样本,3种类型淋巴瘤差异表达基因(DEG)的表达谱表明,十二指肠滤泡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有共同的特点,CCL20和MAdCAM-1在DFL和MALT淋巴瘤中上调,但在NFL中下调,双重免疫荧光显示,CCL20和CCR6在DFL和MALT淋巴瘤中均共同表达,得出CCL20和MAdCAM-1的高表达和CCL20和CCR6的共同表达在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EB病毒VCA-IgA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
张文英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6(13)1
【摘要】目的:分析普查人员中VCA-IgA抗体阳性率与鼻咽癌检出关系,及鼻咽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抗体,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普查人员28 228例检出VCA-IgA抗体阳性2 442例,阳性率8.65%,检出早期鼻咽癌8例.结论:本法对普查鼻咽癌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一定意义.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张文英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545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2
【相关文献】
1.EB病毒三项检测试剂盒(VCA-IgA、EA-IgG、NA1-IgA)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邓卫武
2.联合检测p53自身抗体与EB病毒VCA-IgA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J], 彭裕辉;谢长乐;庄珊珊;张利群;许镒洧
3.定量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及EB病毒DNA对鼻咽癌筛查和诊断的价值[J], 李晓;杨永泉;廖海平;孙朝晖;李林海
4.Rta-IgG联合VCA-IgA和EA-IgA EB病毒抗体检测对湖南地区鼻咽癌的诊断价
值研究 [J], 唐浩能; 李嵛冉; 唐玲丽; 任亚萍; 陈远林; 秦立新; 胡敏
5.EB病毒VCA-IgA联合FH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J], 秦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喉癌的关键基因董周威王启威张丽萍林丽红徐丹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技术探讨喉癌的发生机制,寻找用于喉癌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基因。
方法本研究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51985和GSE59102,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利用CyLoscape进行了模块分析,筛选关键基因。
然后用Oncomine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泛癌分析,从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Llas,TCGA)下载喉癌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资料,对关键基因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和生存分析。
结果共筛选出差异基因218个o KEGG途径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唾液分泌、ECM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周期等途径。
利用CysL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筛选出CHEK1、SERPINE1、SPP1、COL1A1、FOXM1、MMP9、CXCL12和MMP1共8个基因为关键基因。
将关键基因输入GEPIA数据库寻找相似基因,将所有基因输入MeLascape进行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细胞外组织结构、PID整合素1途径、有丝分裂染色体分离等。
利用TCGA数据库数据进行关键基因在喉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表达差异分析,8个关键基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分析中,笔者发现COL1A1和MMP1的表达与喉癌总生存率显著相关。
结论本研究中发现的差异基因和关键基因有助于深入了解喉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喉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候选靶点。
关键词喉癌生信分析关键基因差异分析中图分类号R76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9/j.issn.1673-548X.2021.01.021Analysis of the Hub Genes in Laryngeal Carcinoma by Bioinformatics.Dong Zhouwei,Wang Qiwei,Zhang Liping,et al.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the Fourth Hospital of Harbin,Heilongjiang15002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Lhe mechanism of laryngeal cancer by using bioinformaLics and Lo find Lhe key genes for diagnosis and LreaLmenL of laryngeal cancer.Methods In Lhis sLudy,gene chip daLaseLs GSE51985and GSE59102were downloaded from 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Lo scree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and funcLional enrichmenL analysis of Gene OnLology(GO)and KyoL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was carried ouL.The proLein-proLein inLeracLion neLwork(PPI)was consLrucLed by using STRING online daLabase,and Lhe key genes were screened by using Lhe module analysis of CyLoscape.Then,Oncomine daLabase was used for pan一cancer analysis of key genes,and Lhe gene expression daLa and clinical daLa relaLed Lo laryngeal cancer were downloaded from Lhe Cancer Genome ALlas(TCGA)Lo conducL gene expression differences and survival analysis of Lhe key genes.Results ToLally218differ-enLial genes were screened ouL.KEGG paLhway analysis showed LhaL Lhe differential genes were mainly enriched in salivary secreLion,ECM recepLor inLeracLion,cell cycle and oLher pathways.The key genes of CHEK1,SERPINE1,SPP1,COL1A1,FOXM1,MMP9,CXCL12 and MMP1were screened ouL by using cysLoscape software.The key genes