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基础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974.50 KB
- 文档页数:2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1.地球绕________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小时,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现象。
2.地球绕________运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
公转轨道是一个________圆。
3.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与地轴总保持________度夹角,北极总是指向________附近。
4.中纬地区夏季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__,冬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__,秋天和春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比夏季________,比冬季________,我国大多数地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________的变化。
5.人们根据太阳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温度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6.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北半球称________,度数为________。
7.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________带。
8.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分界线叫________,是________的最南界线。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A. 一个点B. 一个面C. 一条线D. 整个地球2、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A.每年重合两次B.每年重合一次C.永远重合D.永远不重合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4、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D.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5、在下列地点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上海B.海口C.北京D.哈尔滨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B.30天C.三个月D.24小时7、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8、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9、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10、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A.23.5°S和66.5°NB.23.5°S和23.5°NC.66.5°S和66.5°ND.23.5°N和66.5°S11、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昼夜B.昼夜更替C.昼夜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三、连线题:①赤道 A. 0°②北回归线 B. 23.5°N③南回归线 C. 23.5°S④北极圈 D. 66.5°N⑤南极圈 E. 66.5°S四、综合题思考:1.地理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的高度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各有什么不同?3.地球上分为哪五带?五带以什么为分界线?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分课时、含答案)郑州市101中学高一地理必修1练习班:高一(班名: ()“地球运动”练习练习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I .选择题1.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①1个恒星日②1个太阳日③23小时56分4秒④24小时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
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考虑到地球的旋转速度,在高纬度发射火箭的条件比在低纬度更有利。
在中山站、新加坡和鹿特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相同的。
广州、武汉和北京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上海、漠河和曾母沙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3.下图正确地显示了地球自转的方向()4.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是正确的: ()除了两极,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所有的点上都是一样的。
B.1太阳日,地球自转360度,需要23小时56分4秒。
北纬40度自转的角速度约为每分钟0.25度D.从南极洲上空看,地球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的,即从东到西。
8月30日,一位天文学家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
牵牛星在21点钟进入照相机。
如果天文望远镜保持静止,8月31日牵牛星将再次进入透镜的时间是: ()答:XXXX于6月11日发射了神舟10号宇宙飞船,并于13日与天宫一号对接。
相应地完成6 ~ 7个问题。
6.当神舟十号发射时,地球自转的速度是()A.更快更快b .更慢c .更快更慢d .最快7.当神舟十号发射时,下列关于太阳直射点运动的陈述是正确的(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8)。
在每年的国庆节期间(10.1-10.7),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的特点是:a .逐渐加速b .逐渐减速c .先加速后减速d .先减速后加速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
在图表中,轨道在四个点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a,b,c和d。
读图表,回答问题9到10。
1郑州市101中学高一地理必修1练习班:高一(班名: ()9.地球在其轨道上运行所需时间最少的部分是()A、A-B、B、B-C、C-D、D、D-A10.1月31日,XXXX,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第一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C )A. 20小时B. 12小时C. 24小时D. 36小时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D )A. 自西向南B. 自北向南C. 自南向北D. 自西向东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B )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北向南D. 自南向北4、在公转过程中地球的地轴是( B )A. 直立的B. 倾斜的C. 朝南倾斜D. 朝不同方向5、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B )A. 24小时B. 一年C. 72小时D. 12小时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B )C. D.B. C. D.A.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 )A、方向B、绕转中心C、周期D、产生的地理现象8、下列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而造成的有( B )A.太阳和星星每天东升西落B.四季的更替C.当我国的北京是正午时,美国华盛顿是夜晚D.昼夜的交替9、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C )A、极昼、极夜B、四季更替C、昼夜更替D、昼夜长短变化10、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B )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的划分D.各地热量的差异11、地球自转时( C )A.以一年为周期B.地轴的倾斜方向随季节而变化C.方向是自西向东D.西边总是比东边早见到太阳12、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是因为地球( B )A.有公转运动B.有自转运动C.绕日运动的结果D.绕月运动的结果13、发表《天体运行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C )A.哥伦布B.麦哲伦 D.哥白尼 D.布鲁诺14、豆豆经常在中午12:00观察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她发现在暑假前后影子最短,寒假前后影子最长。
