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35
人类地进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对研究人类起源地重要性;②对比观察人类进化地四个阶段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发面地变化③知道现代人种地分化是人类在一定地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地,从而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地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地看法,提高观察、分析、判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人类进化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地观点;③人类地进化仍在继续地观点。
教学重点:人类进化地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地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进化地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地作用。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人类地进化问题是学生比较感兴趣地一个问题。
结合前面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地证据就是化石地知识由展示多种化石让学生辨别可激发学生地兴趣。
根据对课本中“分析与讨论”地解决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现代人种地分化”,可利用彩色图片使学生总结出不同人种之间地差异。
“人类进化地四个阶段”及“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地作用”是本节课地重、难点,通过对教材内容地灵活运用,实现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地过程,加强了前后知识地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地观察、分析及获取信息地能力。
课前准备:有关化石地图片教学过程:2、山顶洞人头骨化石3、元谋人牙齿化石4、“露西”少女学生观察图片,产生浓厚地兴趣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地求知欲望,为后面地学习做了铺垫,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5、能人头骨化石题。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问题探究:上面图片中地化石距今有多少年?它们地归属如何?结合课本图5.2——10,引导学生在分析资料地前提下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1、“露西”地骨盆、下学生急切想了解各种化石所处地年代及其文字资料地应用,增强了说服力,也为后面地学习打下利用语言总结经验,认识世界。
2024年冀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组织结构:由细胞组成,有无细胞壁的区别;2.代谢与调节:新陈代谢、内环境稳态、反馈调节;3.生长发育:细胞分裂、体细胞、生殖细胞、有性生殖;4.遗传变异与进化:基因与染色体、突变、遗传性状、生态位;5.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关系。
二、生物界的分类1.五界说: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古细菌界;2.生物的分类法:生物的命名系统、分类的依据、分类的目的;3.有趣的微小生物:细菌界的多样性、酵母菌的利用、链霉菌与青霉素。
三、人体健康1.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基本要素、健康的关键因素、保持健康的方法;2.生殖与发育:发育的特点、孕育下一代的过程、性与性别的区别;3.常见疾病: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癌症的危害与防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4.生活习惯与健康: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观察:鸟羽细胞、密封塑料袋实验、显微镜的使用;2.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双层、糖蛋白、通道蛋白;3.细胞的核与质:细胞核与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4.细胞的构造与功能:质糖体与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五、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和他的豌豆实验、显性与隐性、纯合与杂合;2.遗传物质的本质:DNA与RNA、DNA的复制、RNA的转录与翻译;3.表现型与基因型: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基因的组合、基因与性状的显性关系;4.进化的基本证据:地质时间尺度、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的证据;5.进化的驱动力:自然选择、性选择、突变与遗传漂变。
六、植物的生活1.植物的生活栖息环境:陆地植物与水生植物、湿地植物与沙漠植物;2.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水分的吸收与输送、无机盐的吸收与利用;3.植物的物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与导水;4.植物的繁殖: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雄性生殖器官与雌性生殖器官。
七、动物的生活1.动物的生活栖息环境: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河流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2.动物的营养: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的转换;3.动物的呼吸与循环: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血液的组成和循环、气体交换;4.动物的运动与支持:运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骨骼系统与肌肉系统、动物群体的协作能力;5.动物的繁殖与发育: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胎生与卵生、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2知道植物进化历程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3说出化石和地层的关系【技能目标:】尝试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的探究过程,掌握对比的研究方法2.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教学难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动植物化石与较晚的动植物化石进行对比,形成生物进化观点【教学方法:】阅图分析 对比讨论【教具准备:】有关化石方面的证据资料 化石 进化的 图片【教学过程:】第二节 生物进化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导入讲述:地球上生活着丰富多样和生物,有绿色开花植物,有脊椎动物,有无脊椎动物……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类群,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讲述: 生命诞生之初,地球上只有最简单的单细胞藻类和单细胞动物。
而今的地球上,到处是丰富多彩的各类生物。
那么现今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一直以来,神创论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认为人类和各种生物都是上帝或者神创造的。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直到人类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古生物化石以后,生物进化的观念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化石是什么呢?生物是怎么样由简单进化到现在复杂的各类生物的呢?1.生物进化的证据提问: 化石是什么?回答::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讲述: 地质年代:地质学家将地质历史从老到新分成冥古代, 太古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编写:八年级生物备课组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一代再分成若干个纪,如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晋垩纪。
每一代和纪都有其特征的化石记录。
【观察图片:】探究:下列资料,分析你所获得的信息,得出你的结论。
(1)科学家们在石炭纪以后,白垩纪以前的地层中发现了恐龙等爬行动物的化石,在新年代以后的地层中没有发现恐龙化石。
第二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能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2. 概述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简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3. 描述生物进化的原因。
通过分析拉马克与达尔文关于进化的学说,提高分析辨别能力。
4. 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过程方法1. 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材料的比较和分析,初步具有研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1. 关注生物进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2. 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教学难点1.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原始生命的诞生,既是化学进化的结束,又是生物进化的开始。
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
引导学生跟随老师思路回答下列问题: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呢?(二)学习新课(第1课时)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化石研究视频、图片,阅读课本P55,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
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搜寻的化石方面资料,加深对化石的理解。
观看视频及课件,结合自己搜集的化石相关资料,形成对化石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阅读P55及P56相关始祖鸟内容,播放始祖鸟研究视频,展示始祖鸟图片,据图6-3-8 回答下列问题:1. 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征像爬行动物,哪些特征像鸟类?2. 始祖鸟的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有何重要意义?了解始祖鸟化石的特征,认真观察比较,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P55及P56相关化石分布规律及其他生物进化证据内容,播放课件及视频,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并作出总结:1. 化石在地层分布有何规律?2. 为什么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3. 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第3章生物的起源与进化一、复习目标1.通过学习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通过比较法的运用,培养对比分析能力。
3.能概述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讨论,知道科学研究及假设要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化石进行比较,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4.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知道生物适应环境,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培养环保意识。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通过学习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知道生物适应环境,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氨、氢和水蒸气2.生命起源阶段: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雷电→→→→→→→→有机小分子(原始大气中)→有机大分子(原始海洋中)→原始生命(原始海洋中)3.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在一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氨基酸,请回答:(1)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2)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3)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4)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5)米勒在实验中收集的证据是;产生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6)A内为模拟原始大气中发生闪电现象。
(7)B、C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8)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证据:化石—直接证据4.生物进化历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地。
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古代哺乳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
自然选择学说: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5.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阶段:森林古猿是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