were inpuL inLo GEPIA daLabase Lo search for similar genes, and all genes were inpuL inLo MeLascape for enrichmenL analysis,mainly concenLraLed in exLracellular Lissue sLrucLure,PID inLegrin1paLh-way,miLoLic chromosome separation,eLc.The differences of expression of key genes in laryngeal cancer Lissues and normal Lissues were analyzed using TCGA daLabase daLa,and all key genes had sLaLisLical significance.In Lhe survival analysis,we found LhaL Lhe expressions of COL1A1and MMP1were significanLly correlated wiLh Lhe overall survival raLe of laryngeal cancer.Conclusion The differenLial genes and key genes found in Lhis sLudy can help us Lo understand L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aryngeal cancer and provide a new candidate Lar-geL for Lhe diagnosis and LreaLmenL of laryngeal cancer.Key words Laryngeal cancer;BioinformaLics analysis;Key genes;Differential analysis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9-225);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8019)作者单位:150020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耳鼻喉科(董周威、张丽萍、林丽红、徐丹);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启威)通讯作者:王启威,电子信箱:aaaqww@喉癌的发生率在呼吸道肿瘤中位居第2位,仅次于肺癌,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5万,大多数的喉癌患者处于临床m期和N期才被发现,喉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这就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筛查寻找用于喉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l]o喉癌的病因复杂,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饮酒、接触有・97・毒物质、饮食习惯、辐射、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咽喉返流等⑵。
广州地区鼻咽癌筛查人群EB病毒感染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窦前;张玉振;周勇【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40)10【摘要】目的研究广州地区鼻咽癌筛查人群中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的感染状况,并对EBV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在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进行EBV抗体VCA-IgA和NA1-IgA检测的鼻咽癌筛查人群的资料,年龄20岁以上,了解EBV感染状况,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共收集研究对象55311例,其中男35429例(64.05%),女19882例(35.95%),总体EBV感染率为8.0%,不同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EBV感染率增高,20~39岁感染率7.07%,40~59岁感染率7.86%,60~79岁感染率10.11%,≥80岁感染率10.99%(χ^(2)=85.48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EBV的风险显著增加,40~59岁人群感染EBV的风险较20~39岁人群高10.6%(OR=1.106,95%CI:1.028~1.190);60~79岁人群感染EBV的风险较20~39岁人群高42.2%(OR=1.422,95%CI:1.288~1.569);80岁以上人群感染EBV的风险较20~39岁人群高53.1%(OR=1.531,95%CI:1.230~1.906),有高血压病史的感染风险较无高血压者高10.5%(OR=1.105,95%CI:1.003~1.218);是否有糖尿病史不会显著影响EBV感染结果(P>0.05)。
结论广州地区EBV总体感染率为8.00%,年龄增加和高血压病史是EBV感染的危险因素,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EBV易感人群的筛查与防控。
【总页数】5页(P1440-1444)【作者】窦前;张玉振;周勇【作者单位】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广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相关文献】1.EB病毒感染情况结合间接鼻咽镜筛查长沙市健康人群鼻咽癌2.重庆地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结直肠镜免费筛查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3.西安地区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4.基于决策树的广州地区献血人群抑郁快速筛查模型的构建研究5.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临沂地区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DKN2A基因失活对小细胞肺癌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王勇文;张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DKN2A)失活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 检测SCLC手术切除组织72例和非肿瘤肺部组织68例中CDKN2A基因及其蛋白.结果:SCLC组织CDKN2A 第一、第二外显子表达明显少于非肿瘤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C组织中CDKN2A蛋白低表达率(68.1%)明显高于非肿瘤肺组织(36.8%)(P<0.01);SCLC组织CDKN2A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肿瘤肺组织(P<0.01);CDKN2A在不同病理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SCLC组织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KN2A基因的变异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失活与SCLC发生、发展有关.%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 ( CDKN2A) inactivation 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 Methods:The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CDKN2A in SCLC tissue of 72 cases and non-tumor lung tissue of 68 cases were detected by the semi-quantitative RT-PCR,IHC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The CDKN2A and its first and second exon mRNA expression of SCLC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non-tumor lung tissue,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ir diffenence(P <0. 