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属
- 格式:ppt
- 大小:780.00 KB
- 文档页数:6
鹅掌楸的繁殖培育技术鹅掌楸又称马褂木,系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乔木。
高可达40m,树皮灰色,交叉纵裂,小枝灰色或灰褐色。
环状托叶,叶马褂形,长12~15cm,各边一裂,向腰部缩入,老叶背部有白色乳状突起。
花黄绿色,外面绿色较多,里面黄色较多;花瓣3~4cm,花丝短,约0.5cm。
聚合果,长7~9cm,翅状小坚果。
花期5~6月,果实10月成熟。
喜光及温和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适湿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较耐寒,可忍受-15℃的低温。
分布较广。
因其树形端正、叶形奇特、花淡雅而不俗、秋叶黄色,故常做行道树和庭荫树,也是自然风景林的优良树种。
1繁殖方法1.1播种育苗1.1.1采种及处理由于鹅掌楸雌蕊在未开放的花蕾期就已成熟,待花开放时已过熟,因此受精不良,种子发芽率低。
为了获得发芽率高的种子,需对生长健壮的15~30年生树进行人工授粉。
在10月份,当果实呈褐色时采收。
剪下的果枝摊放于室内7~10天,阴干,然后置阳光下晒裂,分离出有翅小坚果,去杂质后装入布袋,置低温干燥处储存。
1.1.2选地、整地苗圃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为宜,且要求水源充足。
秋末冬初深翻,第2年春季结合平整圃地施足底肥,每亩施有机肥2吨、磷酸二铵35~45kg。
整地时做到上喧下实,做高15~20cm、宽120cm的苗床,苗床要平整,高差不应超过2cm。
1.1.3催芽、播种播种前1天将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35℃的温水浸泡24小时。
当地表以下5cm处温度达3℃以上时即可播种。
条播,行距20cm,亩播种量12kg,覆土厚1.5~2cm,描后用塑料膜覆盖保温增湿,15天后出苗。
1.1.4遮阳、浇水鹅掌楸幼苗从出土到苗高5cm这段时间,因组织细嫩,易受日灼,所以宜在阳光较强的9~15时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遮阳。
鹅掌楸不耐旱,苗期更应注意水分的供应。
由于早期苗木的根系不发达,植株较小,因此,浇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经常保持苗床湿润。
杂交鹅掌楸
去植物园,除了拍到了珙桐外,也还拍到其他一些东东。
陆续放上。
鹅掌楸又名马褂木,双飘树,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鹅掌楸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
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
树高可达60米以上,胸径3米左右,树干通直光滑。
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
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
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鹅掌楸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
该属植物经过第四纪冰川气候后,目前仅存两种: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
它们被称作活化石植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种之一。
鹅掌楸的形态特征:叶片为倒马褂形,两侧各具1个裂片,先端缺裂。
花冠为杯形,花被片长3至3.5厘米,绿色有黄色条纹。
雄蕊长1 .5至2厘米。
果实为聚合果,翅状小坚果长6
毫米,狭条形,先端钝尖。
因其叶片极似中国古代人穿的马褂,所以被称为“马褂木”。
北美鹅掌楸的形态特征为:叶片两侧小裂片为两对。
花被片长4至 6厘米,绿黄色。
雄蕊长2至2.5厘米,小坚果先端尖。
杂交鹅掌楸是以鹅掌楸为母本,北美鹅掌楸为父本杂交而成的。
其形态介于二者之间,最为明显易辨的特征是在同一株树上,叶片两侧的裂片有一对的,也有两对的。
这张就应该是叶片两侧的裂片是两对的了吧?。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生理生态研究现状综述摘要木兰科鹅掌楸属,目前仅存2个物种,即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
中国鹅掌楸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内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但对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的较少,本文将从鹅掌楸生殖生理生态、生长生理生态、光合生理生态、逆境生理生态、林分生理生态等五个方面介绍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的概况。
同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未来研究的重点,促进中国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国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拓展Research Review on Physiologic and Ecologic Characteristicsof Liriodendron chinenseAbstract Magnoliaceae Liriodendron has,only two species at present,which are Liriodendron chinense and 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iriodendron chinense is the secondary national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many domestic scholars have done research on it. But th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is less. 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advance on reproductive physiology ecology,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ecology,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ecology,stress physiological ecology,forest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has explored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promot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Liriodendron Chinese.Key words Liriodendron chinense; physiological ecology; study prospect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 Sarg.)又称马褂木、鸭脚木、九层皮、枫荷树等,属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Liriodendron)的残遗树种[1]。
