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5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1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颓唐(tū)虬枝(qiú)婆娑(shā)惊心动魄(pî)B、窒息(zhì)簌簌(shù)畸形(jī)坦荡如砥(dǐ)C、镌刻(xiàn)蒙昧(mèi)侏儒(zhū)屏息敛声(liǎn)D、锃亮(zèng)凛冽(lǐn)酷似(sì)藏污纳垢(gòu)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B、翘首胆怯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轮廓泻气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劳碌教诲正巾危坐一丝不苟3、根据意思在横线上写词语。
2分1)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__憎恶__的文字。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2)家庭__琐事__便往往触他之怒。
4、名著阅读。
4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XXX__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报告__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抗日战争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中国抗日战争__的真实情况。
5、默写填空。
6分1) 忧患常生于________,安乐常来自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松柏有本________。
《赠从弟》3)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浣溪沙》4) 微动涟漪,________。
《采桑子》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________,威武不能________,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富贵不能淫》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节制是良好的一种品德。
②节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
③相反,懂节制、能节制,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勾.当/勾.勒取缔./根深蒂.固相形见绌./弄巧成拙.B.造诣./旨.意褒贬./针砭时弊如法炮.制/越俎代庖.C.拮.据/诘.难号.令/奔走呼号.臭.味相投/乳臭.未干D.创.伤/创.造怄.气/呕.心沥血哄.堂大笑/一哄.而散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福州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B.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C.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D.星光因你而闪烁/波光因你而摇曳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③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④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⑤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⑥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A.②⑤④③①⑥ B.②⑤①⑥③④C.①⑥②⑤③④ D.②⑤③④①⑥7、默写①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考试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洗漱.(sù)一绺.(liǔ)无垠.(yín)锐不可当.(dǎng)B.不辍.(chuò)轮廓.(kuò)盎.然(yàng)深恶.痛疾(è)C.踱.步(duó)琐屑.(xiè)脸颊.(xiá)丑陋可憎.(zèng)D.轻盈.(yíng)悄.然(qiǎo)胆怯.(qiè)猝.不及防(c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十一假期,前来秦始皇陵兵马俑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B.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C.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2.7%左右。
C.《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5、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
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6、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参照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知识累积与运用(27 分)1. 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í)蜷缩(á )归省(ě )全身解数(è)A.菜畦.q.qu n.sh ng.xi.悲怆( chuàng )踉跄(pán)吸取(xī)众目睽睽(kuí)B....( j í)抽泣(qì)屹立(zhù)断壁残垣(yuán)C.安慰....( kǎi)诓骗(kuāng)寻衅(xìn)恪尽责责(kè)D.感触....2. 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大方忠诚偃旗息鼓一泄千里B.讪笑热情平安无事心有余季C.阔绰茶盅引经据典触目伤怀D.挑选狡黠羊羊大观鸿篇巨制3.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美国军舰私自闯进中国南海海疆,我方对其辨别查证,并予以警示驱离。
B.钙质可从食品中摄入,只有人们着重食品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取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升传统优异文化特点,学校举办了“找寻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软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忽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样的坚韧。
4. 以下句子次序摆列最合适的一项 ()(2分)①但是这些优异并不是全能,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②客观状况、四周环境即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异也可能变为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累积的结果。
④如守株待兔,麻木粗心,更可能发生逆转,最后致使失败。
⑤所以,不可以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
麻木思想遮挡了双眼,进而败在了优势上。
A. ②⑤①③④B. ③①②④⑤C. ③①④②⑤D. ②⑤④①③ 5、默写填空( 8 分)(1)一曲新词酒一杯,昨年天气旧亭台。
_______________?无能为力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秀颀.(qí)烂熳.(màn)溃.退(kuì)深恶.痛疾(è)B.畸.形(qí)婆娑.(suō)甲胄.(zhóu)坦荡如砥.(dǐ)C.教诲.(huǐ)濒.临(pín)不逊.(xùn)惟妙惟肖.(xiào)D.嶙峋.(xún)黝.黑(yǒu)滞.留(zhì)触.目伤怀(chù)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教育系统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教师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B.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C.市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柳州多民族聚居的风貌。
D.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②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
③这样世界上所有的门便都被你关上了。
④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说他狂妄。
⑤因为自卑,所以你会害怕,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眼光,因此你不敢去做。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āi)颁发屏.息敛声(bǐng)锐不可挡B.遏.制(è)畸形殚.精竭虑(dān)深恶痛疾C.翘.首(qiáo)僻谣藏污纳垢.(hòu)春寒料峭D.炽.热(zhì)琐屑摩肩接踵.(zhòng)正禁危坐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的好心人。
B.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D.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B.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C.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懂得感恩。
D.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氛.(fèn)酒肆.(sì) 遗嘱.(zhú)锐不可当.(dàng)B.悄.然(qiāo)凛.冽(lín)畸.形(jī ) 杳.无消息(yǎo) C.翘.首(qiào)屏.息(píng)踱.步(duó) 深恶.痛疾(wù) D.粗.鄙(bǐ)滞.留(zhì) 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事业殚精竭虑....,“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
B.国家图书馆里的藏书,真可谓汗牛充栋....。
C.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了头。
D.中国的莫言,在小说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我走到路口时,看到一片热闹的景象。
B.一进屋子,我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油画。
C.这次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D.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A.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比喻)B.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重复)C.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排比)D.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对比)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②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
③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guì)要塞.(sài)偌.大(nuó)不逊.(xùn)B.颁.发(bān)眼花瞭乱锐不可当.(dǎng) 凌.空(líng)C.翘.首(qiáo)轻盈.(yíng)悄.然(qiǎo)桅.杆(wéi)D.弹精竭虑镌.刻(juān)遗嘱.(zhǔ)默契.(qiè)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客人身份尊贵,上级领导十分重视,她小心翼翼....地接待他,幸好没出什么问题。
