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康康 酸味剂的污染现状与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11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现状与解决途径【摘要】食品化学污染物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的食品化学污染物,然后详细讨论了目前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方法和检测技术的局限性。
接着探讨了加强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途径,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重要性,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现状和挑战,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现状、重要性、常见污染物、检测方法、局限性、加强途径、国际合作、结论、未来发展方向、问题解决。
1. 引言1.1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现状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现状,是指对食品中存在的各种化学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情况。
目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防止因食品污染物导致的健康问题。
在当前的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工作中,专业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们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方法,对食品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政府部门也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加强对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现状的发展还比较良好,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如何加强对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进一步提升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水平,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1.2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重要性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重要性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也导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增加。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来自农药、食品添加剂、兽药、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慢性毒性、致癌、畸形等严重健康问题。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现状与解决途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往往会受到各种化学污染物的影响,这些污染物可能是源自于环境中的重金属、农药、化肥残留、添加剂等,也可能是由于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引入。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对人们的健康和食品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问题愈发凸显。
本文将介绍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一、食品化学污染物的种类与来源食品化学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兽药、激素、抗生素、塑化剂、防腐剂、色素等。
重金属是食品中的常见污染物,如铅、镉、汞等,它们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废气以及农业生产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农药、兽药等农业用药残留也是食品污染的重要原因,它们在保障农作物和家禽健康的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添加剂、防腐剂等也会对食品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定期检测。
二、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现状目前,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免疫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对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
色谱法和质谱法是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主要手段,其综合分析能力和高灵敏度受到广泛关注。
当前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也面临一些问题。
食品化学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检测难度大,需要的检测手段也相对复杂。
一些新型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方法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解决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问题的途径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解决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问题。
1.加强技术研发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提高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可以依托国家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大对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和设备,不断完善现有的检测手段。
2.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品化学污染物的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化学污染的问题。
2024年酸味剂市场前景分析摘要酸味剂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全球酸味剂市场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酸味剂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根据市场数据和行业专家的意见,预测未来几年酸味剂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因为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口味需求不断增长,并且行业创新和技术进步也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包括对酸味剂的安全性和健康影响的担忧,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的差异等。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文认为酸味剂市场在未来具有很大的潜力和机会。
背景介绍酸味剂是一类可以增强食物酸味的食品添加剂。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加工中,可以改善口感和风味,并增加产品的保质期。
