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精神科护理学》期末考试备考资料2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一、简述知觉的分类的有哪些?
1、空间知觉:形状、大小、距离
2、深度知觉:指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是相对距离的知觉。
3、主位知觉: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身机体占有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4、时间知觉:人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人们对时间的估计与计
时工具计算的时间不相符。
5、运动知觉:指对物体和自身机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二、简述记忆的成功条件
1、注意力集中
2、记忆目标明确
3、积极思维力求理解
4、在活动中记忆
5、及时复习
6、合理用脑
三、衡量思维的标准的有哪些?
1、思维广阔性
2、思维深刻性
3、思维敏捷性
4、思维灵活性
四、希波克拉底气质体液说分几型?
1、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敏捷性高、可塑性低、情绪兴奋性高、外倾明显。
2、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兴奋性、外部表现明显、具有较大可塑性和外倾性。
3、粘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都低可塑性亦低、内倾。
4、抑郁质:
五、简述健康人格有哪些表现?
1、自我扩展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能力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具有自我客体化
6、体现定向统一的人生观
六、人格障碍有哪些分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样人格障碍
3、反社会人格障碍
4、冲动型人格障碍
5、表演型人格障碍
6、强迫性人格障碍
7、其他人格障碍。
吉大精神科护理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精神科护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A.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B. 确保患者安全C. 进行药物治疗D. 提供心理支持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科护理中常用的沟通技巧?A. 倾听B. 同理心C. 批评D. 反馈答案:C3. 精神科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提供以下哪项服务?A. 定期随访B. 停止所有护理服务C. 仅提供药物治疗指导D. 仅提供心理咨询答案:A4. 在精神科护理中,以下哪项不是评估患者自伤风险的指标?A. 患者的情绪状态B. 患者的自杀史C. 患者的饮食偏好D. 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答案:C5. 精神科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时,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哪项措施?A. 立即使用约束带B. 保持冷静,避免激化患者情绪C. 立即通知医生D. 与患者进行激烈辩论答案:B6. 精神科患者出现幻觉时,护理人员应如何处理?A. 否认患者的体验B. 询问幻觉内容并记录C. 立即给予药物治疗D. 忽视患者的感受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科护理中患者安全保障措施?A. 定期检查病房环境B. 限制患者活动范围C. 提供安全的物品D. 制定应急预案答案:B8. 精神科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时,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哪项措施?A. 立即停药B. 记录副作用并通知医生C. 增加药物剂量D. 忽视副作用答案:B9. 精神科患者出院计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A. 药物治疗计划B. 心理支持计划C. 社会支持网络D. 出院后立即工作答案:D10. 精神科护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患者隐私保护的内容?A. 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B. 保护患者的医疗记录C. 公开讨论患者的病情D. 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精神科护理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A. 患者的情绪状态B. 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C. 患者的经济状况D. 患者的饮食习惯答案:A、B、C2. 精神科护理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A. 教育患者识别症状B. 教授患者应对技巧C. 限制患者的自由D.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答案:A、B、D3. 精神科护理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A. 抑郁症状B. 缺乏社会支持C. 药物副作用D. 良好的家庭环境答案:A、B、C4. 精神科护理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A. 提供安全的环境B.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C. 增加患者的药物剂量D. 避免与患者进行沟通答案:A、B5. 精神科护理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A. 提供药物教育B. 简化药物方案C. 定期监测药物副作用D. 忽视患者的反馈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精神科护理中如何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
