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相互转化问题36张
- 格式:pptx
- 大小:337.33 KB
- 文档页数:36
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不能同时存在看到此题目,你立即会想到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滑动的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而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且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它们不能同时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高三物理复习当中,我们经常遇到下面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是同时存在的.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以便于与同仁共同探讨.例1如图1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物体,物体重为G,静止在斜面上.现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G/2推该物体,物体恰好在斜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等于多少?物体匀速运动的方向如何?图1分析对于这道题,很多学生分析认为,不施加推力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说明开始重力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平衡,现施一水平推力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必沿推力F的方向,此时沿斜面向下的重力与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平衡了,从而得到F=μN,N=Gcos30°,所以μ=F/N=(G/2)/Gcos30°=/2.上述分析是错误的.因为给物体施加推力后,物体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之间只存在滑动摩擦力,而不存在静摩擦力.正确解法因为在推力F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与斜面间存在滑动摩擦力,并且在斜面内,重力的分力、推力F和斜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这三力平衡.首先求出推力F与重力的分力的合力F′的大小F′==(/2)G,F′的方向沿斜面向下与推力F成θ角,则tgθ=Gsin30°/F=1,即θ=45°.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应与力F′平衡,即摩擦力大小为f=F′=G/2,所以μ=f/N=(G/2)/Gcos30°=/3.摩擦力f的方向与力F′方向相反,沿斜面向上,与推力F成135°角,所以物体沿斜面斜向下与推力F的方向成45°角做匀速运动.例2如图2所示,重1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当物体A受到一个大小不为零,平行于斜面的外力F作用后可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试讨论外力F的方向如何?图2分析对于本题,很多学生分析认为,当物体不受推力时,通过计算可以知道物体受力而平衡,处于静止状态.现要使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只需满足推力F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即可.物体在斜面内运动方向不确定,推力F的方向在斜面内也是任意的,并且推力F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上述分析是错误的,当然在此分析下的计算结果也一定是错误的.正确解法当施加推力F之后,物体在斜面内受重力的分力大小为G′=Gsin30°=5 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μGcos30°=5N.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这三个力平衡.此三个力中,分力G′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摩擦力f大小是确定的,但其方向是不确定的.根据矢量合成可求出重力的分力G′与摩擦力f的合力的大小及方向.笔者通过图解来分析,如图3所示,先作出重力的分力G′的图示(如有向线段AO),然后以点O为圆心,以摩擦力f的大小为半径画圆,则点A与圆周上任一点B的连线所得的有向线段AB都有可能表示为力G′与摩擦力f的合力,因点A为圆周上的最高点,所以有向线段AB的方向总是在过物体A上的水平线以下的方向.又因推力F与G′和f的合力为平衡力,所以推力F与F合方向相反,即推力F的方向为过点A水平线以上的所有可能方向.从图中也可看出推力F的大小随运动方向变化而变化,不一定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图3 图4例3如图4所示,表面光滑的实心圆球B的半径R为20cm,质量M为20kg,悬线长L=30cm.正方形物块A厚度Δh为10cm,质量m为2kg,物体A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1)墙对物块A的摩擦力为多大?(2)如果在物体A上施加一个与墙平行的外力,使物体A在未脱离圆球前贴着墙沿水平方向做加速度a=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个外力大小和方向如何?分析对于此题第(1)问比较好分析,通过计算判断可知墙与物体A之间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对于第(2)问,有的学生分析认为,由第(1)问知正方形木块沿竖直方向受力平衡,要使A沿水平方向做加速度a=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水平外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f=μN,所以F=μN+ma=μMgtgθ+ma.上面的分析是错误的.原因在于物体滑动后不存在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而只存在滑动摩擦力.正确解法由于物体贴着墙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沿水平方向,合力也沿水平方向且与摩擦力相反.又因为物体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推力F应斜向上.设物体A对墙的压力为N,则沿垂直于墙的方向,物体B受到物体A的支持力大小也为N,有f=μN,N=Mgtgθ,又sinθ=(Δh+R)/(L+R)=3/5,则tgθ=3/4.如图5所示,对于物体A沿竖直方向作受力分析,有图5Fsinα=mg,沿水平方向作受力分析,有Fcosα-f=ma,由以上各式,解得F==20N,α=arcsin(/5).因此,外力F的大小为20N,方向斜向上且与物体A水平运动方向的夹角为arcsin/5.拓展练习利用上面的分析思考下面几个练习.1.斜面倾角θ=37°,斜面长为0.8m,宽为0.6m,如图6所示.质量为2kg的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在平行于斜面方向的恒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对角线从点A运动到点B,g取10m/s2,sin37°=0.6,求:(1)力F的最小值是多大;(2)力F取最小值时木块的加速度.图6 图72.质量为0.8kg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3N的力推物块,它仍保持静止,如图7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g=10m/s2).答案:1.(1)7.2 N;(2)0.8m/s2.2. 5N;沿斜面指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
力随境迁 抓住界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摩擦力的突变问题河北 张学英当物体由一种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可能存在一个过渡的转折点,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通常称为临界状态,与之相关的物理条件则称为临界条件。
临界问题是中学物理中的常见题型,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的也很多,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仅以摩擦力的突变为例,解析一下牛顿运动定律在临界问题中的应用。
解决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突变情况,找出摩擦力突变的点。
1. 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例1. 如图1所示,物体A 和B 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B 的质量分别为m kg A =2,m kg B =6,为了保持A 与B 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作用在B 上的水平拉力F 不能超过4N 。
如果将此水平拉力作用在物体A 上,则( )A. A 、B 仍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B. A 、B 将发生相对运动;C. A 做匀速运动,B 做加速运动;D. A 、B 一起做匀速运动。
解析:设A 和B 之间最大静摩擦力为F f max ,当水平拉力F 作用在B 上时,则F m m a A B =+(),F m a f A max =所以F N f max =1当水平拉力作用在A 上时,A 、B 不发生相对运动,一起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和拉力的最大值分别为 a F m m s f B max max/==162 F m m a N A B max max ()=+=43 由于F F max <,A 、B 将发生相对运动,A 、B 都做加速运动,故选项B 正确。
点评: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
存在静摩擦的连接系统,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最大值,即f静=f m 。
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例2. 如图2所示,质量为M =8kg 的小车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N =8。
第1页(共18页)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5摩擦
力的突变问题
模型归纳1.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四类突变图例分析“静—静”
突变
在水平力F 作用下物体静止于斜面上,F 突然增大时物体仍保持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或方向将“突变”“静—动”突变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F 从零逐渐增大,当物体开始滑动时,物体受水平面的摩擦力由静摩擦力“突
变”为滑动摩擦力
“动—静”
突变
滑块以v 0冲上斜面做减速运动,当到达某位置时速度减为零而后静止在斜面上,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