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2
- 格式:doc
- 大小:366.50 KB
- 文档页数:15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二(含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次作学号姓名成绩Word文字编辑1. Word具有的功能是(D )。
A.表格处理B.绘制图形C.自动更正D.以上三项都是2.在Word编辑状态下,绘制一文本框,应使用的下拉菜单是(A)。
A.“插入”B.“表格”C.“编辑”D.“工具”3.Word的替换功能所在的菜单是( B )。
A.“视图”B.“编辑”C.“插入”D.“格式”4. 在Word编辑状态下,若要在当前窗口中打开(或关闭)“绘图”工具栏,则可选择的操作是单击( D )菜单项。
A.“工具”→“绘图”B.“视图”→“绘图”C.“编辑”→“工具栏”→“绘图”D.“视图”→“工具栏”→“绘图”5.在Word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字体效果的设置(如上、下标等),首先应打开( C )下拉菜单。
A.“编辑”B.“视图”C.“格式”D.“工具”6. Word文档中,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段落标记,段落标记的位置在(B )。
A.段落的首部B.段落的结尾处C.段落的中间位置D.段落中,但用户找不到的位置7.在Word编辑状态下,对于选定的文字不能进行的设置是( D )。
A.加下划线B.加着重号C.动态效果D.自动版式8.在Word编辑状态下,对于选定的文字( C )。
A.可以移动,不可以复制B.可以复制,不可以移动C.可以进行移动和复制D.可以同时进行移动和复制9.在Word编辑状态下,若光标位于表格外右侧的行尾处,按Enter键(回车)键,结果为( C )。
A.光标移到下一列B.光标移到下一行,表格行数不变C.插入一行,表格行数改变D.在本单元格内换行,表格行数不变10.关于Word中的多文档窗口操作,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B )。
A.Word 的文档窗口可以拆分为两个文档窗口B.多个文档编辑工作结束后,只能一个一个地存盘或关闭文档窗口C.Word允许同时打开多个文档进行编辑,每个文档有一个文档窗口D.多文档窗口间的内容可以进行剪切、粘贴和复制等操作11.在Word中,若要计算表格中某行数值的总和,可使用的统计函数是(A)A.Sum()B.Total()C.Count()D.A verage()12.在Word中,下述关于分栏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存储介质和存储器:
- 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光盘、闪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 存储器:包括内存、高速缓存等,用于临时存储数据,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2. 文件系统:
- 文件系统是计算机用于组织和存储文件的一种方式。
-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32、NTFS、EXT4等。
3. 输入输出设备:
-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4. 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Linux等。
5. 网络基础知识:
- IP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 网关:连接不同网络的节点,用于数据包的转发。
- DNS:域名系统,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服务。
6.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是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而成的系统。
-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等。
7. 数据通信:
- 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之间通过信号传输数据的过程。
- 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有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8. 计算机安全:
- 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的能力。
- 常见的计算机安全措施有防火墙、密码、身份认证等。
以上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的主要内容。
1、功能和特点(1分钟)(了解)(1)即点既输(2)自动更正(3)图文混排(4)任务窗格(5)拼写与语法检查等.这些问题在后面的学习中将详细讲解.2、Word 2003的运行环境(2分钟)(了解)(1)硬件环境CPU:基本配置PIII/1.3GHz以上,建议配置PIV/2.4GHz以上.内存:基本配置256MB以上,建议配置512MB以上.硬盘:基本配置10GB以上,建议配置40GB以上.(2)软件环境需中文WindowsXP/Windows2000以上版本支持.2)Word 2003的启动方法(6分钟)(演示)(1)常用启动方法(3分钟)●利用【开始】菜单启动: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2003】命令。
●利用快捷工具栏启动:单击Office 2003快捷工具栏上【MicrosoftWord2003】图标。
●利用快捷方式启动:在桌面上建立Word 2003的快捷方式,双击快捷方式图标。
(2)常用退出方法(3分钟)(1)单击【标题栏】上Word图标,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关闭】命令。
(2)单击菜单【文件】|【退出】命令。
(3)单击标题栏右边的【关闭】按钮。
(4)按Alt+F4组合键。
学生听课状态:学生听课状态:☺提示:在退出Word2003之前,用户应对正在编辑的文档进行存盘,否则在退出时系统将显示对话框,以提示用户是否将编辑的文档存盘,若误操作请单击[取消]。
3)Word 2003窗口组成及操作(教师演示介绍)(5分钟)Word窗口由【标题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菜单栏】、【任务窗格】、【视图按钮】、【状态栏】等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功能,我们在使用中讲解.4)视图方式(10分钟)(教师演示)(1)【普通】视图功能:是Word下默认的文档视图,用来输入、编辑和设置格式。
以最快速度进行输入和编辑文本,但不能正确显示图片、分栏、竖排等效果。
学生听课状态:(2)【web版式】视图功能:在该视图中,Word能优化Web页面,外观与在Web或Internet上发布时的外观一致。
