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55.09 KB
- 文档页数:2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双侧鼻窦炎,鼻息肉,鼻腔狭窄
术后诊断:通过手术,患者双侧鼻窦炎得到有效治疗,鼻息肉被完整摘除,鼻腔狭窄问题得到缓解。
手术方式:
双侧鼻内筛窦开放术是通过在鼻腔内部进行小切口,使用显微镜和高级鼻内窥镜技术,对双侧筛窦进行开放。
此手术旨在清除鼻窦内的炎症病变组织,并改善鼻腔通气。
麻醉方式:
本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因此患者不会感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
手术经过:
1.在全身麻醉后,医生首先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铺巾。
2.使用显微镜和高级鼻内窥镜技术,医生打开筛窦口,并清除筛窦内的炎症病变组织。
3.医生使用特殊的仪器,如鼻窦钳、刮匙等,将筛窦内的炎症病变组织彻底清除。
4.医生将鼻腔内的病变组织清除干净后,进行止血和鼻腔填塞。
5.完成手术后,将清除出的病变组织送往病理检查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和促进鼻腔黏膜的恢复。
2.术后患者需留院观察一段时间,待麻醉完全清醒后方可离开。
3.术后需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清理鼻腔内的痂皮和
分泌物。
4.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动作,以免导致鼻腔黏膜破裂和出血。
5.术后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
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6.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功能锻炼,如定期冲洗鼻腔、使用药物等,以促进
鼻腔的通气功能恢复。
7.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得到及时处理和治疗。
手术记录:鼻息肉摘除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XX,男,XX岁,因长期鼻塞、流涕、头晕头痛等症状就诊。
经过耳鼻喉科医生诊断,患者患有鼻息肉,需进行鼻息肉摘除术。
手术方式: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鼻内窥镜在可视条件下,使用显微器械进行息肉摘除。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鼻息肉摘除术。
麻醉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入手术室后,麻醉师会进行麻醉诱导,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同时,患者需接受心电监测、血压监测等措施。
手术经过:
1.医生会用含有血管收缩剂的生理盐水对患者鼻腔进行充分的收缩和清洗,以便于鼻
息肉的暴露和摘除。
2.在确认鼻腔内无出血和息肉位置后,医生会用显微器械将息肉轻轻夹起,然后使用
吸管将息肉吸出。
3.摘除息肉后,医生会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以清除残留的息肉和血块。
4.最后,医生会将取出的鼻息肉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性质和治疗方案。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需住院观察并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预防感染和出血。
2.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回医院复查,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患者在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或挖鼻孔等动作,以免引起出血和感染。
4.患者在术后应保持鼻腔干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同时,应注意保持充足
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利于身体恢复。
5.患者在术后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泡热水澡等行为,以免引起鼻腔出血。
6.若患者术后出现鼻腔出血、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定位[5]。
同时对于任何多生牙术前仍要进行精确地定位,而术前的临床检查可作为一个明确的证据,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也可作为没有CT等检查条件下定位埋伏牙的一种方法,供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1]谭兆军,郭亚峰.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和手术治疗体会[J].吉林大学学报(医版),2008,34(3):525. [2]顾卫根.螺旋CT对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的应用及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7):110.[3]江勇.X线片对上颌前部埋伏牙的定位观察[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1):91-92.[4]屠军波,李彤,等.上颌前牙区埋伏牙特点分析与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1):52.[5]张志华,林军.上颌前部埋伏牙的定位及导萌治疗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09,26(6):325-327.(收稿 2010-02-23)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庞文广 吕福建河南嵩县车村镇中心卫生院耳鼻喉科 嵩县 471421【摘要】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
方法 选择慢性鼻窦炎和(或)鼻息肉患者65例,根据患者意愿将鼻内窥镜下行手术的34例作为观察组,不使用鼻内窥镜进行手术的31例作为对照组。