鹅掌楸的外形特点与品种简介鹅掌楸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鹅掌楸的外形非常特别,其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和郁金香(详情介绍)非常相似,所以也有“中国的郁金香树”的美名。
鹅掌楸
鹅掌楸为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
叶马褂状,长4-12(18)厘米,近基部每边具1侧裂片,先端具2浅裂,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8(-16)厘米。
花杯状,花被片9,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弯垂,内两轮6片、直立,花瓣状、倒卵形,长3-4厘米,绿色,具黄色纵条纹,花药长10-16毫米,花丝长5-6毫米,花期时雌蕊群超出花被之上,心皮黄绿色。
中文学名:鹅掌楸
拉丁学名:Liriodendronchinensis(Hemsl.)Sarg
别称:马褂木,双飘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毛茛目
科:木兰科
族:木兰族
属:鹅掌楸属
种:鹅掌楸
分布区域:秦岭以南至越南北部,东起浙江,向西直至云南省。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鹅掌楸属无性繁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鹅掌楸属(Liriodendron)树种无性繁殖的圃地选择与整地、采穗圃营建、苗木繁殖、主要病虫害防治、苗木调查与出圃、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鹅掌楸属树种无性繁殖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829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LY/T 1882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LY/T 2428 杉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圃地选择与整地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条件良好的地方营建圃地。
秋冬季节结合整地每667m2撒施复合肥(N:P:K=1:1:1)50kg、有机肥300kg,机械深翻30cm以上,清除枝丫、树根、石块等杂物。
5 采穗圃营建选用经过审定或认定的1年~2年生良种壮苗。
也可以定植砧木后用良种穗条改接而成。
分基因型行状或块状定植,株行距2.0m×2.0m6 苗木繁殖6.1 扦插育苗6.1.1 插床准备扦插一般需要全光喷雾条件,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用简易塑料拱棚加遮阳网。
扦插基质为体积比1:1:1的珍珠岩、蛭石、河沙混合物为宜。
苗床高40cm、宽1m,长度根据需要来定;苗床与土壤结合部第1次为硬枝扦插,利用1年生枝2月下旬~3月中旬进行;第2次为嫩枝扦插,宜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在6月~7月进行。
6.1.3 留有排水孔,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垫底部分一般用碎石,石子上放5cm 厚粗粒黄砂,黄砂上平铺15cm ~20cm 扦插基质。
扦插前1周施多菌灵或百菌清100g/m 2,耙匀杀菌备用。
6.1.2扦插时间穗条选择在采穗圃中采集穗条,随采随插。
6.1.4 制穗 6.1.4.1 硬枝扦插一般为2个~3个芽,长度8 cm ~15 cm ,下切口离芽0.5 cm ~1.0 cm 左右斜切;上切口应距顶芽1.0 cm ~2.0 cm 处平切,要求切口平整。
鹅掌楸【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英文名】Chinese tulip tree【别名】马褂木,双飘树【分类】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木兰科为古老被子植物,本属在中生代白垩纪中期--第三纪早-中期分布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北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
到了新生代第三纪,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在我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同属的两个种),成为孑遗植物。
因此,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都是十分罕见而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态】落叶乔木,树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
叶互生,长4一18厘米,宽5—19厘米,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厘米。
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
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
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
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雄蕊多数,雌蕊多数。
聚合果纺锤形,长6-8厘米,直径1.5-2厘米。
小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厘米。
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Sarg又名称鹅掌楸,大乔木,高达标40米,胸径1米以上。