《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最早建立精神病院的地区是CA.长沙 B.北京 C.广州 D.南京 E.上海2.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DA.是生物医学的分枝学科B.是行为医学的分枝学科C.是社会科学的分枝学科D.是临床医学的分枝学科 E.是全科医学的分枝学科3.不属于精神障碍范围的是CA.人格障碍B.精神分裂症C.攻击行为D.神经症 E.癔症4.美国第一位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先驱者是BA.南丁格尔B.琳达·理查兹C.克雷佩林D.希波克拉底 E.柏拉图5.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CA.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E.正常人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的6.精神科护理的角色,在国外从何时开始受到重视BA.19世纪中叶B.20世纪30~40年代C.公元前D.20世纪70年代 E.19世纪后期7.病因相对明确的精神障碍是AA.酒精性幻觉症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神经症 E.躁狂症8.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B.与躯体疾病毫无关系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 E.暗示治疗有一定效果9.关于精神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B.精神疾病的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C.精神疾病是遗传性疾病D.大多数精神疾病的明确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E.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而精神病是一类程度严重的精神疾病(二)多项选择题1.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疾病,包括ABDEA.精神分裂症B.抑郁症C.脑炎所致精神障碍D.焦虑症E.强迫症2.关于心身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B.是一组与心理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C.有器质性病变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D.冠心病和消化性溃疡不属于心身疾病 E.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3.精神疾病患者安全护理的内容,包括ABCA.自杀、自伤行为的护理B.攻击暴力行为的护理C.出走行为的护理D.进食行为的护理E.睡眠的护理4.关于应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A.应激是急性应激反应的病因B.应激实际上就是各种生活事件及其导致的精神刺激C.大部分抑郁症患者起病是合并有心理应激,所以应激是抑郁症的病因D.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应激E.应激既有可能是疾病的病因,也可能是只是疾病发生的诱因。
精神科护理学期末复习材料(仅供参考)10级护理丙班第一章绪论1、精神医学经历了那些革命?(时间、人物、事件)(ZW)①18世纪末,法国精神医学家比奈去掉精神患者身上的铁链,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运动。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精神病学之父克雷丕林,将内外科疾病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精神疾病,提出精神疾病的分类原则;明确的区分了,一为躁狂忧郁精神病与早发性痴呆。
③20世纪,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一切思维、情感和行为都有其内在的原因。
④现代精神医学史上最为重要的革命性时间是1953年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的发现和应用。
2、1873年,理查兹提出了要以对内科疾病患者护理同等水平来护理精神障碍患者,因此,她被称为是“美国精神科护理的先驱”3、美国最早专门为训练精神科护理人员而开办的护理学院创设于1882年,在马萨诸塞州的马克林医院。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熟悉①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类。
②社会心理因素:1)精神应激因素:一端是直接的致病作用,另一端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的作用很小,顶多是诱发因素。
2)社会因素3)个性因素精神疾病的症状学ZW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这种障碍必定有其物质基础,只是严重程度与性质不一。
精神症状发生的4种情况:①是大脑结构的病变所致(为什么会有大脑功能障碍?)②是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③是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④颅脑占位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⑤是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⑥是大脑代谢或生化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⑦是目前病因或发病机制不明所谓的“功能性精神病”精神症状的特点:①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符:②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③症状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这一点也是鉴别正常与不正常的关键。
【妄想】是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指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
1:造成遗忘常见的原因是()1.焦虑2.妄想3.意识障碍4.睡眠增多2:二级护理管理的护理对象是( )1.自杀、自伤者2.精神症状不危害自己和他人者3.生活不能自理者4.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者3:安全护理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1.有伤人、自杀、外走的患者护士要做到心中有数2.严重患者安置在重症室内24小时监护3.病区危险品要严加管理4.每30分钟巡视住院患者1次4: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 ( )1.锥体外系症状2.过敏反应3.心率及心电图改变4.便秘5:某病人无法控制的反复洗手,这属于()1.运动性兴奋2.齿轮样震颤3.意志增强4.强迫动作6: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1.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历称为记忆错误2.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为遗忘3.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亲身经历的记忆称为错构4.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具体时间、具体人物或地点上搞错了称为错构7:服用卡马西平的禁忌症包括()①青光眼②孕妇③脑出血④12岁以下儿童1.①④2.②③3.①②4.③④8:以下陈述哪项不正确( )1.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2.药物治疗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3.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4.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9:青年病人,近1年来对家人亲友冷淡,对个人生活不关心,对家里和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无所谓。