计算机基础运用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概念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处理数据的智能电子设备,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接收数据,经过中央处理器的运算处理后,输出到输出设备,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二、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负责执行程序、控制数据传输和协调各个硬件设备的工作。
2. 内存: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是CPU进行运算的地方。
3. 存储设备:硬盘、固态硬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4.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摄像头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
5.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从计算机输出数据。
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提供用户界面、文件管理和进程管理等功能。
2. 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和广泛的应用程序支持。
3. 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4. MacOS操作系统: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适用于Mac电脑。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网络是将不同地域、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2. 互联网:由全球各地的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巨大网络系统,提供全球性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3. 局域网(LAN):是指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比如学校、企业内部,通过网线或者无线设备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4. 广域网(WAN):是无线设备,能够覆盖比较大的范围,比如城市、国家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五、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1.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复制能力的恶意程序,能够危害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2. 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道安全防线,用于监控和过滤网络数据,保护计算机免受网络攻击。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总结《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总结》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是指在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中的内容,是考生通过该考试获得计算机应用水平证书的基础。
该考试主要涵盖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应用和网络基础等内容。
首先,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方面,考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关机、重启、程序操作等基本技能。
同时,还需熟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的操作。
其次,在操作系统方面,考生需要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包括桌面操作、文件管理、应用程序安装和卸载等常用功能。
同时,也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内容。
在办公自动化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特点,能够进行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等操作。
此外,在多媒体应用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的格式和特点,能够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编辑和处理。
同时,还需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图形处理、声音录制和视频剪辑等内容。
最后,在网络基础方面,考生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包括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网络安全和使用常见网络工具的方法,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网络浏览器等内容。
总之,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考试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应用和网络基础等方面。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获得计算机应用水平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基础知识(二)81.某单位的人事管理程序属于()。
A.系统程序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目标软件82.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被称为()。
A.指令B.程序C.程序设计语言D.指令系统83.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有序的语句的集合被称为()。
A.指令B.程序C.程序设计语言D.指令系统84.与二进制数11111110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A.251B.252D.253D.25485.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
A.运算速度快B.节约元件C.所需的物理元件最简单D.信息处理方便86.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加工、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