由于人们对于食品口味的不断变化和追求,酸味剂市场逐渐壮大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酸味剂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并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市场规模的增加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1.变化的消费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酸味剂作为一种使食品更加美味的添加剂,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2.新产品开发和创新:食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食品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创新技术。
酸味剂在新产品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求也相应增加。
3.技术进步和研发投入:酸味剂行业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4.酸味剂的应用拓展:除了传统的食品和饮料领域,酸味剂在医药、化妆品、清洁剂等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为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新的机会。
市场挑战和问题尽管酸味剂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1.安全性和健康问题:部分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持谨慎态度。
因此,厂商需要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并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现状与解决途径食品化学污染物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原料本身或人为因素导致食品中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因此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至关重要。
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手段不断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手段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检测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等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新兴的技术如生物传感器、纳米材料等也逐渐应用于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
2. 检测项目不断丰富:随着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项目也不断丰富。
既有对常见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的检测,也有对新兴污染物如塑化剂、抗生素等的检测。
3. 检测标准不断提高: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各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并对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限量进行了规定。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不断修订,推动了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发展。
1. 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通过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可以全面、及时地监测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及时发现问题,保障食品安全。
2. 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追踪食品的来源和流向,减少食品污染源的可能。
3.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不断提高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限量,推动食品生产者加强质量控制。
4.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并加强对食品化学污染物的科普宣传,提醒消费者选择安全的食品。
5.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更加快速、准确、安全的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现状虽然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法规标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综合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减少食品化学污染物的风险。
食品酸味剂是指用于食品中的酸味剂。
食品酸味剂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增强食品的酸味,使食品更加美味。
食品酸味剂常用的有天然酸味剂和合成酸味剂。
目前,食品酸味剂的使用现状较为广泛,主要用于调味品、冰激凌、饮料、肉制品、果汁、面包、蛋糕等食品中。
食品酸味剂的使用有利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增强食品的风味,使食品更加美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食品酸味剂的使用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管理。
未来,食品酸味剂的使用趋势将是越来越规范,并且要求使用的酸味剂更加安全、健康。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天然、健康的食品。
因此,未来食品酸味剂的发展趋势将是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酸味剂,而减少对合成酸味剂的使用。
此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酸味剂的使用将会受到更多的监管。
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有关食品酸味剂使用的法规和标准,并对食品中使用的酸味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检测。
在未来,食品酸味剂的使用也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未来食品酸味剂的发展趋势将是越来越规范、健康、安全,并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酸味剂。
食品酸味剂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酸味剂是一种能够使食品具有一定酸味的食品添加剂,并已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
生活中带有酸味的食品有很多,如泡菜、果汁饮料和酸奶等。
酸味剂不但可以促进食欲,还能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
由此可见,食品酸味剂的合理使用对于食品加工和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食品酸味剂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有帮助,可促进唾液的分泌,有助于人体内一些矿物质物质的溶解,如钙、磷等;同时,还有助于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
酸味剂作为一种酸性物质,能够调节食品的pH值,具有一定的防腐抑菌作用。
但酸味剂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其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探索更广泛的使用价值更为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食品酸味剂的种类和作用1、食品酸味剂的种类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酸味剂约有20余种,总产量每年约100万t,需求量年增长率为3%~5%。
我国允许使用的酸味剂有17种。
食品酸味剂分为有机酸味剂和无机酸味剂,还有一些相关的有机盐和无机盐,也可作为酸味剂使用。
常见的酸味剂一般是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乳酸、酒石酸以及醋酸等,这些都是广泛使用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酸味剂。
