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07计量地理学期末试卷A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课程答案网课刷课f ly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B)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计量地理学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1、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属性数据2、众数3、离差4、偏相关系数5、目标约束2、不定项题(20分,每题4分)1、属性数据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数据两种类型,以下是品质标志数据的是( )A.间隔尺度数据B.有序数据C.比例尺度数据D.名义尺度数据2、统计学家们提出了常见的时间序列组合模型有( )A.加法模型B.指数模型C.乘法模型D.球状模型3、常见的时间序列平滑方法有( )A.指数平滑法B.对数平滑法C.移动平均法D.滑动平均法 4、线性规划方程 minZ=7 X 1+2 X 2 的对偶问题为( ) X 1+3 X 2≤5 4 X 1+ X 2≥8X 1, X 2≥0A. maxW=5y 1+8y 2B. maxW=5y 1+8y 2C. maxW=5y 1+8y 2D. maxW=5y 1+8y 2y 1+4y 2≥7 y 1+4y 2≤7 y 1+4y 2≤7 y 1+4y 2≤73y 1+y 2≤2 3y 1+y 2≤2 3y 1+y 2≥2 3y 1+y 2≥2y 1≤0,y 2≥0 y 1≤0,y 2≥0 y 1≤0,y 2≥0 y 1≥0,y 2≥05、非确定型决策问题可以采取( )进行决策。
A.乐观法B.折衷法C.等值法D.悲观法3、计算题(30分,每题10分)1、已知三种产品甲、乙、丙,当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40%,40%,20%,状态转移概率课程答案网课刷课f ly i矩阵为:⎪⎪⎪⎭⎫ ⎝⎛=2.02.06.03.03.04.01.01.08.0P ,求最终市场占有率。
计量地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计量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空间数据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B. 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C. 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2.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数据的存储方式通常采用()。
A. 矢量数据格式B. 栅格数据格式C. 混合数据格式D. 以上都不是3. 空间分析是计量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
A. 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B. 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C. 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D. 所有以上选项4. 地理空间数据的精度通常分为()。
A. 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B. 空间精度和属性精度C. 测量精度和分析精度D. 地理精度和时间精度5. 地理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
A. 测量误差B. 数据处理误差C. 人为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6. 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包括遥感、________、________等。
7.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数据输入、数据存储、数据管理、________。
8. 空间插值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克里金插值等。
9. 地理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比例尺问题。
10. 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包括地图制作、________和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
答: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
GIS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复杂的空间查询和分析,以及生成各种地图和图表,为决策提供支持。
12. 解释什么是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并举例说明。
答: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是指在不同尺度上观察同一地理现象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例如,城市尺度的交通流量分析与国家尺度的交通流量分析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分析结果。
四、论述题13. 论述空间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一、选择题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A地理数据采集B地理数据教学方法C地理数据描述D地理数据的处理答案:D参考课本P26页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算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D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答案:B参考课本P33页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人口数量B村庄河流的分布C国内生产总值D土地面积答案:B参考课本P20页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①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②__________;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答案:A参考课本P57页5.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__________循环变动(C)和不规则变动(I)。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C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答案:A参考课本P72-P73页6.主成分分析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B.时间序列分析C.相关分析D.系统聚类分析答案:C参考课本P95页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A.主成分分析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C.灰色模型分析法 D.