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局小型养路机械应用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0
铁路工务小型养路机械维修使用管理模式分析铁路工务小型养路机械是指在铁路工务养护中使用的各类小型机械设备,包括道岔机电设备、轨道修复设备、防洪设备、排水设备、人员伤亡预防设备等。
在铁路工务养护中,小型养路机械的维修使用管理非常重要,能够提高养护效率,保证线路的安全和运营。
本文将分析铁路工务小型养路机械维修使用管理的模式。
一、自修模式自修模式是指铁路工务部门自行负责小型养路机械的维修和使用管理。
这种模式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得到更及时的维修和管理。
但是,因为工务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限制,可能会导致维修质量不稳定,影响线路的运营。
此外,自修模式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机械维修车间和人员培训体系,增加了管理成本。
二、外包模式外包模式是指将小型养路机械的维修和使用管理工作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
这种模式能够借助专业机构的技术和经验,提高维修和管理水平。
同时,外包模式还可以降低工务部门的管理成本。
但是,外包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机械维修工作的监督和质量控制可能存在困难,而且外包维修费用较高。
三、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工务部门与专业机械维修企业合作,共同负责小型养路机械的维修和使用管理。
这种模式可以发挥双方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和知识,同时又能够保留工务部门在机械维修方面的一定专业能力。
合作模式还可以通过长期合作建立稳定的维修体系和人员培训机制,提高维修和管理的效果。
但是,合作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和管理机构,增加了管理成本。
四、管理外包模式管理外包模式是指将小型养路机械维修和使用管理工作委托给专业的维修管理公司。
这种模式能够专注于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避免工务部门的管理不足问题。
维修管理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和管理方案,同时还能够监督和评估维修质量。
但是,管理外包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公司的选择和考核、费用控制等问题需要注意。
综上所述,铁路工务小型养路机械维修使用管理模式可以选择自修模式、外包模式、合作模式和管理外包模式等。
我国小型铁路线路机械的现状及发展对策黄长礼应立军(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湖南长沙市,410075,***************.cn)摘要:线路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营安全,养路机械就是用来保障线路处于完好状态的作业设备,虽然大型养路机械近些年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小型养路机械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与我国铁路发展的形势和养路作业机械化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本文针对我国小型养路机械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小型养路机械的对策。
关键词:小型养路机械,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TH122文献标识码:AStatus quo and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of our Light Maintenance MachinesHUANG Chang-li(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s,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5)ABSTRACT: The maintenance machines are used to make railway good in order to assure the safety of trains. Although heavy-duty maintenance machines develop better in these years, the light maintenance machines are not paid attention to. That is not sui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railway and maintenance mechaniz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our light maintenance machines.KEYWORDS: light maintenance machines,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0前言目前,我国已有近200台大型养路机械在繁忙干线上的大修、维修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保证了各主要干线的高速、重载、安全运营,这些大型养路机械主要是捣固车、大型清筛机、动力稳定车、配碴整形车四种。
TJ/GW036-2005 铁路小型养路机械安全运用补充技术要求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铁路小型养路机械的安全运用进行补充技术要求的说明和规定。
铁路小型养路机械广泛应用于铁路养路工程中,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效率,对小型养路机械的安全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2. 安全运用要求2.1 设备维护和检修2.1.1 小型养路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1.2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维修工具和设备。
2.2 操作人员要求2.2.1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参加过相关安全培训。
2.2.2操作人员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变或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