请你帮豆豆找到合理的解释( C )A.旗杆的位置有变化B.豆豆观察的位置有不同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D.豆豆观察的方法有错误15、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 D )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 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 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16、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17、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B )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不停地自转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18、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B.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19、下列哪些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 A )A.一年中,操场上旗杆的影子长短和方向有季节性变化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凌晨起床观看欧洲当地20:00举行的足球比赛直播D.望着远航归来的航船,感觉越来越高大20、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D )。
五年级地理地球运动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绕着太阳一周需要多长时间?A. 24小时B. 1个月C. 1年D. 1天答案:C2.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A. 24小时B. 1个月C. 1年D. 1天答案:A3.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不同地方的时间不同,这是因为地球的什么运动?A. 自转B. 公转C. 倾斜D. 椭圆运动答案:A4. 地球是如何绕着太阳运动的?A. 椭圆路径B. 直线路径C. 波浪路径D. 方形路径答案:A5. 太阳直射的地方气温一般会比较:A. 高B. 低C. 相同D. 不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_______到_______。
答案:西到东2.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一个________。
答案:椭圆3. 地球绕着太阳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
答案:一年4.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___________。
答案:昼夜交替5.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_。
答案:365天(三)问答题1. 解释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一次自转需要大约24小时。
这个运动造成了地球的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它沿着一个近似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一周。
一次公转需要大约365天。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我们可以根据昼夜的交替来确定时间和活动安排。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接受到的太阳光照强度和角度不同,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和气候差异。
这些因素对我们的农业、气候、天气等都有重要影响。
3. 为什么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较大?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较大是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太阳光的接受方式不同。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不同位置时,会有不同的角度和强度,因此导致了温度的差异。
接近赤道的地区,太阳直射角度较大,能量较为集中,温度较高。
而靠近两极地区,太阳直射角度较小,能量较为分散,温度较低。
初中地球的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从东向西B. 从西向东C. 从北向南D. 从南向北2. 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是:A. 24小时B. 1个月C. 1年D. 10年3. 由于地球自转,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A. 季节变化B. 昼夜交替C. 潮汐现象D. 日食和月食4.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D. 螺旋形5.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1小时B. 12小时C. 24小时D. 48小时二、填空题6.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大约是________度。
7. 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导致不同地区________变化。
8.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9.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速度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判断题1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1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
()13. 地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是相同的。
()1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15.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标准的圆形。
()四、简答题16.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17.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是什么?18. 为什么我们每天会经历昼夜交替?19. 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对季节变化有何影响?20. 请解释为什么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会有所不同。
五、论述题21. 结合地球的运动,论述为什么地球上的气候区域分布不均。
22.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六、计算题23. 如果地球的自转速度突然减慢到原来的一半,昼夜交替的时间将如何变化?请计算新的昼夜交替周期。
24. 假设地球的公转轨道是完美的圆形,没有倾斜的地轴,那么季节变化还会存在吗?请说明理由。
高二地球的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27.3天D. 12月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27.3天D. 12月3.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A. 椭圆B. 圆C. 椭圆和圆交替D. 不规则形状4. 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了:A. 春分与秋分的现象B. 白昼与黑夜的交替C. 季节的变换D. 月相的变化5. 地球的自转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 赤道附近B. 南极圈附近C. 北极圈附近D. 中纬度地区二、判断题1.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轨道运动。
A. 对B. 错2. 地球的自转轴是指地球自转的轴线,A. 对B. 错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
A. 对B. 错4.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A. 对B. 错5.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
A. 对B.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为什么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会导致季节的变化?3. 地球公转的周期和速度有关吗?为什么?4. 你认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人类有哪些重要影响?四、计算题1.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每小时1670千米,求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2. 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是1.5亿千米,求地球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3. 地球公转的速度是每秒29.8千米,求地球公转半个月需要多长时间。
4. 地球公转一周约为365天,如果地球公转岁差累积了100个周期,需要多长时间?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A4. C5. A二、判断题1. B2. A3. A4. A5. B三、简答题1.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周期大约为365天。
2.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当某一半球离太阳更近时,该半球受到太阳辐射较多,温度升高,进入夏季;相反,当某一半球离太阳较远时,该半球受到太阳辐射较少,温度降低,进入冬季。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哪个轴旋转?A. 北极轴B. 黄道C. 赤道D. 国际日期变更线答案:A2. 地球公转周期有多长?A. 大约24小时B. 大约365天C. 大约29.5天D. 大约12年答案:B3. 寒暑假的产生与什么运动有关?A. 自转B. 公转C. 黄道D. 赤道答案:C4. 地球的自转对哪些现象有直接影响?A. 季节变化B. 昼夜交替C. 潮汐D. 四季平均温度答案:B5. 夏至发生在地球的哪个位置?A. 南半球B. 北半球C. 赤道D. 两极答案:A第二节:填空题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花费的时间是_______。