趋势面分析发答案:B参考课本P108页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A.RBF神经网络方法B.克里格插值法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答案:B参考课本P141页9.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A.明确问题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C.分层计算特征值D.层次总排序答案:C 参考课本227—230页10.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边集 B.子图 C.关联边 D.基础图答案:A参考课本P57页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A.连线数目B.结点数目C.网络中亚图数目D.回路数答案:D参考课本P281页12.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人口数量B村庄河流的分布C国内生产总值D土地面积答案:B参考课本P20页二、填空题1.锡尔系数,就说明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
《计量地理学》模拟试题答案(A 卷:闭卷考试)1、(1)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868217362i f ,所以中位数在第六组中;(3分) (2)求中位数:503.5286724173621152111=-⨯⨯+=-⨯+=-=∑mm ni ie f S fd L M或 503.5286726173621162111=-⨯⨯-=-⨯-=+=∑m m n i i e f S f d U M (7分)2. 解:设x 1为生产甲种商品的数量,x 2为生产乙种商品的数量(1) 建立模型: 线形规划模型为:(7分)(2)对模型求解:引入松弛变量3x 和4x ,把原模型转化为标准形式:在上述问题中,⎥⎦⎤⎢⎣⎡=10210112A , ⎥⎦⎤⎢⎣⎡=121P , ⎥⎦⎤⎢⎣⎡=212P , ⎥⎦⎤⎢⎣⎡=013P , ⎥⎦⎤⎢⎣⎡=104P ,⎥⎦⎤⎢⎣⎡=1215b ,[]00108=c 。
(5分)第一步,[]431P P B = ,对应与B 1的初始单纯形表为:(2分)2x 1+x 2≤15x 1+2x 2≤12 x 1, x 2≥0maxz=8 x 1 +10 x 22x 1+x 2+x 3 =15 x 1+2x 2 +x 4=12 x 1, x 2≥0maxz=8 x 1 +10 x 2第二步,P 2调入基,P 4退出基,得一新基[]⎥⎦⎤⎢⎣⎡==2011,232p p B ,它的单纯形表为:(2分)第三步,P 3调出基,P 1调入基,得新基[]⎥⎦⎤⎢⎣⎡==2112,213p p B ,它的单纯形表为:(2分)结果:x 1=6, x 2=3, Z '-=-78,所以, Z=78。
即:甲、乙两种商品分别生产6个、3个,才能使A 、B 两种资源的利用价值达到最大为78个货币单位。
(2分) 3. 对于 (1)、(2)、(3)分别赋予三个目标优先因子P 1、P 2、P 3。
(1)建立模型(7分) 目标规划模型为:,,,641081220152)(min 21332122211121213322211≥=-++=-++=-+-≤++++=+-+-+-+--+-+i i d d x x d d x x dd x x d d x x x x d P d d P d P Z(2)把目标函数转化为标准形式:(4分),,,641081220152)(min 213321222111213213322211≥=-++=-++=-+-=+++++=+-+-+-+--+-+i i d d x x d d x x d d x x d d x x x x x d P d d P d P Z(3)取---3213,,,d d d x 为初始基变量,列出出事单纯形表如下:(4分)4.(1)画出决策树(10分)(2) 计算期望效益值。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物理量是:A. 地壳运动B. 震级C. 震源深度D. 地震波传播速度答案:B. 震级2. 以下哪个地震带不是世界上四大地震带之一?A. 太平洋地震带B. 印度洋地震带C. 地中海地震带D. 大西洋地震带答案:D. 大西洋地震带3.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于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A. 周期计B. 地震带C. 地震仪D. 地磁仪答案:C. 地震仪4. 在地理中,经度是用来表示: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大小C. 地球的纬度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答案: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5.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高度差?A. 放大镜B. 测距仪C. 望远镜D. 倾斜仪答案:D. 倾斜仪6. 对于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纬度,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纬度可以大于90°B. 纬度的单位是度和分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D. 纬度是指东西方向的角度答案: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7. 以下哪种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面的垂直位移?A. GPSB. 倾角仪C. 遥感技术D. 雷达测距答案:B. 倾角仪8.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呈现的一种工具。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GIS的主要用途?A. 地图制作B. 空间分析C. 场地勘测D. 地理统计答案:C. 场地勘测9.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球上某一点的海拔高度?A. 测距仪B. 电子红外水平仪C. GPSD. 倾斜仪答案:C. GPS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陆地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A. 光电距离测量法B. GPS测量法C. 激光扫描测量法D. 遥感技术测量法答案:D. 遥感技术测量法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地震烈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答案:地震烈度是以地震对人类造成的破坏程度为基础的。
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哪一年成立的?答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01年成立。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三地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全卷共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I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
