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孵化技术修订版
- 格式:docx
- 大小:57.73 KB
- 文档页数:5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任务。
在孵化过程中,最后三天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以下是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1. 温度控制: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孵化箱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7.5°C左右。
这样可以确保小鸡在孵化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度的热量或寒冷的影响。
2. 湿度控制:湿度控制也非常重要。
在孵化箱内,湿度应该保持在60%到70%之间。
这有助于保持小鸡蛋内的水分和气体浓度适当。
3. 翻蛋: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将蛋翻转。
这有助于孵化箱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同时,也可以避免小鸡因为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而导致畸形。
4. 增加通风: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增加孵化箱的通风量。
这有助于提高孵化箱内的氧气含量。
同时,也可以避免孵化箱内温度和湿度过高。
5. 监测孵化进度: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随时监测孵化进度。
特别是在孵化过程中,如果发现小鸡蛋内的小鸟没有往外破壳,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总之,孵化小鸡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任务。
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对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方面的控制和监测非常重要。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小鸡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
- 1 -。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和关爱。
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非常重要。
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孵化小鸡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孵化小鸡的温度应该在37.5摄氏度左右,湿度应该在50%~60%之间。
在孵化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监测孵化器的温湿度,确保它们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其次,选择优质的蛋也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的蛋能够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在选择蛋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裂纹的蛋,并且最好是经过专业筛选的蛋。
此外,蛋的存放时间也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过期的蛋不适合孵化。
在孵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翻蛋和加湿。
翻蛋是为了让蛋内的胚胎均匀受热,促进小鸡的正常发育。
一般来说,每天需要翻蛋3~5次,但在孵化的最后三天不要再翻蛋。
加湿是为了保持孵化器内的湿度,促进小鸡的孵化。
在孵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孵化器内的湿度情况适时加水,确保孵化器内的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此外,孵化小鸡还需要注意通风和消毒。
孵化器内的空气质量对小鸡的健康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开孵化器的通风口,保持空气的流通。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孵化器进行消毒,确保孵化器内的卫生环境。
最后,孵化小鸡成功后,我们需要及时将小鸡移出孵化器,并且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饲养管理。
小鸡出壳后,需要给予适当的温暖和饮食,保持它们的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选择合适的孵化器、优质的蛋,注意翻蛋和加湿,以及注意通风和消毒,都是孵化小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让小鸡健康地孵化出来。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农民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成功的孵化过程直接关系到后期的鸡群数量和质量。