A.二进制码B.八进制码C.十进制码D.十六进制码87.下列4组数应依次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11,78,19B.12,77,10C.12,80,10D.11,77,1988.在下列4个数中数值最大的是()。
A.123DB.111101BC.56OD.80H89.下列各类进制的整数中,值最大的是()。
A.十进制数11B.八进制数11C.十六进制数11D.二进制数1190.在二进制数中,能使用的最小数字符号是()。
A. 0B.1C.1D.R-191.在微型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A.BCD码B.ASCII码C.汉字编码D.补码92.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
A.aB.AC.fD.Z93.已知英文字母m的ASCII码值为109,那么英文字母p的ASCII码值为()。
n o pA.111B.112C.113D.11494.对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某种非数值型数据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转换规则被称为()。
A.编码B.数制C.校检D.信息95.ASCII码可以表示的字符个数是()。
A.256B.255C.128D.12796.字符a对应的ASCII码值是()。
A.90B.96C.97D.9897.字符A对应的ASCII码值是()。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机学习的基础。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至关重要。
例如,CPU负责执行指令,内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用于长期存储等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管理和控制的核心。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的运行方式。
例如,操作系统负责任务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功能,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协调的重要桥梁。
网络基础是现代计算机通信的基础。
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协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方式。
例如,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非常重要。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处理和组织数据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例如,线性表、树、图等数据结构和排序、查找、图算法等算法的掌握对于编写高效的程序非常重要。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总结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重要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从而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水平。
计算机二级必备知识点引言概述:计算机二级必备知识点是指在进行计算机二级考试准备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这些知识点,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硬件。
正文内容:
一、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2.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3.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性
4.进程管理与线程管理
5.文件系统的组成与管理
二、计算机网络
1.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2.OSI模型与TCP/IP协议
3.网络的拓扑结构
4.网络传输介质
5.网络安全及常见攻击手段
三、数据库
1.数据库的定义与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数据库的范式与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4.SQL语言和基本操作命令
5.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策略
四、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2.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与应用场景
3.程序的算法与逻辑
4.常见数据结构与算法
5.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规范
五、计算机硬件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原理
2.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与性能指标
3.存储器的类型与层次结构
4.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与应用
5.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技巧。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导言: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于培养计算机人才、提高人们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及其应用、数据库和相关知识。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输出数据的高智能电子设备。
2.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可以分为五大类:超级计算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速度、存储容量、输入输出设备、价格等。
4.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二、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传递等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3.计算机网络的协议计算机网络通讯中使用的协议主要有TCP/IP协议、UDP协议、HTTP协议等。
4.常见网络应用常见的网络应用包括电子邮件、网上购物、在线视频、在线游戏等。
三、操作系统及其应用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更高层次的对资源的管理。