答案:24小时2. 地球的公转轨道形状接近于_______。
答案:椭圆形3. 地球的自转轴与垂直于地面的直线相交于_______。
答案:北极和南极点4. 地球自转时速约为_______ km/h。
答案:1670 km/h5. 地球一年有_______个昼夜交替。
答案:365个第三节:简答题1. 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是指什么运动?它们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答案:地球自转指地球绕自身的轴旋转,公转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对生物的生长和生活节奏有重要影响;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季节变化和日照时间的改变。
2. 请解释地球的黄道和赤道分别是什么?答案:地球的黄道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天空中呈现出一个圆环的形状。
赤道是指地球上位于南北半球之间的一个虚拟圆线,它与地球的自转轴相交于两个点,即北极点和南极点。
3. 什么是地球的倾斜度?它对地球的气候有什么影响?答案:地球的倾斜度指地球自转轴与公转平面之间的夹角。
地球的倾斜度使得地球的各个季节温度和日照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分布。
4. 地球的自转速度有多快?它是否在变化?答案:地球自转速度约为1670 km/h。
目前地球的自转速度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可能会在微小的范围内产生变化。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球运动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地球运动的知识对于理解地理现象、解答相关问题非常关键。
下面是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练习题供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巩固。
1. 太阳直射点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变。
b. 太阳直射点每天在赤道附近变化。
c. 太阳直射点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d. 太阳直射点位置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在一天之内呈现连续的变化。
答案:c. 太阳直射点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2. 下列说法中,与昼夜变化现象相关的是: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地球轴倾斜。
d. 地球椭圆轨道。
答案:a. 地球自转。
3. 以下哪个现象与地球公转相关?a. 日食。
b. 月食。
c. 四季交替。
d. 月相变化。
答案:c. 四季交替。
4.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始终不变。
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发生较大变化。
c. 地球公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d.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圆形。
答案: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发生较大变化。
5. 下面哪个说法与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有关系?a. 地球上发生日食时,必定是满月。
b. 地球赤道附近的气候较为炎热。
c.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
d.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答案:c.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
希望以上习题对同学们复习和巩固地球运动的知识有所帮助。
在考试中,除了理论题的回答,还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析与地球运动相关的具体问题,例如解答季节变化、昼夜长度等。
祝愿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地球运动基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方向北极上空看自西向东,南极上空看自东向西B.周期是一个太阳日C.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赤道处最大D.恒星日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A. 产生昼夜现象B.使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3.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转方向自西向东B.公转轨道为正圆形C.公转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D.公转速度是在近日点最慢,远日点最快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此日后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C.北半球正值夏季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5.若黄赤交角从23°26′变为24°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6.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哈尔滨7.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以南地区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赤道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D.赤道以北地区8.冬至日,我国白昼最长的地点是:A.曾母暗沙B.武汉C.沈阳D.漠河9.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地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都一样B.赤道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C.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D.两极点只有角速度,无线速度。
10.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面与地轴的夹角B.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C.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D.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夹角11. 当晨线与20°W经线重合时:A. 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B. 西半球与昼半球重合C. 70°E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D. 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现象12.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A.秋分日后逐渐变大B.春分日后逐渐变大C.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D.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3.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季节变化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地方时相同D.昼夜长短相同14.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哈尔滨15.轮船在40°N航行,当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是10时,此时该船的经度位置是A.75°EB.94°EC.150°ED.165°E16. 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下表中那一车次的旅客到终点站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3′E),A. D21B. D201C. D584D. D77617、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18、下列节日中,哈尔滨白昼最长的是()A.劳动节B.建军节C.教师节D.国庆节19.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快→慢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小→大→小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20、6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的地方位于( )A.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B.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C.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21.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A.北京B.哈尔滨C.南昌D.广州22.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海口B.汕头C.上海D.北京23.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东八区的区时B. 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C. 120°E 的地方时D. 北京天安门(116°E)的地方时24.