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铭暄《刑法学》第9版教材配套题库

高铭暄《刑法学》第9版教材配套题库

高铭暄《刑法学》第9版教材配套题库
高铭暄《刑法学》第9版教材配套题库

高铭暄《刑法学》第9版教材配套题库

高铭暄《刑法学》(第9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四、案例分析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绪言

第一章刑法概说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五章犯罪客体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第七章犯罪主体

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

第九章正当行为

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十一章共同犯罪

第十二章罪数形态

第十三章刑事责任

第十四章刑罚概说

第十五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第十六章刑罚的裁量

第十七章刑罚裁量制度

第十八章刑罚执行制度

第十九章刑罚的消灭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

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十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

第二十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十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二十八章贪污贿赂罪

第二十九章渎职罪

第三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罪刑法定原则[浙江财大2019年研;广东财大2016年研;武大2013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概括来说,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犯罪客体[山东大学2018年研;广东财大2018年研;武大20 14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西北政法2006年研]

答: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行为之所以构成犯罪,首先就在于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侵犯的社会关系越重要,其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类或三个层次: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类客体是三个不同

的层次,它们之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类客体是在直接客体基础上的分类和概括,而一般客体又是对一切犯罪客体的抽象和概括。

3不作为[浙江财大2019年研;四川师大2018年研;西北政法2 005年研;上海交大2005年研]

答: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成立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的前提条件。②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重要条件。③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关键条件。

4刑事责任能力[浙江财大2019年研;宁波大学2017年研;广东财大2016年研;暨南大学2015年研;北师2012年研;武大2 009年研]

答: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包括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5意外事件[烟台大学2019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①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③损害结果由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不能预见”是指当时行为人对其行为发生损害结果不但没有预见,而且根据其实际能力和当时的具体条件,行为时也根本无法预见。从认识因素上来讲,行为人没有认识到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来讲,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排斥、反对态度。

6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山东大学2019年研;武大2005年研]

答: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不正确的认识。刑法学上的认识错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二是行为人在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法律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刑事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事实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在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理解。

7防卫过当[暨南大学2019年研;山东大学2018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人大2010年研]

答: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防卫过当是防卫行为的正当性和损害结

果的非正当性的对立统一。防卫行为的正当性是指实施防卫行为时确有不法侵害存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的目的是保护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防卫行为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损害结果的非正当性是指防卫行为的强度和力度明显超过了不法侵害的强度和力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防卫过当没有独立的罪状,也没有独立的法定刑,法律规定按照行为人触犯的有关条文和罪名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紧急避险[广东财大2018年研;山东大学2017年研;浙江工商2017年研;中财2014年研]

答: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一样,也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正当行为之一。紧急避险的本质在于,当两个合法权益相冲突,又只能保全其中之一的紧急状态下,法律允许为了保全较大的权益而损害较小的权益。虽然造成了较小的权益的损害,但从整体上说,它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不仅不应承担刑事责任,而且应当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鼓励和支持。

9犯罪中止[武大2020年研;安徽师大2018年研;青岛大学20 17年研;暨南大学2016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南开大学2 011年研]

答: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

态。犯罪中止形态有两种类型:①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②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0共同犯罪[中国政法2020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要件:①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②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事后通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③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

11任意的共同犯罪[复旦大学2020年研;上交2006年研]

答:任意的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个人单独可能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而形成的共同犯罪。根据刑法分则规定,这种犯罪不以多数行为人实行犯罪为必要,可以一个人实施,也可以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任意的共同犯罪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刑法理论上研究的共同犯罪,主要是这种共同犯罪。对这种共同犯罪,应当根据刑法总则规定共同犯罪的条款和刑法分则规定的有关犯罪的条文定罪量刑。

12犯罪集团[浙江工商2019年研;烟台大学2019年研;中山大学2018年研;山东大学2015年研;人大2014年研;武大200 7年研]

答:犯罪集团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罪形式,是指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犯罪集团具有下列特征:①主体必须是由3人以上组成的;②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固定性;

③具有共同实施某种犯罪的目的性,即是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

④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3法条竞合[暨南大学2019年研]

答:法条竞合,又称法规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在犯罪构成上具有包容关系的刑法规范,只适用其中一个刑法规范的情况。实施一个犯罪行为,是指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数个刑法规范可能表现为不同法律中规定的刑法规范,或者表现为同一法律中不同条款规定的刑法规范。14想象竞合犯[安徽师大2018年研;青岛大学2015年研;武大2014年研;东财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想象竞合犯,又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想象竞合犯的要件有:①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一个行为,指在社会生活的意义上被评价为一个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行为不只是狭义的行为,也指包括结果在内的广义的行为。②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就是一个行为在形式上或外观上同时符合刑法规定的数个犯罪构成。

15结果加重犯[武大2020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宁波大学2016年研;人大2008年研]

答: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的一个犯罪行为在已经满足一个基本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因而法律规定加重其刑罚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的要件为:①实施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②产生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重结果。③刑法规定了比基本犯罪较重的刑罚。

16结合犯[浙江工商2018年研;武大2006年研]

答:结合犯,是指数个各自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结合而成为另一个独立的新罪的犯罪形态。其要件为:①结合犯所结合的数罪,原为刑法规定为数个独立的犯罪。②结合犯是将数个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为另一个独立的新罪。③数个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一个独立的新罪,是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