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选材和立意
- 格式:pptx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27
立意的概念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
文章的主旨是写作主体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贯穿全文的意向,它是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理解、认识的集中表现。
它具有控制全篇文章、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作用。
确立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创作主体通过所写的内容,来确立想要表达的意念、感受、情感和情趣等。
它需要创作主体研读所提供的材料,通过联想搜寻生活(包括现实生活和读书生活)中所存在的相似的、相近的、相悖的一系列的事情,分析其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的深刻含义,从而提炼出一个能确立为主题思想的观点,然后再按照主题的要求去铺写文章。
作文立意应该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经过陶冶、熔炼,在正确的观点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精华。
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把握材料的整体意义并以此立意,而不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地去立意。
深刻性原则,立意时不能停留在材料表面就事论事,而应透过表象,抓住本质,生发议论。
新颖性原则,要求立意有创新,有创造要求写作者要有深入的感受、精辟的认识、独到的见地,"发人之所未发",找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主题来。
只有做到了这些,文章的立意才会达到一个高境界。
写出的文章才揭示本质,反映规律,启发人思考;才会格调高尚,感情健康;才会不落俗套,让人"听唱新翻杨柳枝",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向上的力量。
作文立意九法立意就是确立写作的目的意图并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
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立意的方法:1.比较和选择有些题目可以表达作者多种的意图,写之前应对各种意图进行比较,然后选择意义较深刻的一种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不同的意图要用不同的事情来表达,不同的事情表达不同的意图。
立意应与选择材料同时进行考虑。
立意有深浅高低之分,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通过比较,确立较深刻的一种意义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谋篇篇一: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十四立意选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理性层面理解立意及立意的重要性。
2、结合学生的习作实例做具体的分析,提高学生立意的水平。
3、在从材料中提炼中心和根据命题选配材料的练习中提高学生选材的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有诗评人文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意为其言不知所云,其主题不知所往。
说话和写文章都必须有个明确的中心,生找出什么是立意?立意有什么作用?释袁枚的话。
二、学生练习1、找出课文中三篇不同文体的文章的中心明确:第一篇实用文体——贺电中心称颂收电人高尚的品德,表达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期盼及故人之思。
第二篇散文诗中心拯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第三篇议论文中心打破传统,思维创新的重要性。
总之,无论哪一种文体的文章,其主题都是应该是鲜明、确定的。
突出的主题都应该是新颖深刻、富有创造性。
三、练习:分析下列文章作者写作时的立意是什么?练习册59页第一、二、三篇文章总结分析立意的几种方法:1、看题目,找题眼。
2、从文中找中心句3、分析文中关键性的抒情议论句。
四、主题与材料读112页的第三节理解:1、什么是意在笔先?2、主题与材料之间是怎样的关系?3、如何做到材料与中心相一致?? 在确定主题后,选材相当关键,方法:围绕中心发掘材料。
选材标准:能突出主题中心的为最好。
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见课文分析。
分析113页的两节的例文和分析。
生自己分析学生习作《班门敢弄斧》找出其中的论据及论点。
? 围绕中心发掘材料。
深度开掘所选材料的理论价值、思想价值、情感价值及美学价值,找寻材料中的闪光点,给读者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
阅读《爱的醒悟》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体会作者对材料的开掘。
五、练习练习册第6页。
如何发掘材料中的闪光点为主题服务。
完成课后练习,根据中心找材料:水的联想。
十五谴词造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遵守语言规范,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具有形象性和情感内涵。
初中作文如何提高立意选材能力
立意是作文写作的开始和基础,选材则是赋予立意以内容和形式。
立意好、选材好,作文自然就会写得更出色。
那么,如何提高立意选材的能力呢?
1.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要学会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有趣事物。
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就能为立意和选材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2. 广泛阅读丰富知识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素材的重要途径。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还能领略文字的魅力,感受语言的力量。
广博的知识储备,能为立意和选材提供丰富的营养。
3. 勤于思考总结提炼
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就要学会思考、总结、提炼。
从生活细节中发现有趣的话题,从书本知识中领悟人生真理,从身边人和事中体会生活的哲理,这都需要勤于思考的习惯和提炼的能力。
4. 大胆创新别出心裁
创新是立意和选材的关键。
不要拘泥于陈旧的思维定式,要学会打破常规,另辟蹊径,从新颖的角度看待事物,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新颖的立意,选择别出心裁的素材。
提高立意选材能力需要在生活中勤于观察思考,广泛阅读丰富知识,并勇于创新别具匠心。
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在作文写作中游刃有余,写出精彩绝伦的佳作。
作文的选材立意角度怎么写好呀,下面我将分步骤为您讲解如何写作文的选材立意角度:一、理解题目仔细阅读作文题目或给定的主题,确保完全明白其含义和要求。
这是后续选材立意的基础。
示例假如题目是“难忘的一件事”,那么关键在于“难忘”这个词,要思考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人难以忘怀。
二、发散思维在理解题目后,开始进行思维的发散。
可以从个人经历、社会现象、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科学知识等多个方面去思考可能的素材和立意方向。
示例对于“难忘的一件事”,可以想到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一次比赛的胜利、一次与朋友的误会和解;也可以想到社会上的一些感人事件,如志愿者在灾难中的奉献;还可以想到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如某位伟人的关键决策等。