其中,柠檬酸是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的酸味剂,在所有有机酸市场中,柠檬酸市场占有率70%以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可以取代柠檬酸地位的酸味剂。
无机酸味剂使用较多的一般是磷酸。
据统计,我国饮料领域消费食品级磷酸2008年49.5万 t,2012年为58万t,增长了1.2倍,多数的消费体现在果蔬汁和其他饮料上,消费使用量仍呈增长趋势。
2、食品酸味剂的作用食品酸味剂不但赋予食品酸爽的口感;同时,起到调节食品酸碱度,使食品形成特殊风味,能够使化学膨松剂产气;同时,具有稳定泡沫的作用。
酸味会干扰味蕾对其他风味的感觉,从而掩盖口腔的不良风味。
酸味剂具有防腐作用,酸度对微生物的活动影响较大,较低的pH 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
同时相关研究表明,酸味剂在食品加工中还能起到改色、护色的作用。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现状与解决途径想要保障食品的安全,就必须保证食品是干净、健康、绿色的。
但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化学污染物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食品化学污染是指食品中含有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塑化剂等。
而这些化学污染物的存在,给人们饮食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对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进行检测与控制成为了保障人们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有三类:农药、重金属、塑化剂等。
它们通过食品蓝蠓的呼吸、吸收、代谢等多次作用,在食品中残留。
对于化学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地区、不同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影响。
一些食品在生产、存储、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良环境和过程的影响,进而污染食品。
食品农药残留:农药是用来防治农业害虫、病虫害以及杂草的一种辅助手段。
高度使用农药会导致残留在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常被重视的农药有杀螟灵、甲基对硫磷、敌敌畏等。
食品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属于环境污染物,由于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人们开始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越来越关注。
目前,主要对代表性的重金属铅、汞、镉、砷等环境危险元素展开检测。
塑化剂属于有机化合物,是广泛用于制造塑料制品和胶水,有助于增加材料的柔韧性。
塑化剂的大量使用使一些塑料制品沉积在食品中,从而导致塑化剂污染。
食品化学污染的物质种类繁多,其检测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在食品化学污染的解决过程中,最关键的应该是化学物质检测的完善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及时反馈和处置。
食品全面检测:现代食品全面认证和检测系统可以采用高科技手段和全自动化工艺来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
通过多项实验测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光谱法等多种检测方法,可以识别出食品中的污染物并进行分类。
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保证食品的安全,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建立环保意识:大家都知道,改善环境质量可以降低食品污染物的含量,从而保障人们饮食安全。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现状与解决途径随着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农药、兽药、重金属、塑化剂、食品添加剂等化学污染物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导致食品化学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就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现状与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1.检测技术的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研发出了多种检测技术,包括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MS)、电子化学检测技术等,使得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变得更加准确、快速和稳定。
2.检测难度的提高由于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检测难度的提高。
如何准确地检测出化学污染物,保障食品安全,成为当前食品行业关注的热点。
3.检测机构的建立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相关政府部门、食品企业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断推进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建立了相关检测机构和检测中心,提高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食品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食品安全。
2.加强企业自主管理食品企业应加强自主管理,落实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质量管控,保障食品安全。
3.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食品企业应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国家标准使用有利于减少化学污染物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4.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公众应正确理解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概念和危害,提高安全意识,不轻信不明来源的不明食品信息,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尽量选择经过监管且品质有保证的食品。
三、总结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而食品化学污染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提高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政府、企业、科技和消费者等社会力量共同推进,逐渐营造出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在现代社会中,食品防腐剂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手段。
食品防腐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以及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等。
为了全面了解市售食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
我们在多个超市和食品网购平台选取了常见的食品类别,包括面包、饼干、果汁、肉制品等,并对其成分表和包装上的标签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市售食品中都含有某种防腐剂。
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包括亚硫酸盐、唐辛子红素、柠檬酸等。
亚硫酸盐是最常见的食品防腐剂之一,被广泛用于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中,以延长其保质期。
我们对部分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市售食品防腐剂的认知和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有一定的认知,认为它可以保证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持怀疑和担忧态度,认为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部分消费者表示他们会选择不含或含较少防腐剂的食品进行购买。