这些表现属于 ( )1.情绪不稳2.情感淡漠3.情感低落4.情感迟钝10:智能障碍是下列哪个病的临床特征? ( )1.精神分裂症2.感染伴发精神障碍3.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病4.神经衰弱11:一级护理管理的护理对象是( )1.自杀、自伤者2.精神症状不危害自己和他人者3.生活不能自理者4.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者12:哪组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最有意义? ( )1.思维迟缓,情感低落,企图自杀2.意识朦胧,伴有错觉幻觉3.意识清晰,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4.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动作13:某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有藏药或拒服药行为,护理人员应该( )1.把患者保护性约束起来2.服药前仔细检查患者口腔、舌下等3.服药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吐药4.发药前做好解释工作14:合法代理人包括①配偶、②父母、③其他直系亲属、④一般亲属,代理人的等级顺序是()1.②①③④2.①②③④3.②①④4.②①③15: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情感障碍是 ( )1.情感淡漠2.焦虑3.情感高涨4.情绪不稳16: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1.思维障碍2.记忆障碍3.意志障碍4.行为障碍17:诊断症状性精神病首先应考虑的是 ( )1.意识障碍2.有恐怖性错觉和幻觉3.有躯体疾病的症状及体征4.起病急剧18:电抽搐治疗的适应症包括()1.癫痫2.脑梗塞3.精神分裂症4.青光眼19:在出走的危险性评估中,最重要的是( )1.病史中是否有出走史2.患者是否对疾病缺乏认识,不愿住院3.患者能否适应住院环境4.患者是否强烈思念亲人20:最常见于症状性精神病急性期的精神症状是 ( )1.妄想2.痴呆3.情感脆弱4.意识障碍21: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中除了下列哪一项( )1.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2.强烈的敬业精神3.健康的体格4.精湛的业务技术22:急性意识障碍病人,有强烈自杀观念者,应实行24小时监护,尤其应注意( )1.管理好安眠药品2.管理好刀、剪、电源等3.用沟通技巧帮助病人消除悲观情绪4.午夜及清晨加强看护23:疑病性神经症最常见的症状是( )1.疑病的心理障碍2.疼痛3.恶心4.吞咽困难24:精神症状的特点有1.症状的出现和消失不能自控2.妄想最先出现3.与周围环境相符4.时间短25:电抽搐治疗禁忌症包括()岁以下青少年2.白内障3.脑肿瘤4.腹泻1:对精神类疾病的观察方法有()1.直接观察2.主动观察3.被动观察4.间接观察答案为:1 42:精神分裂症的思维障碍是 ( )1.思维破裂2.思维贫乏3.原发性妄想4.思维奔逸5.病理性赘述答案为:1 33:下列表现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有()1.病人认为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的2.病人吞食骨头,称自己有硬骨头精神3.病人总想“人为什么要分男女”,“宇宙是怎么回事”4.病人觉脑子好用,说起话来别人难以打断5.病人坚信自己有非凡的才能答案为:1 2 4 54:精神科患者的睡眠护理包括()1.创造良好睡眠环境2.放音乐3.安排合理作息时间4.加强巡视答案为:1 3 45:以下疾病属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是 ( )1.精神分裂症2.癫痫性精神障碍3.心源性脑病4.肝性脑病答案为:2 56:谵妄患者病情进入第三阶段临床表现是()1.语言调理性差2.定向力障碍3.做恶梦4.幻听答案为:1 27:症状性精神病的临床特点是 ( )1.病程缓慢进行2.常有头痛、易疲劳及睡眠障碍3.躯体及实验室检查有阳性体征4.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5.长时间昏迷,可出现人格改变答案为:2 3 4 58:属于癔症分离型障碍的有()1.双重人格2.抽搐3.感觉缺失综合征5.朦胧状态答案为:1 49:抑郁状态的特点是 ( )1.情感低落2.思维迟缓3.言语动作减少4.注意力不集中5.生活懒散答案为:1 2 310:在躁狂发作的鉴别诊断中,中毒时可表现类躁狂状态的药物有()1.异烟肼2.长春新碱3.阿的平4.类固醇5.可乐定答案为:1 31:所有精神疾病都会增加自杀的危险性。
《精神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关于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精神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精神疾病患者护理的学科B. 精神科护理学仅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C. 精神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方面D. 精神科护理学只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生理需求答案:C2. 关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评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护理评估只需了解患者的精神症状B. 护理评估只需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C. 护理评估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精神、生理、社会和家庭状况D. 护理评估只需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答案:C3. 关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计划,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护理计划只需针对患者的精神症状B. 护理计划只需针对患者的生理症状C. 护理计划应针对患者的精神、生理、社会和家庭需求D. 护理计划只需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答案:C4. 关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实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护理实施只需关注患者的精神症状B. 