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让人物动起来——动作描写指导
- 格式:pptx
- 大小:16.16 MB
- 文档页数:25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5篇范例]第一篇: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描写人物动作”导语:小朋友,我们夸奖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有时会说:“看,他把人物都写活了。
”这里的“写活了”,可是一种真功夫。
文章中的人物正是在动作和语言描写中鲜活生动起来的,而其中的动作描写是写人记事文章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成功的动作描写能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写。
这次,我们就来练练把人物写活的功夫——描写人物动作。
一、积少成多捎掏数攥凑塞点擦扎推拔念叨娴熟转交推辞推搡小心翼翼蹦蹦跳跳昂首阔步目不转睛东张西望手舞足蹈张牙舞爪眼疾手快声泪俱下抓耳挠腮挤眉弄眼嬉皮笑脸胖胖无可奈何地把手比作手枪,对着鸽子,“叭叭”地打了两枪,然后蹦蹦跳跳地走了。
只见女护士用酒精棉球擦擦张毅的胳膊,然后迅速地把细长的针头扎进他的肌肉,接着缓缓地把药水推进去,最后有敏捷地把针头拔出,动作十分的娴熟。
她总是笑眯眯的,一会儿清晰地报站名,一会儿眼疾手快地点钞票、售票,一会儿离开座位、从车头走到车尾、耐心地回答外地乘客的问题。
二、帮你读中学写我们读过的文章中有许多动作描写的成功范例。
请欣赏一下吧!1.《槐乡的孩子》一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采摘槐米的情景,表现了槐乡孩子的纯朴勤俭的品质。
文章重点段有这样一处描写: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这这些精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槐乡孩子采摘槐米时敏捷地动作和勤劳快乐的身影。
同学们,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是不是感觉像看电影一样?要相信: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的动作细节。
2.《绝招》这篇文章写的是小伙伴们在一起比赛绝招,说明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出有用的绝招这个道理。
文章有这样的描写:三胖腆着大肚皮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得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憋了气,惟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动作描写的定义及作用。
2.动作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运用动作描写使作文更具生动性。
三、教学难点1.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进行动作描写。
2.动作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动作描写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动作描写的美。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中的动作描写有哪些特点?它为什么能让我们感受到作文的生动性?二、动作描写的定义及作用1.讲解动作描写的定义:对人物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细腻的描绘。
2.讲解动作描写的作用: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三、动作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1.方法一:细化动作,抓住细节示例:他拿起杯子,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慢慢倾斜,将水倒入杯中。
2.方法二:运用动词的多样性示例:他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3.方法三:结合情感表达示例:他愤怒地挥舞着拳头,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
四、实例分析2.让学生尝试修改一篇作文,加入动作描写,使其更具生动性。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的作文,互相交流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动作描写练习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某个同学,用动作描写的方式描述他的行为。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动作描写作文。
2.下节课分享作文,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一、作文分享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交流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动作描写。
三、课后拓展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动作描写素材,进行整理和创作。
2.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学习借鉴他人的动作描写技巧。
•••••••••••••••••人物动作描写 (中考作文指导)人物动作描写 (中考作文指导)行动描写,就是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动作。
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说:“描写人物时,您千方百计去发现能代表他的内心状态的动作”,“有时,只要一个这样的动作,就足以描绘出那人物的特点了。
”要把人物写活,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必须选择人物有代表性的具体行动来描写。
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
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二、方法及内容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动作描写训练1、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
这些描写可以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答阅读题为我所用)例(1) 她锁好防盗门,转身走下楼去,走出不远,忽然又停住,愣了一下神,转回身又向楼上走去。
走到自家门边,用手抓住那圆形的门把手,左拧一下,右拧一下,当确认锁牢靠时才转身走下楼去。
而转身的一刹那,又回头盯了一眼门把手。
