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列传》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1.07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语文版?游侠列传?同步练习〔答题时间是:30分钟〕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闲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者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假设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HY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假设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者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假设彼,其轻假设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②傥:假设。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叔齐让.伯夷让:责备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C.扶而去.之去:分开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①亦各从其.志也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①岂以.其重假设彼,其轻假设此哉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以下各句中的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哪一项〔〕A.国人立其中..天下..子 B.聚HY数千人,横行C.假设至近世,操行..,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不轨 D.非公正不发愤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达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游侠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游侠列传》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的一部分,是作者施耐庵的杰作之一。
它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众多读者。
下面是对《游侠列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的整理。
-----------------------------------------------------第一章:李逵的故事李逵是《游侠列传》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故事展示了一个正直而又勇敢的侠义形象。
在故事中,李逵以其聪明才智和过人的勇敢,帮助市井百姓解决了许多问题,展现了他的侠义精神。
李逵的翻译:李逵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他的名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包括“狂人”的意思。
他的形象象征着义气和勇敢,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角色。
-----------------------------------------------------第二章:林冲的故事林冲是《游侠列传》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的故事给读者展示了正直与忠诚的形象。
林冲的无畏精神和对朋友的义气使他成为《游侠列传》中的重要人物。
林冲的翻译:林冲是《游侠列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包括“冲锋”的意思。
他的形象以其武艺高强和忠诚义气而闻名,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角色。
-----------------------------------------------------第三章:史进的故事史进是《游侠列传》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他的故事展示了一个机智而又仁慈的形象。
史进以其聪明才智和善良的本性,帮助弱者并为正义而战,成为了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史进的翻译:史进是《游侠列传》中的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包括“向前”的意思。
他的形象以其智慧和善良而闻名,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备受赞赏的角色。
-----------------------------------------------------第四章:武松的故事武松是《游侠列传》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他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坚强而又正直的形象。
《游侠列传》课后检测一、填空。
2*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共分、、、书、表五个部分,共130篇。
作者司马迁,字。
西汉武帝时人。
《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誉为“,。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2*71.yá,zì()() 2.jī,jù()()3.宫què() 4.piāo()攻 5.掘zhǒng()三、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2*121.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2.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
3.厚施而.薄望。
4.解姊子负.解之势。
5.居邑屋至不见.敬。
6.乃阴.属尉史曰。
7.乃夜.去,不使人知。
8.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
9.不可者,各厌.其意。
10.解冒.,因求出关。
11.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
12.当.大逆无道。
四、写出通假字。
3*51.振人不赡。
通。
2.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通。
3.与人饮,使之嚼。
通。
4.解家贫,不中訾。
通。
5.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通。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
5*71.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2.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3.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4.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5.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
6.解虽弗知,此罪甚於解杀之。
7.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游侠列传》课后检测参考答案一、填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共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共130篇。
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
西汉武帝时人。
《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睚眦2.箕踞3.宫阙4.剽攻5.掘冢三、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以,因为。
2.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
幸,庇佑,帮助。
3.厚施而薄望。
而,却。
4.解姊子负解之势。
负,依靠,仗恃。
5.居邑屋至不见敬。
见,表被动。
6.乃阴属尉史曰。
游侠列传序⽂⾔⽂阅读原⽂附答案 《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记述了汉代著名侠⼠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游侠列传序》⽂⾔⽂阅读原⽂和答案,⼀起来看看吧。
《游侠列传序》⽂⾔⽂阅读原⽂ 韩⼦⽈:“儒以⽂乱法,⽽侠以武犯禁。
”⼆者皆讥,⽽学⼠多称于世云。
⾄如以术取宰相卿⼤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可⾔者。