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小鸡的健康和生长。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
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孵化小鸡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孵化小鸡的温度需要在37.5摄氏度左右,湿度需要在50%-60%之间。
在选择孵化器的时候,我们需要确保其能够稳定地保持这样的温湿度条件,以确保小鸡的健康孵化。
其次,我们需要在孵化器中放置好鸡蛋。
在放置鸡蛋的时候,需要注意鸡蛋的放置方向和位置。
一般来说,鸡蛋的尖端应该朝下,这样有利于小鸡在孵化过程中正确地扭动身体,从而顺利孵化出来。
此外,鸡蛋之间的间距也需要适当,以确保小鸡在孵化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
接着,我们需要定期地检查孵化器的温湿度。
在孵化过程中,温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定期地检查孵化器的温湿度是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如果发现温湿度偏离了设定值,我们需要及时地调整孵化器,以确保小鸡的正常孵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孵化过程中的通风和翻蛋。
在孵化过程中,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持孵化器内的空气新鲜,并有利于小鸡的正常生长。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地翻动鸡蛋,以确保鸡胚在孵化过程中能够均匀地受热,从而顺利孵化出来。
最后,当小鸡孵化出来之后,我们需要及时地将它们转移到育雏舍。
在育雏舍中,我们需要为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以确保它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是一个需要技术和方法的过程。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注意鸡蛋的放置和孵化环境的控制,以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小鸡孵化技术目录鸡孵化期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
编辑本段应注意的问题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雏鸡出壳后: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
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
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编辑本段鸡的孵化技术在养鸡过程中那是离不开孵化这一项技术的.但是有些人要说了.我没有学过这一些我也会孵化.但你不要忘记了.你的成活率高吗.你做的每一步都那么精吗.我想没有人会好敢说这一句话的.因为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完美的吗.我下面就以这一话题谈一下我的看法(1)在孵化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种蛋的选择问题了.那么如何选择种蛋呢首先要选择的是在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的为好)(2)在孵化之前吗要做一些消毒工作一般消毒有两种: 一是在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消毒(它们的用量是15克的高锰酸钾和30ml的福尔马林/每立方米_)另一种是清泡消毒(3)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我想做好以上几点最基本的要领那么你就可以孵化出放心的鸡苗了但是千万别忘记了种蛋的来源要好哟.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作管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
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
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1日胚龄~7日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有多种技术和方法,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孵化箱孵化: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合小鸡孵化的环境。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孵化箱,箱内放置孵化盘或孵化网,上面放置鸡蛋。
然后调节孵化箱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37.5-38摄氏度的温度下孵化,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孵化时间根据不同的鸡种而有所不同,大约在21天左右。