《锁防盗门》问:这段文字从什么方面描写人物的,你认为写得怎样?例(2)看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呆”、“靠着”写出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悲愤、痛苦之中,不能自已,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但这些动作却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祖国必胜的信念,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2.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例(3)放学回家》a.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篇一:学生写好人物动作描写速成法如何写好人物动作描写之速成法——动作分解金中乐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写“人”类作文抑或是写“事”类作文,而写“人”“事”都离不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
这这么多描写方法之中,动作描写却是重中之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
一、动作分解什么叫动作分解?其实在作文中并没有“动作分解”这一说法。
动作分解是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生涯中,不断研究,不断挖掘的一种写好动作描写作文速成法之一。
所谓动作分解,就是我们对肉眼直接看到的人物动作进行有机的分解,同时结合联想,对人物动作进行润色,最后将分解后的若干个动作行为进行重新组装的作文方法。
二、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显性动词,即我们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如喝,吃,笑,哭等;隐性动词,即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需要结合思考联想得到的动词,如想,思索等。
三、如何进行分解:找出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以图片为例:观察图片,我们不难找出几个动词,如拿起,倒下,张嘴,喝水,这几个动词都是我们肉眼直接能看到的,称之为“显性动词”。
下面我们将这些动词用箭头连起来:拿起→倒下→张嘴→喝水大家都清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光靠以上几个显性动词显然很难顺利喝到水,因为你不伸出手去捡瓶子,如何拿起瓶子,自然就没有了“拿起”这个动词。
所以接下来我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在拿起瓶子之前又有哪些动词呢?有生活常识的同学不难发现,其实在“拿起”瓶子这个动作之前其实还有一连串的动词,如伸出手的“伸”,张开手的“张”,握起瓶子的“握”;在“倒下”瓶子的时候,我们还要“伸”手指“拧”瓶盖子;在“喝”水的时候,我们还要“张”开嘴巴,“仰”起头,“咽”下去;这些我们通过思索的动词便是“隐性动词”。
下面我们把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用箭头连起来:伸→张→握→伸→拧→倒→张→仰→咽→喝利用肉眼和联想找出的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这一过程便是动作分解过程。
写作文的技巧:让人物动起来写作文的技巧:让人物动起来作者/江苏曹延标在学习《景阳冈》一课“武松打虎”一段时,白老师说:“作者在写武松打虎时,主要抓住武‘按’、一天,’”“你们别忘了,李雷跟你们不一样,继母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也许李雷感动了,但是大家没有被感动,原因是什么呢?是这段话写得很不具体,我们站在李雷的角度想一想,如何把这段话写完整、写生动。
”夏天举手说:“那是一个夏天,外面黑咕降咚,还下着瓢泼大雨。
我的肚子突然疼起来,在炕上直打滚。
恰好,爸爸不在家,惊动了继母。
她二话没说,背上我,披起雨衣,便冲进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把我背到了乡卫生院。
”“夏天这一段写得很好,同学们说说好在哪儿?”兰娇娇说:“继母冒雨送‘我’上医院这段话,对继母的动作写得具体、准确,避免了笼统的动笔写写。
”吹,又把一滴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的嘴边,我喝下这酸中带甜的水,立刻感到一股暖流流入了我的心田。
……”“我都被这段话感动了。
”白老师说,“如果李雷的继母看了这段话,也会感动的。
王星写的这段话哪儿使你感动呢?”穆姗姗说:“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灵美。
如:她‘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经过了‘搅’、‘舀’、‘吹’等动作,‘送到我嘴边’,几个动词运用得恰当、准确,表现了继母对李雷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李雷最能不感动呢?”“穆姗姗听得很认真,并作了记录。
”白老师又望望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耿亮说:“通过这段动作描写,一位可亲可敬的慈母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表现人沙沙沙,黑板上很快出现了‘让人物动起来’6个红字。
”“同学们相互比较一下,谁说得好?为什么?”“陈建新说得好。
”郑勇华说:“陈建新用了好几个动词,‘来’、‘拣’、‘转身’、‘写’。
特别是‘拣’用的生动、准确。
因为粉笔盒里的白粉笔多,彩色粉笔少,所以要拣。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发出的声音写得也很好,写出了教室的安静,同时红字为了醒目,引。
作文训练:运用动作描写让作文动起来一、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
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顾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是通过自己的动作来说话,令顾客信服。
"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这就要求我们用准确的动作词来写人物的活动过程,把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
二、什么是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对动作描写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当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动作才是真实可靠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1、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A 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
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
"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B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