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皇帝排序全集
- 格式:pdf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14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及年号表如下:1. 三皇五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禹。
2. 夏朝:约公元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位于山西夏县。
开国皇帝为禹。
3. 商朝:约公元前1675-1029年,都城亳,位于河南商丘。
开国皇帝为汤。
4. 周朝:* 西周:约公元前1029-771年,都城镐京,位于陕西西安。
开国皇帝为周文王姬昌。
* 东周:前770-476年,都城洛邑,位于河南洛阳。
开国皇帝为周平王姬宜臼。
5. 战国:前475-221年。
6. 秦朝:前221-207年,都城咸阳,位于陕西咸阳。
开国皇帝为始皇帝嬴政。
7. 汉朝:* 西汉:前206-公元8年,都城长安,位于陕西西安。
开国皇帝为高祖刘邦。
* 新朝:9-23年,都城常安,位于陕西西安。
开国皇帝为王莽。
* 东汉:25-220年,都城洛阳。
8. 三国:* 魏国: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曹操。
* 蜀国: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刘备。
* 吴国: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孙权。
9. 晋朝:* 西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司马炎。
* 东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司马睿。
10. 南北朝:* 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刘裕。
* 齐: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萧道成。
* 梁: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萧衍。
* 陈: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陈霸先。
11. 隋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杨坚。
12. 唐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李渊。
13. 五代十国:无统一年号,各小国各自使用自己的年号。
14. 北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赵匡胤。
15. 南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赵构。
16. 辽、西夏、金:三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年号,但这里未列出具体内容。
17. 元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忽必烈。
18. 明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朱元璋。
19. 清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皇太极。
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
(一)秦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
(二)汉朝(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昭帝刘弗陵。
(三)汉朝(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等。
(四)魏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等。
(五)晋朝:晋武帝司马炎、晋明帝司马绍等。
(六)南北朝: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等。
(七)隋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八)唐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等。
(九)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高祖石敬瑭等。
(十)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宋仁宗赵祯等。
(十一)元朝: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等。
(十二)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
(十三)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等。
以上是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的一部分,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因历史资料和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国历史君主简表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夏朝开国皇帝,号称“禹”(大禹),励精图治,开展治水工程。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汤:商朝开国皇帝,号称“汤”(名子朝),兴修水利,建立名副其实的封建帝国。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文王:周朝的得天独厚的君主之一,以德政著称,为西周的奠基者。
- 武王:周朝开国皇帝,号称“武王”(名姬发),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进行了许多内外政治改革。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秦朝开国皇帝,号称“秦始皇”(姓赢),统一中国,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5.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高祖:汉朝开国皇帝,号称“高祖”(姓刘,名邦彦),延续了秦始皇统一政权的基础,进行了一系列低税收、宽政策和社会改革。
6.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以雄才大略著称。
- 司马懿:西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7.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文帝:隋朝建立者之一,号称“隋文帝”(姓杨,名广),重用人才,推行许多改革。
8.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宗:唐朝开国皇帝,号称“高宗”(姓李,名渊),巩固了唐朝的统一局面。
- 女皇武则天:唐朝时期的女皇,政绩卓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
9.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太祖:宋朝开国皇帝,号称“太祖”(姓赵,名匡胤),巩固宋朝统治,重视农业和经济发展。
10.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 忽必烈:元朝开国皇帝,号称“忽必烈”(姓孛儿只斤,名哥哥),统一中国,推行了许多改革。
11.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洪武:明朝开国皇帝,号称“洪武”(姓朱,名棣),实行一系列政治、农业和经济改革。
12.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康熙:清朝皇帝,号称“康熙”(姓爱新觉罗,名玄烨),扩大了清朝的版图,开进行了许多改革。