2. 媒质孵化: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野生鸟类的孵化,也可以用于家禽。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孵化媒质,如松针、沙土等,然后将鸟蛋埋藏在媒质中。
鸟蛋会通过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来完成孵化。
这种方法模拟了野生环境,更符合鸟类的孵化习性。
3. 孵化器孵化:孵化器是一种专门用来孵化鸟类蛋的设备,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翻转鸟蛋,模拟母鸟孵化的过程。
只需要将鸟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孵化器就会自动完成孵化的过程。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方便,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孵化场。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孵化小鸡,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孵化失败。
- 孵化箱或孵化器应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 孵化过程中需定期翻转鸟蛋,以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 孵化过程中要避免外界的干扰和震动,以免影响孵化结果。
希望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您有所帮助。
机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1、选择种蛋以及消毒:选择受精蛋作为种蛋,将孵化器消毒后再将种蛋大头朝上,静放在蛋盘上进行消毒。
2、温湿度:如果采用恒温孵化法,可将温度始终控制在37.8°C,1-7天的湿度为60-65%,8-18天的湿度为50-55%,19-21天的湿度为65-70%,即前高,中平,后更高的原则。
一、选择种蛋以及消毒1、种蛋需为受精蛋,以选择保存时间在7天以内的种蛋为宜,保存时间越长,孵化率就越低。
2、选好种蛋后,先给孵化器消毒,随后把种蛋大头朝上,静放在蛋盘上进行消毒,消毒一般可按照1:2的比例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注意:为了增强消毒效果,可在消毒前先将孵化器升温至20°C以上。
二、温湿度1、温度(1)恒温孵化法温度始终控制在37.8°C。
(2)变温孵化法以“前高,中平,后低”为孵化原则,即1-6天的温度为38.5°C,4-16天的温度为37.8°C,17-20天的温度为37.6°C。
(3)注意当室温在15°C以下时,需根据孵化室内的实际温度去设置孵化温度。
2、湿度孵化湿度的原则为“前高,中平,后更高”,即1-7天的湿度为60-65%,8-18天的湿度为50-55%,19-21天的湿度为65-70%。
三、通风和翻蛋1、通风(1)胚蛋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不宜超过0.5%,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会增高死亡率。
(2)孵化机中一般在出厂时会自设通风换气程序,通常每隔0.5小时,换气扇会自动换气25秒钟,为胚胎提供充足的氧气。
2、翻蛋一般在孵化小鸡的21天中,通常只需在前1-18天进行翻蛋,每2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为45°C。
四、晾蛋照蛋1、晾蛋(1)晾蛋一般与翻蛋同时进行,若孵化条件适合一般不需要晾蛋。
(2)如果在夏季,气温高于30°C且种蛋孵化到中期后,自身了产生大量体热,孵化箱内的温度又偏高,一般就需要进行晾蛋。
鸡苗孵化技术第一篇:鸡苗孵化技术概述鸡苗孵化是现代家禽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孵化技术,才能保证鸡苗的健康成长,最终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鸡苗孵化技术。
一、选种优良的家禽品种是顺利饲养和收获高产的关键。
在选种上,应选择离水、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活跃、肉质鲜美、耐逆境能力较强的鸡种。
目前常见鸡种有长江一号、岐山乌骨鸡、黄羽毛、柽柳杂交鸡等。
二、种鸡管理要保证选种中的母鸡产蛋性能,需对其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
应用足量的营养物质,保持恰当的运动量和温度,合理地配制饲料,注意卫生消毒工作等。
同时,还应注意调整好母鸡的繁殖期与产蛋量的关系,选择好采蛋期,统计好受精蛋的产量等。
这些都是决定后代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种蛋处理收集种蛋前,应进行好母鸡喂养、疫苗免疫、消毒等预处理工作。
收集的种蛋应保持完整、无污染、大小合适。
收集后应在15℃-20℃环境温度下存放,通常保存期为7-10天。
保存时间过长会导致种蛋质量下降,降低孵化率。
因此,为了保证孵化效果,应及时收集种蛋。
四、鸡蛋的孵化1. 地点的选择孵化地点是决定孵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选择房屋结构合理、通风隔离、防护良好、靠近供电和供水设备的地点,同时要注意防潮和改善通风条件。