及若季次、原宪①,闾巷⼈也,读书怀独⾏君⼦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空室蓬户,褐⾐疏⾷不厌。
死⽽已四百余年,⽽弟⼦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虽不轨于正义,然其⾔必信,其⾏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之厄困。
既已存亡死⽣矣,⽽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多者焉。
且缓急,⼈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饭⽜,仲尼畏匡,菜⾊陈、蔡。
②此皆学⼠所谓有道仁⼈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鄙⼈有⾔⽈:“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阳⼭,⽽⽂、武不以其故贬王;跖、硚暴戾,其徒诵义⽆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虚⾔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取荣名哉!⽽布⾐之徒,设取予然诺,千⾥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苟⽽已也。
故⼠穷窘⽽得委命,此岂⾮⼈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与季次、原宪⽐权量⼒,效功于当世,不同⽇⽽论矣。
要以功见⾔信,侠客之义⼜曷可少哉! 古布⾐之侠,靡得⽽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如顺风⽽呼,声⾮加疾,其势激也。
⾄如闾巷之侠,修⾏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③,虽时扦当世之⽂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称者。
《古文两篇》(《勾践灭吴》《游侠列传》)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一、学习要点(一)作家作品简介1.《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国语》是继《左传》之后的又一部历史散文著作。
《国语》中的“国”,指的是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七个诸侯国。
“语”就是语言的意思。
因为这部书是通过人物语言记载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所以称作《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而且是第一部分国记言的国别史。
它所记载的言论史实,上起于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947年),下止于战国初期的鲁悼公(公元前453年),全书分为八部分:即《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二十一卷。
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
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
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后人曾将《国语》和《左传》并称,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
其实《左传》侧重记事,《国语》侧重记言,就文学价值说,《国语》不及《左传》。
2.《游侠列传》选自《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
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
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此书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附答案《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附答案翻译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违禁。
”两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年龄,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①,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正人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毕生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枷锁;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浊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硚暴戾,其徒诵义无限。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与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晚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堪称不贤者矣。
譬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难堪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之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③,虽时扦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正让步,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试卷《游侠列传》复习检测一、词语解释振人不赡.不足,衣食缺乏慨.不快意愤慨不平适有天幸.助折节为俭.抑制、约束负.解之势依靠,仗持微知..贼处暗中侦查到解执.恭敬谨守,坚持各厌.其意满意岂有既.乎终结未尝有骑.坐骑二、圈出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解家贫,不中訾。
(赀)2、敖而无足数者。
(傲)3、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向)4、振人不赡。
(赈)5、以躯借交报仇。
(藉)6、乃阴属卫史曰。
(嘱)三、选择题1、和“乃听之”中的“乃”意思一样的是(B)A箕踞者乃肉袒谢罪B然后乃敢尝酒食C此乃乡遮住价值羞也D乃收而葬之2、“以”字意思不同的一项(D)A鲁人皆以儒教B以躯借交报仇C以德报怨D具以实告解3、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不中.徙貌不及中.人B此罪甚.于解杀之自喜为侠益甚.C身.所杀甚重身.至临晋D借交.报仇莫不延颈愿交.焉4、选出没有是动用法的一项( A )A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B籍少公已出解。
C各厌其意。
D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5、选出和“怪之”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C)A遂去其贼。
B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C人貌荣名。
D藏命作奸剽攻不休。
6、选出和“迹至籍少公”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B )A箕踞视之。
B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C夜见仇家。
D状貌不及中人。
7、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D)A孝文时诛死。
B居邑屋至不见敬。
C为解所杀D及徙豪富茂陵也。
四、写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类型1、此盗跖居民间者耳。
(判断句)2、是人,吾所急也。
(判断句)3、杀之阙下。
(省略句)五、翻译句子1、是吾德不修也这是我的道德修养得不够2、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大家因此非常敬重他,争着为之效力。
《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答案翻译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①,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硚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与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③,虽时扦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 游侠列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
以躯借交②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
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攻,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③。