中国所有朝代及皇帝在位时间中国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1.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092.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公元前206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4;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3.汉吕后执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4.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63;5.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63-公元前140;6.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7.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8.汉宣帝刘洵:公元前73-公元前48;9.汉元帝刘奭(shi):公元前48-公元前32;10.汉成帝刘鷔(ao):公元前32-公元前6;11.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1;12.汉平帝刘衎(kan):1-6年;13.孺子婴(王莽摄政):6-9年。
东汉(25-220年)1.光武帝刘秀:25-58年;2.汉明帝刘庄:58-76年;3.汉章帝刘炟(da):76-89年;4.汉和帝刘肇:89-106年;5.汉殇帝刘隆:106-107年;6.汉安帝刘祜(hu):107-126年7.汉顺帝刘保:126-145年;8.汉冲帝刘炳:145-146年;9.汉质帝刘缵(zuan):146-147年;10.汉桓帝刘志:147-168年;11.汉灵帝刘宏:168-190年;12.汉献帝刘协;190-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三国(220-265年)1.魏国魏文帝曹丕:220-227年;魏明帝曹叡(rui):227-240年;魏齐王曹芳:240-254年;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魏元帝曹奂:260-265年2.蜀国昭烈帝刘备:221-223年;后主刘禅(shan):223-263年。
3.吴国大帝孙权:222-252年;会稽王孙亮:252-258年;景帝孙休:258-264年;乌程侯孙皓:264-280年。
西晋(265-317年)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晋惠帝司马衷:290-307年;晋怀帝司马炽:307-313年;晋愍帝司马邺:313-317年。
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皇帝顺序表大全!(收藏)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
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
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下面,小编整理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一、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
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二、西汉(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三、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四、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五、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
传5帝,国祚五十一年。
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六、东晋(317年-420年)是由宗室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称中汉,称东晋为,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的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
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
420年,宋公废除晋安帝,建立,进入时期。
东晋与之前的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
七、十六国时期(公元301年——公元460年)在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
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
八、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九、隋朝(581年-618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一、先秦时期1.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2.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3. 楚汉争霸时期,分别有楚怀王、汉王刘邦等称帝。
二、汉朝1.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2.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3.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4.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5.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6.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7.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公元前48年)8.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9.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10.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公元1年)11. 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公元6年)12. 汉孺子刘婴(公元6年—公元8年)三、新朝1. 建兴帝王莽(公元8年—公元23年)四、玄汉1. 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五、东汉1. 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2. 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3. 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4. 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5. 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6年)6. 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7. 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8. 冲帝刘炳(公元144年—公元145年)9. 质帝刘缵(公元145年—公元146年)10. 桓帝刘志(公元146年—公元167年)11. 灵帝刘宏(公元167年—公元189年)12. 献帝刘协(公元189年—公元220年)六、三国时期1. 魏国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明帝曹叡(公元226年—公元239年)齐王曹芳(公元239年—公元254年)高贵乡公曹髦(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元帝曹奂(公元260年—公元265年)2. 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3. 吴国大帝孙权(公元222年—公元252年)会稽王孙亮(公元252年—公元258年)景帝孙休(公元258年—公元264年)末帝孙皓(公元264年—公元280年)七、晋朝1. 西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惠帝司马衷(公元290年—公元306年)怀帝司马炽(公元306年—公元311年)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公元316年)2. 