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附中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地球的圈层结构
- 格式:docx
- 大小:578.63 KB
- 文档页数:7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提升作业(二)(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xx·潍坊模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2日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读下图完成1、2题。
1.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A.AB.BC.CD.D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解析】1选A,2选C。
第1题,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银河系属于总星系下的第二级天体系统。
第2题,地球上大气产生条件是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主要决定了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作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其区位优势不包括()A.区域经济较发达,资金、技术优势突出B.纬度较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C.海拔较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D.峡谷地形,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解析】选A。
西昌位于川西高原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气象条件较好,具备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基础条件。
【知识拓展】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分析(1)良好的气象条件,风速小,晴天较多,大气透明度好;(2)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3)人烟稀少,有建禁区的可能;(4)最好接近赤道地区,因为纬度低,惯性离心力大且地转偏向力小,航天器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节约燃料;(5)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的要求。
4.若发现一颗行星与其最近恒星的距离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可推断该行星()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解析】选B。
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运用资料,描述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运用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考查形式:本部分仅为学考内容考查内容:多以选做题形式出现。
太阳系及其八大行星;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地球的圈层结构都是学考考查的重点考查频率:对太阳辐射考查的概率更大考查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素养:结合生活中自然现象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地球的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外部圈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运用资料,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两个方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图甲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图甲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圈层B.生物圈独立于水圈与岩石圈之外C.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D.大气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答案D2.图乙中a、c之间的虚线是()A.生物圈下界B.地壳与地幔分界线C.地下水位线D.地幔与地核分界线答案B2017年8月21日,一场盛大的日全食在美国上演,在宽约110km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全食带中,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大约2分钟的日全食。
下图为该地拍摄的日全食照片。
读图,完成下题。
3.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是()答案B读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4.该火山主要喷发物质最可能来自()A.上地幔顶部B.岩石圈上部C.内核D.地壳内部答案A5.该火山爆发后()①使当地土壤肥力增加②影响海洋鱼类的呼吸作用③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④可能引发当地森林火灾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知识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读海南岛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岛内封闭实线为等高线),完成下列两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专项练习(附答案)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答案:D读下图,完成4~6题。
4.②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5.①、②、③、④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的是()A.④B.②C.①D.③6.图中圈层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B.水C.土壤D.生物解析:由图示可知①地幔,②水圈,③岩石圈,④大气圈。
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整个水圈均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生物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4.D 5.B 6.D7.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关系图,完成(1)~(4)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面以上C表示________,该面以下E表示____________。
(3)圈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态,F面是________面。
(4)C层的平均厚度为______千米,主要由________组成,E 层主要物质成分是______的硅酸盐类,G层叫______,H层叫__________。
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及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题目可获得以下信息:A、B两波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不同;C~H 在地球内部结构中的位置,并结合波速的大小判断A、B名称,结合地球内部构造进而判断C~H的名称。
上图中,右图是根据左图作出的地球内部构造的判读结果。
例如,根据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地震波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 面为莫霍面。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选择题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用地圈层分布及面积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由该市工业用地的变化,可推断出该市A.工业区不断向城郊迁移,带动人口由市区向郊区迁移B.工业用地不断向城郊扩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C.商业区不断萎缩,住宅区不断扩大D.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2.该市工业用地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城市植被类型越来越丰富B.有利于缓解市中心用地紧张的局面C.城市中心的环境污染加重D.有利于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图中M为商业区。
据此完成3-4题。
3. 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是A. 土地租金高B. 周边居民数量多C. 交通通达度高D. 位于城市几何中心4. 该市拟规划建设一休闲旅游中心,其最合理的位置在A. 甲B. 乙C. 丙D. 丁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5-6题。
5. 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A. a>b>cB. a<b<cC. a=b>cD. a>b=c6.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条件B. 交通条件C. 人口分布状况D. 早期商业活动市辖区,是我国的行政区划之一,属县级行政区,受地级市、直辖市管辖,是城市市区的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的发展,政府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增设市辖区。
有学者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空间结构划分为圈层式、组合式、并排式和独立式等几种基本模式(如下图)。
据此完成7-8题。
7. 研究表明,城市市辖区空间结构的演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其演化路径可能为A. 并排式——组合式——圈层式——独立式B. 独立式——并排式——组合式——圈层式C. 独立式——并排式——圈层式——组合式D. 并排式——组合式——独立式——圈层式8.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较西部更易增设市辖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政策支持力度B. 交通便利程度C. 地形起伏状况D. 经济发展水平下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
地球的圈层结构(限时40分钟总分值100分)说明:标“★”题有必然难度,请同窗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以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C.②是软流层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数和③的大部份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址是( )A.莫霍界面周围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周围D.内、外核之间2021年6月27日上午,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北部的希韦卢奇活火山喷发。
读火山喷发景观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3~4题。
3.火山喷发的岩浆要紧来自(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4.以下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2021年8月28日,遥感卫星17号从酒泉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5~6题。
5.以下图示能正确反映遥感卫星17号在升空进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6.以下有关Ⅰ、Ⅱ层可能显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显现颠簸现象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C.在Ⅰ层中有时会显现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的现象D.在Ⅱ层中洗澡阳光时可不能损伤皮肤读以下图,回答7~8题。
