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审美教育融入体育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178.41 KB
- 文档页数:2
体育教学对学生审美品质和能力培养的影响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的审美品质和能力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可以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判断力和认识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操,促进审美品质和能力的提高。
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
体育活动中的优美动作、高超技巧、精湛身姿等视觉元素,容易引起学生的美感。
通过运动项目的展示和欣赏,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
学生在进行篮球比赛时,观赏到队友帅气的运球动作或精彩的上篮得分,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对运动中的美感有更深入的领悟。
比如学生在进行舞蹈操练时,通过欣赏优秀的舞蹈表演,可以培养学生艺术品位和审美鉴赏力,使他们对舞蹈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运动是一种高度商讨和技术性的活动,要求运动员对比赛中的环境、敌手的动作、自己的表现等进行实时的评估和判断。
这种判断需要综合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因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根据对手的动作和表现来做出相应的应对,这就需要运用审美能力来判断对手的动作和意图,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通过观摩和学习优秀选手的比赛录像,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和提高观察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比赛水平,也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胜利。
而这种意志品质的培养也会渐渐的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
因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学生会一步一步克服困难,不断完善自己的表现,这种追求卓越的品质会使学生对运动中的美感和价值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体育运动中的“永不言弃”、“永无止境”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会影响学生对审美品质的认识和体验。
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美的情感和情操的涵养。
体育运动给人以振奋和愉悦的感觉。
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
体育和美育都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问是紧密联系的。
体育主要是锻炼人的健壮体格,美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体育中有许多美育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在教学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美育就是使人们通过对美,尤其是艺术美的感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激发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力量。
充分运用这些美育教育的因素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对体育教师来说,在体育教学中做到语言美、行为美、示范美,并给学生营造优美的教学气氛,有意识的发展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还应善于利用体育美的特点和体育教学所特有的形式,实施审美教育,用美感来开拓学生的胸襟,陶冶学生情操,优化学生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发现美、实施美。
体育中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从体育美学的角度来说,体育中的美育主要是指协调发展的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的、熟练的、敏捷的和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胸襟,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
课堂教学从导入到复习再到结束这一过程,或学生完成一个动作的过程,教师讲解的过程,学生看教师示范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存在美。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流畅,生动准确;示范时要动作舒展,优美,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让学生力求完美的动作,最后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付出后取得的成级而感到欣慰,这样学生将会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另外,当教师看到那些身体协调性不好,瘦弱及力量较差的学生进行练习表演时,或许他们的动作并没使人觉得满意,但我们却看到另一种美,那就是学生的勇敢,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美.就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师教法运用合理,运动量适当,身心的紧张和放松交起进行,这种教学过程就会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美的感受。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明确体育与美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后,应该在体育教学中重视美育教育,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发展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引言审美教育是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高中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使其在审美领域更加敏感与独立。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美感,并通过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进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意义1. 培养学生对体育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美感体育项目中的动作、技术、形象等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这些艺术元素的鉴赏能力和美感。
学生通过欣赏他人的优秀表演,激发他们对体育艺术的兴趣,培养出自己对艺术的独立见解和审美情趣。
2.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通过体育艺术的鉴赏和体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在观看和体验体育艺术时,通过情感和创造力的参与,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体育艺术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生通过欣赏和体验体育艺术,可以培养出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不断提升自我,塑造完善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三、实施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方法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室和器材的摆放,增加艺术元素的装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要注重教学现场的色彩、光线和空气质量的营造,使学生沉浸于艺术氛围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参与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形成独立的审美观点和见解。
四、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实施效果实施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效果:1.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通过教学中的鉴赏活动和体验,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会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体育艺术的内涵,从而培养出独立的艺术见解和审美情趣。
关于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思索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教学将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形成全面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育在体育活动中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人身心日臻完善,可以培养学生对运动美欣赏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感受运动美中乐学、爱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审美教育1.现代体育教育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赋予体育教学的功能也越来越大。
现代体育教育埴根于实践,社会化程序不断提高。