护理实施只需关注患者的生理症状C. 护理实施应关注患者的精神、生理、社会和家庭需求D. 护理实施只需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答案:C5. 关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评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护理评价只需关注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B. 护理评价只需关注患者的生理症状改善C. 护理评价应关注患者的精神、生理、社会和家庭状况的改善D. 护理评价只需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改善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精神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精神疾病患者护理的学科,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答案:精神症状、生理状况、社会环境、家庭关系2. 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状况。
答案:生理、社会、家庭3. 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计划应针对患者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需求。
概念(期末考以简答形式出现)1.精神障碍:是指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导致大脑功能失调,引起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异常表现,可伴有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
2.精神障碍护理学: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以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感觉各种不适,但不能说明具体性质和部位4.错构:对曾经历的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方面,特别是时间上出现了错误的回忆,且坚信不疑5.虚构:在遗忘的基础上,以想象的、从未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6.木僵: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不吃、不喝、不动、不语7.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患者对自身精神障碍的认识和判断能力8.阿尔茨海默症:原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疾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以智能损害为主9.依赖:一种强烈地渴求,并反复使用,以取得快感或避免不快为特点的病理状态10.精神分裂症:起病于青少年,病因未明,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11.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显著持久心境或情感改变,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和情感低落,可分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向情感障碍,持续情感障碍,恶劣心境,环型心境。
12.⭐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种原因不明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患者能认识到这些是过度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因难以忍受而非常痛苦13.⭐惊恐障碍:具有濒死感或失控感,时间短一般15-20min,少有超过1h可自行缓解14.⭐强迫障碍:反复出现的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无法摆脱15.神经性厌食:患者有意的限制进食,导致体重下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严重营养不良,而患者依然恐惧发胖而拒绝正常进食16.神经性贪食: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和贪食,进食后通过催吐、过度运动来避免体重增加17.失眠症:睡眠的始发、维持、觉醒发生障碍,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机体正常需要量的一种状态18.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经历了突如其来、异乎寻常的灾难性-创伤性事件,导致出现了延迟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19.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综合征。
精神科护理学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
定向力:指个体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前者称为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后者称为自我定向力。
被害妄想:患者认为自己受到了迫害、诽谤、造谣中伤、放毒等,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
关系妄想:将环境中与其无关的事物坚信为与其有关,如认为大街上的人在自己背后指桑骂槐、话里藏针等。
刻板动作:指患者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
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脑中反复不自觉地出现同一内容的思维,患者明知此观念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总是挥之不去,并有明显的压抑此观念的观念产生,因此常痛苦不堪,可伴有仪式动作来减轻内心痛苦。
幻觉:虚幻的知觉,即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似知觉。
1.幻听:最为常见。
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精神分裂症2.幻视: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3.幻嗅:多见于颞叶损害,如颞叶外伤、颞叶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4.幻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幻触:多见于可卡因中毒所引起的周身麻木感、刀刺感、触电感、虫爬感等,常与被害妄想一起存在。
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