01). The protein expression rate of CDKN2A in SCLC (68. 1% )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tumor lung tissue(36. 8% ) ( P <0. 01).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CDKN2A in SCL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tumor lung tissue (P < 0. 05 ). There was no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CDKN2A expression in differentpathological stage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SCLC tissue ( P > 0. 05 ). Conclusions: The CDKN2A gene mutation and its encoded protein inactivation a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SCLC.【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7)010【总页数】4页(P1198-1201)【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作者】王勇文;张晋【作者单位】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陕西,西安,710005;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陕西,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最常见的肺部肿瘤之一,对于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研究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
健康博览近年来,随着癌症的发病率愈来愈高,不少老百姓对癌症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癌症会遗传吗?这是很多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家族中有癌症患者的人群来说。
近日,一位40岁的黄女士前往门诊就诊,她表示最近一个月,她开始出现乳头血性溢液,刚进行了穿刺,目前还没有获得病理结果。
黄女士有一个10岁的女儿,她担心如果自己得了乳腺癌,会遗传给下一代。
经过询问,黄女士提及她的一位姑妈曾患有卵巢癌,因此黄女士更加担心自己存在癌症家族史,并且可能会将遗传风险传给自己的女儿。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癌症家族史会遗传,如何进行预防呢?癌症的病因是什么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基因异常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而单因素疾病是由一种明确的因素导致的疾病,例如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导致的,肺结核的治疗就是采用针对结核分支杆菌的药物,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影响癌症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同癌症的病因也各不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因素如大气污染、工作场所的粉尘污染、水域污染等。
●物理因素如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容易导致皮肤癌,电离辐射会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从事石棉工作的工人易得肺癌以及阴茎癌等。
●化学因素即接触化学物质或者化学毒物,如豪华装修中的甲醛、二甲苯等容易诱发白血病以及其他多种肿瘤;长期食用含有添加剂的加工食品等。
●生物因素主要指病毒感染,也包括一些细菌感染。
如人乳头状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相关,EB 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相关,乙肝、丙肝病毒与肝癌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相关,以及黄曲霉菌毒素与多种胃肠道肿瘤相关等。
●心理因素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熬夜、失眠会影响人的免疫力,导致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最终形成癌症。
●遗传因素由于家族中携带某种癌症的致病基因,在上述提到的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了二次以及多次打击,最终形成癌症。
●其他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以及肥胖等被证明是多种癌症形成的因素。
鼻咽癌复发患者EB病毒DNA及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翁敬锦;司勇锋;邓卓霞;覃扬达;韦嘉章;宁乐平;陆锦龙;江河;韩星【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6(038)010【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复发患者治疗前后EB病毒(EBV)-DNA、病毒衣壳蛋白抗原-IgA(VCA-IgA)和早期抗原-IgA(EA-Ig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鼻咽癌复发患者124例为复发组,其中手术组77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或鼻内镜手术联合放、化疗;放化疗组47例,采用放疗和(或)化疗.另选取30例鼻咽癌治疗后放射性颅底骨坏死患者(无复发)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所有患者血清VCA-IgA、EA-IgA、EBV-DN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复发组、对照组EBV-DNA阳性率分别为51.61%、0,两组VCA-IgA和EA-Ig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局部、颈部、局部及颈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间EBV-DNA、VCA-IgA和EA-Ig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复发鼻咽癌患者中,EBV-DNA阳性率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增高(P<0.05),但VCA-IgA及EA-Ig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手术组与放化疗组EBV-DNA、VCA-IgA、EA-Ig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手术组EBV-DNA转阴率高于放化疗组(P<0.05),且手术组EBV-DNA阳性率低于放化疗组(P<0.05),但两组VCA-IgA及EA-Ig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EBV-DNA可能有助于判断鼻咽癌复发和分期,手术治疗有助于清除机体的EBV.