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0.3.从数据谈节水
- 格式:doc
- 大小:357.50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学设计: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一. 教材分析《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题学习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节水数据,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多个实际生活中的节水场景,如家庭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可能会遇到不知道如何运用数学知识的情况。
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解决节水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题学习的意义,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合理的节水建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节水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节水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节水案例资料,如家庭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等。
2.准备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工具,如调查表、统计表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节水场景,如家庭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等,引导学生关注节水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具体的节水案例,如某个家庭在一段时间内的用水数据,以及相应的节水措施。
让学生观察数据,思考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节水的效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节水案例进行分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节水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据分析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数据分析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生活中的节水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如何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节水案例资料。
2.准备数据处理软件或工具。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节水案例,让学生了解节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一些节水数据,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据分析知识,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知识,解决实际的节水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对节水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据分析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节水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解节水的重要性,掌握节水的基本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节水数据,学会从数据中寻找节水的方法和规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节水措施,提高节水效果。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还不足,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节水的重要性,掌握节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节水数据,学会从数据中寻找节水的方法和规律。
3.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节水措施,提高节水效果。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节水数据,学会从数据中寻找节水的方法和规律。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统计问题,如何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节水的重要性,节水的基本方法,以及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节水数据,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寻找节水的方法和规律。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节水措施,提高节水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节水资料和数据。
2.准备投影仪和投影屏幕,用于展示节水数据和分析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节水标语和图片,引起学生对节水问题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实际生活中的节水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了解节水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3 从数据谈节水教课方案设计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课方案【教课任务剖析】(一)教课目的知识技术:1.2数学思虑:经历运用数据描绘信息、作出推测的过程,成立统计看法解决问题:能用图表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说结果的合理性感情态度:1.2(二)要点:采集数据,画出统计图(三)难点:恰入采纳统计图描绘数据【教课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 1 创建情境,引出课题介绍我国的缺水局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 2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附录中的资料,学生经过合作从中采集数据并画出统计图,依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采集资料、采集数据、研究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各样统计图特点的理解活动 3 回首小结,部署作业稳固新知,准备下节课【教课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活动 1]教师联合图片向学生介绍当前全世界的缺水局势和黄河的今昔变迁师生行为:在活动 1 中教师应要点关注:学生聆听时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设计企图:教师叙述,学生聆听.经过介绍 ,使学生对水资源产生危机感,进而激发学生研究节水的兴趣活动 2]阅读教科书附录中的资料,经过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回答第79页的 4个问题 .第一步阅读资料,从中采集与问题有关的数据.第二步画统计图描绘数据第三步依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师生行为:学生阅读资料后分组议论,从资猜中采集与四个问题有关的数据,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参加全班沟通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并参加各组议论,最后指引学生一致数据.在第一步,教师应要点关注:(1)学生针对四个问题所选出的数据能否正确、完好.( 2)学生在活动和沟经过程中能否踊跃参加,敢于发布自己的看法. 学生画出统计图描绘数据,而后全班沟通,改良统计图.教师巡视学生绘图状况,展现各样种类的统计图,与学生一同评论所画统计图能否正确,所选统计图种类能否适合.在第二步,教师应要点关注:(1)所选统计图种类应丰富,以利于比较.(2)让学生充足沟通,依据统计图的特点自主得出结论.学生依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指引学生发布各自的看法,完美统计语言.在第三步,教师应要点关注: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察看统计图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教师应让学生充足发布自己的看法,并实时一定设计企图:经过阅读资料采集数据培育学生从资猜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独立思虑的基础上,参加对数学识题的议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经过画统计图使学生进一步熟习统计图的画法.