非其任,强必灌之。
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
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④时脱之。
”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
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箕踞者乃肉袒谢罪。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
客乃见郭解。
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
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
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注:①阴贼:内心残忍。
①借交:帮助朋友。
①嚼:把酒喝尽。
①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役。
(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B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C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D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幸.”与《鸿门宴》中“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的“幸”字含义不同。
《游侠列传》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一、学习要点(一)关于司与迁与《史记》1.司马迁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
太史公司马谈之子。
十岁后随父至长安学习经史。
二十岁后,遍游全国各地名都大邑,寻访古迹,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
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编撰史书。
同时对历法进行了改革。
天汉二年(前99年),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事辩解,触怒武帝而下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仍发愤著书。
前后历时十四年,于征和二年(前91年)撰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时称《太史公书》,三国后专称为《史记》。
此后,事迹无可考。
2.《史记》《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以一个朝代或一个帝王为中心的大事记)、“世家”(叙述诸侯的事迹)、“列传”(重要人物的传记和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书”(记述典章制度、天文历象、经济生活等)、“表”(按年或月排列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约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包罗万象,体大思深。
它既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现代、当代;既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既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既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
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
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开创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它具有进步的民族性,进步的经济思想以及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
《史记》全书还表现了一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
司马迁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
《史记游侠列传郭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史记游侠列传郭解传是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一篇传记故事,讲述了郭解作为一个游侠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篇传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游侠的生活和价值观。
以下是对《史记游侠列传郭解传》的阅读练习,以及相关问题的答案。
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 郭解是一个()的人物。
A. 游侠B. 商人C. 士人D. 将军答案:A. 游侠2. 郭解的游侠生涯起始于()。
A. 王侯之家B. 儒家学院C. 贫苦家庭D. 武馆答案:A. 王侯之家3. 郭解出发去救助贫苦百姓之前,他的父亲给了他()。
A. 一把剑B. 一篇书C. 一卷地图D. 一袋钱答案:B. 一篇书4. 郭解救助贫苦百姓的行动最终导致了()的改变。
A. 地方政府B. 法律制度C. 社会风气D. 经济状况答案:C. 社会风气5. 郭解的游侠事迹得到了()的赞扬。
A. 王侯B. 百姓C. 孔子D. 士人答案:C. 孔子二、回答下列问题。
1. 郭解是如何成为一个游侠的?他的游侠生涯起始于何时何地?答:郭解是一个出身富贵之家的年轻人,但他对贫苦的百姓充满同情心。
在父亲去世后,他收到一篇书作为遗物。
书里记载着百姓的苦难和贫困,激发了郭解的决心去救助他们。
他的游侠生涯起始于他在父亲去世后不久,离开王侯之家踏上救助贫苦的旅程。
2. 郭解救助贫苦百姓的行动有何影响?答:郭解救助贫苦百姓的行动改变了当时社会的风气。
他不仅从事救灾工作,还通过劝告富人慷慨解囊来帮助贫苦百姓。
郭解的行动引起了一些富人和贵族的注意,他们开始效仿郭解的行为,积极参与救助贫困的活动,推动了当时社会对待贫苦百姓的态度的改变。
3. 郭解的游侠事迹得到了谁的赞扬?答:郭解的游侠事迹得到了孔子的赞扬。
孔子认为郭解坚持救助贫苦百姓的义举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并将其视为身为士人的典范。
孔子评价郭解的行为时说:“公不至于千里之外,犹且云此行也。
”答案一、题目答案1. A2. A3. B4. C5. C二、问题答案1. 郭解通过阅读一篇书作为遗物,了解到百姓的苦难,决心成为一个游侠去救助他们。
高一语文《游侠列传》(节选)北京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游侠列传》(节选)二、学习目标通过讲解《游侠列传》(节选),达到四个目标1、赞赏游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品德。
2、感受司马迁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的同情,对迫害他们的人表示极大的愤慨的感情。
3、理解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和《史记》一书的人民性。
4、对游侠们产生的背景和他们在封建社会所起的作用进行讨论。
三、知识归纳总结1、作者介绍: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
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
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
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
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
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
当地名胜古迹很多。
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人。
生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2、了解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和郭解的史实。
朱家自己并不富,却仗义疏财,另外就是帮助不少亡命之徒逃脱追捕,被他帮助的最有名的是季布将军,然而朱家却躲着季布,不愿受人感谢。
郭解小时候肯舍命助人报仇,还干犯法的事。
后来,郭解一改前行,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他在当地声望很高,后来他被西汉统治阶级所不容,被杀害。
3、背景分析(1)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译文:儒生以儒家经典来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勇武的行为违犯法令)(2)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赞扬游侠重然诺,扶危济困,救人急难的行为,认为他们具有高尚的气节。
司马迁赞扬平民阶层的人物也有优秀品德,拿权贵人物的虚伪和劣行相对照,斥责这伙人标榜仁义而行窃国之实的可耻行为。