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S,45°E B.20°N,45°EC.20°N,135°W D.20°S,135°E2.该日,甲地的昼长是A.6小时B.12小时C.15小时D.18小时3.如果上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AB为等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C.此时巴西草原的景观特征为一片枯黄D.此时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播种小麦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四川西南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02°E,28.2°N)顺利升空。
据此回答4~6题。
4.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依山临河,常年干燥少雨B.地势平坦,人烟稀少C.纬度较低、海拔高D.位于赤道附近,可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5.“嫦娥一号”卫星升空时,某地的区时为12时5分,则该地的经度可能是A.35°E B.35°W C.80°E D.80°W 6.“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其近地点为200千米,远地点为51000千米。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 )参考答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1.填空题(20分)1) 从理论上讲,在地理学中,数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有两个目的:(1)运用数学语言对地理问题进行描述,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2)运用有关数学方法,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揭示有关地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每空1分,共2分)2) 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公式I=(A-R)/(M-R),其中集中化指数在区间[0,1]上取值,各参数的意义分别为A —实际数据的累计百分比总和;R —均匀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M —集中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
(每空0.4分,共2分)3) 线性模型''a b y x =+是由双曲线模型1/y=a+b/x 转化而成的,其中'y =1/y ,'x =1/x 。
(每空0.5分,共1.5分)4)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计算步骤①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 ②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③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 ④计算主成分载荷 。
(每空0.5分,共2分) 5) 变异函数的四个重要参数分别是:基台值(Sill )、变程(Range )或称空间依赖范围(Range of Spatial Dependence )、块金值(Nugget )或称区域不连续性值(Localized Discontinuity )和分维数(Fractal Dimension )。
变量函数的理论模型可分为三大类:有基台值模型、无基台值模型、孔穴效应模型。
(每空0.5分,共3.5分) 6) 请写出线形规划问题: Min Z=2X 1+3X 2+X 3 满足 X 1+2X 2+X 3≥33X 1-X 2+2X 3≥4X 1,X 2,X 3≥0 的标准形式(1.5分) 7) 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资源利用优化模型中,对于不同的目标函数,其约束条件均为(1.5分) 8) AHP 决策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为①明确问题;②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③构造判断矩阵;④层次单排序;⑤层次总排序。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试卷及答案3(120分钟完卷满分为150分)2008年1月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请在1-3题中选出关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正确选项1.以下各组省区中,按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是……………………………()A、湘、鄂、辽、宁B、川、贵、陕、内蒙古C、琼、浙、苏、沪D、赣、皖、鲁、冀2.下列各组城市中,其所在省区与上海市相邻的一组是………………………()A、南京、杭州B、合肥、南昌C、福州、杭州D、济南、南京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A、台、闽、粤、湘B、台、粤、赣、滇C、台、粤、桂、滇D、台、闽、粤、琼读“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回答4—5题。
4.图中A、B分别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可能是…………………………………………()A.满族、壮族B.满族、汉族C.土家族、傣族D.哈萨克族、哈尼族5.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B.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C.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D.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6~7题:6.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7.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下图表示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读图完成8-9题。
8.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B.①棉花②油菜③花生④水稻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9.农作物④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足B.水份不足C.土壤贫瘠D.地势低洼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
计量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计量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量地理学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基本概念是:A. 空间异质性B. 空间关联性C. 空间尺度D. 空间模式2. 在GIS中,以下哪项不是空间数据的常用类型?A. 矢量数据B. 栅格数据C. 网络数据D. 文本数据3. 地理空间分析中,用于识别空间数据聚集趋势的方法是:A. 空间插值B. 空间聚类C. 空间平滑D. 空间回归4. 下列哪项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A. 数据采集B. 数据管理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加密5. 空间统计分析中,用于衡量空间数据分布均匀性的指标是:A. 空间自相关指数B. 空间异质性指数C. 空间聚集指数D. 空间均匀性指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空间插值,并简要说明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 描述空间自相关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空间数据点,其坐标和值如下表所示,请计算该数据集的空间平均值和空间方差。