在评析统计图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方图、扇形图、折线图的特点,使学生能恰入采纳统计图描绘数据经过依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培育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守信息的能力活动 3]问题:(1)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获取了哪些统计活动知识?(2)针对节水问题,说说你的想法.作业:阅读资料,从中采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 2000 年全世界淡水资源利用状况如何?(2)假如我国的农田所有采纳节水浇灌技术,每年起码可节俭多少淡水资源?(3)你感觉解决我国水资源欠缺问题的要点是什么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议论.教师部署作业,学生达成.学生独立达成(1)(2),而后利用(1)(2)的研究成就对(3)睁开议论 .在活动 3 中教师应要点关注:让学生充足发布自己的看法,教师用鼓舞赞叹性语言进行评论设计企图:经过小结加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加深学生对各样统计图特点的理解.作业再次为学生供给了利用图表描绘数据的实践时机,培育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资猜中的内容还可使学生感觉到节俭用水的巨大潜力。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巩固处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对具体问题选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2.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做出合理的判断预测.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统计观念,增强水危机和节水意识.【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亲身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团结合作、互相交流的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合理处理信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2.学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恰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节水及环保意识;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描述数据,从中得出结论,并能针对有关问题,给出问题解决的办法.【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如何找到合理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4-10,探究水资源出现危机教师出示问题:当前世界淡水资源分布如何呢?(请同学查阅资料)学生答:地球上水的总体积是14.2亿立方千米.其中,海洋水约占96.53%以上,淡水约占2.53%.而在淡水中,大部分在两极的冰川、冰盖占77.2%,地下水占22.4%.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还不到1%.教师问:查阅世界缺水形势的相关资料?学生答:由于世界人口增长、水污染以及水资源浪费等原因,使全世界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水资源紧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中国家疾病死亡事件中80%与缺水和水资源污染有关.教师问:查阅我国水资源情况?学生答: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75×10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仅为24000立方米左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10位.中国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教师问: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如何?学生答:除了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我国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以城市供水为例,全国大约670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教师问: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如何?学生答:我国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这表现在农业用水效率很低,在灌溉农田时,60%的水消耗于蒸发渗透.农业用水量由1979年的4195亿立方米,到1990年的4634亿立方米,发展到2000年514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0%,用水量由1979年的523亿立方米,到1990年的702亿立方米,上升到2000年的944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量逐年上升.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出示课件观看2012-2019年全国生活用水量变化教师问:我们是否要节约用水呢?为什么?学生答: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是最快捷、最有效、最可行的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之一.我们每个家庭和个人都应该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积极参与节水行动,这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和保证.2.出示课件11-15,探究水资源的分布和我国工农业用水情况.教师问: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样?学生答:地球上水总体积为14.2亿立方千米,海洋水占96.53%以上,淡水占2.53%左右.而淡水中冰川、冰盖占77.2%,地下水占22.4%,人类可利用水还不到1%.教师问:把上面的内容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学生答:用扇形图分别表示:地球上海水资源与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教师问:观察上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答:由以上两图可以看出,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是极其稀少的.教师问:我国的农业和工业耗水情况怎样?学生答:农业用水效率低,灌溉农田用水60%消耗于蒸发渗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50%.教师问:请你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内容.学生答:用条形图分别表示:农业用水量变化工业用水量变化教师问:从上面的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答:由以上两图可以看出,工农业耗水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年上升,势头迅猛.教师问:我国不同年份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样?学生答:我们可以用折线图来表示全国生活用水变化趋势:见课件图3.出示课件16-20,探究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教师出示问题:观察下列家庭人均月用水量频数分布直方图,回答问题:频数(家庭数)月用水量:吨(注:1吨水的体积是1立方米,即为1000升)教师问:家庭人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百分之几?学生答:家庭人均用水量在5000~6000升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百分之二十五.教师问: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小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部家庭的百分之几?学生答:家庭人均用水量最多的有6家,占全部家庭的百分之十五;人均用水量最少的有2家,占全部家庭的百分之五.教师问: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用水量(BWR)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学生答: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179.2升,这个平均数远远超过用水标准.