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25.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的铁轨磨损较重 B.对东边的铁轨磨损较重C.两边的铁轨磨损一样重 D.对两边的铁轨都没有磨损26.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B.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5时48分46秒C.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比在近日点附近快D.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反27.经度相同的地方( )A.同时日出 B.角速度不同 C.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28.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29.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立春 B.春、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30.在下列各纬度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67°N B.21°S C.50°N D.89°S31.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32.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B.度数永远不变C.在一年中发生周期性变化 D.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33.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A.5时 B.7时 C.19时 D.21时34.夏至日,下列哪个地点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A.北回归线附近 B.南回归线附近 C.赤道附近 D.两极附近35.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附近地区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36.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国际劳动节 B.三八妇女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37.关于南北极地区极夜持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多于南极地区B.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地区相等C.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少于南极地区D.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25-26题:38.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39.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
地理七年级上《地球的运动》习题地球的运动》题一、基础题1.下列地理现象不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A.五带的划分B.时差C.二分二至日的产生D.四季交替答案:B2.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A。
23.5°SB.赤道C.66.5°N或66.5°SD。
23.50°N答案:C3.你认为下列哪一事实能说明地球的自转() A.寒来暑往B.阴晴变化C.日出日落D.登得高看得远答案:C4.下列四幅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研究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A B C D答案:B5.南温带建房子,要想采光好,门窗应该朝向()A.东面B.南面C.西面D.北面答案:B6.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B.自转周期是一天C.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D.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答案:C二、综合题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
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
这一天为北半球的日。
答案:D2)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纬线上。
答案:B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
北半球由季过渡到季。
答案:A4)在E上标明地球的公转方向。
答案:顺时针方向5)当我们在愉快的过寒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季。
答案:夏季三、提高题1.读图1.2-12,回答:1)图上各点中,正值白天的是A、C、E、G,正值黑夜的是B、D、F、H。
2)朝向太阳的半球上,点将首先进入黑夜;背向太阳的半球上,点白昼即将来临。
3)该图表示的是6月21日的太阳照射情况,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
这时,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4.图1.2-13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读图并回答:1)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冬至节气。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D>C>B>A。
地球运动基础练习
1.每年的教师节,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2.右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哪岸连接在一起
A .M 岸
B .N 岸
C .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
D .不能确定
3.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 .太阳直射赤道
D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4. 晨昏线上
A. 时刻相同
B. 日期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
D. 太阳高度相同
5.当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是( )
A .9月24日2时
B .6月22日8时
C .3月21日10时
D .2月22日12时 读右图,完成6——8题
6.图中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 .23°26′S ,20°W
B 、23°26′N ,70°E
C 、0°,115°E
D 、0°,160°E
7.A 、B 、C 三点的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一样大
8.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分
A .20时20分
B .12时20分
C .24时30分
D .8时30分
9.春分日,下列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 、北京
B 、哈尔滨
C 、新加坡
D 、广州
10.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最大的一天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国庆节
D 、元旦节
图中的阴影部分为黑夜,且A 点在极圈上。
读图回答10-11题。
10.此时角α应该等于 ( )
A .23°26
B .30°
C .45°
D .66°34′
11.B 点的时间可能是 ( )
A .6月22日3时
B .6月22日6时
C .12月22日15时
D .12月22日18时
12.下列城市中,6月22日中午等长竹竿其影子最短的是(
A 、呼和浩特
B 、海口
C 、青岛
D 、广州 读某地(40°N )某日的太阳高度角日变化图,回答13—14题
13.该地的经度是:( )
A 、120°E
B 、116°E
C 、124°E
D 、10°4E
C
北京时间
11:44 40
14.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A 、0°
B 、10°N
C 、10°S
D 、23°26′N
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判断15—17题。
15.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丁
D .丙丁
16.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
据此回答18—20题。
18.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
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 .23°26’ B.36°34’ C.53°26’ D.66°34’
19.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
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A .23°26’ B.30° C .46°52’ D.60°
20.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1.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及“光照示意”图(图甲、图乙),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上图中的ABCD 四点中,与右图中的甲、乙两图相对应的分别是:
甲__ ___,乙___ _。
(2)下列现象发生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左图中哪个点附近?请将字母填写在表格内。
023°26′23°26′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