| 点号 | X坐标 | Y坐标 | 值 || - | | | - || 1 | 10 | 20 | 5 || 2 | 15 | 25 | 7 || 3 | 20 | 30 | 9 |2. 假设你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城市人口分布的研究,你收集到了以下数据:- 城市A的人口密度为1000人/平方公里- 城市B的人口密度为500人/平方公里- 城市A的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城市B的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请计算两个城市的总人口,并比较它们的人口规模。
## 四、论述题(20分)论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和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请注意,本试题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和格式可能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进行复习。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答题要点2004—2005 学年第2 学期课程名称:GIS 栅格数据分析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一、(10分)简述栅格数据模型的特征,如何用栅格数据模型表示地理实体?栅格数据模型特征(5分)用规则的网格表示地理现象单元格或像素是最基本的单元,每个单元格赋一个数值表示地理现象或实体。
单元格或像素的大小影响到地理现象的分辨率地理实体的表示(5分)用一组(个)单元格表示地理实体。
其中:点-一个单元格线-一串单元格面-一组(聚集)的单元格二、(20分)1.什么是地图代数?(3分)地图代数是进行栅格数据分析的语言,运算规则类似于代数学,栅格数据集是基本的运算对象。
2. 对于图1所示的两个栅格数据集,写出乘法运算的表达式并将结果填写于OutGrid1(图2)(3分)OutGrid1= InGRID1 * INGRID2图1 两个栅格数据集3.对InGRID1和INGRID2执行逻辑and 运算,写出运算表达式,并将结果填写于outgrid2(图2)(3分)OutGrid2= InGRID1 and INGRID24.对于图1的两个数据集执行Diff 运算,写出表达式,并将运算结果填写于OutGrid3(图2)(3分)OutGrid3= InGRID1 Diff INGRID25.对于Ingrid1执行运算Power (ingrid1,2),在OutGrid4中写出运算结果 (图2)(3分)Outgrid1 OutGrid2 OutGrid3 OutGrid4图2 结果图6. 对于图3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数据(Landuse ),问那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最大?答案填写在括号中( Value=6 )(5分)图3 ArcMap 中的操作我们使用栅格计算器对Landuse 数据进行运算,操作见图4,解释本图中虚线框A ,B 中操作的含义。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B)1.填空题(本题20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并注明题号)1)地理网络中,关联矩阵是对网络图中______与______的关联关系的一种描述;邻接矩阵是对图中________的一种描述。
(每空0.5分)2)请写出线形规划问题:Min Z=2X1+5X2+X3满足X1+2X2+X3≥63X1-X2+2X3≥6X1,X2,X3≥0的对偶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变异函数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0.5分)4)克里格方法是建立在______及_____基础上的,它是在有限区域内对区域化变量的取值进行________估计的一种方法。
(每空0.5分)5)全局空间自相关的度量指标有______,______;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0.5分)bx7)将非线性关系y=de,转化为线性形式:____________(2.5分)8)描述地理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有_____、_____。
(每空0.5分)9)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0.5分)2. 最短路径计算:下图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交通网络。
在图中,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城市,各个边旁的数字代表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单位:百米)。
试求城市V1到V7的最短路径。
(要求:用标号法计算。
)(本题20分)3. 回归模型(问答题,本题20分)什么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相比有什么特点?如何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4.线性规划方法(本题20分)某工厂计划用现有的铜、铅两种资源生产A 、B 两种型号的电缆。
高三地理 共8页 第1页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格中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右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1—3题。
1.R 、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800米B. 900米C. 1000米D. 1100米 2.M 、N 、P 、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 M ,NB. M ,PC. M ,QD. P ,Q3.若在Q 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 A. 风沙B. 洪涝C. 滑坡D. 寒冻(二)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划分,也可以按人文要素划分。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间差异明显。
回答4—6题。
4.在地形上,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省区是…………………………………………………( )A. 蜀B. 青C. 藏D. 新5.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 昆仑山、秦岭B. 大兴安岭、太行山C. 天山、阴山D. 南岭、武夷山6.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A.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B. 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C.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D.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三)读我国沿 30N 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回答7—8题。