教师问: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2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BWR标准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学生答: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2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0.12亿吨水,按BWR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约66万年的生活用水.总结点拨:(出示课件20)工农业生产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就农业灌溉来说,可以用管道灌溉代替渠道灌溉,以防止减少蒸发与渗透,还有采用喷灌、微水渗透等先进技术.工业生产中可以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废水利用率,重复使用,既可节约水资源,又可减小污染.生活中首先提高节水意识,可以把食用水与生活非食用水分开使用,非食用水可以不用淡水的尽量不用,可采用江、河、湖、海水,食用废水也可再用于非食用水使用,这样即可大大减少淡水消耗量.教师:学了前面的知识,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吧.(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1-30)练习课件第21-30页题目,约用时20分钟.(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31)1.当前水资源状况.2.节约水资源带来的价值.3.节约水资源的办法.(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小结)的相关内容.知道本章知识结构图七、课后作业教材第156页数学活动.八、板书设计:1.通过实际调查及查阅资料,发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2.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新课标明确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地去探究、发现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同时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享受成功的机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与研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按照课本要求,活动2是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全校全体学生家庭人均月用水量,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难度,改为在全班范围内调查,调查的原始数据共享,学生进行统计,既开展了探究活动又照顾了教学,效果不错.同时,我们应该关注以下两点:1、实践性与体验性有效融合.本节课的标题指出了活动的重点,就是要用数据说话,从调查结论中有关节水的问题.根据这样的目标,放手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对水资源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明白了节约用水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2、媒体性与时效性有机相联.采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措施之一.在上课开始,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对资源的思考,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在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网上搜集资料,拓展知识面,对水资源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明确了节约用水的意义.同时,本课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水资源状况,把一幅幅画面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实现了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的双重功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不足之处:在设计本节课时,相关的统计图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老师给与指导,这样比较耗时,学生不一定都会,教师可以在事先设计相关的统计图表的模板(如已经画好坐标的直方图或圆的空扇形图),让学生在上面进一步加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来了解节水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环保知识了解不多,需要老师通过实例讲解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节水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节水的重要性,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准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工具,如表格、统计图等。
3.准备课堂用的PPT,用于展示实例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如“我国水资源短缺,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关于水资源利用的数据,如我国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率等。
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其中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如让学生分组收集所在地区的节水措施,整理数据并分析哪些节水措施有效。
10.3从数据谈节水教学课时建议:本节授课为一课时.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缺水的严峻挑战,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通过本节学习,我们将对世界淡水资源、中国缺水的形势以及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有所了解,你会感到我们每个家庭和个人都应该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本节将通过阅读背景材料、收集数据绘制图形、回答问题等过程以及讨论节约用水的好办法等活动完成课题学习,最后结合统计图表,完成一篇说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及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可行办法的研究报告.本节活动重点是要用数据说话,要让学生从事统计调查活动,利用调查结果谈论有关节水问题,教学中不要偏离主题.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且制作相应的统计图.问题解决: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过程,提出合理化建议,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价值.情感态度:通过具体的数据,使学生了解节水的必要,在活动中感受水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会收集、分析数据,从中得出结论,并能针对有关问题,给出解决办法.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感受水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短缺形势的严重性、节约用水的紧迫性以及节水办法的可行性,教学难点:恰当选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三、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由于水是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学生对这个课题非常熟悉,又有前面几节课的知识作基础,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的讨论是没有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这样可让所有学生有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功,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四、教学过程(一)合理分组,步置任务(一定在本节课的前几天布置任务,下面的2个任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任务1: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询下列资料.