但在鼻咽癌治疗后放射性颅底骨坏死患者中仍可检出VCA-IgA、EA-IgA,建议对患者的抗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总页数】5页(P1355-1358,1373)【作者】翁敬锦;司勇锋;邓卓霞;覃扬达;韦嘉章;宁乐平;陆锦龙;江河;韩星【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鼻咽癌研究所,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鼻咽癌研究所,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鼻咽癌研究所,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鼻咽癌研究所,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鼻咽癌研究所,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鼻咽癌研究所,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鼻咽癌研究所,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鼻咽癌研究所,南宁市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相关文献】1.鼻咽癌患者外周血EB病毒抗体及DNA检测的研究 [J], 蒙以良;李晓华;覃艳春;杨珊2.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EB病毒特异性DNA酶抗体的变化 [J], 李泽卿;王秋萍;田勇泉;肖健云;赵素萍;陶正德3.EB病毒抗体及其DNA在鼻咽癌复发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刘艳石;刘璐4.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特异性DNA聚合酶抗体的检测 [J], 谢民强;陶正德5.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衣壳抗原IgA抗体、衣壳抗原IgG抗体、EBV-DNA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吴博文; 邹光美; 黄朝任; 陈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NA高甲基化介导FOXO1转录表达下调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于鹏;金金欣;冀火金;黄兰川;刘进;蔡永林【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1)3【摘要】目的:探索叉头盒O1(FOXO1)在鼻咽癌(NPC)中异常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对NP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采用GEO数据集分析NPC中FOXO1表达水平,采用R4.2.1软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
构建FOXO1过表达的NPC细胞系5-8F、HONE1(FOXO1-5-8F、Ctrl-5-8F、FOXO1-HONE1、Ctrl-HONE1)。
分别通过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
通过重亚硫酸氢盐基因测序技术进行DNA甲基化测序。
结果:FOXO1 mRNA在NPC细胞和组织中表达下调。
FOXO1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同时间内,空白对照组的细胞侵袭数量高于FOXO1过表达组(P<0.05),FOXO1过表达抑制细胞周期(P<0.05)。
在NPC组织中,FOXO1 DNA启动子区域存在甲基化位点,其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
结论:NPC中FOXO1基因DNA高甲基化导致其转录下调,由此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FOXO1可能是NPC的肿瘤抑制基因。
【总页数】9页(P364-372)【作者】于鹏;金金欣;冀火金;黄兰川;刘进;蔡永林【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学检验科;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鼻咽癌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相关文献】1.SATB1高表达通过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而介导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转移2.miR-27a下调肾癌细胞FOXO1表达并促进其细胞增殖3.慢病毒介导shRNA靶向下调Cx26表达对人高侵袭性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的影响4.下调HOX转录反义RN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周期及侵袭能力的影响5.miR-493-5p下调METTL3表达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仪的不精密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临床可报告范围、仪器模式间比对、生物参考区间及仪器分类与人工分类比对等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该仪器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本次精密度验证试验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均符合评价标准,精密度良好。
(2)本检测系统室间质评成绩合格。
(3)携带污染率小,各项携带污染率均符合仪器的性能要求。
(4)各检测指标的线性试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a值均在1.00±0.05范围内,r2≥0.95,符合要求,各指标线性范围有效。
(5)仪器自动模式与手动模式之间比对结果符合要求,验证通过。
(6)检测系统结果均至少有95%数据分布在现行生物参考区间内,验证通过。
(7)仪器分类与人工分类比对结果符合要求,验证通过。
综上所述,本室西门子ADVIA 212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通过了对不精密度、可比性、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携带污染率、生物参考区间、不同进样模式间比对、仪器分类与手工分类比对等性能指标的验证,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参考文献[1]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S].北京: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2012.[2]Hedley BD,Keeney M,Chin-Yee I,et al.Init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UniCel(R)DxH 800Coulter(R)cellular analysissystem[J].Int J Lab Hematol,2011,33(1):45-56.[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96.[4]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EP5-A2Evaluation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clinical chemistry devices[S].Wayne,PA,USA:NCCL,19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WS/T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6]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EP6-A 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a statistical approach[S].Wayne,PA,USA:NCCLS,2003.[7]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EP10-A2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clinical laboratory methods[S].Wayne,PA,USA:NCCLS,2002.[8]王治国.临床检验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收稿日期:2015-10-26)△ 通讯作者,E-mail:zxyang17@163.com。