孵化工作应在温度较稳定的季节进行,需严格控制室温在25℃左右。
2. 孵化仪的选购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孵化仪有常规孵化器与自动控制孵化器。
普通孵化器价格较低,但需要人工控制孵化时间和环境条件,而自动控制孵化器则可实现全自动孵化,温度和湿度都能精准调控。
根据需要来选择孵化仪,同时注意掌握好孵化仪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鸡蛋的处理孵化前应对鸡蛋进行检查,出清蛋内异物,去除杂质,并对有发育不良或龟裂的蛋进行淘汰。
然后,根据孵化仪的要求摆放鸡蛋,掌握好鸡蛋的正确姿态,保证蛋孵化时在正确的位置。
4. 环境的控制孵化仪内的环境具有孵化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
应保持环境的稳定性,调节空气湿度、温度和氧气浓度等,确保出房鸡苗的周全健康。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非常重要。
孵化器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都会直接影响
小鸡的孵化结果。
在选择孵化器时,要确保其能够稳定地控制温湿度,并且通风良好。
这样才能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
其次,要选择优质的蛋进行孵化。
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小鸡的健康状况。
要选
择外观完整、无裂纹的蛋,并且最好是来自健康的母鸡。
在孵化前,可以通过透光检查蛋壳内部是否有异常,以确保蛋的质量。
孵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湿度。
一般来说,鸡蛋的孵化温度为37.5摄氏度,湿度为60%-70%。
在孵化过程中,要不断监测温湿度,并及时调整孵化器的参数,确保孵化环境的稳定。
另外,要定期翻转蛋。
定期翻转蛋可以使蛋内的胚胎均匀受热,有利于小鸡的
正常发育。
一般建议每天翻转蛋2-3次,直至孵化结束前的最后三天停止翻转。
孵化期一般为21天,当孵化器内的小鸡开始破壳而出时,要保持孵化器内的
环境稳定,不可打开孵化器,以免影响小鸡的孵化过程。
最后,小鸡孵化出来后,要及时将小鸡移到温暖、干燥的环境中。
同时,可以
为小鸡提供适当的饲料和水源,确保小鸡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总之,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只有通过科学的方式,才能
够获得良好的孵化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为小鸡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孵化小鸡技术小鸡的孵化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孵化技术,可以提高小鸡的孵化率和存活率,从而增加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介绍孵化小鸡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孵化环境准备1. 温度控制:孵化小鸡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在37-38摄氏度之间。
可以使用孵化箱或孵化器来控制温度,确保温度稳定。
2. 湿度控制:孵化小鸡时,适宜的湿度可以提高孵化率。
一般来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较为合适。
3. 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孵化环境的新鲜,并排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但是要注意不要让直接的风流吹到孵化箱内,以免影响孵化效果。
二、鸡蛋的选择和处理1. 鸡蛋的选择:选择无损伤、形状完整、无异味的鸡蛋作为孵化用蛋。
鸡蛋的大小、品种和孵化前的存放时间都会影响孵化效果。
2. 蛋壳的清洁:在孵化前,要将鸡蛋表面的污垢清洗干净,避免细菌感染。
可以用温水或消毒液擦拭鸡蛋表面,但要注意不要弄湿蛋壳上的孔。
三、孵化过程管理1. 孵化时间控制:不同品种的鸡蛋孵化时间会有所差异,一般为21天左右。
在孵化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孵化导致小鸡的生长发育不良。
2. 孵化过程观察:孵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鸡蛋的孵化情况,包括蛋壳上是否有细微的裂纹,小鸡是否有正常的胚胎发育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温度湿度或进行人工孵化。
3. 孵化箱清洁:为了避免细菌感染,孵化箱要保持干净。
在孵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鸡蛋的残渣和鸡粪,保持孵化箱内的卫生环境。
四、孵化后的管理1. 温度逐渐降低:小鸡孵化后,要逐渐降低温度,使其适应外界环境。
温度降低的过程要缓慢,避免对小鸡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 饮水和饲料供应:孵化后的小鸡需要及时提供饮水和饲料。
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饲料要适当补充,保证小鸡的营养需求。