思维障碍: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1.思维联想障碍:指联想的速度、数量、结果、表达形式发生障碍。
①思维奔逸:指联想的速度加快,并可出现随境转移、音联、意联及心境高涨、意志活动过多等现象→躁狂发作②思维迟缓:指联想的速度减慢,并可出现言语动作反应迟缓、心境低落等现象→抑郁发作③思维贫乏:指联想的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精神分裂症2.思维逻辑障碍3.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指一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
①特点:信念歪曲、坚信不移、内容为个人所独有②分类: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情感高涨:正性情绪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体验,患者语音高昂,眉飞色舞,喜笑颜开,表情丰富;表现可理解的、带由感染性的情绪高涨,且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常伴有与情绪一致的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多→躁狂症情绪低落:负性情绪增强,患者表情忧愁、唉声叹气、心境苦闷,觉得自己前途灰暗,严重时悲观绝望而出现自杀观念及企图,常伴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及某些生理功能的抑制,如食欲缺乏、闭经等→抑郁症焦虑:患者具有无故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体验,并有紧张、恐惧、坐立不安、搓手顿足、惶惶不可终日等行为表现,还可有心跳加快、紧张性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WORD 格式 .资料.二、单项选择题(25 分,每小题 1 分)1、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A)A、思维障碍B、记忆障碍C、意志障碍D.行为障碍E、情感障碍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内容障碍形式上以哪种妄想最具特征性和诊断价值(B)A、继发性妄想B、原发性妄想 C 、夸大妄想 D 、非血统妄想 E 、被害妄想3、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大多是( B )A. 儿童期B. 青年期C.中年期D.更年期E.老年期4、某青少年男性,15 岁,家人诉其近 2 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 不与人交往 , 孤僻离群 , 对亲人冷淡 , 不讲究个人卫生, 常独自发呆自笑。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E)A、抑郁症 B 、孤独症 C 、心境障碍 D 、人格障碍 E 精神分裂症5、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幻觉CA、幻嗅 B 、幻味 C 、幻听 D 、幻触 C 、幻视6、对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D )A. 饮食护理B.睡眠护理C.日常生活护理D.安全护理7、朱某,女,19 岁,患者照镜子说:“自己的脸变得高低不平,鼻子变得特别大,象一座小山丘一样,;嘴却歪到一边了,自己变得太丑了,不敢见人。
”该症状可能是E:A、体感异常B、错视 C 、感觉障碍D、幻触 E 、体型障碍8、易某,女,23 岁,医生问她“你是哪里人?”患者答“我是中国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从三中毕业,又到山中去,我们矿物局在山中,我在锡矿山当会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新的时代,培养了新人,我们都是新一代的接班人⋯”该症状可能是(E)A、思维云集 B 、思维插入 C 、思维中断 D 、病理性赘述 E 思维奔逸9、鲁某,男,28 岁,病人自述“脑子里空洞洞的,不想任何问题,也没有什么事情可想”该症状可能是:( D)A、思维中断 B 、思维松散 C 、思维不连贯 D 、联想贫乏 E、思维破裂10、周某,女,46 岁,医生问:“你感到哪里不舒服?”患者回答:“我左耳痛,背也痛,老陈来了,我小孩读书,我不放心,我左边这只腿有点麻木,昨晚响个不停,我睡不着,那只日光灯不亮,我的儿子会出事⋯⋯”该症状可能是( A )A 思维破裂B 思维松弛C思维不连贯 D 思维中断E思维插入11、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C)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12、彭某,男,47 岁,病人每天反复说:“你是医生⋯医生⋯⋯医生⋯,请你给我看病⋯⋯看病⋯⋯看病⋯⋯我要回家⋯⋯回家⋯⋯回家⋯⋯”该症状可能是(C)A 持续语言B刻板语言 C 重复言语D模仿语言E病理性赘述13、刘某,女,24 岁,医生在问她病情时,将自己的眼镜取下放在桌上,病人对医生说:你把眼镜取下是想告诉我,不要太清楚地看这个世界。
精神护理学期末考试题库精神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专业护理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期末考试题目,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准备考试:1. 精神障碍的定义和分类- 描述精神障碍的基本特征。
- 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型,并简要说明其主要症状。
2. 精神护理的原则和目标- 解释精神护理的基本原则。
- 讨论精神护理的主要目标及其重要性。
3. 精神护理中的沟通技巧- 描述与精神障碍患者沟通时应注意的关键技巧。
-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有效沟通建立信任关系。
4. 精神护理中的评估方法- 列举评估精神障碍患者的常用方法。
- 讨论评估过程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5. 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描述如何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 讨论在护理过程中如何保障患者的尊严和自主权。
6. 药物治疗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 解释药物治疗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作用。
- 讨论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及其管理。
7. 心理社会干预在精神护理中的角色- 描述心理社会干预的类型及其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
- 讨论心理社会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8. 精神障碍患者的危机干预- 定义危机干预并解释其在精神护理中的重要性。
- 描述危机干预的步骤和策略。