胃癌免疫治疗相关的TCGA和ACRG分子分型1、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TCGA)分子分型:近年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通量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胃癌分子分型策略。
2014年根据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析提出4种分子亚型:EB病毒感染型(EBV)、微卫星不稳定型(MSI)、染色体不稳定型(CIN)以及基因组稳定型(GS)。
其中,EBV型和MSI型是免疫治疗可能获益类型,而CIN和GS型对免疫治疗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较小。
(1)EBV型:约占8.8%,男性多见(82%),主要见于胃底和胃体(62%);PIK3CA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80%),其他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ARID1A和BCOR,而TP53突变罕见。
此外,DNA超甲基化水平非常高,且在所有EBV感染的病例中都发现了CDKN2A启动子高甲基化导致p16失活,而CDKN2A被认为是胃癌中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
此外,JAK2、CD274[即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PDCD1LG2(即PD-L2)和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2即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扩增,以及PTEN、SMAD4、CDKN2A 和ARID1A缺失也常发生。
(2)MSI型:TCGA中第二常见亚型,约占21.7%,多见于老年女性,好发于胃窦或幽门,具有较高的突变率,主要为PIK3CA、ERBB2、ERBB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以及在其他肿瘤常见的热点基因。
富含DNA超甲基化,包含MLH1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导致MLH1错配修复蛋白沉默表达,被认为是造成MSI型病例的主要原因。
(3)CIN:TCGA研究中的大部分胃癌属于此类,约占50%,常见于胃食管交界处和贲门,多属Lauren分型中的肠型,老年人多见。
最为常见的基因变异为TP53突变(73%),此外,具有大量ERBB扩增,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EGFR、ERBB2、ERBB3、c-Met和编码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如CCNE1、CCND1和CDK6等,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检测血清EB病毒多项抗体对鼻咽癌的诊断意义
王明丽;徐笑红;卢加荪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0(002)012
【摘要】目的:探计检测血清EB-VCA-IgA、IgG、IgM和EA-D-IgG抗体水平对鼻咽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酶免疫法。
检测后疗前后鼻咽癌91例,鼻咽部炎症20例和正常人30例。
结果:各种抗全对治疗前鼻咽癌敏感性分别为VCA-IgA90.9%、IgG91.4%,IgM11.5%和EA-D-IgG65.7%。
结论:同时检测VCA-IgA和EA-D-IgG两项抗全更有助于对鼻咽癌的诊断。
【总页数】1页(P797)
【作者】王明丽;徐笑红;卢加荪
【作者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30.4
【相关文献】
1.EB病毒EA/IgA抗体定量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 [J], 钟亮星;段辉;邓粤敏
2.联合检测三种抗EB病毒抗体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 [J], 王春阳;邹学森
3.联合检测EB病毒不同抗体及EB病毒DNA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 [J], 叶倩;李筱莉;陈岩松;郭俊英;高嫣妮;余小龙;崔兆磊;陈燕
4.检测血清EB病毒多项抗体对鼻咽癌的诊断意义 [J], 王明丽; 徐笑红; 卢加荪
5.联合检测三种抗EB病毒抗体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 [J], 王春阳[1];邹学森[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预测分析引言: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多发于40-60岁中年人群。
其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香港等地。
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鼻咽癌的流行情况,并对未来进行预测和防控措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与预测分析。
一、鼻咽癌的流行病学调查1.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和比较,我们发现鼻咽癌有以下的流行病学特点:首先,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约为2:1;其次,高发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之间;第三,在高发地区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广东省以及香港属于高风险区域,而内地其他省份发病率相对较低;最后,流行季节方面,鼻咽癌的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
2. 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经过比较各地癌症登记资料并开展个案对照研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危险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首先,吸烟和饮酒是导致鼻咽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尤其是长期大量吸烟和高度频繁饮酒者患鼻咽癌的风险更高;其次,遗传基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易感性。
家族史阳性的人群患该病的风险明显增加;第三,慢性鼻窦炎、过度使用鼻腔清洁剂以及长时间接触油漆、铬镉等有害物质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二、预测分析与控制策略1. 预测模型构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在充分了解鼻咽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流行规律的基础上,我们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
通过建立ARIMA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结合历史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变化情况,对未来鼻咽癌发病率做出了一定的预测。
2. 预测结果与控制策略根据预测结果,未来鼻咽癌的发病风险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为了有效控制该疾病的发展,下面提出几点控制策略:首先,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鼻咽癌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其次,严禁吸烟和限制饮酒行为,在社会层面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第三,加强相关产业领域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在工作场所对有害物质进行有效控制;最后,开展早期筛查与定期体检项目,并加大治疗手段的提升。