2.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分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等。
3.常见操作系统及其特点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每种操作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4.操作系统的应用操作系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办公软件、娱乐软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安全等。
四、数据库和相关知识1.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按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3章知识点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3章知识点不少的学生已经开始准备2017年10月份的考试了。
考生们要以科目教材为主进行复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年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3章知识点,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持续关于我们店铺!第二章计算机病毒与防治1、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是指:能通过某种途径隐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内,本身具有传染性,对计算机系统具有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的集合。
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隐蔽性、可激发性3、传播途径(1)通过软盘(2)通过硬盘(3)通过光盘(4)通过网络4、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5、计算机病毒防护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磁盘;使用外来软件时应先查毒;做好程序及数据备份,尤其是系统软件的备份;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检查系统,查杀病毒和定期升级。
平时上网的时候一定要打开防病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
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不打开可疑邮件和可疑网站;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很多病毒利用漏洞传播,一定要及时给系统打补丁;第三章多媒体应用基础1、媒体定义: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
2、常用的媒体主要有以下几种:1)感觉媒体。
感觉媒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能直接产生感觉。
2)表示媒体。
表示媒体是指各种编码,如语音编码、文本编码、图像编码等。
3)表现媒体。
表现媒体是感觉媒体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面。
4)存储媒体。
存储媒体用于存放表示媒体,即存放感觉媒体数字化后的代码。
5)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是用来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载体。
3、多媒体技术定义利用计算机交互方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并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的技术。
4、多媒体分类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影像5、多媒体技术的特点集成性、多样性、交互性6、多媒体输入设备键盘、数码相机、扫描仪、话筒、手写板/笔、触摸式屏幕7、多媒体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相片冲洗仪8、多媒体信息的.存储设备U盘、硬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内存、SD卡、TF卡、相机存储卡等9、多媒体技术的应用①教育与培训②多媒体办公系统③多媒体家用系统④多媒体电子出版物⑤各种咨询服务系统⑥多媒体广告系统⑦现场监测系统⑧多媒体通信10、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①高分辨化,提高显示质量。
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目录第一节: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计算机组成及原理第三节:开机关机第四节:鼠标的使用第五节:键盘的使用第六节:桌面的认识第七节:窗口的认识第八节:运行程序第九节:新建文件夹第十节:汉字输入方法第十一节:桌面的设置第十二节:播放音乐第十三节:计算机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基本维护第一章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本章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操作,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其操作,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它将帮助您理解和掌握实践操作上重点和难点,并使您对计算机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及基本操作。
第一节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一、计算机的产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式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
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ENIAC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问世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ENIAC诞生后,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重大的改进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电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其二是电子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整个计算机的结构应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冯·诺依曼的这些理论的提出,解决了计算机的运算自动化的问题和速度配合问题,对后来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直至今天,绝大部分的计算机还是采用冯·诺依曼方式工作。