9.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和重返社会- 讨论康复在精神护理中的定义和目标。
- 描述帮助患者重返社会的策略和方法。
10. 精神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讨论在精神护理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
- 描述护理人员在法律框架内的权利和责任。
11. 案例研究- 提供一个精神障碍患者的案例研究。
- 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制定护理计划并解释其合理性。
12. 精神护理的未来趋势和发展- 讨论当前精神护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 预测未来精神护理可能的发展方向。
这些题目旨在覆盖精神护理学的主要概念和实践,帮助学生全面复习课程内容。
考试时,学生应根据具体题目要求,结合课程学习、临床实践和相关文献,提供详细、准确的答案。
精神科护理学一、单选题1.(2分)以下陈述哪项不正确( )A. 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B. 药物治疗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C. 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D. 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答案 D2.(2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初期护士的主要任务是()A. 建立相互了解信任的工作基础B. 解决各种心理问题C. 制订出院计划D. 鼓励患者描述答案 A3.(2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中除了下列哪一项( )A. 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B. 强烈的敬业精神C. 健康的体格D. 精湛的业务技术答案 C4.(2分)下列哪项是各类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A. 情感性精神障碍B.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C.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D. 精神分裂症答案 D5.(2分)某病人无法控制的反复洗手,这属于()A. 运动性兴奋B. 齿轮样震颤C. 意志增强D. 强迫动作答案 D6.(2分)精神疾病病因中的理化因素是()A. 年龄B. 性别C. 脑外伤D. 家族史答案 C7.(2分)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科常见的急危状态( )A. 暴力行为B. 缄默状态C. 吞食异物D. 自杀自伤行为答案 B8.(2分)进行电抽搐治疗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那种药物及剂量()A. 地塞米松 5mgB. 氯丙嗪 5mgC. 阿托品 5mgD. 阿托品答案 D9.(2分)蜡样屈曲常见于 ( )A. 抑郁症B. 精神分裂症C. 老年痴呆D. 癔症答案 B10.(2分)神经症性疼痛,以什么部位最为常见( )A. 胸部B. 腰背部C. 头颈部D. 四肢答案 C11.(2分)常见的感知觉障碍不包括( )A. 错觉B. 幻觉C. 妄想D. 感知综合障碍答案 C12.(2分)电抽搐治疗禁忌症包括()A. 18岁以下青少年B. 白内障C. 脑肿瘤D. 腹泻答案 C13.(2分)记忆力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初期主要表现为 ( )A. 虚构B. 错构C. 近事遗忘D. 远事遗忘答案 C14.(2分)电抽搐治疗的适应症包括()A. 癫痫B. 脑梗塞C. 精神分裂症D. 青光眼答案 C15.2分)针对不同情况护理对象的观察要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新入院患者要全面观察B. 疾病发展期的患者重点观察精神症状和心理状态C. 一般患者重点观察症状消失情况和对疾病的认知态度D. 有心理问题者重点观察心理反应与需求答案 C16.(2分)病人女性28岁忽知爱人车祸身亡,突然时哭时笑。
精神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精神科护理2. 精神分裂症3. 抑郁症4. 焦虑症5. 躁郁症6.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7. 精神科药物治疗8. 心理护理9. 精神科护理评估10. 精神科护理计划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A.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B. 维护患者合法权益C. 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D.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 下列哪项不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A. 幻觉B. 妄想C. 情感淡漠D. 糖尿病3. 下列哪项不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A.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B.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C. 睡眠障碍D. 体重增加4. 下列哪项不是焦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A. 过度担心B. 紧张不安C. 注意力集中困难D. 肌肉紧张5. 下列哪项不是躁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A. 情绪高涨B. 精力充沛C. 抑郁期D. 幻觉6. 下列哪项不是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主要临床表现?A. 渴求B. 耐受性增加C. 戒断症状D. 精神症状7. 下列哪项不是精神科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则?A. 从小剂量开始B. 逐渐调整剂量C. 单一用药D. 长期维持治疗8.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护理的主要方法?A. 倾听B. 沟通C. 心理咨询D. 药物治疗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
2. 请简述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3. 请简述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患者,男,28岁。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现在住院治疗。
患者情绪不稳定,时有幻觉和妄想。
请列出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2. 患者,女,35岁。
诊断为抑郁症,现在住院治疗。
患者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障碍。