手术方式均为鼻息肉切除和单纯筛窦开放刮除术。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腔粘连2例(5.88%),对照组5例(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生理功能好、一次性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筛窦开放刮除术【中图分类号】 R765.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991(2010)03-0101-02 鼻息肉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变态反应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多种致病因子,通过减缓其本身自然的凋亡过程等多种途径,促进炎症反应,使鼻息肉形成。
鼻息肉镜下术100例手术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息肉的疗效。
方法:2010.2-2013.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鼻息肉患者,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
结果:本组ⅰ型患者总有效率达94.1%,ⅱ型达84.4%,ⅲ型达76.2%,术后眶周瘀斑或气肿2例,保守治疗1月后痊愈。
结论:鼻内镜治疗鼻息肉疗效满意,但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适应症,注意手术操作要点,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鼻内镜;鼻息肉慢性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
传统手术治疗主要为摘除鼻息肉,但术后复发率比较高[1]。
鼻内镜手术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改善鼻腔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
对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鼻息肉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鼻息肉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8~61岁,平均40.5岁,病史8月~10年。
临床表现均为反复发作的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ct扫描。
按照临床分型标准ⅰ型34例,ⅱ型45例,ⅲ型21例。
1.2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抗生素3d,上颌窦及鼻腔冲洗1次,术前1周每天给予30mg泼尼松静脉滴注,术前1天及术后1天静脉滴注10mg地塞米松。
85例用局部麻醉,其余采用全身麻醉。
两种麻醉均用肾上腺素和地卡因混合溶液浸润小棉球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
在鼻内镜下切除息肉,再将患者的上颌窦、筛窦、蝶窦依次开放,并将其内的息肉摘除。
伴有中鼻甲肥大的患者行中鼻甲前外侧缘及下缘部分切除术,伴有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手术。
术中确定蝶窦,有病变者开放蝶窦,术腔填塞止血海绵。
术后第2天抽出止血海绵,每日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清洗鼻腔两次,连续冲洗2周。
术后2周第一次复查,3个月后每2月复查一次,随访1年。
1.3 疗效评定标准按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窦口开放良好,窦腔粘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产生;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腔粘膜部分水肿,肥厚,少许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内镜观察术腔粘连,窦口狭窄,脓性分泌物形成。
鼻子里面长肉疙瘩怎么办?有效方法是这样的当发现鼻子里长一个小肉疙瘩的时候,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个问题解决的难度并不大,可以做一个小手术就能解决了,但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事项,手术后要懂得正确护理。
★一、鼻子里面长肉疙瘩怎么办小息肉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功能性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行常规手术治疗。
1、激光微波手术激光微波不仅可以用来治疗鼻息肉,还可用来治疗鼻炎,咽炎等疾病,但其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还是存在复发率,并不能彻底的根治。
2、鼻内筛窦切除术可以减少传统刀械对於黏膜的拉扯,进而减少流血,术后粘黏的副作用。
使用该手术彻底的话能够大大降低鼻息肉复发率,手术使需要充分开放筛房,然后将筛窦内息肉完全摘除。
3、手术切除术手术时会采取局部麻醉,用圈套器套住根蒂处,迅速拉出鼻息肉,采用鼻内窥镜技术,将鼻息肉彻底摘除,这是降低手术后复发率的保障。
★二、鼻子里面长肉疙瘩怎么回事鼻子里面长肉疙瘩有可能是鼻息肉。
建议:应该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一下,如果是鼻息肉就要及时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注意休息,多喝开水,饮食以清淡为主,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煎炸食物。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注意:鼻子里面长肉疙瘩也有可能是上火所导致。
一定不要用手去碰他,这样会导致感染的,可以在平时用红霉素软膏来擦拭。
另外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热水,多吃点清淡的,适当的可以喝点清茶。
★三、鼻息肉术后饮食注意事项鼻息肉术后需要注意的环节有很多,而饮食就是鼻息肉术后最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
1、手术第二天进清淡容易消化软食,第三天可以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
不要吃过硬的食物,避免牵扯到伤口,引起疼痛、出血。
同时应该要注意每天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鼻息肉患者少吃油(油食品)腻肥厚之物,避免过食生冷、鱼虾等腥荤之物。
鼻息肉患者适宜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食物。
易咀嚼的食物,稀钣、面食、蒸蛋、鱼肉等。
3、鼻息肉术后饮食注意事项还有禁止烟、酒、辛辣物、咖啡、油炸物、较热的食物。
什么是鼻息肉
佚名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年(卷),期】2022()5