针对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分析和建议:1. 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不够。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防腐剂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的认知,增加他们对防腐剂的正确使用和选择的能力。
2. 食品防腐剂的使用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售食品防腐剂使用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防腐剂的使用达到国家标准,保证食品安全。
3. 推动食品行业追求更加健康、安全的防腐剂替代品。
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对食品防腐剂替代品的研发和推广,寻找更加健康和环保的食品防腐剂,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市售食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和保质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加强对食品防腐剂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监管力度,推动食品行业研发更加健康和环保的防腐剂替代品,确保消费者能够选择更加安全和健康的食品。
2023年酸味剂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酸味剂行业一、行业概况酸味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酸度和口感。
酸味剂市场的发展受到食品行业需求的驱动,全球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酸味剂市场的增长。
二、市场规模目前,全球酸味剂市场规模约为2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在全球酸味剂市场中,醋酸是最常用的酸味剂,占据了市场份额的40%。
其他常见的酸味剂包括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等。
三、市场趋势1. 目前,全球食品行业对于天然酸味剂的需求增加。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健康和天然度,这推动了天然酸味剂的市场增长。
天然酸味剂通常来源于水果和蔬菜等天然植物,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更好的口感,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2. 近年来,酸味剂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些厂商研发出更稳定、更持久的酸味剂,能够在不同的食品中保持较长的酸味持久性。
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酸味剂市场的增长。
3. 酸味剂市场的增长还受到消费者口味的影响。
随着对酸味食品的需求增加,酸味剂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在亚洲地区,消费者对于酸味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推动了该地区酸味剂市场的增长。
四、市场竞争目前,全球酸味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ADM、韩国王牌化学、Cargill、Corbion、Dow Chemical等。
这些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和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五、市场前景未来几年,全球酸味剂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随着全球食品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于食品品质和口感的重视,酸味剂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酸味剂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六、结论酸味剂行业是一个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行业。
随着全球食品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于食品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酸味剂的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
同时,酸味剂行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竞争等方面。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论文食品中酸味剂的污染现状与分析姓名黄康康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食安081班指导教师杜琳2011年06月28日食品中酸味剂的污染现状与分析黄康康食安081班摘要:酸味剂是饮料生产中用量仅次于甜味剂的一种重要材料。
但是,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酸味剂也成为了一个不安全因素,它的滥用也会对人体造成危,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减少食品中酸味剂污染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酸味剂;特性;污染现状与分析;应对方法前言酸味剂是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给人爽快的感觉,可增进食欲。
一般具有防腐效用,又有助于溶解纤维素及钙、磷等物质,帮助消化,增加营养。
酸味剂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并给人以清凉、爽快的感觉。
酸味剂的酸味一般是氢离子的性质,这与其pH、酸根种类、可滴定酸度、缓冲作用和其他物质特别是糖的存在有关。
它在食品中的污染现状也是令人堪忧的。
1酸味剂的分类、性质及用途在GB2760中,食品添加剂的第一类就是调整食品酸味的酸度调节剂。
酸度调节剂又称酸味剂、酸化剂,是赋予食品酸味的添加剂,它可以产生氢离子,改善食品风味,使产品标准化[1]。
此外,酸味剂在食品加工中还常作为膨松剂、护色剂和抗氧化剂、防腐剂的组成部分以及作为缓冲剂、胶凝剂、发酵助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酸味剂的分类1.1.1 根据酸味分类兼有清凉感的酸味剂:柠檬酸、葡萄糖酸等,其酸味缓和圆滑,令人愉快;兼有苦味的酸味剂:DL-苹果酸,其酸味中伴有苦味;兼有涩味的酸味剂:乳酸、D-酒石酸、DL-酒石酸、延胡索酸、盐酸、磷酸等,其中盐酸、延胡索酸的涩味极强;兼有刺激性臭味的酸味剂:醋酸、丙酸、丁酸等;兼有鲜味、异味的酸味剂:琥珀酸、谷氨酸等。
1.1.2 根据酸的种类分类有机酸味剂:柠檬酸、乳酸、醋酸、酒石酸、葡萄糖酸等,这类酸味剂大多具有爽快的酸味;无机酸味剂:磷酸、盐酸等,这类酸味剂大多具有苦涩味;1.1.3 根据酸的来源分类天然酸味剂:柠檬酸、苹果酸等;合成酸味剂:葡萄糖酸、盐酸、磷酸等;食品中天然存在的酸主要是有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乳酸等。
目前作为酸味剂使用的主要也是这些有机酸。
最近用发酵法或人工合成制取的延胡索酸(富马酸)、琥珀酸和葡萄糖酸-δ-内酯等也广泛用于食品调味。
无机酸主要是磷酸,一般认为其风味不如有机酸好,应用较少。
1.2 酸味剂的特性(1)吸湿性每种酸都有吸湿性,它会影响酸味剂的作用,以粉末果汁或泡沫饮料为例,这些饮料是以碳酸氢钠与酸味剂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若酸味剂吸湿后,则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减少[2]。
(2)溶解性各种酸有各种酸的溶解度,它们在不同的温度下会有不同的溶解度,即使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也有差别,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则逐渐增大。
(3)调和性在食用水果时,我们常遇到不同的水果其酸味不同,对于酸味极强的果实食用时加入糖,则酸味被缓和而不觉得酸,这是由于酸和甜二种味觉存在减效作用;若在酸中加入食盐则觉得更酸,且会觉得更咸,这是因为酸味和咸味之间有增效作用。
因此,在食品生产时,为了得到酸甜适中的口味,就要尽量模仿天然果实的糖酸比以期得到良好的风味。
(4)酸味剂的蔗糖转化力蔗糖有较大的吸湿性,且风味均比葡萄糖及果糖差,所以在加工时将蔗糖转化,而转化的能力与温度及酸味有关。
(5)杀菌力各种酸味剂均能电离出氢离子,从而降低PH值,防止食品腐败或缩短杀菌时间。
以酸性食品为例(PH值在4.5以下),这些食品的温度较低(小于100摄氏度),而且时间短;在清凉饮料中只要含有0.1%~0.3%的酸味剂就可抑制细生长。