东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明帝司马绍(公元322年—公元325年)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康帝司马岳(公元342年—公元344年)穆帝司马聃(公元344年—公元361年)哀帝司马丕(公元361年—公元365年)废帝司马奕(公元365年—公元371年)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年—公元372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2年—公元396年)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6年—公元419年)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九、南北朝1. 南朝(1) 宋孝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公元422年)少帝刘义符(公元422年—公元423年)文武帝刘义隆(公元423年—公元453年)孝武帝刘骏(公元454年—公元464年)前废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明帝刘彧(公元465年—公元472年)后废帝刘昱(公元472年—公元477年)顺帝刘准(公元477年—公元479年)(2) 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武帝萧赜(公元482年—公元493年)明帝萧鸾(公元493年—公元498年)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98年—公元501年)和帝萧宝融(公元501年—公元502年)(3) 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简文帝萧纲(公元549年—公元551年)豫章王萧棟(公元552年—公元555年)敬帝萧方智(公元555年—公元557年)(4) 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57年—公元559年)文帝陈蒨(公元559年—公元566年)废帝陈伯宗(公元566年—公元568年)宣帝陈顼(公元568年—公元582年)后主陈叔宝(公元582年—公元589年)2. 北朝(1)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年—公元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公元409年—公元423年)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年—公元452年)南安王拓跋余(公元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公元452年—公元465年)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孝文帝元宏(公元471年—公元499年)宣武帝元恪(公元499年—公元515年)孝明帝元诩(公元515年—公元528年)孝庄帝元子攸(公元528年—公元530年)长广王元晔(公元530年)节闵帝元恭(公元531年)孝武帝元修(公元532年—公元534年)(2)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34年—公元550年)(3) 西魏文帝元宝炬(公元535年—公元551年)废帝元钦(公元551年—公元554年)恭帝元廓(公元554年—公元557年)(4) 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0年—公元559年)废帝高殷(公元559年—公元560年)孝昭帝高演(公元560年)武成帝高湛(公元560年—公元561年)后主高纬(公元561年—公元577年)幼主高恒(公元577年)(5)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公元557年—公元559年)明帝宇文毓(公元559年—公元560年)武帝宇文邕(公元560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赟(公元578年—公元579年)静帝宇文阐(公元579年—公元581年)十、隋朝文帝杨坚(公元581年—公元604年)炀帝杨广(公元604年—公元618年)恭帝杨侑(公元617年—公元618年)十一、唐朝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太宗李世民(公元626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公元649十一、唐朝(续)中宗李显(公元683年—公元684年,公元705年—公元710年)睿宗李旦(公元684年—公元690年,公元710年)武则天(公元690年—公元705年,唯一的女皇帝,建立周朝,后复辟唐朝)睦宗李重茂(公元710年)景龙帝李隆基(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即唐玄宗)肃宗李亨(公元756年—公元762年)代宗李豫(公元762年—公元779年)德宗李适(公元779年—公元805年)顺宗李诵(公元805年—公元806年)宪宗李纯(公元806年—公元820年)穆宗李恒(公元821年—公元824年)敬宗李湛(公元824年—公元827年)文宗李昂(公元827年—公元840年)武宗李炎(公元840年—公元846年)宣宗李忱(公元846年—公元859年)懿宗李漼(公元859年—公元873年)僖宗李儇(公元873年—公元888年)昭宗李晔(公元888年—公元904年)哀帝李柷(公元904年—公元907年)十二、五代十国1. 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公元907年—公元912年)末帝朱友贞(公元912年—公元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公元923年—公元926年)明宗李嗣源(公元926年—公元933年)�闵帝李从厚(公元933年—公元934年)末帝李从珂(公元934年—公元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公元936年—公元942年)出帝石重贵(公元942年—公元946年)后汉高祖刘知远(公元947年—公元948年)隐帝刘承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51年—公元954年)世宗柴荣(公元954年—公元959年)恭帝柴宗训(公元959年—公元960年)2. 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公元907年—公元918年)后主王衍(公元918年—公元925年)后蜀高祖孟知祥(公元934年—公元934年)后主孟昶(公元934年—公元965年)南吴太祖杨行密(公元902年—公元905年)烈祖杨渥(公元905年—公元908年)高祖杨隆演(公元908年—公元921年)睿帝杨溥(公元921年—公元937年)南唐烈祖李昪(公元937年—公元943年)元宗李璟(公元943年—公元961年)后主李煜(公元961年—公元975年)吴越武肃王钱镠(公元907年—公元932年)文穆王钱元瓘(公元932年—公元941年)忠献王钱弘佐(公元941年—公元947年)忠逊王钱弘倧(公元947年—公元948年)忠懿王钱弘俶(公元948年—公元978年)闽太祖王审知(公元909年—公元925年)嗣王王延翰(公元925年—公元926年)康宗王昶(公元926年—公元935年)。
中国皇帝顺序全难得找得比较全面中国皇帝顺序(全)难得找得比较全面2010-12-15中国皇帝次序(齐)---很罕见哦照片描述:一代一代枭雄照片描写:一代一代枭雌照片描写:一代一代枭雄照片描写:一代一代枭雌照片描述:一代一代枭雄炎帝神工氏黄帝轩辕氏长昊金地氏颛顼下阴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搁勋虞舜沉华冬:(开今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古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2、帝启9年3、太康29年4、仲康l3年5、帝相28年--(羿-冷浞)40年6、长康22年7、帝抒17年8、帝槐26年9、帝芒l8年lO、帝鼓l6年l1、没有落59年l2、帝扃2l年l3、胤甲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皋l1年l6、帝收l9年17、履癸53年。
周;合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共353年。
历十二帝。
建都:镐京。
l、武王收7年2、成王诵37年3、康王钊26年4、昭王?5l年5、穆王谦55年6、共王松扈l2年7、懿王?25年8、孝王辟圆15年9、险王变16年l0、厉王胡37年-共战时期l4年-ll、宣王靖46年12、幽王宫?ll年。
