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的麻醉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4.51 KB
- 文档页数:1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家兔麻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家兔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物的选用、给药途径及注意事项。
3. 观察家兔在麻醉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家兔麻醉实验是通过使用麻醉药物,使家兔暂时失去意识和痛觉,便于进行手术操作或观察生理变化。
实验中常用的麻醉药物有吸入性麻醉剂、静脉麻醉剂和局部麻醉剂等。
本实验主要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家兔麻醉药物。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家兔一只,25%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手术器械等。
2. 实验器材:手术台,手术显微镜,心电图仪,血压计,呼吸机,体温计等。
四、实验步骤1. 麻醉前准备:将家兔放入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观察其基本情况,如活动能力、呼吸、心率等。
然后将家兔固定在手术台上,准备手术器械和麻醉药物。
2. 麻醉药物选择:本实验采用25%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溶液作为麻醉药物。
3. 给药途径:通过耳缘静脉注射给药。
首先用酒精棉球消毒家兔耳缘静脉,然后用注射器抽取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缓慢注射,剂量为1g/kg体重。
4. 麻醉观察:注射麻醉药物后,密切观察家兔的生理变化,如呼吸、心率、瞳孔、肌肉松弛等。
当家兔出现呼吸减慢、心率减慢、瞳孔缩小、肌肉松弛等麻醉现象时,说明麻醉成功。
5. 麻醉深度监测:使用心电图仪和血压计监测家兔的心率和血压,了解麻醉深度。
在麻醉过程中,根据家兔的生理变化调整麻醉药物剂量。
6. 麻醉维持: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家兔的生理变化,适当追加麻醉药物,维持麻醉状态。
7. 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停止给药,待家兔逐渐清醒。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家兔在注射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后,呼吸减慢、心率减慢、瞳孔缩小、肌肉松弛,表明麻醉药物已发挥作用。
2. 麻醉过程中,家兔的心率和血压有所下降,但随着麻醉深度的增加,心率、血压逐渐恢复。
3. 实验过程中,家兔的生理变化符合麻醉药物的作用规律。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家兔的麻醉,为临床麻醉提供了参考。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实验动物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麻醉兔子的方法,确保实验动物的安全。
2. 学习观察麻醉兔子的生理变化,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3. 提高动物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麻醉是利用药物使动物暂时失去意识、感觉和反射能力的一种方法。
实验中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肌肉注射麻醉等。
本实验采用肌肉注射麻醉,通过注射麻醉药物使兔子进入麻醉状态。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1只2. 实验器材:注射器、针头、解剖盘、剪刀、镊子、纱布、酒精棉球、生理盐水等3. 实验药物: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兔子放入实验室内,适应环境。
(2)将实验器材和药物准备好。
2. 麻醉(1)在兔子耳朵后部找到肌肉丰满的区域,用酒精棉球消毒。
(2)选用合适长度的针头,抽取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
(3)将针头垂直刺入兔子肌肉,缓慢注射药物。
(4)观察兔子反应,待兔子出现四肢无力、呼吸平稳、意识丧失等麻醉状态时,即可进行后续实验操作。
3. 观察麻醉兔子的生理变化(1)观察兔子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2)观察兔子心率、血压和脉搏。
(3)观察兔子瞳孔大小和反应。
(4)观察兔子肌肉松弛程度。
4. 实验结束(1)实验结束后,将兔子从实验器材中取出,放入笼内。
(2)观察兔子恢复情况,确保其安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麻醉效果兔子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后,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呼吸平稳,肌肉松弛,符合实验要求。
2. 生理变化(1)呼吸频率:实验前兔子呼吸频率约为40次/分钟,麻醉后呼吸频率降低至20次/分钟。
(2)心率:实验前兔子心率约为120次/分钟,麻醉后心率降低至80次/分钟。
(3)血压:实验前兔子血压约为120/80mmHg,麻醉后血压降低至80/60mmHg。
(4)瞳孔大小:实验前兔子瞳孔大小适中,麻醉后瞳孔缩小。
(5)肌肉松弛程度:实验前兔子肌肉紧张,麻醉后肌肉松弛。