二、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ENIAC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
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
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特别是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的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迅速普及,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室自动化和多媒体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可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 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今)5.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第二节计算机的组成及原理计算机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之中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对每一台计算机的外观,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甚至很多朋友已经非常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了,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掌握计算机的朋友来说,首先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的整体结构对已后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下面让我们学习计算机的组成:一、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也就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理设备。
它包括计算机的主机和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等)。
具体从功能上划分是由五个部件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这五大部分相互配合,协同工作。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指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的软件。
其主要的功能是进行调度、监控和维护系统等等。
系统软件是用户和裸机的接口,主要包括:(1)、操作系统软件, 如DOS、WINDOWS98、WINDOWS NT、WINDOWS XP等(2)、各种语言的处理程序, 如低级语言、高级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3)、各种服务性程序,如机器的调试、故障检查和诊断程序、杀毒程序等(4)、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 Sever、Oracle、Informix、Foxpro等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户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及其有关资料。
应用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于科学计算方面的数学计算软件包、统计软件包(2)、文字处理软件包(如WPS、WORD、Office 2003)(3)、图像处理软件包(如Photoshop、动画处理软件3DS MAX)(4)、各种财务管理软件、税务管理软件、工业控制软件、辅助教育等专用软件三、硬件和软件的关系1.硬件与软件是相辅相成的,硬件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就无所谓计算机。
2.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计算机的存在就毫无价值。
3.硬件系统的发展给软件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而软件系统发展又给硬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计算机简单工作原理首先由输入设备接受外界信息(程序和数据),控制器发出指令将数据送入(内)存储器,然后向内存储器发出取指令命令。
在取指令命令下,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
控制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数、取数命令和运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存在存储器内。
最后在控制器发出的取数和输出命令的作用下,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
第三节开机关机电脑是一个精密电器设备,它的开关机都有一定的顺序。
一、开机:开机是指给电脑接通电源,一般电脑由两部分组成:显示器和主机,显示器的电源开关一般在屏幕右下角,旁边还有一个指示灯,轻轻的按到底,再轻轻的松开,这时指示灯变亮,闪一下成为桔黄色表示显示器电源已经接通;主机的开关一般在机箱正面,一个最大的圆形按钮,也有的在上面,旁边也有指示灯,轻轻的按到底,再轻轻的松开,指示灯变亮,可以听到机箱里发出声音,这时显示器的指示灯会由黄变为黄绿色,主机电源已经接通;很多的电脑都配有稳压电源或者UPS不间断电源,这时就要先开启这些设备,等到他们的指示灯变亮稳定后再开启电脑的显示器电源开关,最后开启主机电源开关;电脑的电源接通后接着就是耐心等待,这时会看到主机上的红灯不停的闪烁,这是里面的硬盘正在紧张工作,等到音箱里传出音乐声,桌面上的鼠标指针不再闪动,屏幕右下角的所有东西都出来了,这时电脑就启动成功了;启动成功的电脑处于等待状态,过一段时间屏幕就自动出现一个变换的画面,这是屏幕保护程序在运行,防止显示器某个地方长时间太亮烧坏;再长时间显示器就会变黑,指示灯变桔黄色,这是系统的电源管理自动进入省电模式,这时主机的指示灯仍然亮着,移动一下鼠标,或者按一下空格键就会恢复正常;二、关机:当我们不使用电脑是要及时关机,关机是指电脑的系统关闭和切断电源,先关闭所有打开的窗口。