(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样?(2)我国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样?(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样?任务2:收集全班同学(各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描述这些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个范围内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小的小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BWR)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4.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2亿人口计算,一天可节约多少吨水?按BWR 标准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二)合作交流活动一各组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先组内交流.(教师要给一定的时间使组内充分交流)教师要重点关注:(1)学生针对课前布置的任务收集的数据是否完整,准确.(2)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二画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师要重点关注:(1)学生选用的统计图是否恰当,有利于比较.(2)学生能否根据统计图得到一些结论.活动三各组派代表在班级展示本组搜集的数据,以及得到的结论.教师要重点关注:(1)学生从统计图中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教师要及时肯定.(2)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进一步理解统计的作用,并恰当地选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三)集中研讨,达成共识活动一教师演示多媒体背景资料:(如果学生搜集的不充分的话可以演示)附录:背景资料地球是个蓝色星球,因其表面70%被水覆盖,又叫水球.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有14亿立方千米,分布在大洋和浅海中的水有13.608亿立方千米,这些咸水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陆地上两极冰盖和高山冰川中的储水量为0.301亿立方千米,目前也无法直接利用;余下的0.091亿立方千米才是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目前,由于世界人口增长、水污染以及水资源浪费等原因,使全世界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水资源紧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中国家疾病死亡事件中80%与缺水和水资源污染有关.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41075.2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400立方米左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10位,中国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建设工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人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供应和需求出现了日益尖锐的矛盾,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以城市供水为例,全国大约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致使居民定量供水,电厂、工厂停产或限产.我国一方面存在水资源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这表现在农业用水效率很低,在灌溉农田时,60%•的水消耗于蒸发渗透.•农业用水量由1979年的4195亿立方米,到1990年的4634亿立方米,发展到2000年514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0%,用水量由1979年的523亿立方米,到1990•年的702亿立方米,上升到2000年的944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量逐年上升(见下表).全国不同年份主要城市生活用水情况:单位/万吨1996 1997 1998 1999 20001670673 1757157 1810355 1896255 1944235 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是最快捷、最有效、最可行的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之一.我们每个家庭和个人都应该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积极参与节水行动,这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和保证.1.资料收集:地球上水总体积为14.2亿立方千米,海洋水占96.53%以上,淡水占2.53%•左右.而淡水中冰川、冰盖占77.2%,地下水占22.4%,人类可利用水还不到1%.用扇形图分别表示:(1)地球上水资源与淡水资源分布情况:(2)淡水资源分布情况:由以上两图可以看出,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是极其稀少的.2.资料收集:农业用水效率低,灌溉农田用水60%消耗于蒸发渗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50%.年份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1979 4195亿3mm523亿31990 4634亿3mm702亿32000 5147亿3mm944亿3用条形图分别表示:(1)农业耗水量变化情况; (2)工业耗水量变化情况.由以上两图可以看出,工农业耗水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年上升,势头迅猛.3.我们可以用折线图来表示全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变化趋势:由上图可以清楚看出: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在逐年上升,特别是1994~1996年上升幅度最大.4.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41075.2 亿立方米,而1990年仅城市用水量就达547196万吨,约合54亿立方米,还有农业用水463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702亿立方米,合计539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的19.6%,虽说未超过20%,•出现“水危机”,但已临近危机边缘.更何况我国工农业用水量以及城市用水量还在逐年提升,估计过不了几年,就会出现严重“水危机”.因此,必须提高节水意识.关于各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的问题我们通过统计列表绘出图形如下:1.家庭人均用水量在2500~3000升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24/75=0.32)百分之三十二.2.家庭人均用水量最多的有6家,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八;•人均用水量最少的有2家,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三.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90升,这个平均数远远超过用水标准.4.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2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0.12亿吨水,按BWR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约66万年的生活用水.活动二(若没有必要设计活动一可以直接进入活动二)经过以上活动,让我们明明白白地认识水资源的紧缺及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可行性.现在大家就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节约用水展开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这些方法供教师参考)就农业灌溉来说,可以用管道灌溉代替渠道灌溉,以防止减少蒸发与渗透,还有采用喷灌、微水渗透等先进技术.工业生产中可以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废水利用率,重复使用,既可节约水资源,又可减小污染.生活中首先提高节水意识,可以把食用水与生活非食用水分开使用,非食用水可以不用淡水的尽量不用,可采用江、河、湖、海水,食用废水也可再用于非食用水使用,这样即可大大减少淡水消耗量.