请列出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论述精神科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2. 请论述精神科护理计划的原则及制定方法。
精神科护理学期末复习材料第一章绪论精神医学四次革新:〔ZW〕①18世纪末,法国精神医学家比奈去掉精神患者身上的铁链,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运动。
②克雷丕林〔精神病学之父〕明确的区分了两种精神病,一为躁狂忧郁精神病〔现称情感性障碍〕,一为早发性痴呆〔现称精神分裂症〕;焦瑞克创造了高热疗法;最重要的事,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学派,他利用自有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并奠定动力精神医学的根底,突破了器质性病因论的研究的瓶颈,将精神医学带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范畴,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第二次革新运动。
③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是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展开。
④生物精神医学的开展可以说是精神医学的第四次革新。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根本知识1、精神疾病的病因学:①生物学因素:1〕遗传2〕躯体因素3〕理化因素4〕其他生物学因素:性别、年龄②社会心理因素:1〕精神应激因素:一端是直接的致病作用,另一端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的作用很小,顶多是诱发因素。
2〕社会因素3〕个性因素2、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的方法,将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1〕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病症性精神障碍〕2〕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4〕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6〕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7〕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10〕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精神疾病的病症学ZW3、精神病症: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4、精神病症的特点:①病症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明显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符:②病症的出现与消失不能自控;③病症给患者带来痛苦或不同程度地损害社会功能。
5、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属于病态或正常:①纵向比照②横向比照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精神科护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解妄想:是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指一个人所独有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疑的概念。
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
1.幻觉:虚幻的知觉,即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似知觉、不受意识支配。
2.定向力:指个体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3.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4.感知觉综合障碍:指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整体能正确认识,但是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发生错误感知。
5.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
6.馆妄状态:在意识请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意识错觉、幻觉内容的障碍。
7.思维贫乏:不同于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指的是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常表现出对提问回答“没有”、“嗯”等简短词语,有的患者会有“脑子里空空的”的感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强迫观念:脑中反复不自觉地出现同一内容的思维,患者明知此观念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总是挥之不去,并有明显的压抑此观念的观念产生,因此常痛苦不堪,可伴有仪式动作来减轻内心痛苦。
多见于强迫症。
9.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堂、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无意识及智能障碍。
填空四大类治疗精神障碍药物,1;抗精神药2;抗抑郁症3;抗躁狂药(心境稳定剂)4;抗焦虑药1.锥体外系反应:1;震颤麻痹综合症2;急性张力障碍3;静坐不能4;迟发性运动障碍躁狂症三高: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2.抑郁症三低: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成年人常见思维障碍: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3.老年痴呆的病理特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强迫症的特点: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共存4.木僵状态:言语活动减少、动作行为减少妄想的分类:被害妄想、罪恶妄想、夸大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释义妄想、嫉护妄想、钟情妄想,被洞悉感5.观察病人的方法:直接观察、间接观察急性酒中毒分为:普通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复杂性醉酒。