3. 疾病防控:小鸡在孵化后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检查小鸡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是关键时期,需要特别注意技术。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
1. 温度控制:在孵化箱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最后三天,应该保持稳定的温度,以确保小鸡能够孵化成功。
温度的控制可以使用温度计等工具进行监测和调整。
2. 湿度控制:湿度也是很重要的,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孵
化小鸡造成影响。
在最后三天,应该保持适宜的湿度,以帮助小鸡从卵壳里孵化出来。
湿度的控制可以使用湿度计等工具进行监测和调整。
3. 翻卵: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定期翻转卵,以确保小鸡能够充
分地接触卵壳内的营养物质,并且不会黏在卵壳上。
在最后三天,翻卵的频率应该逐渐减少,一般每天翻转一次即可。
4. 空气流通:空气质量也是很重要的,需要保证孵化箱内的空
气流通良好,以确保小鸡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在最后三天,可以使用通风设备进行调节。
5. 理智观察:在孵化最后三天,需要密切观察小鸡是否成功孵化,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卡在卵壳内无法出来、没能成功孵化等,及时采取措施。
综上所述,孵化小鸡最后三天需要注意温度、湿度、翻卵、空气流通等技术,同时密切观察小鸡的情况,以确保孵化的成功。
- 1 -。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控制:在孵化的最后三天,需要严格控制孵化箱内的温度,确保温度稳定在37.5℃左右。
可以使用温度计监测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加热器或通风装置的工作。
2. 湿度控制:孵化期间,适宜的湿度对小鸡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在最后三天,应保持湿度在50%至60%之间,可通过加湿器或喷雾器调节湿度。
3. 通风换气:保持孵化箱内的空气流通也是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适当调节通风装置的工作,保持新鲜空气的流动,排出废气和二氧化碳,维持良好的氧气供应。
4. 蛋的旋转:最后三天内,应停止对蛋进行旋转,以使小鸡在蛋内正确的位置孵化。
5. 监测孵化进程:通过观察孵化箱内的蛋壳,可以判断孵化的进展情况。
正常情况下,孵化的最后三天内,蛋壳会出现一些裂纹,小鸡即将破壳而出。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保证小鸡在孵化的最后三天内获得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顺利孵化出来。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特别是在最后三天,更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第一天:孵化箱湿度调整
在孵化箱中,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孵化的前几天,湿度应该保持在50%左右。
但是在孵化的最后三天,湿度需要调整到60%以上。
这是因为孵化的最后三天,小鸡需要更多的湿度来帮助它们从蛋壳中孵化出来。
第二天:温度调整
在孵化的前几天,温度应该保持在37.5℃左右。
但是在孵化的最后三天,温度需要调整到37.2℃左右。
这是因为孵化的最后三天,小鸡的新陈代谢会减缓,需要更低的温度来保持身体的温度。
第三天:蛋壳湿度调整
在孵化的最后三天,蛋壳的湿度也需要调整。
这可以通过在孵化箱中放置一些湿度调节剂来实现。
这些调节剂可以帮助保持蛋壳的湿度,从而帮助小鸡更容易地孵化出来。
总结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需要注意的技术包括湿度调整、温度调整和蛋壳湿度调整。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小鸡更容易地孵化出来,并且可以提高孵化成功率。
如果您正在孵化小鸡,一定要注意这些技术,以确保您的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和葡萄牙,有古老的传统,以使用飞行鸟类为宠物,或吃鸡蛋。
从科学角度来看,养殖小鸡可以获得良好的营养回报。
孵化小鸡是一种养殖家禽的常见方法,这是因为孵化小鸡可以以比其他家禽生养活方式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量。
孵化过程中,用孵化器通过保持高温、湿度和适当的照明条件来模拟母鸡为鸡蛋孵化的环境,从而使其胚胎发育健康。
孵化小鸡的技术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个是温度控制,孵化器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7-38℃之间;第二是湿度控制,孵化器内的湿度应维持在70-75%之间;第三类是照明控制,孵化器应保持在昏暗的条件中,减少鸡蛋孵化过程中的光照。
调整好孵化器参数后,将鸡蛋放入孵化器内孵化,可以调节孵化器内的空气流动,防止自暴露。
每天检查一次,可以处理孵化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孵化期一般在20-21天,视孵化器的模板和工作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孵化小鸡必须遵循健康管理规定,考虑动物个体的特征和特性,具备优质、均衡、可持续的饲料。