有时会出现一个对话框,黄色表示提醒:提示是否保存时,没用的就点“否”关闭,有用的文件就点“是”,然后保存一下,关完所有窗口,屏幕下面的任务栏上是一个空白的这时就可以单击“开始”,选择“关闭计算机”,再选择“关闭”就可以了,这是提示“正在关闭计算机…”,然后主机上的电源指示灯熄灭,显示器上的指示灯变成桔黄色,再按一下显示器的开关,关闭显示器,指示灯熄灭,这时电脑就安全的关闭了,如果有稳压电源、UPS等再关闭它们;注意开机、关机之间要隔上一段时间,千万不能反复按开关,一般心里默数到20以后再开;注意讲究卫生,保护眼睛,保持干净整洁,凳子摆放整齐;三、练习:1)指出电脑上显示器和主机的电源开关和指示灯;2)练习一遍开机和关机,注意关机后等上一段时间再开机;本节学习了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如果你成功的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下一课内容。
第四节:鼠标的使用鼠标已经成为操作电脑的必备工具,要想熟练地操作电脑就必须要会操作鼠标,而且是灵巧的使用;一、抓握鼠标的方法:是用手掌心轻轻贴着鼠标,拇指和小指轻轻抓在鼠标的两侧,再将食指和中指自然弯曲,轻轻贴在鼠标的左键和右键上,第四个无名指自然落下跟小指一起抓在侧面,这时拇指、食指、中指的指肚贴着鼠标,无名指和小指的内侧面握住鼠标侧面,稍稍向下用力,胳膊的重量落在手臂上,保持手臂不动,左右晃一下手腕,鼠标前后不动、很平滑移动不跳跃;二、移动鼠标:移动鼠标是基本操作之一,再稳住重心的前提下,使鼠标平稳的左右、前后移动,使得显示器上的鼠标指针能听话。
1)左右移动时手臂不动,拇指和小指、无名指轻轻卡住鼠标,手腕左右晃动,鼠标就会跟着移动了,食指和中指轻巧贴着鼠标,别帮倒忙;2)前后移动要稍微难一些,拇指和小指、无名指还是要轻轻卡住鼠标,稍稍向下压住,如果长距离移动,就用胳膊移动来继续移动鼠标,如果鼠标跑得太远了,拿回来的方法是:轻轻抓起鼠标让它悬空,提起来放回到原来的地方,由于是悬空,显示器上的指针就不会跟着动;三、单击鼠标:表示选择或者选中,操作方法是先稳定好鼠标,稍稍用力压住鼠标,然后食指轻巧的按下去,再松开,键会自己弹起来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其他指头千万别动,一动就帮倒忙了,如果弄错了,取消的方法是在旁边空白处单击一下,再回来重试;四、双击鼠标:是表示打开、运行,操作的方法是食指快速的按两下左键,速度要稍快,声音要脆,要领是按键点到为止,轻巧地连续点两下,如果错了,也在空白处点一下,取消了重来;五、拖动鼠标:是将一个图标拖到另一个地方去,或者画一个方框什么的,方法是食指按住后别松开,保持食指按住别松,然后向左或向右移动,长距离移动要用胳膊,小范围的拖动,手腕移动就可以了,关键是食指别松开,一旦松开就再来一次;六、练习:1)左右移动,将鼠标指针在屏幕上移动,写一个“之”字,练习三遍,熟练为止;2)上下移动,将鼠标指针在屏幕上移动,写一个“川”字,练习三遍,熟练为止;3)单击,将桌面上的图标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挨个单击,注意单击位置在图标上,别在文字上,练习三遍,中间有错误就得重新来,直至熟练为止;4)双击,将桌面上“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InternetExplorer”图标依次双击打开,单击打开窗口右上角的叉按钮关闭,练习三遍,中间有错误就得重新来,直至熟练为止;5)拖动,将桌面上的图标从左边拖到右边,再拖回来,如果掉了接着拖,如果变成双击打开,关掉再来,练习三遍,直至熟练为止;6)多活动食指和中指,练习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经常活动手腕防止疲劳;本节学习了鼠标的基本操作,如果你成功的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下一课内容。
第五节:键盘的使用键盘是我们输入文字的主要工具,通过学习你会发现,掌握了键盘指法后,电脑操作也变得非常简单了;一、键盘的作用键盘可以输入字母、数字、标点,可以用方向键移动光标指针,键盘有时候比鼠标操作更迅速;二、键盘的布局键盘主要是字母键和数字键构成,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排成了三排,因此手指要会上下灵活伸缩,最长的键是空格键,带一个横箭头标着Enter的是回车键,回车往往有确定、换行、执行的意思,左上角是ESC 键,一般是取消、退出的作用;四个排成“┻”字形的方向键可以移动光标,光标是一个一闪一闪的黑色小竖线,也叫插入点,有这条竖线才能输入文字;三、键盘操作键盘操作的基本要领是双手、盲打,双手是指左手管左半边键盘,右手管右半边键盘,以G和H为分界线,盲打是指字母的位置都背下来了,输入的时候眼睛看着屏幕,指头自个儿击键,不用眼睛帮忙找键;四、练习步骤1)先把二十六个字母背下来,就像背古诗一样,第二排“ASDF,JKL;”,第一排“QWERT,YUIOP”,第三排“ZXCVBNM”,要求一口气背一句,滚瓜烂熟;2)手指排队,左手的食指放在F键上其他三个指头依次往后,拇指侧面轻轻挨在空格键上,手指自然弯曲,手心是空心的,右手食指先放在J键上,然后其他几个指头依次排列,拇指侧面轻轻挨着空格键,手的重量落在手臂上,手腕别动伸展一下手指,再收回来,放好后抬头挺胸,坐直了,脚放平,两个关节肘挨着腰,把肩往下沉一沉,放松些不要影响呼吸,要求是抬头、挺胸、卡腰,看着非常挺拔;3)先练习中间的八个基准建,ASDF和JKL;八个键,先想好是哪个键,然后是哪个手指,然后击键,注意:击键要有弹性速度要快,轻巧地按下弹起,其他指头别乱动,处于休息状态,击键完毕回来排队;五、练习:1)熟记中间一排键的位置和顺序,熟练背下来;2)每天练习十分钟八基准建练习,每次操作电脑前先练习一篇指法,打好基础,开始慢慢输入正确盲打,然后逐步提高(本网站有配套指法练习);3)空闲时间在桌子上练练手指,经常活动一下小指,提高力度和弹性;本节学习了键盘输入的基本方法,指法练习大约总共要二十个小时,如果你成功的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下一课内容;第六节:桌面的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启动成功就会显示一个界面,我们称为“桌面”,桌面是我们认识电脑的第一步;1、工作区:桌面上的大片空白称为工作区,上面可以放置各种图标,显示打开的窗口,桌面上一般放置几个固定的图标和带箭头的快捷方式图标;2、图标:图标是一个小图片下面有文字,一个图标代表一个文件或者是一个程序,鼠标点击的时候,一般瞄准图标;3、快捷方式:快捷方式的图标下面有一个小箭头,它是指向程序的一个快捷图标,程序一般放在专门的文件夹里头,4、文件夹:文件夹的图标是一个包,里面可以装很多的文件,不同类别的文件放在不同的包里;5、任务栏:桌面最下面的一个长条叫任务栏,目前运行的程序都会在任务栏上显示一个小格子,上面有图标和名称,表示现在正在运行,最左边是“开始”按钮,最右边是“系统托盘”;6、开始按钮:按钮是一个凸起来的立体图标,点击一下它,出来的叫“开始菜单”,菜单只要点一下鼠标就可以了;7、菜单:菜单是一些命令,我们操作电脑,就是让电脑执行各个命令,常见的复制、粘贴等等都是命令,教程中一般用双引号括起来;8、练习:1)记住桌面上的常用的图标和它们的名称,说出它们的用途;2)在工作区空白处单击一下鼠标右键,看一下出现的菜单,接着用左键单击其中的“刷新”命令(没指明的单击均指左键),练上三遍;3)单击一下“开始”按钮,看看出现的菜单,注意带一个黑色三角的表示后面还有菜单,将鼠标移动到“所有程序”命令处,看看出来的下一级菜单,再平平的顺着蓝色移动到下一级菜单里,在下一级菜单里上下移动一下(别点鼠标、只是移动),再按原路移回来,再在“开始”按钮上单击一下关掉菜单,电脑上一般是循环的,练上三遍,直至熟练位置;本节学习了桌面的基础知识,如果你成功的掌握了名词,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下一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