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共和国风俗的礼仪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越南民俗文化礼仪饮食禁忌1.上学忌吃饭锅巴,怕变得愚笨;2.小孩上学忌吃鸡爪,怕写字时手抖;3.经商的人忌讳吃烧焦了的饭,怕不吉利;4.打牌的人忌讳吃烧焦了的饭,怕输;5.出门的人忌讳吃烧焦了的饭,怕遇到口舌是非;6.学生考试忌讳吃虾,因为虾的形状同“劣”字第一个字母大写“L”很相像;7.喝酒忌讳把酒杯扣过来,或把酒瓶倒过来;8.打牌忌讳吃鸭头,怕输;9.打牌忌讳吃甘蔗,怕早散;10.在庙里忌讳吃狗肉。
礼仪文化越南人很讲究礼节。
见了面要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
对长辈称大爹、大妈或伯伯、叔叔,对平辈称兄、姐,对儿童称小弟、小妹,对群众称乡亲们、父老们、同胞们(只在本国人之间用)。
京族人不喜欢别人用手拍背或用手指着人呼喊。
外人到他们家时,不能用脚指物,席地而坐时不能用脚对着人,不能从坐卧的人身上跨过去,不能睡在妇女的房门口和经常来往的过道上,不准进入主人的内房。
在少数民族家中,绝对不能到姑娘住的房间里。
有些少数民族住竹木高脚屋,习惯在楼上席楼坐卧。
进屋要脱鞋,否则认为是看不起主人。
年青人对老年人特别敬重。
在北方京族家里,由最老一辈的男人作主,南方的京族由最老一辈的女人当家,凡事一般都得征求他们的意见,只要他们同意的事,其他人一般不会表示异议。
和老年人同行,如要超过去,应先打个招呼,表示先行走一步。
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敬老的习惯,如傣族、佬族家中有一条凳子专供老人坐,青年人和外人不准坐。
民俗礼仪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的节日,和大中华地区、朝鲜半岛地区日期一致,是越南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越南政府规定新年为越南法定节假日,节日放假为农历年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初三三日(农历年最后一天除夕另外放一天)。
即使越南经过法国数十年的殖民统治,但在越南人心目之中,新年仍然是一年之中最为盛大、最为隆重的节日。
由于当今越南尚属发展中国家,其人口比例之中农民仍然是占绝大多数,所以农历新年也是越南百姓在一年的辛勤工作忙碌生活之后,能有的数日闲暇时间,越南新年习俗与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习俗基本一致,但是在农历融入越南社会文化之中,也发展出来一些越南本土特色的节日风俗,例如越南人会在过年时期吃粽子,而在汉字文化圈内其他地区像中国广西、四川、江苏、广东部分地区及台湾部分地区均有此习俗。
越南人的习俗越南和中国的时差:越南和广西处在相同的时区,和北京也相差不了多少。
但越南习惯用比我们晚一个时区,即相差一个小时!比如我们北京时间20点,越南是19点。
但由于越南处在低纬度特别是越南中部。
所以夏季天黑比广西早一点。
早30分钟左右,这是在越南中部的情况!越南人的工作时间:节日和中国人一样,越南也是按照农历过春节、元宵、清明中,中秋、等名族传统节日,但是没有重阳节。
社交习俗越南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来话来概括:越南种族多,饮食有特色;酸辣味受宠,食品要斟酌;传统重礼仪,热诚待宾客;不准触头部,肩膀忌拍摸;用脚若指人,属于坏动作。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越南人平时多上穿素色衬衣,下穿深色的宽大裤子,脚穿凉鞋,头上戴一斗笠。
当地傣族妇女平时多穿带袖的对襟短衣,衣服边有两行蝴蝶形银钮扣。
越南的越族有用树脂染齿的习俗,认为其乌黑发亮才美。
越南人在平时生活中,特别注重礼节礼貌问题。
他们遇上人总要热情地打个招呼并互致问候,最简单地也要以点头示礼。
他们待客极热情,只要宾客临门,他们总要拿出最好的酒和美味佳肴来招待客人,客人吃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
客人临别时,主人往往还要把自己的家乡特产送些给客人。
他们对红色厚爱,视红色为吉祥、喜庆之色。
他们非常喜欢狗,认为狗忠实、可靠、勇敢。
他们昵爱桃花,认为桃花鲜艳、美丽,是吉祥之花,并称其为国花。
礼节礼仪越南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习惯扬抱拳作揖。
越南信奉佛教的人与客人见面时,行传统的合十礼(双手合十齐唇或齐额,过头则为拜鬼)。
相见礼仪越南人见面时一般都要打招呼问好,常用的问候语是:您身体好吗?越南人有尊老的传统。
外商与他们进行商务会谈时,如有长者在座,应多注意倾听他的意见,以示礼貌。
信仰忌讳越南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高台教和好教等。
越南人忌讳别人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指着他大声叫嚷,认为这是有失礼貌的举动。
他们忌讳用脚指物,或把脚掌对向别人,认为这是属于污辱人的一些动作。
简单介绍越南国庆节风俗越南国庆节是越南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越南人民庆祝国家独立和团结的日子。