同时,应注意它们繁殖期的营养,以保证小鸡行动较好,加强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此外,还要遵循专业人员指定的兽医疾病防控措施,对野鸡、家禽和其他家畜进行虫害防控,防止受污染粪便传播病毒病毒等。
进行小鸡养殖的饲养者应做好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应配备维护家禽生物安全的环境,避免家禽与外来狗,猫或其他家禽接触。
如果小鸡出现疑似狂犬病症状,应尽快与专业机构联系,按相关指南控制出现的疾病。
小鸡孵化技巧一.种蛋的选择种蛋应当来自健康的鸡群,假如是用本身养殖的鸡所产的蛋孵化时,应用种蛋时代,要留意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资添加剂,应多喂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的饲料:如鱼粉.豆饼和青菜之类,要留意防病.治病,使公.母比例1:10-15为宜(轻型蛋鸡),肉食鸡1:8-10.一半新颖鸡蛋5-7天孵化率最高,存放时光越长孵化率越低.检讨存放时光长短,可看气室的大小,沙京彩.刚京彩.畸形蛋过大.过小和有黑点受细菌污染的蛋都不克不及用来孵化.二.种蛋的消毒消毒种蛋能进步孵化率和削减出壳后雏鸡染病率和逝世亡率,如今孵化倡导用新洁尔灭(病院.药店有售)来给种蛋消毒,此药无色无味,不污染蛋壳,且杀菌率强,水洗用量1‰,喷雾用量5‰,应用此药时,须留意水温不得超出40℃,超出40℃药效会有所降低.三.室内温度和湿度室温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加湿办法:在地面上洒水或在炉上放水盆.四.装盘入孵装盘时应将种蛋大头朝上,盘装满后,若有闲暇,可塞些碎纸.每个蛋盘上都有编号,并有孵化记载,以防调盘时凌乱.当机内温度稳固在38℃中断几个小时后,方可上蛋.入孵天数从温蛋达到37.9℃时盘算,每24小时为一天.五.雏鸡出壳前后应留意哪些问题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纵中室温要保持25℃阁下,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光太长晦气胚胎发育.2.恰当降低温度,温度掌握在37.1~37.2℃.3.恰当进步湿度,湿度掌握在70~80%.雏鸡出壳后: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因为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操纵时应将脐带接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提凌驾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光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六.鸡种蛋孵化不成疏忽的两个时代鸡种蛋在全部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纵治理,但是依据胚胎发育的特色,有两个症结时代,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在孵化操纵中,尽可能地创造合适这两个时代胚胎发育的孵化前提,即抓住了进步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重要抵触.一般是前期留意保温,后期看重通风.1日胚龄~7日胚龄为了进步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合适孵化温度的时光,采纳以下措施: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清醒.恢回生力,又可削减孵化器中温度降低,缩短升温时光.2.孵化1天~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体封闭.3.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概况凝水湿润落后行,并避开24小时~96小时胚龄的胚蛋.4.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激烈降低.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落后行.别的,应剔除破蛋.5.进步孵化室的情况温度.6.要防止长时光停电.万一碰到停电,除进步孵化室温度外,还可以在水盘中加热水.18日胚龄~21日胚龄鸡胚18日胚龄~19日胚龄是胚胎从06-06-30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时代,需氧量剧增,胚胎自温很高,并且跟着啄壳和出雏,壳内病原微生物在孵化器中敏捷传播,此期的经由过程换气要充分.为解决供氧和散热问题,应采纳以下措施:1.避开在18日胚龄移盘到出雏盘.可提前在17日胚龄,或延至19日胚龄时进行移盘.2.啄壳.出雏时进步湿度,同时降低温度.一方面是防止啄破蛋壳时,蛋内水分蒸发加速,晦气破壳出雏;另一方面可防止雏禽脱水,特殊是出雏中断时光长时,进步湿度更为重要.在进步湿度的同时应降低出雏器的孵化温度,防止同时高温高湿.19日胚龄~21日胚龄时,出雏器温度一般不得超出37℃~37.5℃.出雏时代相对湿度进步到70%~75%阁下.3.留意通风换气,须要时可加大通风量.4.包管正常供电,此期即使短时光停电,对孵化后果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万一停电的应急措施是:打开机门,进行高低倒盘,并用体温表测蛋温.此时,门表温度计所显示温度毫不克不及代表出雏器里的温度.5.拣雏时光的选择,一般在60%~70%雏禽出壳,绒毛已干时,第一次拣雏.在此之前仅拣去空蛋壳.出雏后,将未出雏胚蛋分散移至出雏器顶部,以便出雏.最后再拣1次雏,并扫盘.6.不雅察窗的遮光.雏鸡有趋光性,已出壳的雏鸡将拥挤到出雏盘前部.晦气其他胚蛋出壳.所以不雅察窗应遮光,使出壳雏鸡保持安静.7.防止雏鸡脱水.雏鸡脱水轻微影响成活率,并且是不成逆转的,所以雏鸡不要长时光06-06-30器里和放在雏鸡处理室里,雏鸡不成能统一时刻出齐,即使较整洁,最早出的和最晚出的时光也相差32小时阁下,再加上分级.打针.辨别等出雏后的一系列工作,时光就更长.是以从出雏到送至豢养者手中,早出壳者,可能已近48小时,所以应实时送至育雏室或送交用户.。