六、实验结论1. 肌肉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以安全地使兔子进入麻醉状态。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实验动物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动物物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麻醉方法:
1. 全身麻醉: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如氯化乙酰胺或异氟醚等,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动物或需要长时间麻醉的实验。
2.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等,通过局部注射或浸润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动物或需要局部麻醉的实验。
3. 镇静剂: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或苯巴比妥等,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轻度麻醉或对镇静剂敏感的动物。
4. 吸入麻醉气体:使用麻醉气体,如笑气或七氟醚等,通过吸入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鼠或需要快速麻醉的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和动物的安全性来确定,并且应严格按照相关伦理和法规要求进行操作。
另外,麻醉时应监测动物的生理指标,确保其在麻醉状态下保持稳定。
动物实验麻醉报告模板引言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麻醉是动物实验中保证实验动物的无痛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动物实验中使用的麻醉方法和效果,并提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方法实验动物本次实验使用了40只雌性小鼠(Mus musculus),体重在20克至25克之间。
麻醉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三种常见的麻醉方法,分别是:1. 乙醚麻醉:将乙醚溶于柔性纱布片上,放于密闭的麻醉箱中,让小鼠吸入乙醚进行麻醉。
2. 吸入式异氟醚麻醉:将异氟醚注入吸入器中,在特定领域内产生吸入式麻醉。
3. 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麻醉:在小鼠的尾静脉注射戊巴比妥至麻醉状态。
结果与讨论乙醚麻醉乙醚麻醉方法对小鼠的麻醉效果较好,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并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麻醉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乙醚在高浓度下可能引起小鼠呼吸及心率过慢等副作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乙醚浓度并监测小鼠的生命体征。
吸入式异氟醚麻醉吸入式异氟醚麻醉方法也能够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并且对呼吸和心率的影响较小。
而且,异氟醚具有良好的调控性,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调整麻醉深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异氟醚价格较高,且在吸入式麻醉过程中需配备专业的吸入器。
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麻醉静脉注射戊巴比妥是一种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方法。
它可以快速、有效地诱导小鼠进入麻醉状态,且对呼吸和心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注意戊巴比妥属于镇痛作用较弱的麻醉药物,若在手术操作中需进一步控制小鼠的疼痛感,需要配合其他麻醉药物使用。
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乙醚、异氟醚和戊巴比妥均为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预期效果来综合考虑。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小鼠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效果良好且安全。
4. 麻醉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伦理规范和实验要求,确保动物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和讨论,可以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1. 在长时间实验中,应考虑使用具有较长麻醉效果的麻醉药物,以减少频繁麻醉的需求。
啮齿类实验动物常用麻醉方法
一:吸入式麻醉法
(1)物品准备为:啮齿类动物麻醉盒、小烧杯、棉球、乙醚点滴瓶(2)操作流程:
1.将棉球浸泡乙醚,盛入小烧杯中;
2.小烧杯放入麻醉盒
3.把实验动物放入麻醉盒,麻醉过程需要
4-6分钟,当动物呈跌倒状态说明
麻醉成功。
当动物麻醉变浅时可将盛有乙醚的小棉球放在其口、鼻处补吸麻醉药,补充麻醉。
二:注射麻醉法
(常用麻醉剂为-戊巴比妥钠)
药物适用动物给药途径给药剂量mg/kg 给药量ml/kg 配置浓度2%
维持时间戊巴比妥钠小鼠腹腔45 2.3
2-4H
戊巴比妥钠小鼠静脉25 异戊巴比妥钠鼠类腹腔100 1.0
10%
4-6H
硫喷妥钠小鼠腹腔50 硫喷妥钠小鼠静脉25 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小鼠肌内1350 7.0 20% 2-4H 氯胺酮