高三地理 共8页 第2页7.图中3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 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B. 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C. 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D. 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8.b 地的气候类型符合下图中的………………………………………………………………( )(四)图为亚欧大陆 60N 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一、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2分,共10分)1、大地水准面2、球面角超3、底点纬度4、高程异常5、水准标尺零点差二、填空(1-15小题每空1分;16题4分,共36分)1、在地球自转中,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有和。
2、时间的量度单位有和两种形式。
3、重力位是和之和,重力位表达式为。
4、椭球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用来表示。
5、在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中把作为三个主要的质量控制标准。
6、测距精度表达式中m=±(a+b*D),a的单位是,表示的意义是,b的单位是表示的意义是。
7、利用测段往返不符值计算的用来衡量水准外业观测的精度指标用来表示,其意义是。
8、利用闭合环闭合差计算的用来衡量水准外业观测的精度指标用来表示,其意义是。
9、某点在高斯投影3°带的坐标表示为XA=3347256m,Y A=37476543m,则该点在6°带第19带的实际坐标为xA= ,yA= .10、精密水准测量中每个测段设置个测站可以消除水准标尺零点差的影响。
11、点P从B=0°变化到B=90°时,其卯酉圈曲率半径从变化到。
12、某点P的大地纬度B=30°,则该点法线与短轴的交点离开椭球中心的距离为。
13、高斯投影中投影后长度不变,而投影后为直线的有,其它均为凹向的曲线。
14、大地线克莱劳方程决定了大地线在椭球面上的;在椭球面上某大地线所能达到的最大纬度为60°,则该大地线穿越赤道时的大地方位角表达式为(不用计算出数值)。
15、在换带计算中,3°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和6°相同,坐标不用化算。
16、按下表给出的大地经度确定其在高斯投影中的带号和相应的中央子午线经度(答案写在三、简答题(1-2小题每题6分;3-4小题每题7分,共26分)1、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原则是什么?2、在精密水准测量概算中包括哪些计算工作?3、什么是大地主题正反算?简述高斯平均引数正反算的基本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10 小题)1、近代主要由美国地理学家倡始的计量运动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学派,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A 依阿华的经济派B 威斯康星的统计派C 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派D 由赫特纳提倡的地区学派答案: D参照教材第一章第 3 页2、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包含以下选项中的哪一个?()A20 世纪 40 年月末到 50 年月末B20 世纪 50 年月末到 60 年月末C20 世纪 60 年月末到 70 年月末D20 世纪 70 年月末到 80 年月末答案: A参照教材第一章第5— 6 页3、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绘地理实体、地理因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地点、地区范围和()。
A. 地区联系B. 地理范围C. 地理属性D. 空间联系答案: D参照教材第二章第19 页4、以下地理数据哪一组分别属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A. 某种土壤或植被的散布区土地面积B. 居住区各样地理地区的界限C. 海拔高度土壤侵害强度D. 丛林覆盖率黄石市行政区答案: A参照教材第二章第20 页5、当有关系数 rxy>0 时,表示两因素之间存在()关系。
A. 正有关B.负有关C.不有关D.都可能答案: A参照教材第 47 页对于有关系数的内容6、以下两组数据(1,2,3,4,5,6,7,8);(10,12,18,20 ,16,14,15,17)运用有关系数计算公式,计算两组数据有关系数为()A 0.53B 0.43C 0.63D 0.73答案: B参照教材第 47 页对于有关系数的内容7、以下哪一种距离不可以用于聚类剖析的距离的计算。
()A. 绝对值距离B. 明科夫斯基距离C. 欧几里德距离D. 最短距离答案: D参照教材第三章第84 页8、以下哪一种方法不是常用的聚类因素的数据办理方法。
()A. 总和标准化B. 标准差标准化C. 极小值标准化D. 极差的标准化答案: C参照教材第三章第83 页9 、Geary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A. 正有关关系B. 负有关关系C.随机关系D.没有关系答案: B参照教材第四章第121 页10、以下哪一类模型不属于不属于地统计学三大模型()A. 有台基值模型B. 无台基值模型C. 抛物线模型D. 孔穴效应模型答案: C参照教材第四章第138 页二填空题1、空间互相作用剖析,主假如定量地剖析各样“地理流”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的 ________。
装
订
线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大地测量学基础
试卷类别A卷 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适用专业年级:07地理科学(5班)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15 %
1、野外测量的基准线是(),基准面是()。
2、地球重力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
3、大地线微分方程是大地线与大地经度、大地纬度、()之间的微分关
系。
4、式中:γe表示()。
5、垂线偏差是()和()之间的夹角。
6、大地测量参考框架是()的具体实现。
7、水准测量高差需要加上()和()引起的改正。
8、参考椭球的定位应使()与()有最佳密合。
9、精密水准测量应使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主要是为消除()的影响。
10、地球基本形状是指()包围的封闭曲面。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5 %
1、大地测量学
2、大地线
3、原子时
4、大地水准面
5、参考椭球
2
(1sin)
e
γγβϕ
=+
三、简答题(每个8分,共40分)40 %
1、简述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
2、为什么说水准面之间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3、什么是WGS84坐标系?