孵化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说明,温度和湿度多少合适1、选蛋:将生产时间在7天内的受精蛋作为种蛋。
2、消毒:对孵化器和鸡蛋做消毒处理。
3、温湿度:保持适温,湿度根据孵化天数做出调整。
4、通风:合理通风,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5、翻蛋、晾蛋:孵化前1-18天,定时翻蛋和晾蛋。
6、照蛋:孵化期间照蛋3次。
7、出雏:雏鸡开始啄壳时,将种蛋移至出雏筐。
一、孵化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说明1、选蛋将受精蛋作为种蛋(若公鸡、母鸡的比例达到1:7,所产下的蛋便能当作种蛋),一般可使用生产时间在7天内的鸡蛋,若产出时间越长,则孵化率越低。
2、消毒对孵化器进行消毒,再将鸡蛋的头部朝上放置于蛋盘中,然后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按照1:2的比例调合,做熏蒸消毒处理。
消毒前,温度需升至20°C以上,因为低温消毒的效果比较差。
3、温湿度(1)采用恒温法进行孵化,温度一般可始终保持在37.8°C。
(1)孵化1-7天,湿度控制在60-65%;孵化8-18天,湿度控制在50-55%;孵化19-21天,湿度控制在65-70%。
4、通风胚蛋周围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常要求不能达到0.5%以上,若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1%,则胚胎发育缓慢,死亡率高,导致弱雏数量增加。
5、翻蛋、晾蛋(1)孵化前1-18天,每隔2小时翻蛋1次。
(2)翻蛋时,同时进行晾蛋工作,如果孵化条件比较适宜,则可以不用晾蛋。
夏季孵蛋时,气温达到30°C以上就要晾蛋。
6、照蛋白蛋的第5日、褐蛋的第7日进行第1次照蛋,无精蛋、死精蛋、血环蛋要及时剔除,孵化第11天进行第2次照蛋,孵化第18天进行第3次照蛋,温湿度可根据种蛋的发育情况做出调整。
7、出雏(1)孵化第18天雏鸡一般就会开始啄壳,此时可将种蛋移至出雏筐内,让雏鸡在筐内破壳。
(2)若大部分雏鸡出壳后仍有少数种蛋还未破壳(但蛋内有叫声),则要人工助产,方法为用手轻敲蛋壳,若听到空响,则表示其中的血管已枯干。
孵化后期凉蛋可以提高鸭、鹅孵化率鸭、鹅蛋体积大,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又小,本身散热能力比鸡差,因此,孵化后半个期必须凉蛋。
具体方法如下:用1个孵化器进行孵化时,每天应打开机门两次,把孵化18~24天的蛋盘从架子上抽出2/3,从25天后移盘到出雏,每天定时凉蛋2次,间隔的抽出蛋盘。
如果蛋温过高,则将蛋盘抽出机外放冷,在放入机内。
一般凉蛋时间是每次30~4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使用2个孵化器进行孵化时,第1~15天在甲机孵化,温度37、7摄氏度,湿度65%,不用凉蛋;第16~26天在乙机孵化,温度37、5~37、7摄氏度,湿度50%,每天定时抽出蛋盘在机外凉蛋,喷水两次,26天以后在将蛋移到甲机出雏盘内出雏。
为了减少凉蛋时的劳动,在孵化16~17天以后,采取加强通风的方法,即可以排出蛋内多余的热量,又能满足胚胎通气的需要。
(黑龙江省王华安)《农村百事通》2003、24,第46页。
家禽孵化期的温湿度条件一、温度条件温度是家禽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
家禽胚胎发育在不同的时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基本相同。
鸡:孵化期为21天。
1~6天为38.5℃;7~14天为38℃;15天为37.9℃;16~21天为37.3~37.5℃。
鸭:孵化期为28天。
1~7天为38℃;8~16天为37.8℃;17天为37.5℃;18~28天为37.3℃。
鹅:孵化期为30天。
1~8天为37.9℃;9~18天为37.8℃;19天为37.8℃;20~30天为37.0℃~37.3℃。
二、湿度条件湿度条件是家禽维持胚胎发育的基础保证。
家禽在不同的孵化期间对相对湿度的要求基本相同。
孵化初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中后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出壳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通风-影响孵化的重要因素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还要提前12小时)以后,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渐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渐增多。
小鸡孵化技术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小鸡孵化技术
一、种蛋的选择