小鼠
腹腔
100-200
0.1-0.2
10%
10-20min
腹腔注射给药时一般先给药总剂量的2/3,然后进行观察,如果已经达到所需的麻醉程度,可以不再注射余下的麻醉药。
动物实验常用操作技术动物实验常用操作技术是指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操作技术,用于进行动物实验的各项实验操作。
这些操作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动物麻醉、注射、剖检、培养和观察等。
一、动物麻醉技术动物麻醉技术是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首要操作技术之一、麻醉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实验动物保持在一定的安静状态下,减轻动物实验过程中的痛苦和压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动物麻醉技术主要有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和麻醉复苏等技术。
局部麻醉常用的方法有局麻药物的表面涂擦、注射、浸渍和包扎等方式;全身麻醉常用的方法有麻醉药物的口服、皮下、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麻醉复苏技术包括将动物由麻醉状态逐渐恢复到清醒状态,并监测复苏过程中的生理指标。
二、动物注射技术动物注射技术是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注射技术的运用可以向实验动物的体内引入药物、疫苗或其他试剂,观察其对动物的作用和效果。
常用的动物注射技术主要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等。
皮下注射一般是将药物或试剂注射到动物的皮下组织中;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或试剂注射到动物的肌肉组织中;静脉注射是将药物或试剂注射到动物的血管中;腹腔注射是将药物或试剂注射到动物的腹腔腔隙中。
三、动物剖检技术动物剖检技术是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剖检技术的运用可以观察动物内部器官的结构和病变,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起到关键的作用。
常用的动物剖检技术主要包括尸体解剖和活体解剖两种。
尸体解剖是在动物死亡后对尸体进行的解剖,以观察其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异常情况;活体解剖是在动物存活的情况下进行的解剖,以观察其内部器官的运动和功能情况。
四、动物培养技术动物培养技术是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培养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体外条件下维持动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和繁殖,为研究动物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便利。
常用的动物培养技术主要有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两种。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实验动物麻醉方法一、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剂1、挥发性麻醉剂这类麻药包括乙醚、氯仿等。
乙醚吸入麻醉适用于各种动物,其麻醉量和致死量差距大,所发安全度亦大,动物麻醉深度容易掌握,而且麻后苏醒较快。
其缺点是对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液体分泌增多,再通过神经反射可影响呼吸、血压和心跳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故在乙醚吸入麻醚时必需有人照看,以防麻醉过深而出现上情况。
2、非挥发性麻醉剂这类麻醉剂种类较多,包括苯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等巴比妥类的衍生物,氨基甲酸乙脂和水合氯醛。
这些麻醉剂使用方便,一次给药可维持较长的麻醉时间,麻醉过程较平衡,动物无明显挣扎现象。
但缺点是苏醒较慢。
3、中药麻醉剂动物实验时有时也用到象洋金花和氢溴酸东莨菪碱等中药麻醉剂,但由于其作用不够稳定,而且常需加佐剂麻醉效果才能理想,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普及,因而,多数实验室不选用这类麻醉剂进行麻醉二、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1、全身麻醉(1)吸入法(2)腹腔和静脉给药麻醉法2、局部麻醉(1)猫的局部麻醉一般应用0.5-1.0%盐酸普鲁卡因注射。
粘膜表面麻醉宜用2%盐酸可卡因。
(2)在眼球手术时,可于结膜囊滴入0.02%盐酸可卡因溶液,数秒钟即可出现麻醉。
(3)狗的局部麻醉用0.5-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
眼、鼻、咽喉表面麻醉可用2%盐酸可卡因。
3、麻醉注意事项(1)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性、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立即停止注射。
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兔麻醉过急;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
(2)麻醉时需注意保温。
麻醉期间,动物的体温调节机能往往受到抑制,出现体温下降,可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此时常需采取保温措施。
保温的方法有:实验桌装灯,电褥,台灯照射等。
无论用哪种方法加温都应根据动物的肛门体温而定。
