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9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概述1.1 流域的概念与特征1.2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意义1.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原则第二章: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2.1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2.2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地貌2.3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与水文第三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特征3.1 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口与经济发展3.2 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特点3.3 田纳西河流域的城市化进程第四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4.1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4.2 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壤侵蚀与污染问题4.3 田纳西河流域的环境影响及其社会经济反馈第五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实践5.1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历史进程5.2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5.3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第六章:田纳西河流域的产业发展6.1 田纳西河流域的主要产业类型6.2 产业发展与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6.3 流域内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第七章:田纳西河流域的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7.1 田纳西河流域的交通网络布局7.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流域发展的影响7.3 流域内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规划第八章:田纳西河流域的旅游资源开发8.1 田纳西河流域的旅游资源特点8.2 旅游资源开发与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8.3 旅游开发对流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九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9.1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9.2 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9.3 生态环境恢复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践与启示10.1 我国主要流域的治理与开发概况10.2 我国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与启示10.3 面对未来,我国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一章:国际流域治理案例分析11.1 湄公河下游国际流域治理合作11.2 亚马逊河流域治理的国际合作11.3 国际流域治理的经验与挑战第十二章:技术创新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12.1 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2.2 流域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12.3 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第十三章:流域治理与社区参与13.1 社区参与流域治理的意义13.2 社区参与流域治理的实践案例13.3 提高社区参与度的策略与方法第十四章:流域治理政策与法规14.1 流域治理相关的政策体系14.2 流域治理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4.3 政策与法规在流域治理中的作用与局限第十五章: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望15.1 流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15.2 面对全球变化的流域治理挑战15.3 创新技术与理念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为主题,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全面阐述了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综合治理与开发实践等内容。
高考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为例假如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相重合,称为闭合流域,下面是高考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为例,期望对大伙儿有关心。
一、流域和水系(1)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水集水区和地下水供水区。
(2)水系:河流干流和支流以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地下暗河彼此连接形成庞大的系统,又称河系。
(3)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的界线(山岭或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叫分水线或分水界。
二、田纳西河流域概况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长145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降水丰沛。
什么缘故流域内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由于该流域位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侧,冬春季时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夏秋季时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地势:流域内多山,地势起伏较大(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
地势对流域经济进展的阻碍:①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②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因此河流的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就显得十分突出。
从农业角度,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进展有什么阻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进展农业?阻碍:田纳西河的水热条件匹配不行,冬末春初多阴雨,光照少,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而且造成了水资源的白费;而在农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需水量大,然而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容易造成旱灾,阻碍作物生长和成熟。
解决措施:①修建水库调剂径流的季节变化;②进展农田灌溉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1.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缘故:①径流量大;②河流落差大。
2.田纳西河的补给类型及流量变化:田纳西河水要紧靠大气降水补给。
冬末春初的降水多,河流现在径流量大,其中3月份时水位最高。
夏秋季降水少,河流现在径流量小,其中1 0月份水量最少。
3.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的阻碍:在径流量小的季节阻碍航运的顺利进行;专门是夏秋季降水较少,农业用水增加,水位下降较大.水位过低,吨位大的船只不能通航.4.如何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与农业的需求结合,将修水库与船闸结合起来,使河流各段保持较稳固的水位,利于通航。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 让学生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
三、教学难点:1.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和措施。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引发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分析其实施过程和效果。
4. 案例分析:分析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让学生对比田纳西河流域的案例,加深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理解。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 案例资料: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资料和教学图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讲解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 第二课时: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分析其实施过程和效果。
3. 第三课时:分析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1、田纳西流域概况迄今为止,色世界各国流域的开发当巾,最成功的典范当属美国田纳西河流域。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干流长1050km,流域面积10.6万km³,发源于弗吉尼亚州,流经卡罗来纳、佐治亚、亚拉巴马、田纳西、肾塔基、和密西西比六州,经俄亥俄河汇入密西西比河。
流域上游地区为山区丘陵,中、下游地区为冲积性平原,流域内雨量充沛,河流落差集中,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
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50m³/s,历史上最小流量为127m³/s。
,最大流量为13400 m³/s。
一般年份降雨分布除7、8两月较少外,其它各月份分布基本均匀。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较早,18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流域内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并有大片牧场。
当时河流两岸到处是茂盛的原始森林,田纳西河水量也较平稳,是一个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的地区。
但自从19世纪后期以来,尤其是到了20世纪初,由于对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的过度耕种和过度开垦、森林过度砍伐、对矿物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等,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使流域处于广泛贫困状态。
由于缺乏强大的经济后盾,流域内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1929年,美国爆发了全国性的经济危机,更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
为解抉田纳西河流域的贫困、洪灾和环境等问题。
美国国会于1933年批准设立田纳西河流域管埋局,负责对该地区进行综合开发。
经过70多年的努力,田纳西河流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开发,整个流域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2、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建立在美国殖民地时期,美国的道路很原始或根本不存在,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路航运,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水路条件,只有坑运的发展才能促进地区经挤的发展。
因此美国建国后,联邦政府十分重视肮运副业的建设和发展,1824年,美国高等法院专门立法来加强航运建设,国家水道建设必须按照国会批准的规划要求进行,国家水道的管理不得由私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