2.3 设备安全防护2.3.1 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防护罩、安全带、紧急停机装置等。
使用单位应确保这些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有效。
2.3.2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随时留意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4 作业环境要求2.4.1 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地面平整、无明显杂物、无明火等。
2.4.2 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如大风、暴雨等),应暂停使用设备,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运行稳定。
3. 安全管理措施3.1 安全管理机构3.1.1使用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岗位,负责管理和监督小型养路机械的安全运用。
3.1.2 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岗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且这些人员要受到相关职业培训。
3.2 安全检查和评估3.2.1 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排查和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3.2.2 安全检查和评估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
3.3 安全教育和培训3.3.1 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铁路局小型养路机械应用管理办法总则第1条小型养路机械(以下简称“小机”)是指用于线、桥、路作业(施工)的小型机械,是实现我局工务作业机械化的关键设备。
为了适应部、局“集中修、机械修、专业修、天窗修”的要求,加强我局小机运用、检修、保养等管理工作,保证小机的运用安全,充分发挥小机的功效,根据铁道部《××局(集团公司)设备管理综合规则》、《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路局设备综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仅适用于局管内用于工务生产的各类小机的应用管理工作。
第3条小机应用管理贯彻“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坚持“技术管理与效益管理相结合;维护、保养与针对性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适时更新相结合;提高装备科技含量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相结合”的原则。
第4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并将小机应用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主管领导任期内的考核。
第二章管理第5条实行铁路局、站段二级管理。
各段必须明确设备管理职能部门,配齐、配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与设备。
第6条局工务处为全局工务系统小机的主管部门,其管理职责为:1.贯彻执行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养路机械及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的技术政策、标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结合局情制定管理办法。
2.每年汇总上年度全局机械动力设备数据库,掌握全局主要小机的数量、技术状况、使用动态、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小机运用组织模式,按时向铁道部、局设备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
3.根据路局发展、运输安全生产及现场实际需要,制定全局小机的发展规划;审查、汇总、提报工务系统更新改造和大修建议计划并组织有关项目实施(采购时提出技术要求,组织工务有关人员配合局物资采购部门对属于局采购的设备进行选型、招议标),收集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反馈相关部门。
4.检查、指导各段小机运用组织形式、作业程序、设备安全操作、作业质量。
铁路工务小型养路机械维修使用管理模式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列车运行速度提升和铁路建设速度加快,铁路线路养护任务日渐严峻。
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有效提高了线路维护效率和维护质量,小型养路机械也在线路养护中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铁路线路工务小型养路机械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小型养路机械维修使用管理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养路机械;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问题;建议引言: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铁路工务小型养路机械,先后经历了引进国外产品、仿制国外产品、借鉴开发、自主研发等阶段。
目前,我国铁路在用养路机械按照功能用途分类,主要产品种类有40余种,基本能够满足线路养护维修作业。
近年来,大型养路机械快速发展、全面应用,小型养路机械发展相对缓慢。
小型养路机械具有便携、灵活、响应快、占用资源少、作业面广等特点,在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列车运行速度提高,铁路线路的养护工作也越发繁重,小型养路机械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
为此,有必要针对我国铁路小型养路机械现状,研究探讨小型养路机械发展方向和途径。
1铁路工务小型养路机械维修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重使用、轻管理、轻保养小型养路机械在日常使用中存在“重使用、轻管理、轻保养”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1)一线车间、工区为满足线路维修需要,提高天窗利用率,存在长时间、高强度、连续使用养路机械,从而造成设备损坏的现象;(2)由于养路机械较为笨重,为方便省力,存在搬运机械上下线路时,随意拖拽、滚落,造成机械损坏的现象;(3)存在不按配比要求,随意勾兑二冲程混合汽机油,造成二冲程内燃机“拉缸”而报废的现象;(4)存在不按操作规程要求,没有定期补充润滑油脂,导致缸体磨损甚至损坏的现象;(5)存在不能按要求定期进行紧固螺栓、清理化油器、更换易损件等保养操作,导致机械老化速度加快、故障频发甚至损坏的现象;(6)存在施工完毕后无人管理,机械随意摆放、工机具混放甚至露天放置导致机械老化锈蚀严重的现象。