4、大地测量方法主要有哪些?
5、已知子午线弧长的计算公式如下,简述采用迭代法,已知X求B的过程?
四、论述题(每个15分,共30分) 30%。
1
2、试述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1519一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环球航行能证实()A.“地球是一个球体”B.“天圆地方”C.“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此次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答案】1.C2.B3.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后,晓红兴奋地给在美国的姑妈打电话送去新年问候,当她向姑妈问候“新年好”时,姑妈却回答“除夕好”。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两地习俗不同B.两地季节不同C.两地存在时差【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相同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早一刻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的早晚出现了差别,即时间差异。
由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时间差,中国时间较早,美国时间较晚,中国已经进入新年了,美国时间还处在除夕,C正确。
跟习俗无关,A错误。
两地都是北半球,季节相同,B错误。
故选C。
4.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A.平视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B.从北极上方向下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C.手托底座任意拨动球体5.演示地球自转时,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图中ABC三点中的()A.A点B.B点C.C点6.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答案】4.A5.A6.C【解析】【分析】4.在侧视情况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也就是自左向右,A正确,C错误。
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向下看为顺时针,B错误。
故本题选A。
5.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最先消失的为A,A正确。
B点后消失,C点最后消失,故本题选A。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_《计量地理学》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1.填空题(本题20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并注明题号)
1.一般而言,地理数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每空0.5分)
2.描述地理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描述地理数
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有______、______。
(每空0.5分)
3.什么是秩相关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常数b0及偏回归系数b i的求解公式(请用矩阵形式表达)b=_____
_______其中各矩阵的具体表达为:
X= Y=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0.5分)
5. 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__________________(1分),最优解: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6.在目标规划模型中,除了决策变量外,还需引入正、负偏差变量,其中,正偏差变量表示_
___________,负偏差变量表示____________。
(每空0.5分)
7.网络图中的三个基础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__,由它们产生的更
为一般性的测度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
0.5分)
8.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
空0.5分)
9.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回归平方和U的自由度为______,剩余平方和的
自由度为______。
(每空0.5分)
2.聚类分析(20分)
已知我国九大陆地农业区的七项指标分别为:人均耕地、劳均耕地、水田比重、复种指数、
粮食亩产、人均粮食、稻谷占粮食比重。
现已给出了九个行政区之间的欧氏距离矩阵,试
用最远距离法对其进行聚类,要求写出每步的处理过程并画出聚类结果的谱系图。
(注:直接画出聚类结果谱系图的不得分)并进行计算结果的地理解释。
G 1——G 9分别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
G 1 G 2
G 3
G 4
G 5
G 6
G 7
G 8
G 9
G 1 0.00 G 2 0.09 0.00 G 3 0.22 0.21 0.00 G 4 0.16 0.12 0.09 0.00 G 5 0.52 0.57 0.47 0.52 0.00 G 6 0.35 0.39 0.27 0.32 0.21 0.00 G 7 0.50 0.54 0.44 0.49 0.05 0.17 0.00 G 8 0.10 0.08 0.15 0.08 0.51 0.32 0.48 0.00 G 9
0.19
0.15
0.08
0.04
0.51
0.31
0.48
0.10
0.00
3.树型决策法(20分)
某企业为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300万元。
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40万元。
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30万元。
服务期为10年。
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95万元。
试用树状图来描述各种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据此计算每种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并选择方案。
4.地统计方法(20分)
(1)你了解地统计(Geostatistic )方法吗?近20年以来,该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研究之中。
根据你自己的文献积累,简要说明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不必展开论述)? (2)变异函数的四个基本参数分别是什么?常用的变异函数有哪些理论模型?以下是何种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参数分别是什么?
⎪⎪
⎩⎪
⎪
⎨⎧>+≤<-+==a
h c
c a h a h a h c c h h 0330)1(0)
223(00)( γ
5.随机型决策分析(20分)
什么是随机型决策问题,①它可以进一步分为哪几类问题?②各类问题有什么异同点?③对
各类问题分别有什么决策方法,并说明各决策方法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