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乌衣巷_》《江南逢李龟年》共2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4
刘禹锡《乌衣巷》原文和翻译译文《刘禹锡《乌衣巷》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刘禹锡《乌衣巷》原文和翻译译文刘禹锡《乌衣巷》原文和翻译原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丛生着野草、乱开着野花,乌衣巷口夕阳西上。
从前在王、谢贵族的高楼大厦中筑巢的燕子,现在已经飞入平常的百姓家。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
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
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
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
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
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
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
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
以佑观之,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
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注】①历数:指帝王继承的次序。
15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一、《相思》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风雨楼台,烟花三月下扬州。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相逢何必曾相识,暂且游吾踪。
三、《鹿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烈火灼心七十春。
白发渔樵江楼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长恨人千里,犹有梦相追。
虽觉激痛苦不远,又官心那得甘休?四、《望海潮》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余金积,盈窗纳凤麟。
坐见钓叟垂钓船,吴娃初学针。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五、《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六、《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九、《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十一、《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合集)第一篇: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②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④君:指李龟年,玄宗时宫廷著名乐师。
【译文】: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你见面,多次在崔九堂前听你唱歌。
现在正是江南景色美好的时候,落花时节又和你相逢。
【赏析】: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
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
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
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第二篇:江南逢李龟年教案[范文模版]《江南逢李龟年》教案学习目标 1.能背诵诗歌。
2.能抓意象,赏析诗文。
3.能体会诗人深沉情感。
一、自主学习1.查资料,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2.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3.联系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
二、合作探究1.这首诗总共提到了那些人物?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作者、李龟年、岐王、崔九;寻常,几度(表示过去);落花时节(表示现在)。
2.过去和现在的感触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欣喜,荣耀;辛酸、伤感。
3.前后感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这种辛酸与伤感浓缩到哪个词语中?国家的盛衰、个人命运的变迁;落花时节。
4.最后两句,有什么妙处?运用了反衬和双关。
“江南好风景”正是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强烈反衬;“落花时节”既是写景,又暗喻社会、朋友和自身的境况如同落花流水,令人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