它不但要求受教育者强身健体,培养知识、技能,奠定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而且还将深刻地影响其精神世界、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修养、审美情操、民族性格和社会生活方式。
现代体育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身体强健、心灵美好,具有竞争意识和协同态度,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一代。
体育能从形态和机能上完善人的身体,使其日益健美。
运动时能产生机体舒适感,带来活泼欢畅的良好情绪,给人以美感。
竞技场上的奋斗拼搏欢呼雀跃给人以美的享受。
受教育者还能通过体育锻炼感受到运动的魅力,能了解锻炼者所具备的精神美、意志美、了解运动艺术美,更能了解运动所带给人刚毅、自信、纯洁、开朗、大方、创造的美。
2.美育的概念、功能和体育教学的联系2.1美育的概念、功能所谓美育,是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育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件而作也不懈的努力。
2.2美育与体育的联系我国古代早就有利用身体活动来进行美育的良好传统。
“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西周时的乐舞,“以均调其血气”,实施体育的任务;“教国了以舞”又可“使之委蛇曲折,动容貌,习威仪,就其仰扬进退之节,以消其骄淫矜夸之习。
论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美育融合策略小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也应当注重美育的融合,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更多的美育教育。
美育融合的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合美育,以及制定相应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艺术性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欣赏和感悟运动中的美。
在篮球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运球、投篮的动作美感;在游泳课上,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自由泳、蛙泳等动作的优美之处。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审美意识,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增加美育元素。
二、体育与美术的结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将体育与美术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在进行体育操表演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表演中加入一些舞蹈和美术动作,以增加整个表演的艺术感。
这样既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形式,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除了结合美术之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结合音乐,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可以选择一些激励人心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更有动力地进行锻炼;在进行柔道或跆拳道训练时,可以选择一些激情洋溢的音乐来增加气氛。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潜能。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文学,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在篮球比赛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篮球明星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斗志和进取心;在徒步登山中,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登山者的壮举,以激发学生的勇气和毅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的美育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结合科技,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在篮球课上,可以使用慢动作摄影来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各种动作,以帮助学生改进技术和姿势;在游泳课上,可以使用水下摄像机来观察学生的游泳姿势,以帮助学生找到改进的空间。
论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美育融合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体魄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美育作为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往往存在着美育教育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割裂,美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融合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小学体育教学中美育元素的融合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更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美育融合的策略,提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总结,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如何融合美育元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美育与体育的关系,深入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融合策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探讨美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感受美的魅力,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本研究,希望可以为小学体育教学的美育融合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益的教育支持。
2. 正文2.1 体育与美育的关系体育与美育是密不可分的。
体育是一种美的体验,是一种艺术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情感的表达。
体育运动中的优美动作、协调动作、力量与速度的结合,都体现了美的价值。
美育则是通过艺术作品、艺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体育与美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平台。
对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解与认识一、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含义及重要意义美育的作用在于能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冲动和想像力,发展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为他们提供情感抒发的途径,使他们超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压抑,开放自我,缓和因青少年情感迅速发展而造成的矛盾心理,真诚的用心灵与他人交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美的教育是很丰富的,从人体讲有肌肉美、体形美、健康美、强壮美、肤色美;从运动角度讲,有形象美、姿势美、力量美、柔软美、韵律美、惊险美;从欣赏的角度讲,有行为美、心灵美、精神美、坚毅美、品质美、喜悦的美、服装器械美等等。
健康与运动说明了体育与美的关系,人体自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珍品,强健的体魄可以使和人的运动联想在一起。
希腊米隆的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就是以运动员为对象,将力量、节奏和旋律融为一体给人一种顽强拼搏的感染力,从而具有巨大的美的魅力。
为什么人体美可以唤起人们种种不同的意像?因为人体美直接体现了人自身力量与热情,是健、力、美高度有机的统一。
这种体育中的美不只是具体形象的,而且还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直接诉诸于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于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
二、体育教学中美育对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审美教育在体育教育中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丰富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美育能调节人的精神,使人产生美好的情感,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
悦耳的音乐、健美的体魄、优美的舞姿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增进人的愉快、幸福之感,使血液中分泌出有益健康的化学物质,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在美的陶醉中大脑放松、肌肉松弛,消除精神和肌肉的紧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乐于参与其中,改善学习效率。
体育是一种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寓美育于体育之中,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巧要领,可以使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动作优美、协调、富有节奏感,注意动作的造型和旋律美,进行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