7.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8.该层大气(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呈电离状态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散布图,回答9~10题。
9.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重的要紧缘故是( )A.地面辐射减弱B.大气逆辐射减弱C.空气水平运动减弱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10.以下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19:00~22:00 B.04:00~07:00C.07:00~10:00 D.13:00~16:00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被誉为九寨沟“五绝”。
202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4学案6 地球的圈层结构[目标定位]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特点。
2.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点。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
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①__________的变化。
a.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传播速类型度 A表示横波 B表示纵波较固体②____ 较④______________ ③____ b.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波速代码 C 名称⑤________ 深度 A波地面下平均33B波传播速度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能通过的介质共性千米处(指大陆部分)⑥____________ 传播速地下2 900千D 古登堡界面米处⑦________ 度突然⑧____(2)C以上为⑨______,C、D之间为⑩______,D以内为?______(由E?______和F?______组成)。
(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______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地球的外部圈层(见右图)(1)A?________: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B?________: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______但不规则的圈层。
(3)C?____________: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________的底部、21______的全部和○22________的上部。
○【问题思考】1.有人用“半熟的鸡蛋”形象地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你认为合理吗?2.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探究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网北京2021年8月12日电:我国渤海湾黄河口凹陷处发现了一个新的油气田,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区域的勘探工作获得了新的进展。
该新油气田的成功发现,进一步展示了黄河口凹陷处的勘探潜力,对渤海湾油气资源的产储量规模的稳步提升发挥更大作用。
精品文档
实用文档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汇编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
圈层结构
考点二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
为MJ/m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下面两题。
1.(xx 安徽文综,32,4分)图中M 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 B
2.(xx
安徽文综,33,4分)a 、b 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答案 A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下面两题。
3.(xx 山东文综,7,4分)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答案 A
4.(xx 山东文综,8,4分)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
A.53%
B.62%
C.70%
D.78%
答案 B 27303 6AA7 檧p22307 5723 圣39190 9916 餖m 21052 523C 刼 30344 7688 皈g• Zk24093 5E1D 帝。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地球仪与地图一、选择题下图是“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上图所示区域中,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A.②B.③C.④D.⑤2.图中④地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A.暴风雪B.飓风C.沙尘暴D.酸雨3.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地比⑥地多地震,且①地比⑥地大陆架狭窄B.②地因西风溯河而上受山地抬升,降水量较大C.③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⑥地渔业资源丰富D.④地和⑤地均是以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
据此回答4~6题。
4.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A.b B.c C.d D.e5.“水半球”的极点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6.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读下图,完成7~9题。
7.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 m B.55 mC.60 m D.65 m8.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C.③ D.④9.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 m B.40 mC.65 m D.90 m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是( )A.回到M点B.在M点正西方C.在M点正东方D.在M点东南方11.O和P两点之间的纬线段长度约是( )A.4440千米B.3330千米C.2220千米D.1820千米1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C.一直向西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下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3.结合右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面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解析第1题,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外侧的一层,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C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E圈层是地核,而岩浆来源于上地幔。
第3题,图中①②分别表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经过这两个界面时波速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答案 1.D 2.C 3.A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读图回答4~5题。
4.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间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5.火成岩就是岩浆岩,如果图中有花岗岩存在,则可能是()。
A.沉积岩1 B.沉积岩2C.火成岩1 D.火成岩2解析第4题,沉积岩地层由下至上分布,年龄由老到新,故沉积顺序为沉积岩3、沉积岩2、沉积岩1;火成岩1侵入到沉积岩3和沉积岩2中,说明其形成比沉积岩3、沉积岩2晚;火成岩2切穿了火成岩1并在沉积岩2之上形成了火山,属喷出岩,然后沉积岩1覆盖在火山周围,说明火成岩2出现在沉积岩1之前。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法国留尼汪岛火山喷发,熔岩迸溅,场面震撼。
读留尼汪岛火山喷发景观图(图甲)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图乙),完成1~2题。
甲乙
1.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最小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5题。
3.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4.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5.在莫霍界面以下 (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6~7题。
6.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7.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8~10题。
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9.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10.结合右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2.B圈层是一个()
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13.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4.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成分是和;水圈中的水处
于不间断的之中;生物圈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圈的上部。
(4)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
15.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乙。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地测得的地震震级为8.3级,E地测得的地震震级为级。
对B、E 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4)列表比较地壳、地幔和地核在物质组成、状态、温度和压力、密度方面变化的差异及其意义。
答案:1.B 2.C 3.B4.A5.A6.C 7.C8.D 9.C 10.A11.D12.B13.D 14.(1)
(2)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3)氮 氧 循环运动 大气 水 岩石
(4)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平均33千米,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只有7千米,各大洋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
15.(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8.3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 之间经过了地幔,AB 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 到E 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 到B 的平均波速
(3)过A 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如下图所示)
(4)见下表
圈层 物质组成
状
态
温度 压力、密度 意义 地壳 岩石 固
态 低 小 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