提示:请尊重版权,不得用于任何商业或赢利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2007 北京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铁运〔2006〕227号部令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北京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铁运〔2006〕227号*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54,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北京兴顺印刷厂印开本:787 mm×1 092 mm 1/32 印张:3 .625 字数:76 千字1998年4月第1版 2007年1月第2版2007年1月第5次印刷印数: 1~8000册统一书号:15113·2225 定价:11 .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铁道版的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者,请与本社发行部调换。
联系电话:路(021)73169,市(010)635459693铁道部文件铁运〔2006〕227号关于印发《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的通知各铁路局:近年来,随着铁路提速和大型养路机械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营条件和线路作业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型养路机械作业项目和功能不断完善。
为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大型养路机械在铁路线路修理、施工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型养路机械运用、管理水平,铁道部组织修订了《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现予印发(单行本另发),自2007年1月1日起实行,届时铁道部原发《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铁工务〔1998〕19号)同时废止。
4(本页无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盖章)二○○六年十二月二十日主题词:工务大型养路机械管理规则通知抄送:中建总公司,中铁工程、建筑公司,中国南、北车集团,各有关高校、工厂、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武汉、成都机车车辆验收办事处,襄樊、昆明工务机械车验收室,部内政法、计划、财务、科技、劳卫、建设、安监司。
铁道部办公厅2006年12月21日印发5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设备管理 (2)第一节管理机构及职责 (2)第二节基础管理 (4)第三节使用管理 (4)第四节检修保养 (5)第三章运行 (8)第一节运行方式 (8)第二节运行规定 (8)第四章施工作业 (10)第一节维修施工作业 (10)第二节大修施工作业 (15)第三节施工作业中发生故障的处理 (19)第五章安全 (20)第一节基本要求 (20)第二节施工运行安全 (20)第三节调车作业安全 (21)第四节长途挂运安全 (22)第五节施工作业安全 (23)第六节机械操作安全 (25)第七节保养与检修安全 (25)第八节施工驻地安全 (27)第六章油料及配件管理 (28)第一节油料管理 (28)第二节配件管理 (29)第七章附则 (31)附件1 大型线路机械操作证 (32)附件2 大型养路机械运转记录 (34)附件3 大型养路机械日常检查保养记录 (45)附件4 大型养路机械检查保养规程 (47)附件5 大型养路机械检查鉴定表 (65)附件6 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清算办法 (69)附件7 大型养路机械故障及处理情况记录 (73)附表1 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综合月(年)报 (75)附表2 大型养路机械运用统计季(年)报 (76)附表3 大型养路机械定期检查保养实施情况表 (78)附表4 大型养路机械故障及处理情况月报 (79)附表5 大型养路机械备件消耗月报 (80)6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大型养路机械是用于线路修理作业的重要施工设备。
第1 条××铁路局小型养路机械应用管理办法总则小型养路机械(以下简称“小机”)是指用于线、桥、路作业(施工)的小型机械,是实现我局工务作业机械化的关键设备。
为了适应部、局“集中修、机械修、专业修、天窗修”的要求,加强我局小机运用、检修、保养等管理工作,保证小机的运用安全,充分发挥小机的功效,根据铁道部《××局(集团公司)设备管理综合规则》、《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路局设备综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2 条本办法仅适用于局管内用于工务生产的各类小机的应用管理工作。
第3 条小机应用管理贯彻“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坚持“技术管理与效益管理相结合;维护、保养与针对性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适时更新相结合;提高装备科技含量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相结合”的原则。
第4 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并将小机应用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主管领导任期内的考核。
第二章管理第5 条实行铁路局、站段二级管理。
各段必须明确设备管理职能部门,配齐、配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与设备。
第6 条局工务处为全局工务系统小机的主管部门,其管理职责为:1.贯彻执行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养路机械及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的技术政策、标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结合局情制定管理办法。