这个节日是每年的9月2日庆祝,纪念1945年越南共和国的建立。
越南国庆节的庆祝活动通常持续数天,各地有各自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
以下是一些在越南国庆节期间常见的风俗:1. 高举国旗:在国庆节期间,越南各地会高举国旗,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尊重。
人们会把国旗挂在家中、商店、学校和政府建筑物上,以纪念国家独立和自由。
2. 游行和庆祝活动:在越南国庆节期间,各地会举行盛大的游行和庆祝活动。
游行队伍会穿越城市的街道,展示各种艺术表演、文化表演和游行车辆。
人们会穿着传统的越南服装,载歌载舞,庆祝国家的独立和团结。
3. 烟火和焰火表演:越南国庆节期间,各个城市会举办烟火和焰火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烟火表演通常在夜晚举行,人们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烟花和烟火。
4. 共进晚餐:在越南国庆节期间,家庭和朋友通常会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人们会准备各种传统越南菜肴,如春卷、虾饺、炸春饼等,与亲友一同享用。
5. 纪念仪式:越南国庆节期间,人们会参加各种纪念仪式,纪念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主席和其他国家英雄的功绩。
在胡志明陵园和其他烈士纪念碑前,人们会献花和默哀,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6. 街头娱乐活动:越南国庆节期间,各个城市和乡村会举办各种街头娱乐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展览、摆摊和集市等。
人们可以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浓厚的越南文化氛围。
7. 福利事业:越南国庆节期间,政府会组织各种福利事业,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些福利活动包括救助站、食品救济、医疗服务等,旨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越南国庆节是一个重要的庆祝日,人们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来纪念国家的独立和团结。
这是一个充满欢乐、团聚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表达对国家的尊重和支持。
由于越南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湿度大,因此越南人养成了“冲凉”的习惯。
不但洗澡很勤,而且连衣服、被褥也换得很勤。
越族人爱清洁,农家饮水与一般生活用水分开,取泉水用公用竹筒,习惯接水于缸中饮用。
一般洗涤用井水或河水。
越南人非常喜欢狗,认为狗忠实、可靠、勇敢。
越南人厚爱红色,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之色。
他们也很爱桃花,认为桃花鲜艳、美丽,是吉祥之花。
越南人的家庭和亲属观念很重,认为这是维护文化传统与社会伦理的最稳定因素’。
丈夫在家庭中的作用很重要,他们承担供奉祖先、家庭经济和子女未来的责任。
锯齿越南人有锯齿的习俗。
所谓锯齿,是用钝物打磨门牙,锯短锯齐,以此来标志男子已经成人,可以开始寻找伴侣,然后再用药物将唇、齿涂染成黑色,并视黑亮者为美。
染齿染齿是越南古人流传下来的遗俗。
染齿者多为妇女,为了染齿,越南人还要忍受疼痛。
古时认为牙齿洁白象征作风不正派,有“白齿如犬齿”的说法,谁要保留白齿将被天下耻笑,人不论多么美丽漂亮,齿不乌黑发亮,姿色就会大为减低。
过去,越南人无论男女,到了十六七岁都要染齿。
染齿工艺很复杂,所以产生了一批“专业户”。
虽然现在染齿者已大为减少,但在农村中年以上的妇女中,仍可常见到有一口黑亮的牙齿者,游客对此风俗应予以尊重。
嚼槟榔槟榔树是一种乔木,果实如枣,可食用或作药。
越南的京族、岱族和泰族人嗜好嚼槟榔。
因其味先苦后甜,回味悠长,故易成瘾。
槟榔汁有提神、生津、利尿、消暑等功能,有刺激性,可使人兴奋,脸颊潮红。
他们嚼槟榔果时,把一种叫“萎”的藤类植物叶子和蚌灰一起放在嘴里,嚼到三种东西起化学反应,变成血红色汁后,再把渣子吐出来。
这三种东西的结合,’象征着骨肉之间的团结和睦,久食牙齿和双唇会变成黑红色,被视为传统美的标志。
关于嚼槟榔习俗的来历,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从前,有两兄弟,一个叫槟,一个叫榔,相貌酷似,父母过世后,两人相依为命,但哥哥成亲后,对弟弟曰渐冷淡,于是弟弟出走,途中有一条河,因无船摆渡,弟弟独坐号哭而死,化成一棵树。
越南的传统婚礼和婚俗越南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传统婚礼和婚俗也体现了深厚的民族传统和价值观。
在越南,婚礼被认为是两个家庭联姻的重要仪式,同时也是一种展示社会地位和家庭荣誉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越南传统婚礼和婚俗的相关细节。