【摘要】我经常鼻塞、流涕,以前以为是感冒,就吃了些感冒药,没什么效果,又当作是鼻炎自己用了段时间的药,还是不见起色。
去医院查了才知道是鼻息肉引起的,还要做手术!请问,什么是鼻息肉?河南郑先生郑先生:鼻息肉是一类发生在鼻腔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成年人,可发于一侧,亦可两侧均患,多数患者为多发性及双侧性。
其症状与感冒十分相似,鼻塞和鼻腔分泌物增多是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伴有面部疼痛或肿胀感,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
【总页数】1页(P55-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比较
2.鼻息肉摘除术与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比较
3.鼻息肉摘除术与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效果对比
4.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比较研究
5.鼻息肉摘除术与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对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效果观察刘新年1丁新国2(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新疆昌吉831100)中图分类号:R 7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6567(2012)10—0061—02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成年患者较多[1]。
鼻息肉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侧或单侧持续性或进行性鼻塞,鼻腔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0例鼻息肉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Ⅰ型组(37例)、Ⅱ型组(49例)和Ⅲ型组(24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并比较各组患者间疗效差异。
结果:有鼻息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Ⅰ型组37例鼻息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Ⅱ型组与Ⅲ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内镜手术近年来得到不断完善,在清楚了解患者鼻腔结构的前提下,对鼻息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治疗症,可吸收板与微型钛板的疗效相似。
现将我科2003~2011年收治的142例面部骨折病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我口腔科收住142例面部骨折的病例2组。
其中男性为118例,女性28例。
年龄最大的为68岁,最少的为12岁。
其中下颌骨正中骨折50例,髁状突骨折12例,颧弓颧骨骨折42例,上颌骨颧骨骨折38例,均因外伤入院治疗。
可吸收板固定面部骨折72例,微型钛板固定面部骨折70例,临床效果相似。
2内固定材料2.1选用芬兰Bionx 公司研制的百优BIOFLX 可吸收颅颌面骨折内固定材料,夹板厚度1.5mm,宽5mm,孔径2.2mm,长度22~28mm (4孔),34mm (6孔),螺钉长8~10mm,直径2.2mm。
2.2武汉德骼拜尔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设计钛合金制成的小型接骨板与螺钉。
小型接骨板厚度为1mm,板孔直径2.0mm,长度为四孔23mm 或者六孔28mm,选用直形、L 形。
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西医治疗:鼻息肉的现代治疗主张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一、手术治疗对于小的单发息肉可在粘膜表面麻醉下采用圈套器切除,对于多发的和复发的息肉应采取较广泛的手术。
如果息肉来源于上颌窦和筛窦应同时进行上颌窦内息肉切除术和筛窦切除术。
目前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较为彻底。
可将每个暴露的筛房清除干净。
对于多次复发的息肉仍主张进行广泛的筛窦和部分蝶窦切除术。
愈是严重的病情愈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更加彻底的手术。
为了避免手术合并症的发生应在手术显微镜下精确操作。
选择性的采用YAG激光切除鼻息肉,出血少,病人痛苦轻,但不适用于严重的顽固性鼻息肉患者。
对伴有支气管哮喘和阿斯匹林敏感的患者亦主张进行彻底的鼻息肉切除术。
手术不仅不会引起和加重哮喘,而且由于手术清除了鼻腔和鼻窦的病灶,恢复了正常通气功能而使哮喘的病情明显好转,但是合并哮喘的病人术后复发率较高,而且手术不能改变病人对阿斯匹林的敏感和气道的高反应性,因此手术后应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
二、鼻息肉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近年来大量的资料证明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有显著的疗效。
因为鼻息肉是鼻腔的持续性炎症性疾病,任何彻底的手术均不能将鼻息肉的病因清除,只有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手术联合治疗,才能防止息肉的复发并有利于嗅觉功能的恢复。
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息肉明显缩小或使小的息肉消失。
为了避免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首先提倡应用鼻喷剂行局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目前亦主张在采用鼻局部喷药期间适当的配合口服或肌注以达到加强治疗的目的。
口服强的松30~40mg,3~7天为一疗程,然后递减口服量,以后采用鼻内吸入BDP或丁地去炎松(budesonide)等维持治疗。
亦有人认为鼻内注射较肌肉注射效果更好。
将糖皮质激素注射到下鼻甲而不注入鼻息肉内可使息肉体积明显缩小。
有人主张将康宁克通-A 行下鼻甲和息肉内注射,下鼻甲粘膜下注入20mg,息肉内注入20mg收到较好的效果,每月注射1次,连续2~3次,以后用BDP鼻喷剂维持治疗,每日2~3次喷鼻,每次喷入100μg,可使息肉明显缩小,部分病人可以免除手术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鼻子有息肉应该怎么治疗呢?