常用实验动物正常体温:猫为38.6℃±1.0℃,兔为38.4℃±1.0℃,大鼠为39.3℃±0.5℃。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知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1~2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并施行必要的人工呼吸。
动物实验麻醉方法
动物实验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啊!而在动物实验中,麻醉方法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呢!就好像我们人要做手术得先麻醉一样,动物们也需要合适的麻醉来减少它们的痛苦呀。
你知道吗,常用的吸入麻醉就像是给动物罩上了一个神奇的“睡眠罩”!让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麻醉状态。
这种方法快速生效,而且还比较容易控制麻醉的深度呢。
还有注射麻醉,就像是给动物打了一针“魔法药水”,能让它们迅速安静下来。
就拿戊巴比妥钠来说吧,它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通过静脉注射,能让动物很快进入麻醉状态,就好像它们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宁静的梦乡。
但这可不能随便用哦,得掌握好剂量,不然可就麻烦啦!这不就跟我们人吃药一样嘛,多了少了都不行。
还有啊,氯胺酮也是常用的麻醉剂呢。
它能让动物产生一种奇特的“恍惚感”,仿佛它们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
这多神奇呀!但用它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要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呢。
动物实验的麻醉方法选择可不能马虎呀!这就好比是给动物建一个舒适的“小窝”,得让它们安心地在里面度过麻醉的时光。
要是选不好,那动物得多遭罪呀!我们可不能这么残忍对不对?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它们的痛苦,让它们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呢。
所以呀,在进行动物实验时,一定要认真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就像我们精心挑选礼物送给重要的人一样。
要考虑到动物的种类、体重、健康状况等等好多因素呢。
只有这样,才能让动物们在实验中既安全又舒适,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呀!总之,动物实验麻醉方法真的太重要啦,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一)使用挥发性麻醉药
1.乙醚、吗啡合并麻醉方法乙醚麻醉的优点: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缺点:需要专人管理,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性,需在麻醉前给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
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毫克)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 mg)2.氯仿、乙醚合并麻醉方法氯仿作吸入麻醉药,其麻醉作用比乙醚大,诱导期及兴奋期都极短,吸入气体中含1-2%容量的氯仿即能使动物麻醉,达到外科麻醉期容易,但也易转入延髓麻醉期而危及生命。
其麻醉剂量及致死量较为接近,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一般与乙醚混合成1:1或1:2比例进行麻醉。
麻醉方法基本同乙醚。
(二)使用非挥发性麻醉药
1.苯巴比妥钠:该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下对动物呼吸、血压和其他功能无多大影响。
通常在实验前0.5-1h用药。
使用剂量和方法为狗、猫腹腔注射80-100mg/kg,静脉注射70-120mg/kg;家兔腹腔注射150-200mg/kg。
2.戊巴比妥钠:此药麻醉时间不很长,一次给药有效时间可延续3-5小时,所以十分适合一般实验要求。
给药后对动物循环和呼吸系统无显著抑制作用。
用时配成1-3%生理盐水溶液,配好的药液的常温下放置1-2个月不失药效。
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很快进入麻醉期。
使用剂量为:狗、猫、兔静脉注射30-35mg/kg,腹腔注射40-45mg/kg,皮下注射40-50mg/kg。
大小鼠静脉或腹腔注射35-50mg/kg.
3.氨基甲酸乙酯:此药是比较温和的麻醉药,安全程度大。
多数动物都可以使用,更适合于小动物。
一般作基础麻醉。
使用时常配成20-25%水溶液。
狗、猫、兔直肠灌注1.5g/kg,皮下、静脉、腹腔注射0.75-1g/kg。
与水合氯醛按1:1合并麻醉效果更好。
缺点是该药可致癌,大型动物应用后不可食用。
4.水合氯醛:此药有窜透性的臭气及腐蚀性苦味。
其溶解度较小,常配成1%水溶液。
使用前先在水浴锅中加热,促其溶解,但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药效。
使用剂量及方法:狗、猫静脉注射80-100mg/kg体重;腹腔注射100-150mg/kg;兔:直肠灌注180mg/kg;静脉注射50-75mg/kg。
以上麻醉药种类虽较多,但各种动物作用的种类多有所侧重,如作慢性实验的动物常用乙醚吸入麻醉(用吗啡和阿托品作基础麻醉);包性动物实验对狗、猫和大鼠常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对家兔和蛙、蟾蜍常用氨基甲酸乙酯;对大鼠和小鼠常用硫喷妥钠或氨基甲酸乙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