中部每边有一宽裂片,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老时密生白粉状的乳头状突起;叶柄长5-10厘米。
花直径5-6厘米;花被片外面绿色,内面黄色,花瓣长3-4厘米;雄蕊和心皮多数,覆瓦状排列;花丝长5毫米。
聚合果长7-9厘米,由多数具翅的小坚果组成。
花期5-6月,果期9月。
主产华东、华中;山东青岛、河南郑州等地有栽培。
鹅掌楸开放分类:受保护植物各类植物名称木兰亚纲木兰目鹅掌楸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保护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木兰科为古老被子植物,本属在中生代白垩纪中期--第三纪早-中期分布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北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
到了新生代第三纪,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在中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同属的两个种),成为孑遗植物。
因此,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都是十分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鹅掌楸落叶乔木,树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
叶互生,长4一18厘米,宽5—19厘米,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厘米。
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
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
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
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雄蕊多数,雌蕊多数。
聚合果纺锤形,长6-8厘米,直径1.5-2厘米。
小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厘米。
鹅掌楸鹅掌楸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大多在海拔600-1500m之间的低山地零星生长。
据调查中国的11个省84个县有鹅掌楸自然分布,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但一般东部、中南部较分散,而西部相对较集中。
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先后栽种到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北京等省市部分地区,普遍生长良好。
如河南商城县引种栽植的鹅掌楸,25年生树高已达25m,胸径35cm,西安植物园引种的鹅掌楸,3年生树高为2.55m,地径3.6cm,并能安全越冬;湖南省汉寿县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的杂种鹅掌楸7个家系,生长良好,10年生平均树高达15.01-15.42m,平均胸径24.73-26.65cm,单株平均材积为0.3374-0.4069立方米;北京植物园和中国林科院内早期引种的杂种鹅掌楸,不仅生长较好,而且已正常开花。
鹅掌楸树的简介
鹅掌楸(学名:Platanus orientalis)是一种常见的乔木,属于
悬铃木科鹅掌楸属。
鹅掌楸原产于中亚和伊朗地区,现已广泛栽种于
全球各地,包括中国。
它是一种高大的树种,能够生长至30多米高,
树皮灰白色,树冠广阔,叶子大而乌黑,形状像鹅掌,所以得此名。
鹅掌楸生命力极强,能适应各种环境,不怕阳光和高温,也不怕
寒冷和水淹。
同时,鹅掌楸对于空气污染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因此常
被用于城市绿化种植。
鹅掌楸还能够在混凝土路面上生长,在城市中
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作为绿化树种,鹅掌楸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它的木材是一
种坚硬而重的硬木,非常适合用于制作家具和梁柱。
此外,鹅掌楸的
果实也可以食用,不仅味道好,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帮
助身体补充能量和营养。
对于栽种鹅掌楸来说,首先要选择一个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
然后需要向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元素,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和水分。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修剪树冠,以保持树形美观,同时
也可以促进新枝条的生长。
此外,还需要注意防治虫害和疾病,保证
鹅掌楸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鹅掌楸是一种绿化效果好、用途广泛、栽培难度较低
的树种,适合在城市和乡村中广泛种植,为人们带来美丽和实用价值。
鹅掌楸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鹅掌楸,是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
鹅掌楸,是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
叶马褂状,长4至12厘米,近基部每边具1侧裂片,先端具2浅裂,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至8厘米。
鹅掌楸生长于海拔900至1000米的山地林中。
常与多脉青冈、木荷、小叶青冈、亮叶水青冈、粉椴、亮叶桦、黄山木兰等树种组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鹅掌楸高大挺拔,通常占据林冠最上层。
阳性,喜光,幼树稍耐蔽荫。
喜温湿、凉爽气候,适应性较强,能耐至20℃的低温,也能忍耐轻度的干旱和高温。
叶片抗热性较强,在38℃气温下,未见受热害症状;在40℃高温热水处理下,叶面有极轻微的棕褐色坏死斑。
喜肥,喜湿,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下生长尤其迅速。
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4.5至6.5)上生长;忌低湿水涝,在干旱土地上会生长不良。
鹅掌楸花期5月,果期9至10月。