导语:对于彼此方面的疾病大部分人肯定都知道感冒或者是鼻炎,但其实鼻子里面有息肉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所以很多人对这方面的知识认识的都比
对于彼此方面的疾病大部分人肯定都知道感冒或者是鼻炎,但其实鼻子里面有息肉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所以很多人对这方面的知识认识的都比较少,那么你肯定就不知道怎么样去治疗,这样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慌张,所以你平时可以经常了解一下这种知识,这样对你是没有坏处的。
一.内科疗法
由于鼻息肉是鼻呼吸粘膜长期炎性反应的结果,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皮质激素不仅可使息肉体积变小甚至消失,而且手术后应用还可延迟或防止息肉复发。
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全身和鼻内两种给药途径。
二.手术治疗
对鼻腔大部或完全被堵塞,严重影响生理功能者,应先行手术治疗。
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全身检查,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哮喘发作期等,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
手术方式主要有单纯鼻息肉切除术和鼻内筛窦切除术两种。
1.单纯鼻息肉切除术
用于根蒂清除,以前无鼻息肉切除术史者。
在局麻下,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要蒂部,勒紧后自鼻内向外用力急速拉出,使息肉连同根蒂一并摘除。
如有根蒂残留,可将其钳取干净。
2.鼻内筛窦切除术
主要适用于筛窦粘膜已为息肉组织所替代,有多次鼻息肉切除术史。
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鼻息肉患者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4.67,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鼻息肉摘除术治疗。
给予表面麻醉+局部浸润手术治疗,取平卧位,直视下用息肉钳夹住息肉蒂部咬除或使用圈套器脱出,在进行息肉摘除时准确、快速,去除部分中鼻夹同时开放筛窦,手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对患者鼻腔进行清除[2]。
观察组采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
在进行鼻息肉摘除的同时进行鼻内筛窦切除术,显露筛泡,用刮匙、直头咬钳破开筛泡壁,进入鼻前组筛窦,向前去除掉前组筛窦气房,避免对筛前动脉的损伤,再向外、向下、向后方逐步的扩大,去除掉后组筛窦气房,并清除掉腔内病变的组织。
中鼻甲在手术过程中保留,将筛窦气房和窦内病变全部开放,摘除窦内息肉。
手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对患者鼻腔进行清除[3]。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和复发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状况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没有脓性分泌物。
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内窥镜检查可见窦腔黏膜部分区域依然存在水肿、肥厚或者肉芽组织形成,存在少量的脓性分泌物。
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经内窥镜检查可见手术腔存在粘连,窦口狭窄或者闭锁,息肉形成,存在脓性分泌物[4]。
总有效=治愈+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3 讨论鼻息肉的发病原因是多元性的,其发生主要和慢性鼻窦炎以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直接关系,鼻内的长期性、慢性炎症持续的刺激导致鼻黏膜水肿,进而导致鼻息肉的形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