《中国癌症杂志》2012年第22卷第3期 CHINA ONCOLOGY CHINA ONCOLOGY 2012 Vol.22 No.3227血浆EB病毒DNA检测在鼻咽癌中的应用进展黄爽 管西寅 应红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摘要]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采用PCR方法对鼻咽癌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浆EB病毒DNA(EBV DNA)进行定量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预测复发、转移的风险,治疗前的EBV DNA基线浓度与肿瘤负荷密切相关,而治疗后的EBV DNA含量与肿瘤复发转移关系更密切。
EBV DNA定量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预后指标。
本文就鼻咽癌患者不同时期的EBV DNA水平在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鼻咽癌;EB病毒DNA;预后 DOI:10.3969/j.issn.1007-3969.2013.03.013 中图分类号:R739.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3)03-0227-05The application of detection of plasma Epstein–Barr virus DNA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HUANG Shuang, GUAN Xi-yin, YING Hong-mei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Correspondence to:YING Hong-mei E-mail:yinghm@ [Abstract ] Epstein-Barr virus (EBV)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h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Epstein–Barr virus DNA (EBV DNA) in plasma from the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based strategies can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s and predict the risk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The pre-treatment EBV DNA base line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umor load, and the post-treatment EBV DNA levels can predict th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th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t would be a new tumor-maker. This article brie fl y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plasma EBV DNA from different ph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in the diagnosis, evaluation, monitoring and prognosis-prediction. [Key words ]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Epstein-Barr virus; Prognosis通信作者:应红梅 E-mail:yinghm@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1964年Epstein和Barr从瘤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嗜人类B 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以线性双链DNA形式存在,基因组长约172 kb。
鼻咽癌的遗传学和基因突变研究鼻咽癌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高度侵袭性的头颈部恶性肿瘤。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鼻咽癌的遗传学和基因突变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遗传学和基因突变两个方面探讨鼻咽癌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遗传学研究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在一代到下一代的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
在鼻咽癌的遗传学研究中,人们发现遗传因素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个研究表明,遗传突变是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 遗传突变鼻咽癌的遗传突变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和DNA甲基化等。
染色体异常是指鼻咽癌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数量异常。
早期研究发现,在鼻咽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有3p、9q、11q等。
这些染色体异常不仅影响了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还可能导致多种致癌基因的激活或抑制。
基因突变是指鼻咽癌细胞基因组DNA序列发生的突变。
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多个基因的突变与鼻咽癌的发生相关。
例如,TP53基因突变被认为是鼻咽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突变,它可以导致细胞凋亡和DNA修复功能的丧失,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
另外,C-MYC基因、EGFR基因等的突变也被发现在鼻咽癌中较为常见。
2. 家族研究家族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遗传因素在鼻咽癌中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鼻咽癌的患病风险与家族中的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有些人患有家族性鼻咽癌的患者,其家族中有多名成员也患有相同类型的癌症。
这表明特定的遗传突变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基因突变研究基因突变是鼻咽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基因突变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鼻咽癌发病机制的一些重要细节。
1. 基因变异的定位基因突变的定位是基因突变研究的首要任务。
科学家通过测序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地标记了数百个与鼻咽癌相关的基因突变位点。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鼻咽癌的发生机制,并为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2. 基因突变与治疗反应基因突变与鼻咽癌的治疗反应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