三、筛选素材从众多想到的素材中,筛选出那些与题目相关性强、有独特性、能够引起读者兴趣并且自己能够驾驭的素材。
示例如果自己的旅行经历中,有在偏远山区帮助贫困儿童的经历,这个素材不仅独特,而且能体现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与“难忘”相契合,就可以作为重点考虑。
四、确定立意根据筛选出的素材,确定文章的立意。
立意要积极向上,能够传达出一定的价值观或情感。
示例基于上述帮助贫困儿童的经历,立意可以是“爱心的传递能够带来难忘的回忆和成长”,或者“在付出中收获人生的珍贵体验”。
五、多角度思考为了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广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立意。
比如从个人成长、社会影响、人性的光辉等角度进行拓展。
示例对于同一个素材,不仅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写自己在帮助他人过程中的心灵触动和自我提升,还可以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探讨这种爱心行为对贫困地区儿童的积极作用,以及对社会正能量传播的意义。
六、创新立意尝试打破常规,提出新颖独特的立意观点,让文章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示例对于“难忘的一件事”,不局限于常见的亲情、友情、励志等立意,而是从“挫折也是一种难忘的财富”或者“一次意外的失败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等创新的角度出发。
选材审题写作立意怎么排序
1、审题.找到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根据题目选择材料
2、选材.选材必须符合题目所要求的或者所限定的,要通过你的素材,力现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即力现文眼
3、立意.挖掘出所选素材中的深层立意,应试作文的立意应该积极向上.绝对避免幼稚类题材,视角独特立意高新,方能得高分.可以通过所选素材折射出社会现象等内容,充分表现出自己健康的想法,可分类为:亲情、友情、师生情、陌生人的品质等内容.
4、列提纲、起草.结构应清晰合理,或总分总,或通过排比写出并列段等.其中不忘点题.本人所欣赏的点题手法是:开头点+文中点+结尾点.。
作文写作技巧之选材与立意选材与立意是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决定了作文的质量和深度。
在撰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题材和灵感,并确立明确的立意,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独特性和观点的深度。
本文将给出几点有关选材与立意的写作技巧和建议。
首先,选材是作文的基础。
选材要尽量紧密地与主题相关,以确保作文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考虑到选材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生活和经历中汲取灵感。
例如,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选择一个令你难忘的经历或感人的故事作为素材。
同时,可从当前社会问题、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方面寻找灵感,使作文具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度。
其次,立意是作文的核心。
立意是指明确作文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或心灵深处的思考,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例如,当我们选择写关于环保的作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环保观点,并思考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来保护环境。
立意应与选材紧密相连,使作文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写作技巧也是选材与立意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要注重细节的描写。
细节是作文的灵魂,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具体。
在选材的过程中,要挖掘出细节,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出来。
其次,要注重逻辑的思维。
选材与立意要深入思考,形成有层次的结构,使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有条理、连贯。
最后,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选材和立意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
然而,选材与立意的好坏并不是作文质量的唯一标准。
在写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重观点的独特性。
选材和立意应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与大众有所不同,具有个人的思考和见解。
其次,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选材与立意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最后,要注重适度的扩展。
选材与立意不是写作的终点,而是开始,要能够在文章中适度扩展,将观点和思考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使作文更加全面和有深度。
作文直接淘汰的八个准则1、6个错别字;2、6个病句;3、全文照搬60字以上;4、卷面不整洁;5、离题、偏题太远,有明显审题失误;6、内容有明显编造痕迹、浅薄,无任何新意;7、基本观点错误,表达混乱,不能自圆其说;8、中心不健康,思想不积极。
优秀作文入围标准1、真:有真实情感,情节符合生活的真实;要说真话,写真人,述真情。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创作是高于生活的,可以对生活加以合理的虚构、改编。
家长可以做一个剪贴本,帮孩子积累素材,例如收集社会时事、热点新闻、对新闻的评论等,这样对孩子形成理性思维有帮助。
2、新:新鲜、清新即材料新、主题新、构思新、语言新。
3、深:主题(意思)深刻,表达有力度。
4、活:活泼、洒脱。
即文字活泼、文气流动。
5、趣:有相应年级少年儿童的情韵童趣。
科学合理的时间布局1、充分审题与构思。
审题与构思是对一篇文章高屋建瓴的思考,可花15-20分钟;2、快速草稿成文。
根据个人平时写作的速度具体支配,但所用时间不能超过40分钟;3、二次检查与修改。
就草稿默读修改,可花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4、作文定稿誉写。
一般来说,40分钟完全可以将作文工整誉写到专用试卷上;5、三次核对与校订。
最后10分钟时间,可将试卷再次品读酝酿,以免笔误。
作文的审题立意和选材谋篇要注意什么一、审题,即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1.让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特别要注意题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如:《课余生活的乐趣》,先要弄清“乐趣”是使人感到快乐,有趣味,题目是说课余生活带来的欢乐,趣味,此文要着重写课余生活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快乐。
2.让学生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即找出题眼,即题目上的关键词,写作特点。
《有趣的小实验》,“有趣”是题眼。
《我爱家乡的大白菜》,“爱”是题眼。
有两个以上要求的题目,主要的要求是题眼。
《记一个勇于实践的人》,数量是一个,对象是人,勇于实践是主要的要求。
是题眼。
重点是写勇于实践。
有的题眼是暗示的,需要指导学生认真思考,把暗示的题眼补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