2.每年汇总上年度全局机械动力设备数据库,掌握全局主要小机的数量、技术状况、使用动态、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小机运用组织模式,按时向铁道部、局设备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
3.根据路局发展、运输安全生产及现场实际需要,制定全局小机的发展规划;审查、汇总、提报工务系统更新改造和大修建议计划并组织有关项目实施(采购时提出技术要求,组织工务有关人员配合局物资采购部门对属于局采购的设备进行选型、招议标),收集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反馈相关部门。
4.检查、指导各段小机运用组织形式、作业程序、设备安全操作、作业质量。
××铁路局小型养路机械应用管理办法总则第1条小型养路机械(以下简称“小机”)是指用于线、桥、路作业(施工)的小型机械,是实现我局工务作业机械化的关键设备。
为了适应部、局“集中修、机械修、专业修、天窗修”的要求,加强我局小机运用、检修、保养等管理工作,保证小机的运用安全,充分发挥小机的功效,根据铁道部《××局(集团公司)设备管理综合规则》、《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路局设备综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仅适用于局管内用于工务生产的各类小机的应用管理工作。
第3条小机应用管理贯彻“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坚持“技术管理与效益管理相结合;维护、保养与针对性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适时更新相结合;提高装备科技含量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相结合”的原则。
第4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并将小机应用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主管领导任期内的考核。
第二章管理第5条实行铁路局、站段二级管理。
各段必须明确设备管理职能部门,配齐、配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与设备。
第6条局工务处为全局工务系统小机的主管部门,其管理职责为:1.贯彻执行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养路机械及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的技术政策、标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结合局情制定管理办法。
2.每年汇总上年度全局机械动力设备数据库,掌握全局主要小机的数量、技术状况、使用动态、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小机运用组织模式,按时向铁道部、局设备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
3.根据路局发展、运输安全生产及现场实际需要,制定全局小机的发展规划;审查、汇总、提报工务系统更新改造和大修建议计划并组织有关项目实施(采购时提出技术要求,组织工务有关人员配合局物资采购部门对属于局采购的设备进行选型、招议标),收集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反馈相关部门。
4.检查、指导各段小机运用组织形式、作业程序、设备安全操作、作业质量。
根据小机作业特点、优势,按照“检养修”分开原则,积极推进先进的机械化组织形式。
5.掌握小机应用的安全状态和薄弱环节,分析使用中的安全倾向性问题,提出对策和整改措施,督促整改落实。
6.组织本系统小机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开展维修、操作人员岗位技术比武,不断提高小机“用管修”人员业务素质。
7.组织推广小机设备管理先进经验和运用“四新”设备。
8.检查、指导全局小机的修理工作,探索和推行切实可行的修理体制。
9.审批局管小机设备的报废,配合局国有资产调剂管理中心办理闲置设备的调剂处置工作。
10.参加部、局组织的新型小机的技术鉴定、评定和安审工作。
第7条工务段、工务机械段是各类小机直接应用管理单位,其管理职责为:1.执行部、局有关小机的技术政策、标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办法、发展规划,结合段情制定小机应用发展规划、管理考核办法,完善奖惩激励措施,并组织具体实施。
2.掌握本段主要小机的数量、技术状况、使用动态,建立健全相关台账,统计和分析小机运用技术指标,每年年底汇总本年度机械动力设备数据库,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呈报有关资料、报表。
3.按要求编制、上报本单位小机更新改造和大修建议计划。
4.根据路局下达的更新改造计划,组织对站段自办设备按合法程序实施采购。
对所有更改项目设备按照采购合同书和验收标准逐台验收,签署验收意见;建立健全设备收存、发放台帐和技术挡案,及时组资,做到帐、卡、物相符;对新型设备或改进设备,配合供货方对有关人员进行管理、操作、维修培训,确保正常使用。
5.根据小机技术状态、配备情况和生产任务,在段生产成本中,合理安排小机设备维修、配件费用;按月制定小机检修计划,根据车间、班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小机巡检制度;全面开展小机的日常保养工作。
6.明确小机归口管理部门及管理职责,明确段各级生产管理部门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和岗位职责。
工务车间应设有专(兼职)设备管理人员,现场班组负责人为本班组小机管理第一责任人。
量化各级管理人员对小机日常检查和跟班检查次数,定期召开小机管理工作会议。
7.段各级部门加强小机日常管理、指导、督促工作,小机的“用管修”情况、作业质量应纳入定期验收检查、考核。
8.小机管理、使用、维修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工作应纳入本单位全员教育培训计划。
定期组织小机操作、维修人员技术比武。
9.积极组织运用小机新设备,提出性能改进合理建议,及时掌握新设备运用情况并上报。
10.掌握小机的运用安全状态和薄弱环节,分析使用中的安全倾向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整改。
参加由小机作业引起的事故分析和处理工作。
11.按上级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小机报废技术鉴定,办理报废、闲置、封存及启封的有关手续,配合路局进行设备调拨。
12.小机设备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表格填写和计算,参照《成都铁路局设备综合管理暂行办法》(成铁计统〔2007〕590号)中附表和附件的内容。