3月上旬冬芽萌动,芽鳞细裂,至4月初芽鳞展开,并先后长出幼叶数枚。
4月20日左右为初花期,5月底和6月初为盛花期,6月20日左右为终花期,花期长约30至40天。
虫媒,异花授粉,自花授粉不力。
结实率低,种子多空瘪,一般成年树种子结实率为5%左右,孤立木结实率更低。
结实率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量不足,花粉和胚珠的比值低,每朵花有130枚左右的雌蕊和36枚左右的雄蕊,在花粉发育期间,部分小孢子母细胞的败育及内轮花药花粉几乎全部败育,大大降低了花粉产量;雌蕊可授期短,开花时胚囊处于二核期,普遍迟熟,大量挺立的单细胞柱头毛由于蒸腾失水而使柱头很快萎蔫变褐,丧失授粉能力,采用人工授粉能够提高结实率。
但也有人研究发现,花粉管大多不能进入胚囊,因而不能受精,导致结实率低。
果实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聚合果上部3至4轮和下部2至3轮通常无种子,发育种子的单果均在中部。
种子年产量差异较大,有明显的大、小年,这与花期的天气和蜜蜂活动的频率有直接关系。
一般6至8年生成树开始结实,以后随树龄增大,饱满种子的比率逐年增高。
描写鹅掌楸的叶子优美的句子
鹅掌楸(学名:Acer palmatum)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属于无患子科槭树属。
它的叶子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下面我将用一些优美的句子来描写鹅掌楸的叶子。
1. 鹅掌楸的叶子呈掌状,每个叶子像是一只鹅掌,细长的叶脉交错分布,犹如鹅掌上的纹路,美丽而精致。
2. 鹅掌楸的叶子呈现出多种颜色,有深红色、橙黄色、紫红色等,每一片叶子都仿佛被染上了斑斓的色彩,煞是好看。
3. 鹅掌楸的叶子薄而脆,轻轻一触就能感受到它的柔软和娇嫩,它们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诗意之笔,轻盈而优美。
4. 鹅掌楸的叶子有着细腻的纹理,叶子表面凹凸有致,触摸起来极为舒适,仿佛抚摸着丝绸一般。
5. 鹅掌楸的叶子形状各异,有的呈星形,有的呈掌状,有的呈叶状,每一片叶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6. 鹅掌楸的叶子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透亮,叶子上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是大自然在叶子上绘制的一幅精美的图案。
7. 鹅掌楸的叶子在秋天变得尤为美丽,它们从绿色逐渐转变为红色、橙色和黄色,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给人一种温馨而宜人的感觉。
8. 鹅掌楸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大自然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
9. 鹅掌楸的叶子在雨中显得格外鲜艳,雨水滴在叶子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如同一颗颗宝石般璀璨夺目。
10. 鹅掌楸的叶子在日落时分呈现出深红色,如同火焰般燃烧,给人一种热情而奔放的感觉。
以上就是我对鹅掌楸叶子的优美描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美好的想象和观赏的愉悦。
鹅掌楸的科普报告引言鹅掌楸,学名Sapium sebiferum,又称为“玉树”,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植物,属于大戟科。
鹅掌楸的分布非常广泛,它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现在已经被广泛种植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被认为是一种极其耐旱耐寒的植物,适应性非常强。
本篇科普报告将为大家介绍鹅掌楸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态功能以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形态特征鹅掌楸的树干高度可达20米以上,树皮光滑,呈灰色或深灰色。
树冠形状为圆锥形或椭圆形,展开后呈现出广阔的树冠。
叶片为互生,掌状复叶,由5-13片不等的小叶组成,小叶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锯齿状波浪。
鹅掌楸在秋季多变成红色或黄色,给人一种美丽的景观。
生长习性鹅掌楸是一种喜阳光的植物,对土壤适应性也较强,可耐受碱性土壤和重度盐碱土壤。
它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但同时又能够适应干旱条件。
鹅掌楸是一个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的物种,其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迅速成为优势种。
它喜欢生长在山坡、河岸、湿地等地方。
同时,鹅掌楸还是一种具有很强的降雨能力的植物,它的树冠能很好地遮挡雨水,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生态功能鹅掌楸有着丰富的生态功能,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鹅掌楸是一种良好的固土固沙植物。
由于其根系发达且繁茂,能够有效地固定土壤并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它的落叶能够自然分解,增加土壤肥力。
其次,鹅掌楸在城市绿化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它的树冠密度大,能够提供良好的阴凉环境,使城市得到降温和减少热岛效应的效果。
此外,鹅掌楸的树干还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和工艺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最后,鹅掌楸还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能够为蜜蜂等昆虫提供丰富的花蜜和花粉,促进花粉传播,维持生态平衡。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对于人类而言,鹅掌楸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植物,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活意义。
首先,鹅掌楸的果实可以提取油脂,用于制作肥皂、润滑油等产品。
这些产品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鹅掌楸的木材质地坚硬,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