(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这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何体会?(学生小结)1.当前水资源状况.2.节约水资源带来的价值.3.节约水资源的办法.(五)布置作业1.在用数据谈论节水的问题时,我们用了哪些数学方法?2.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发现浪费水的现象?有些什么想法或打算?3.结合本节统计图表,写一篇说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及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办法的报告.五、教学评价评价方法一(建议应对可行性报告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二(也可以利用下面的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41075.2⨯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350立方米左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110位,•则世界人均占有水量大约在( )(A )32104.9m ⨯左右. (B )33104.9m ⨯左右.(C )34104.9m ⨯左右. (D )35104.9m ⨯左右.2.对全班50名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得出身高在168.5cm 至172.•5cm 之间的频率为0.4,这说明全班同学身高在168.5cm 至172.5cm•之间的学生有( )(A )20人. (B )30人. (C )10人. (D )40人.3.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环保部门对长江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4.为了了解某校15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1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B)1500名学生是总体.(C)每个学生是个体. (D)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5.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 )(A)15. (B)20. (C)25 . (D)30.6.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 )① 小华为了知道烤箱中所烤的面包是否熟了,取出一小块品尝.② 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七年级抽取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③ 小琪为了了解北京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7年7月 份31天的气温情况.④ 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各抽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7.初二(1)班有48位学生,春游前,班长把全班学生对春游地点的意向绘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其中“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数”的扇形圆心角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60%.(B) 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有12人.(C) 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肯定最多.(D )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1/6.8.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见上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为( )(A) 0.96时. (B) 1.07时. (C) 1.15时. (D) 1.50时.第8题图 第9题图9.小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并作出了如图的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28%19%25%15%13%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的是(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总人数.(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最多.(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运动的具体人数.(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的百分比.二、填空题(每题4分)10.近30年来,我国湖泊水面面积已缩小了30%.洞庭湖在1949年的34年间湖区面积已减少了1459km 2,平均每年减少42.92km ,容量共减少115亿3m ,•平均每年减少3.4亿3m .如果按此速度发展,现有容量为168亿3m 的洞庭湖将会在_______年内消失.11.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 .12.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2%. 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有 ( 万人.13.某校八年级(1)班为了了解同学们一天零花钱的消费情况,对本班同学开展了调查,将同学一周的零花钱以2元为组距,绘制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各组的频数之比为2∶3∶4∶2∶1.(1)若该班有48人,则零花钱用最多的是第 组,有 人;(2)零花钱在8元以上的共有 人;(3)若每组的平均消费按最大值计算,则该班同学的日平均消费额是 元(精确到0.1元)14.如果让你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哪几类球类运动,那么:(1)你的调查问题是 ;(2)你的调查对象是 ;(3)你要记录的数据是 ;(4)你的调查方法是 . 钱数(元)人数12108642三、解答题15.(7分)下表是我国七大河流年均降水量的情况,•请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其年均降水量河流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年均降水量mm 527 473 559 475 889 1070 146916.(7分)某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43 37 37 38 42 32 45 25 29 38 43 34 30 26 4234 47 33 40 44 36 46 43 36 31 35 39 49 36 41请根据以上资料进行适当分组,计算各组的频数,并绘制频数分布折线图.17.(9分)下面两幅图表示的是1999年几个城市一年的平均降水量(单位:毫米):(1)两幅图表示的信息相同吗?两幅图中的“一个雨滴”分别表示的是什么?(2)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km,1999年大约降了多少体积的水?(利用计算器)(3)北京土地面积为16807.82m,如果将(4)密云水库是北京市唯一的饮用水源,它的最大蓄水量约为43.75亿3 1999年北京市的降水总量全部注入密云水库,那么大约能注满几个这样大的水库?18.(7分)对某城市1000户家庭人口数做一次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1)计算出各类家庭占1000户家庭人口数的百分比.(2)根据百分比,计算出各类家庭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制作扇形统计图19.(7分)根据下表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各种气体占空气总体的百分比.100升空气中含各种气体体积统计表(1)计算各种气体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比;(2)借助计算器,计算各种气体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精确到0.1°)(3)画出扇形统计图.(4)估计一下你所在教室里空气中所含氧气的多少?20.(7分)在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答案与提示(一)选择题1.B 2.A 3.D 4.A 5.B 6.C 7.A 8.B 9.D(二)填空题10.50 11.60%12.5.52 13.(1)3 16 (2)12 (3)6.7 14.略(三)解答题15.略16.略17.①两幅图表示的信息相同.在第一幅图中,•用“一个水滴”代表降水量最少的城市(银川)1999年的年均降水量;在第二幅图中,用“一个水滴”代表降水量最多的城市(广州)1999年的平均降水量;②略;③大约是47亿米3;④大约能注满一个.18.略19.略20.略备注:本套题中简单题为1,2,3,4,5,6,7,9,11,12题,偏难题为8,10,13,14,15,20,题,难题为16,17,18,19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