B.经过老师深恶痛疾....的一番教导,他下定决心改正错误,争取用好成绩回报父母。
C.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连续多日的暴雨让山洪暴发,良田被淹,灾情扣人心弦....,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时候到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及表达效果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干态万状,惟妙惟肖。
”(句子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各种形态,生动形象。
)B.“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句子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杨树的美好品质。
)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萌.发(méng)轩榭(xuān)丘陵.(líng)B.两栖.(qī)褶.皱(zhě)潮汐.(xī)C.陨.石(sǔn)耗.资(hào)扼.制(è)D.藩.篱(fān)厄.运(è)顷.刻(qǐng)2.下列词语抄写全部准确的一项是()A.张皇失措荡然无存大庭广众B.微不作道鸡零狗碎巧妙绝伦C.因地治宜长途跋涉雅俗共赏D.充耳不闻无动于衰销声匿迹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
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
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4.下列各句用了两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B.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C、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
D.没有歌声便没有生活,犹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练习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迸.溅(bènɡ)纤.腰(xiān)磕绊.(bàn)炽.热(chì)B.哽咽.(yè)殷.红(yīn)擂.鼓(léi)猝.然(chù)C.隽.永(juàn)应和.(hè)诘责..(jí)按捺.不住(nà)D.篡改..(cuàn)模.样(mó)粗犷.(kuǎnɡ)锲.而不舍(q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A.这个厂子是靠大家当年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
B.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因为有他殚精竭虑....地研究,我国在防疫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终于引起国际上广泛的注意。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兴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门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C.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5、下列对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那火花最初绽开像蒜瓣,在极短的时间里便膨胀成一头大蒜那么大。
(比喻)B.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拟人)C.飞溅的水花是你露出的雪白的牙齿。
(夸张)D.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初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古诗文(30分)
1默写填空(8分)
(1)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自己做梦都想着为国杀敌的诗句是
,。
(2)《答谢中书书》中写山高水清的句子是
(3)《归园田居》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的句子是
(5)《渡荆门送别》中表达作者对家乡留恋的句子是
(6)《游山西村》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7)自古逢秋悲寂寥
(8)好峰随处改,
2 选择(6分)
(1)下列作品、出处、作家、朝代搭配不正确的是()
A《归园田居》——《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
B《渡荆门送别》——《李太白全集》——李白——唐朝
C《游山西村》——《剑南诗稿》——陆游——北宋
D《记承天寺夜游》——《东坡志林》——苏轼——北宋
(2)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萧关逢侯骑,督护在燕然
D便要还家
(3)对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带月荷.锄归扛着
B念.无与为乐者考虑C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坠落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
3阅读(16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1、本文的作者是,他是(朝代)著名的地理学家。
(2分)
2、按课文在空格处填空。
(2分)
3、解释下列加粗加点的字词:(4分)
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
不以疾.也沿溯.阻绝
4、翻译“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分)
5、“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意境相同。
(2分)
6、“清荣峻茂”一句所写的对象依次是:、、、。
你能用你的笔生动地描写“清荣峻茂”的景象吗?(限50字以内)(4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苏州园林》选段(14分)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将就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心口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画墙和廊子。
由墙壁隔着,又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的范围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 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2分)
2 第二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
“不隔”指的是,“界”
“未界”(4分)
3 第一段中的哪一句话与第二段内容相呼应?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1分)
4 第三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什么特征?
5 文中的加点的“补”字有什么作用?(2分)
6 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设计者们用了哪些方法?(2分)
(二)《大自然的语言》选段(14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加点的词意(2分)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2 第一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2分)。
3 第一段描写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4 第二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5“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禾”指的是什么?(2分)
6课文中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想一想,本段中有没有“大自然的语言”?试举一例。
(2 分)
7选文语言有什么特色?试举一例说明。
(2分)
(三)人是一本书(12分)
人是一本书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
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的人是一本抒情诗,()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
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给出美丽的插图。
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
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
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1写法体味——贯串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2分)
2 要点概括——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是:(2分)
3 词句理解——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其先后顺序应是:(2分) A思维缜密B洒脱飘逸C多愁善感D乐观风趣(答案直接写序号)
4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写在下面(2分)
5内容探究——本文最后一段话给我们的暗示是:(2分)
6情感体验——以“人生”为话题,写一个短小精美有内涵的句子:(2分)
二、作文(30分)
请从你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或学习用具中,挑出一个有趣的来,用平实的语言说明它的功能或操作方法,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有趣,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
1 略2(1)C (2)C (3)D 3 (1)(2)(3)(4)略(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6)水、树、山、草;描写只要能够写出文中所写的景物就可以。
二、现代文阅读
(一)1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一幅完美的图画”
2有墙壁隔着墙上有镂空的图案有廊子界着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3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4举例子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案美
5说明了匠师们的细心、匠心,善于重视图画美,使单调化为多彩。
(二)1 消失环绕一周
2时间顺序
3说明物候现象的丰富多彩
4举例,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5稻秧
6、7;略
(三)1人是一本书
2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3洒脱飘逸多愁善感乐观风趣思维缜密
4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或: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2分,选写以上两句之一者给2分,选写其他句子给1分或不给分)
5我们每个人都要写好自己这本书,争取做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与之相近的表达也可)
6(答案不惟一,要符合题目要求)(2分,写得很优秀的给2分,写得平平的结1分,完全不合题意的不给分)以上共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