吉大《精神科护理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A. 尊重患者B. 整体护理C. 积极干预D. 保守治疗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精神科患者的常见症状?A. 幻觉B. 妄想C. 焦虑D. 肝功能异常答案:D3. 以下哪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A. 抗抑郁药B. 抗精神病药C. 抗焦虑药D. mood stabilizers答案:B4. 以下哪种护理措施不正确?A. 保持病房整洁B. 限制患者活动C. 给予患者关爱D. 鼓励患者参与活动答案:B5.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精神疾病?A. 抑郁症B. 精神分裂症C. 脑瘫D. 双相情感障碍答案:C6. 以下哪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A. 抗精神病药B. 抗抑郁药C. 抗焦虑药D. mood stabilizers答案:B7. 以下哪种护理措施不是针对精神科患者的?A. 观察患者情绪变化B. 协助患者日常生活C. 教育患者疾病知识D. 监测患者心率答案:D8. 以下哪种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出现自杀倾向?A. 言语暗示B. 情绪低落C. 食欲增加D. 睡眠好转答案:B9. 以下哪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A. 抗精神病药B. 抗抑郁药C. 抗焦虑药D. mood stabilizers答案:C10. 以下哪种情况不是精神科护理的范畴?A. 患者药物治疗B. 患者生活护理C. 患者心理护理D. 患者心外科手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患者、整体护理、积极干预和保守治疗。
尊重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护理操作等过程中,尊重患者的人格、意愿和权益。
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情感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积极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症状和问题,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保守治疗要求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遵循药物治疗的原则,避免过度治疗。
吉大《精神科护理学》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人格障碍
一、概念: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指人格发展的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为固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技能,患者自己感到痛苦。
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
有时也称为变态人格、病态人格、人格异常等。
二、表现:
人格障碍表现十分复杂,一般有以下特征:
(1)人格严重偏离正常,或行为怪僻,或情感反应强烈而不稳定,或行为紧张退缩,故常常危害他人、殃及社会。
具体行为表现因各型的不同而异。
(2)对自身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经常与周围发生冲突,并处处碰壁,身受其害,却很难从错误中、从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加以纠正,因此很难适应周围环境污染。
(3)他们无智能和意识障碍,认识能力完整。
一般能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丧失对事物的辨认能力。
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具有责任能力(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类病态人格可减弱责任能力、或无责任能力),所以拘留所、监狱、劳改劳教单位犯人中这种人占的比例较高。
(4)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比较恒定,而不易改变。
(5)早年开始,到中年后晚年期由于饱经沧桑以及精力不足,而渐趋缓和。
三、分型:
(1)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此型又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是对社会影响较严重的类型。
其主要特点是:缺乏人间之爱,冲动行为,经常违法乱纪。
此型以男性为多,常在少年后期发展到高潮,到成年后期违纪行为即趋减少。
(2)爆发型人格障碍(explo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此型包括易兴奋型、情绪不稳定型和攻击型。
一般在学龄期儿童开始,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冲动行为,自己完全不能克制;间歇期表现是正常的。
(3)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主要表现为退缩、孤僻;对人对事缺乏起码的温和,不爱交际,几乎没有朋友;常做白日梦,沉溺于幻想之中;缺乏进取性,对事物采取漠不关心态度;很难适应人员众多的场合和需要交际来往的工作等。
(4)癔病样人格障碍(hysterical personality disorder):这类人主要有戏剧化表现,做作夸张,富暗示性和依赖性,对人情感肤浅、表面化,难与周围保持正常的社会联系。
(5)循环型人格障碍(cyclothymic personality disorder):这种人格障碍的特点是在患者生活中持续情绪低落,或者是持续的情感高涨,也可以是两者交替出现。
(6)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多见于男性。
其主要特点是固
执、多疑、喜好争辩和过度敏感。
(7)强迫型人格障碍(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这类人主要表现过分的自制和自我束缚,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责任感过强。
例如墨守成规,缺乏应变能力;过分注重工作,谨小慎微,遇事优柔寡断;平时拘谨,小心翼翼,自我怀疑,思想得不到松弛等。
四、人格障碍形成的心理社会原因
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是形成人格障碍的关键性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是人格障碍发展的首要原因;儿童期的不合理教养亦可导致人格的病态发展。
五、人格障碍的预防
一个人的人格障碍是在早年(一般在15岁以前)开始形成的,所以强调儿童的早期教育对预防人格障碍的发展极为重要。
年轻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懂得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及早给予家庭、幼儿园和学校的良好教育,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竭力减少家庭纠纷,避免父母离异,给孩子以充分的“母爱”,创造良好的人际生活环境,对人格障碍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