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359.5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选择题:1、总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时,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2、消费者的预算线取决于:A.收入B.价格C.收入与价格D.偏好3、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他们的: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
4.下图中画出了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
如果X物品的价格为1元,那么,Y物品的价格为a. 0.75元 b. 1元 c. 1.25元 d. 2元5.仍然是下图中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
在可以达到的最好消费点时,边际替代率是 a. 1/2 b. 2 c. 4/3 d. 3/4二、分析计算:1、已知消费者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Y的价格是3元。
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
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怎样调整购买量?2、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也递减,将高工资者收入转移给低工资者,能否增加会社会的总效用?请用图说明。
3、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50元,煤气的某些用途可用电替代。
现在煤气价格上涨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政府给予消费者50元的补贴,试作图分析消费者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4、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物品X和Y,两种产品市场价格一定,下列哪种方法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或者说该消费者更喜欢哪种方法)?用无差异曲线作图分析说明(如果不会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说明,请尝试用其他方法分析,会给适量分数)。
(1) 政府免费提供该消费者价值100元的实物X (按市场价格计算)。
(2) 政府发给该消费者现金100元。
5、请利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为什么钻石用处极少,但价格昂贵;水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但却很便宜。
6、某人生活在仅有X 、Y 两种商品的世界中,每一时期他的效用函数为: X 的价格PX 为4元,每一时期他的收入M 为672元。
(1)推导出他对Y 的需求函数;(2)若Y 的价格PY 为14,他将买多少X ;7、某消费者收入500元,X 和Y 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5元。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
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负C.边际效用为零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2、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4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5,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
A 80B 40C 35D 613、预算线的斜率决定于()。
A 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C 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D 商品的相对价格4、对于低档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少C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处的边际替代率取决于两种商品()。
A 价格之比B 数量之比C 边际效用之比D 边际成本之比6、如果商品X、Y的价格分别为PX、PY是既定的,当MRSXY>PX/PY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A 增加消费X,减少消费YB 同时增加消费X和YC 减少消费X,增加消费Y D同时减少消费X和Y7、对于吉芬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C 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8、消费者消费X,Y两种商品,当X的价格下降,Y的价格不变,预算约束线怎样变化()。
A 向外平移B Y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C X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D 向内平移9、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C 预算线斜率小于零D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10、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所对应的需求量都能给消费者带来( )效用。
A 最小B 可能最大C 最大D 与效用无关二、名词解释1、消费者剩余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边际替代率4、效用5、预算线6、消费者均衡7、 替代效应8、收入效应三、简答题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2、两种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 )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3、简述基数效用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概述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时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解释和预测消费者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对企业和市场营销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1. 购买决策过程的模型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购买决策过程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因素。
一般来说,购买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 问题识别阶段问题识别是指消费者意识到自己存在某种需求或问题的过程。
消费者可能通过内在刺激(如饥饿、渴望等)或外在刺激(如广告、朋友的推荐等)来识别问题。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2 信息搜索阶段在问题识别阶段之后,消费者会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寻找信息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包括搜索引擎、咨询顾问、产品评论、社交媒体等。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和宣传手段来提供给消费者相关的信息,并提高自己产品或服务的可见性。
1.3 评估和比较阶段在信息搜索阶段之后,消费者会对已经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估和比较,以选择最合适的产品或服务。
在评估和比较过程中,消费者通常会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产品价格、质量、功能、品牌信誉等。
企业需要通过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优势来吸引消费者,使其倾向于选择自己的产品。
1.4 购买决策阶段在评估和比较阶段之后,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做出最终的购买决策。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促销活动、口碑传播、销售人员的影响等。
企业需要通过巧妙的市场营销策略来增加自己产品的购买概率,并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1.5 后购买阶段购买决策阶段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行为已经结束,事实上,购买后的行为对企业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消费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口碑传播等因素都会受到购买后的体验和服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