一、婚礼的筹备和仪式在越南,婚礼的筹备工作通常由两个家庭共同进行。
首先,双方父母会安排相亲,以确保双方适合结婚。
一旦双方决定要结婚,就会进行下一步的筹备工作。
传统上,越南的婚礼仪式被分为三个关键阶段:订婚、迎亲和婚礼。
在订婚阶段,男方的家庭会向女方家庭提供一些礼物,如茶叶、咖啡、水果和糖果,以示诚意和尊重。
而迎亲阶段是指男方亲属一同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入自己的家庭。
这个仪式上,男方亲友会穿着传统服装,手持大红花,以示庄重。
在夫家,新娘会经历一些仪式,象征性地向公婆行礼,以示对新家庭的尊敬。
随后是婚礼正式开始的阶段。
在越南传统婚礼中,一般会选择一个吉日良时,并在家庭中祭祀祖先和神明。
然后,新娘和新郎一同举行宴会,与亲朋好友分享喜悦。
二、婚俗的特点越南的婚俗独具特色,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和仪式,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 婚车队伍:越南的传统婚礼会有一支婚车队伍,新娘和新郎坐在装饰华丽的座驾中。
这个车队伍由多辆车组成,新娘和新郎在最豪华的一辆车中,其余的车子和朋友、亲人一同组成队伍,前往婚礼地点。
2. 祭祀仪式:越南人非常重视祖先的崇拜,因此婚礼中的祭祀仪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新娘和新郎会亲自参与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仪式,以祈求祝福和好运。
3. 红衣新娘:越南传统的新娘穿着红色装束,象征着幸福和喜庆。
她会戴着一顶红色头纱,身穿红色旗袍或者红色长袍,以显示出新婚的喜悦和庄重。
4. 尊敬传统:在越南的婚礼中,尊敬传统和长辈是非常重要的。
新娘和新郎会向两家长辈行礼,表示对长辈的尊重和感激。
同时,亲友们也会给予新人祝福和红包,以表达对他们未来幸福生活的祝愿。
三、现代趋势和当代婚礼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南的婚礼也开始融入一些现代元素。
越南的独特民俗了解越南人民的传统习俗越南的独特民俗:了解越南人民的传统习俗越南作为东南亚国家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反映了越南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展示了他们对祖先和社区的敬意。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些越南的独特民俗,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越南人民的传统习俗。
1. 农历新年(越南春节)农历新年,也被称为越南春节,是越南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与中国的春节相似,越南人民在这一天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并遵循一些传统习俗。
其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给彩蛋,这代表着好运和繁荣。
此外,越南人民还会拜祭祖先,整理家庭祠堂,以及互赠红包和糖果等礼物。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一个祭祖和扫墓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四月五日至七日之间举行。
越南人民在这一天会前往墓地扫墓,擦拭墓碑,并向祖先献上鲜花和食物。
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缅怀祖先,并祈求他们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3. 中秋节中秋节是一个庆祝丰收和家庭团聚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
越南人民会一起品尝传统的月饼、赏月,并进行各种传统游戏和表演。
其中最有趣的习俗之一是放孔明灯,这种灯笼会在夜空中飘扬,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4. 越南传统婚礼越南传统婚礼是一个融合了宗教、文化和家庭价值观的庄重仪式。
婚礼通常在新娘的家族邀请客人参加的仪式中进行。
一些典型的习俗包括新郎送彩礼给新娘家人、双方父母的交流和对新人的祝福。
此外,新娘和新郎还会进行象征团结和爱情的传统仪式,如共同用剑切蛋糕和手牵手行走。
5. 丧葬仪式在越南,丧葬仪式被视为非常重要和庄重的事情。
家人和朋友会聚集在一起,为逝去的亲人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祭奠。
这些仪式包括扫墓、献花、烧香、摆放食物和祭品等。
越南人民认为通过这样的仪式可以安抚和祈福给亲人的灵魂。
6. 婴儿第满月庆祝越南人民非常重视婴儿的出生,并会在婴儿第满月时举行庆祝仪式。
这个仪式被视为一个婴儿的重要阶段,因此家人和亲戚会邀请朋友一起庆祝。
越南风俗第一篇越南风俗:越南春节风俗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有过春节的习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