1.3 酸味剂的用途(1)赋予食品酸味,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改善食品的风味,增香作用。
(2)防腐杀菌作用微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pH值,多数细菌为6.5~7.5,少数耐受到pH为4~6的范围(酵母菌、霉菌),因此,酸味剂以调整酸度起防腐作用,还能增加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的抗菌效果。
(3)辅助抗氧化作用和螯合作用铁、铜离子是油脂氧化、蔬菜褐变、色素褪色的催化剂,加入金属螯合剂是可行的方法,酸味剂以调整酸度起防腐作用,使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催化活性。
(4)控制食品体系的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食品加工过程中都需要稳定的PH值,要求PH变动范围很窄,单纯酸碱调整PH值往往失去平衡,用有机酸及其盐类配成缓冲系统,控制原料调配及加工过程中酸碱含量变化而引起PH值过分波动的作用。
(5)其他作用酸味剂与碳酸氢钠配制成膨松剂,增强焙烤制品的品质。
高酯果胶在凝胶时需要用酸味剂调整PH值,酸味剂对降解酯有钝化作用等。
另外,在酸存在时会使蔗糖水解为转化酶,影响制品的品质。
当有一定量的果胶和糖时,酸是形成凝胶的关键条件[5]。
浓缩果汁的生产要防止生产絮凝和凝块,就要控制由果胶引起凝冻的条件。
另外,食品中酸味剂在饮料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食品中用酸味剂,半数以上是选用柠檬酸,其次是苹果酸、乳酸、酒石酸及磷酸。
在国外还使用富马酸及琥珀酸。
第2章酸味剂的毒理学特性、污染现状及分析2.1 几种酸味剂的毒理学特性2.1.1 柠檬酸柠檬酸为食用酸类,可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的剂量对人体无害。
在某些食品中加入柠檬酸后口感好,并可促进食欲,在我国允许果酱、饮料、罐头和糖果中使用柠檬酸。
虽然柠檬酸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它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儿童表现有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植物神经紊乱;大人则为手足抽搐、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瘙痒及消化道症状等[6]。
基于柠檬酸对钙的代谢可产生的影响,经常食用罐头、饮料、果酱、酸味糖果的人们,特别是孩子,要注意补钙,多喝生奶、鱼头、鱼骨汤、吃些小虾皮等,以免导致血钙不足而影响健康。
胃酸过多、龋齿和糖尿病患者不宜经常食用柠檬酸7]。
柠檬酸不能加在纯奶里,否则会引起纯奶凝固。
柠檬酸不应与山梨酸钾同时添加,必要时应分别先后添加,以防止形成难溶的山梨酸,影响食品的防腐效果。
毒性及最高参考用量[7]:大鼠经口LD50为6.73g/kg体重,ADI无限制规定。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体,参与体内正常代谢。
根据GB2760—1996规定,作为酸味剂可用于果酱类、饮料、罐头、糖果,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作为其他用途,可用于蘑菇、柑橘、果汁等罐头,最大用量为0.3g/kg。
2.1.2 乳酸乳酸的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无色到浅黄色液体。
无气味,具有吸湿性。
相对密度1.2060(25/4℃)。
熔点18℃。
沸点122℃(2kPa)。
能与水、乙醇、甘油混溶,水溶液呈酸性,PKa=2.5[9]。
不溶于氯仿、二硫化碳和石油醚。
使用时应注意DL—乳酸和D—乳酸对婴儿有害,不能应用于三个月以下婴儿食用的食品。
毒性:大鼠经口LD50为3.73g/kg体重;ADI无限制规定。
乳酸有三种同分异构体:DL—型、D—型和L—型。
将大鼠分为三组,每组投药剂量为1.7g/kg体重的DL—型、D—型和L—型乳酸,口服三小时后解剖检测,DL—型乳酸可使肝中肝糖增高,40%~95%在3h内吸收转化;D—型和L—型乳酸使血中乳酸盐增高,有尿液排出体外。
2.1.3 苹果酸苹果酸有DL—型和D—型,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
它在使用时,由于刺激缓慢而持久,正好与柠檬酸的呈味互补。
毒性及参考用量:LD50为1.6~3.2g/kg,高浓度时对皮肤黏膜有副作用;ADI无限制规定[10]。
2.2 食品酸味剂的污染现状2.2.1 酸味剂使用超过使用标准限量造成污染酸味剂有无害要看剂量。
我国制定食品添加剂国家安全标准,参照了联合国世卫组织和粮农组织共同组织的“食品法典委员会”下属“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制定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11]。
根据这个标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得到严格保证。
某物质要作为食品添加剂,策定要经过安全性风险评估[12],经风险评估的毒理学试验,以动物试验(通常是小白鼠)摄入无任何副作用剂量的1%作为人类食用的最大剂量,这种剂量的食品添加剂,人们食用终身也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所以我们讲,食品添加剂按规定的剂量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总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一件之私不按规定、不遵守法律、罔顾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滥用食品酸味剂,致使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2.2.2 使用未经国家批准使用或禁用的酸味剂品种造成污染某物质要作为食品添加剂,策定要经过安全性风险评估,经风险评估的毒理学试验,以动物试验(通常是小白鼠)摄入无任何副作用剂量的1%作为人类食用的最大剂量,这种剂量的食品添加剂,人们食用终身也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13]。
所以我们讲,食品添加剂按规定的剂量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我国制定食品添加剂国家安全标准,参照了联合国世卫组织和粮农组织共同组织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制定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得到严格保证。
2.3 食品中酸味剂污染的分析及应对2.3.1造成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根本原因原因之一,目前食品生产行业的准入门槛太低。
例如发达国家食品生产企业必需按照“CMP”要求生产食品。
很多食品生产经营者缺少基本的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知识。
许多中小食品生产企业,普遍地不会使用食品添加剂。
对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的无知,怎能生产出合格的食品?这就像开汽车必须要有驾照一样,食品生产企业也必须要有严格的规范、合格的人员。
原因之二,食品生产行业技术含量太低。
同一类食品的生产标准都是一样的,比如冰激凌,奶粉、鸡蛋、油脂、糖等等的配比都有国家标准,但前两年查下来,很多企业生产的冰激凌达不到标准[14]。
原因之三,使用添加剂的指导思想偏离正道。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换句话说,使用添加剂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改善食物的品质,但现在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却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15]。
缺少社会责任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择手段,包括滥用食品添加剂。
2.3.2针对食品酸味剂污染的现状,我们采取的措施卫生部公布食品安全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通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2010年共对12.4万件样品进行了风险检测。
64种非食用物质上“黑名单”。
卫生部通报的情况显示,2009年,卫生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9部门成立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为严厉打击食品违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目前,共公布了6批64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黑名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