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16.01 MB
- 文档页数:76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相关概念一、有关“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亦称“基于工作过程”。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目的: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
实践证明,有效的职业学习只能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即“做中学”。
工学结合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一些在所学专业(职业)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之间的区别:有的产品生产流程很长,由多个岗位分工合作完成,如绣花家纺产品设计包括款式图、制版、打样多个流程,由设计师、制版师、打样工人合作完成;而对于设计师而言,其“工作过程”则包括客户沟通、市场调研、素材收集、图形设计、客户反馈修改等几个过程。
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基本结构:(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著名的六阶段模型)1.明确任务(咨询)。
描绘出工作目标、弄清困难及需要做的工作。
2.制定计划。
根据已明确了的任务设想出工作行动的内容、程序、阶段划分和所需条件。
3.作出决策。
即从上述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佳的解决途径,这需要科学和理性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技术。
决策常以小组的形式作出。
4.实施。
即狭义的工作过程。
实施过程与决策结果常有一定偏差。
学生应及时观察并记录这些偏差并做出合理调整,在评估反馈中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5.检查。
分步检查各阶段的工作结果,检查工作计划的进展情况。
6.评价反馈。
从多方面对工作和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不仅是找到缺陷,更重要的是找到产生缺陷的几个概念:行动导向:一种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用“完整的行动模式”(即包括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反馈整个行动过程),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使用多种辅助手段(如工作页等)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
行动导向是与知识导向相对的。
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课程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于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作技能课程的开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来开发课程,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将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按照能力和知识的发展过程来安排。
这种课程体系不是为了完成单一的课程目标,而是为了让学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下面,我们将详细说明如何针对工作过程来开发课程。
1. 确定关键工作流程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关键的工作流程。
这些流程可以是某个任务、步骤和过程。
要开发一个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就必须详细了解这些流程的细节和技能需求,以便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课程。
2. 制定课程计划在了解了关键工作流程后,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课程计划。
这些计划应该包含课程目标、内容、学习方法以及评估方法等。
必须要确保课程计划紧密结合工作流程,让学员可以尽快掌握关键技能并在工作中应用。
3. 设计教学资源一旦我们确定了课程计划,接下来就需要设计教学资源。
这需要确保课程内容和资料能够更好地支持学员的学习。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实验室和培训小组、网络资源和各种工具和技术,以帮助学员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
4. 构建教学计划构建教学计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独立学习,等等。
任何一种教学计划都需要针对学员的需求和压力,支持学员的学习以及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5. 实施培训随着课程计划、教学资源和教学计划的准备工作完成,现在是执行培训活动的时候了。
通过适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学员应该能够尽快掌握关键技能。
6. 评估和改进一旦培训完成,就有必要进行评估和改进。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员究竟是否学到了关键技能,并提供改进措施来加强课程内容和方法。
通过不断改进,可以确保所开发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能够全面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该课程体系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基础,把职业生涯作为培养目标,以工作实践为教学手段,构建工作结构框架,能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课程开发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16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
它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学习为主要过程。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从事某一职业的职业能力和资格。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1.1 相关教学课程选择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改变传统的只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引入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在完成具体的项目基础上熟悉、掌握相关理论。
同时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兼顾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做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实现理实一体化。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彻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
教师通过设置任务、项目、问题、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有步骤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掌握了工作的过程和步骤,而且学生的团队能力、讨论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明显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校外与企业合作,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尽可能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1.3 教学效果评析为适应改革后的课程及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
评价课程上得好坏,要看课后学生能力是否得到实质性提高,是否实现了课程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