文王之前借有:今公?女(太王)、季历、文王,虽无强盛的权势,但在表面下还是商朝属上的一个诸候国。
西周:母元后77O--225同545暮年,历两十六帝。
修皆:洛阴。
l、原王宜臼5l年2、桓王林23年3、庄王铊15年4、厘王胡全5年5、惠王阆25年6、襄王郑33年7、顷王壬君6年8、匡王班6年9、定王瑕2l年1O、繁王险14年11、笨王鼓口27年l2、景王贱25年13、悼王猛1年l4、敬王匈44年15、元王仁7年l6、贞定王介28年17、悲王往徐1年18、念王叔1年19、考王嵬15年20、威烈王午44年2l、安王骄26年22、烈王忧7年23、隐王扁48年24、慎靓王订6年25、赧王延59年26、东周臣杰7年。
中国历史16个朝代225位皇帝,收藏这张表就够了!秦朝<咸阳>简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公元前206年十月,秦朝灭亡。
皇帝称谓生卒年份(公元)谥庙称谓评价嬴政前259—前210秦始皇一统中国、大统钱字、城筑北击、焚书坑儒、废封立郡嬴胡亥前230—前207秦二世苛政暴政、泯性杀亲、残害忠良、天真顽劣、死于阉党嬴子婴? —前206自降为秦王诛杀赵高、投降刘邦、死于项羽汉朝(西汉<咸阳>、东汉<洛阳>)简介: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共经422年,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
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崛起。
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同时深深影响着多少代儿女。
皇帝称谓生卒年份(公元)谥庙称谓评价西汉·刘邦前256—前195汉高祖白蛇起义、楚汉之争、建立大汉、豁达大度,从谏如流西汉·刘盈前211—前188汉惠帝至孝至仁、上乘父制,下尽职守、为文景之治建立基础西汉·刘恭? —前184汉前少帝吕后所立、又为其所害、终生无政治绩效、罢黜而死西汉·刘弘? —前180汉后少帝吕后所立、荡涤诸吕时因非惠帝孙而被陈平等人废黜西汉·刘恒前203—前157汉文帝与民休息、轻徭赋薄、推汉走向鼎盛奠定根基西汉·刘启前188—前141汉景帝平乱固权、清静恭俭、发展教育、打击豪强、文景之治西汉·刘彻前156—前87汉武帝雄才武略、空前政为、创造了中华民族史上数个第一西汉·刘弗前94-前74汉昭帝承接父业、四夷来朝、中兴稳定、后因多病不治而死西汉·刘贺前92—前59汉废帝荒淫无度、不顾社稷、霍以不看重任而在位27天被废西汉·刘询前92─前49汉宣帝巫蛊之祸、霍光拥立为皇、实现昭宣中兴、清除霍氏西汉·刘奭前74─前33汉元帝纯任德教、尊崇儒学、昭君初赛汉匈言和、西汉转弱西汉·刘骜前51—前7汉成帝湛于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西汉·刘欣前25—前1汉哀帝有治国之志无治国之才、断袖之癖、王莽篡位西汉没落西汉·刘衎前9-6汉平帝一国之君无奈于王莽之阴险、迫取王莽女、后被莽害死西汉·刘婴4月25日孺子婴婴继位时,莽摄政,无实际权力多为傀儡、东汉亡新·王莽前45-23建兴帝代汉建新,推行新政,统治末期,天下大乱,被更始军攻入长安,死于乱军之中。
中国历代皇帝排名顺序表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
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②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西周进入了短暂的共和时期,该年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在这之前,所发生的事的年代都是推测的,历史事件是凭借甲骨文,金鼎文和人们的传说来叙说的,断断续续,无从查考,而甲骨文那些记载的也不全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争议很大。
③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
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
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
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④“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汉(前赵)、后赵(魏)、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
共有二十国。
⑤武则天(公元624-705年)于690年称帝,国号“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也称“南周”。
并自以“瞾”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自为皇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史称“武周革命”。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仅有的一个女皇帝。
她登位时已经67岁,又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的帝王。
直到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⑥“五代十国”指朱温灭唐后建立的后梁及继起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为五代。
除五代外,当时中国南方境内还有许多其它的割据势力,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史称五代十国,但实际的国却不止十个。
其他中华王国:吐蕃、西域各国、渤海国、高句丽、琉球王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回鹘、古代越南王国、吐谷浑等等。
由于有些朝代并不是只有一次使用,所以现在的史学家为了有所区别,往往在前面加一些词以示区别,比如五代的时候,梁唐汉晋周前前面都加了一个后字,因为这些朝代以前都出现过,同样的还有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历史上亦称为后金。
中国历代皇帝及简介一、传说时期的夏、商、周1.1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名陶唐,号夏禹):传说中的夏朝开国皇帝,他治理水患有功,被尊称为中国古代治水的始祖。
1.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商朝的开国皇帝,他诛杀暴虐的桀后建立了商朝,被尊为商朝的奠基者。
1.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武王:周朝的开国皇帝,他推翻了暴虐的商朝,建立了周朝,被尊为周朝的开国圣君。
二、秦汉时期的皇帝2.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嬴政):秦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制帝国,创建了中国的封建帝制。
2.2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西汉的开国皇帝,他在秦末乱世中崛起,最终推翻了秦朝,开创了西汉王朝。
•汉武帝(刘彻):西汉皇帝,他是西汉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实行了一系列强力的中央集权改革,并且在对外扩张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三、南北朝时期的皇帝3.1 南朝梁(502年-557年)•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皇帝,他经萧子显之乱登上皇位后,推行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使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2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魏文成帝(拓跋濬):北魏的皇帝,他推行了一系列的宽政政策,致力于改革和重建国家,对北魏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隋唐时期的皇帝4.1 隋朝(581年-618年)•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了北方分裂的局面,建立了隋朝,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4.2 唐朝(618年-907年)•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始祖,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使唐朝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期。