种蛋应该来自健康的鸡群,如果是用自己养殖的鸡所产的蛋孵化时,使用种蛋期间,要注意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应多喂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的饲料:如鱼粉、豆饼和青菜之类,要注意防病、治病,使公、母比例1:10-15为宜(轻型蛋鸡),肉食鸡1:8-10。
一半新鲜鸡蛋5-7天孵化率最高,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
检查存放时间长短,可看气室的大小,沙皮蛋、刚皮蛋、畸形蛋过大、过小和有黑点受细菌污染的蛋都不能用来孵化。
二、种蛋的消毒
消毒种蛋能提高孵化率和减少出壳后雏鸡染病率和死亡率,现在孵化提倡用新洁尔灭(医院、药店有售)来给种蛋消毒,此药无色无味,不污染蛋壳,且杀菌率强,水洗用量1‰,喷雾用量5‰,使用此药时,须注意水温不得超过40℃,超过40℃药效会有所下降。
三、室内温度和湿度
室温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加湿方法:在地面上洒水或在炉上放水盆。
四、装盘入孵
装盘时应将种蛋大头朝上,盘装满后,如有空隙,可塞些碎纸。
每个蛋盘上都有编号,并有孵化记录,以防调盘时混乱。
当机内温度稳定在38℃持续几个小时后,方可上蛋。
入孵天数从温蛋达到37.9℃时计算,每24小时为一天。
五.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雏鸡出壳后:
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
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
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六.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
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作管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
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
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1日胚龄~7日胚龄
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
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2.孵化1天~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
3.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24小时~96小时胚龄的胚蛋。
4.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剧烈下降。
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后进行。
另外,应剔除破蛋。
5.提高孵化室的环境温度。
6.要避免长时间停电。
万一遇到停电,除提高孵化室温度外,还可以在水盘中加热水。
18日胚龄~21日胚龄
鸡胚18日胚龄~19日胚龄是胚胎从06-06-30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时期,需氧量剧增,胚胎自温很高,而且随着啄壳和出雏,壳内病原微生物在孵化器中迅速传播,此期的通过换气要充分。
为解决供氧和散热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避开在18日胚龄移盘到出雏盘。
可提前在17日胚龄,或延至19日胚龄时进行移盘。
2.啄壳、出雏时提高湿度,同时降低温度。
一方面是防止啄破蛋壳时,蛋内水分蒸发加快,不利破壳出雏;另一方面可防止雏禽脱水,特别是出雏持续时间长时,提高湿度更为重要。
在提高湿度的同时应降低出雏器的孵化温度,避免同时高温高湿。
19日胚龄~21日胚龄时,出雏器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7℃~37.5℃。
出雏期间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左右。
3.注意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加大通风量。
4.保证正常供电,此期即使短时间停电,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万一停电的应急措施是:打开机门,进行上下倒盘,并用体温表测蛋温。
此时,门表温度计所显示温度绝不能代表出雏器里的温度。
5.拣雏时间的选择,一般在60%~70%雏禽出壳,绒毛已干时,第一次拣雏。
在此之前仅拣去空蛋壳。
出雏后,将未出雏胚蛋集中移至出雏器顶部,以便出雏。
最后再拣1次雏,并扫盘。
6.观察窗的遮光。
雏鸡有趋光性,已出壳的雏鸡将拥挤到出雏盘前部。
不利其他胚蛋出壳。
所以观察窗应遮光,使出壳雏鸡保持安静。
7.防止雏鸡脱水。
雏鸡脱水严重影响成活率,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所以雏鸡不要长时间06-06-30器里和放在雏鸡处理室里,雏鸡不可能同一时刻出齐,即使较整齐,最早出的和最晚出的时间也相差32小时左右,再加上分级、打针、鉴别等出雏后的一系列工作,时间就更长。
因此从出雏到送至饲养者手中,早出壳者,可能已近48小时,所以应及时送至育雏室或送交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