第三章配置与运用第8条随着线桥设备不断升级,养护标准不断提高,养路机械化力度加大,我局小机数量急剧增加,各段必须加强职工技术业务培训,积极推广普及小机运用、保养、维修知识。
各单位要加快培养既掌握线路维修专业知识,又熟悉小机运用知识的新一代养路工,满足新的线路维修体制要求,适应铁路发展需要。
第9条工务段、工务机械段及工务车间、班组小机按照《工务主要养路机械配置标准(试行)》(成铁工〔2011〕560号)相关规定结合生产实际配备。
第10条凡上道使用涉及行车安全的小机,必须经过铁路产品认证,具备准入资格。
小机及相关防护设备要专管专用,并加强日常检修和定期检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未设置安全装置、未经产品认证或状态不良的设备,严禁上道使用。
第11条小机设备运用实行定人定机管理,各类小机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由段批准。
第12条在线路上使用小机作业时,应由工长及以上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督促小机操作人员做好小机上道前及使用中、使用后的检查,确保状态良好。
利用小机进行各类施工作业时必须执行《安规》第 2.4.13~2.4.20条规定。
小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下道进行检修,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下道时,应按照“宁停勿撞”的原则,及时拦停列车,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尽快撤出,放行列车。
第13条按规定必须在“天窗点”或“封锁点”使用的小机,不得利用列车间隔时间上道使用。
凡路局规定可以利用列车间隔时间上道的小机,必须有专人随机,并配齐相关防护。
第14条对于探伤仪、轨检仪等需利用列车间隔时间上道作业的小机,上道作业时,施工负责人予先确认按规定设置好防护,防护设备应采用自动报警器或无线通信等装置。
第15条小机作业结束,下道后必须按规定摆放,不得侵入限界,使用下道架的应放置稳固并采取防溜措施,加锁固定,下道架不得向线路方向倾斜。
第16条小机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或使设备质量和技术性能降低,影响正常使用的均为设备事故或故障。
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故障未排除严禁继续上道使用;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使用,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按照事故处理权限及时上报并积极组织抢修。
对设备事故应按“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原则,并按照事故性质进行处理。
加强设备事故和故障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对经常、反复发生的故障部位和部件,应认真分析原因和规律,制定相应措施。
第四章检修第17条小机的检修工作包括保养和修理。
保养分为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修理分为小修、项修和大修,小修、项修、大修的验收要严格按标准执行。
日常保养由现场班组负责,定期保养、修理由专职修理人员负责。
保养应填写保养记录,修理应填写修理记录并经修理人员和使用部门签认。
第18条日常保养应指定专人负责,在每日作业完毕后进行,主要以清洁、紧固、调整、润滑为主要内容;定期保养由小机包修人完成,以全面检查、调整、紧固、润滑并排除不良状态为主要内容;小修由专职修理人员对小机进行全面检查、紧固,更换磨损零、部件;项修由专职修理人员针对小机出现的故障进行修理或更换;大修是由专职修理人员对小机进行全面解体检查,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超限的零部件,全面恢复设备性能。
第19条小机的检修应严格遵守修理规范,认真执行检修技术标准,努力缩短停修时间,降低修理成本。
1.各段应制定小机定期保养、巡修制度。
定期保养、巡修周期要确保每季度至少对管内小机全覆盖一遍。
应急、防洪抢险设备应安排专人负责保管,并定期试机,确保设备常态良好。
2.设备检修应实行包修负责制,设备检修人员应做到:1)熟练掌握设备修理技术,做到“两不”(不漏检漏修、不违章作业)、“三懂”(懂设备构造性能、懂修理工艺、懂技术标准)、“四会”(会检测、会修理、会分解组装、会调试)。
2)对包修设备要做到定期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填写“设备巡回检查记录薄”。
3)按照设备检修范围和磨损零件的换修标准对设备精检细修,保证修理质量。
4)及时填写设备检修单,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
3.要根据《设备备件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备件储备范围和定额,有计划的采购和生产,做好供应和管理工作。
第五章大修第20条各段应按照《成都铁路局设备综合管理暂行办法》(成铁计统〔2007〕590号)第四十九条规定:“设备修理计划是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组成部分,要统一安排,严格执行……各单位应按照财务部门的要求,提报下年度设备大修申请计划,填写‘设备大修理建议计划’,报业务处和财务处审批。
”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劈安排小机维修费用,对于使用较为广泛、频率高、价值较高的生产主要小机,积极提报大修建议计划,由路局或段统一安排大修资金。
部分主要小机大修项目、周期参照附件1:工务部分主要小型养路机械大修项目、周期参照表。
第21条路局下达的小机大修计划,各单位应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报工务处备案,并尽快组织实施。
第22条各级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小机大修的模式,不断完善小机大修技术标准、大修工艺和验收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可指定具备大修能力的单位或生产厂家进行小机大修,委外大修必须签订大修合同,明确大修项目、质量检查和验收等事项。
第五章报废与改造更新第23条对修复费用较高或修后技术状态仍不能满足设备最低性能要求的小机,应参照铁道部工务局文件《关于发布“轻型轨道车”等十一种(类)养路机械完好标准和报废条件的通知》(工机〔1998〕22号)、《关于发布“小型液压捣固机械”等六种(类)养路机械完好标准和报废条件的通知》(工机〔1996〕20号)等技术条件,按相关规定上报局财务处、计统处、国资办,按照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第24条为改善和提高设备精度、性能和效率,需要进行加装改造时,必须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按管理权限审批后实施。
设备加装改造应尽可能结合大修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