应该说,司马迁表扬平民之侠的个人品德是有道理的。
班固对游侠全盘否定,特别是他从平民不能犯上作乱这种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出发表示对游侠的憎恨,是不正确的。
《游侠列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世主,功名俱著()春秋,固无可言()。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馀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高一语文游侠列传同步练习题[正文]游侠列传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群身怀绝技、行侠仗义的游侠们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正义。
在高一语文课程中,我们通过学习游侠列传,不仅能够了解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特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品味。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游侠列传,下面是一些同步练习题供大家练习。
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描述游侠列传的主要内容?A. 讲述了一群江湖人物的故事。
B. 描述了一群勇敢正义的侠客的传奇经历。
C. 讲述了一名游侠的求索和成长之旅。
D. 揭示了古代侠客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2. 在游侠列传中,主人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们的行为最受到的影响是:A. 温暖的家庭背景。
B. 朋友间的情谊。
C. 社会的巨大压力。
D. 自我内心的责任感。
3. 以下哪个选项是游侠列传的一个主要主题?A. 人情冷暖,江湖险恶。
B. 颠沛流离,追求自由。
C. 道义与利益的碰撞。
D. 双生命选择的困惑。
二、简答题1. 游侠列传中的主人公们具有怎样的职业特点和价值观?2. 游侠列传中的情节和故事有哪些令人难忘的地方?3. 通过学习游侠列传,你认为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思考和启示?三、论述题1. 游侠列传是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请论述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2. 游侠列传中的主人公们展现了怎样的侠者精神和正义观念?3. 游侠列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体现了怎样的社会价值观和人性观念?以上是高一语文游侠列传同步练习题的内容。
通过进行这些练习题的练习,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游侠列传这部经典作品,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意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练习题,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祝各位同学进步快乐!。
《《游侠列传》文言文阅读练习.doc》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yanwen/1326347.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游侠列传节选练习题
一.指出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者①“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
②“箕踞者乃肉袒谢罪”
③“洛阳人有相仇者”
2.用“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3.然①“然.终不乏其能”“然.关中长安樊仲子”
②“然.后乃敢尝酒食”
4.以①“以.德报怨”“吏以.此责解”
②“以.翁伯之义……”
③“具以.实告解”
④“诸公以.故严重之”
⑤“以.睚眦杀人……”
⑥“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5.于①“卒发于.睚眦如故云”“弃其尸于.道”
②“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
6.而①“乃收而.葬之”“有能助寡人谋而.能退吴者”(勾践灭
吴)
②“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勾践灭吴)
③“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④“执其手而.与之某”(勾践灭吴)
7.诸①“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②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③“西道诸.杜”
8.奈何“解奈何
..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
9.以故“诸公以故
..严重之,争为用。
10.为“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
11.自是“自是
..之后,为侠者极众”
12.曷“曷.足道哉”
13.固“固.不可胜数”
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
1采“衣不足采.,食不重味”
2.趋“专趋.人之急”
3.阴“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
4.贼“少时阴.贼”
5.适“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6.卒“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7.亡“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
8.微“解使人微.知贼处”
9.践更“每至践更
..,数过”
10.居间“邑中贤豪居间
..者以十数,终不听”11.口“少公自杀,口.绝。
”
12.穷治“穷治
..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写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和所通的本字。
1.振人不赡
2.解家贫,不中訾
3.敖而无足数者
4.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5.以躯借交报仇
指出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1.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2.怪.之,问其故
3.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4.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5.解夜.见仇家
6.乃夜.去
7.有一人独箕.倨视之
解释下面句中画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1.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同时古:今:
2.其余庸人不可胜言庸人古:今:
3.然终不伐其能伐古:今:
4.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亡古:今:
5.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不修古:今:
6.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不直古:今:
7.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严重古:今:
8.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中人古:今:
9.遂族郭解翁伯。
族古:今:
10.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无用古:
今: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主要包括状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等。
下面几个句子分别属于那种情况(只填写序号)
(1)罪甚于解杀之
(2)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
(3)居邑屋至不见敬
(4)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5)寡人请更
(6)必庙礼之
(7)又杀之阙下
(8)此盗跖居民间者耳
(9)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10)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
(11)郭解,轵人也
(12)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13)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1.状语后置
2.判断句
3.被动句
4.省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