•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的皇帝,他是唐朝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达到了极盛的繁荣。
五、明清时期的皇帝5.1 明朝(1368年-1644年)•明太祖(朱棣):明朝开国皇帝,他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开创了明朝的基业。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开国皇帝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一、朝代顺序1.夏朝2.商朝3..周朝(西周、东周)4..秦朝5.西汉6.新朝7.西汉8.东汉9.三国(魏、蜀、吴)10.晋朝(西晋、东晋)11.十六国12.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13.隋朝14.唐朝15.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16.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17.宋朝(北宋、南宋)18.辽朝19.西夏20.金朝21.元朝22.明朝23.清朝二、开国皇帝夏朝:开国皇帝为启,但传统上也将禹视为夏朝的建立者。
商朝:开国皇帝为成汤(商汤)。
周朝:开国皇帝为周武王姬发。
秦朝:开国皇帝为秦始皇嬴政。
西汉:开国皇帝为汉高祖刘邦。
新朝:开国皇帝为王莽。
西汉:开国皇帝为刘玄,史称更始帝。
东汉:开国皇帝为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魏:开国皇帝为魏文帝曹丕。
三国·蜀:开国皇帝为汉昭烈帝刘备。
三国·吴:开国皇帝为吴大帝孙权。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五代十国时期(部分开国皇帝)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开国皇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中国封建王朝帝王顺序表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顺序表可以按照朝代顺序进行排列,具体如下:1.三皇五帝(约公元前2146-1675年):三皇包括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包括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2.夏朝(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开国皇帝禹,末代皇帝桀。
3.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开国皇帝汤,末代皇帝纣。
4.周朝(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开国皇帝是周武王姬发,东周开国皇帝是周平王姬宜臼。
5.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6.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东汉开国皇帝是汉光武帝刘秀。
7.三国(公元220-280年):包括魏、蜀、吴,开国皇帝分别是魏文帝曹丕、蜀汉昭烈帝刘备、吴武烈帝孙坚。
8.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开国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东晋开国皇帝是晋元帝司马睿。
9.南北朝(公元420-589年):这一时期政权分裂,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10.隋朝(公元581-618年):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11.唐朝(公元618-907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12.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这一时期政权分裂,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包括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13.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南宋开国皇帝是宋高宗赵构。
14.元朝(公元1271-1368年):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15.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6.清朝(公元1644-1912年):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
以上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顺序表,包括了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和末代皇帝。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顺序表皇帝列表:一、【秦代】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婴————————————————二、【汉代】〖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三、【三国】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
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1--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1年。
吴:公元222--280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1、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17年。
————————————————四、【晋代】西晋:265--316 共51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317--402 共104年。
历十一帝,建都:金陵1、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1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一、历朝历代皇帝列表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第六代姬句望第七代姬桥牛第八代姬瞽叟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第8任姒少康第9任姒杼第10任姒槐第11任姒芒第12任姒泄第13任姒不降第14任姒扃第15任姒廑第16任姒孔甲第17任姒皋第18任姒发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第5任子太甲第6任子沃丁第7任子太庚第8任子小甲第9任子雍己第10任子太戊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第12任子外壬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第15任子祖辛第16任子沃甲第17任子祖丁第18任子南庚第19任子阳甲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第22任子小乙第23任子武丁第24任子祖庚第25任子祖甲第26任子廪辛第27任子康丁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29任子太丁(文丁)第30任子帝乙第31任纣帝子受辛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第3任康王姬钊第4任昭王姬瑕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第6任共王姬翳扈第7任懿王姬囏第8任孝王姬辟方第9任夷王姬燮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党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