这些国家都把春节列为了法定假日。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越南春节风俗,欢迎阅读。
越南是一个中国文化保留得非常好的国家。
除了越南华人之外,大部分的越南本地人也都会庆祝春节,因为春节在越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节日,同样也已经成为越南的一个传统节日。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历来越南春节不可少的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
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
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
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
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
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越南人过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
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国的粽子一样,不过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
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中间包裹的猪肉与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
从“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
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
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
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
越南结婚礼仪因为国家不同,风俗不同,所有婚礼习俗也会不同。
越南婚礼礼俗众多,该国贡族的规矩更怪,男方要先入赘、后娶亲。
而且在婚礼上新郎不得出席婚宴。
下面一起来看看越南婚礼习俗吧。
在越南工作期间,笔者参加了河内姑娘阿翠的婚礼,结果发现越南婚俗既有同中国的相似之处,又有些闻所未闻的古怪讲究。
新郎按规矩不在婚礼上露面越南实行6天工作制,所以婚礼大多定在周日举行。
一个周末的上午,笔者应邀赶到位于河内市的阿翠家参加婚礼。
司仪把我引入临时搭建的婚礼大棚。
我打量四周,婚礼大棚由钢管和海蓝布搭建而成,正面是主席台,挂着紫红色绒布幔,上面贴着银底的红色汉字―――“双喜”,中间是表示婚礼具体时间的阿拉伯数字,边上点缀着常青树和白鸽,烘托出浓重的喜庆气氛。
主席台右侧放着一台大彩电,背后是一套组合音响,都是中国货。
电视里正在播放具有浓郁越南特色的滑稽节目,风格颇像上海的滑稽戏,围坐观看的宾客们不时发出笑声。
与中国的大圆桌不同,婚宴使用长条形桌子,每张桌子围坐6位宾客,一共30桌。
翻译阿杜把笔者介绍给大家,新娘子的母亲一听说我是中国人,连忙走上来寒暄,高兴得合不拢嘴。
阿杜告诉我,有外国人参加婚礼是件特有面子的事。
我私下问他,越南有没有送礼金的风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我赶快掏出钱让他送过去,生怕失了中国人的礼数。
婚礼开始了,新娘薄施粉黛,秀发披肩,身穿越南民族服装―――锦缎奥黛,银粉底色上面手绣橘红色的花纹,内着白色锦缎宽筒喇叭裤,将娇小的身段衬托得很优美。
司仪在台上主持婚礼,无非是新娘新郎的概况和一些即兴调侃的话。
奇怪的是,现场一直没见新郎的踪影。
阿杜解释说,越南人结婚分两天办,前一天在新郎家,新娘新郎必须都出席;次日在新娘家办,新郎不出席。
这与中国的“回门酒”风俗完全不同。
这还不算什么,该国贡族规的矩更怪,男方要先入赘、后娶亲。
首先由小伙亲友去提亲,如果女方家长同意,便商定男子入赘女方的年限。
以前上门是8年至20xx年,现在缩短为三四年。
越南共和国风俗的礼仪越南共和国风俗的礼仪一、社交习俗越南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来话来概括:越南种族多,饮食有特色;酸辣味受宠,食品要斟酌;传统重礼仪,热诚待宾客;不准触头部,肩膀忌拍摸;用脚若指人,属于坏动作。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越南人在平时生活中,特别注重礼节礼貌问题。
他们遇上人总要热情地打个招呼并互致问候,最简单地也要以点头示礼。
他们待客极热情,只要宾客临门,他们总要拿出最好的酒和美味佳肴来招待客人,客人吃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
客人临别时,主人往往还要把自己的家乡特产送些给客人。
他们自古就有染齿的特殊民族风俗,习惯把洁白的牙齿染成黑色,并以黑齿为美,黑齿是评价女性貌美的重要标志。
他们对红色厚爱,视红色为吉祥、喜庆之色。
他们非常喜欢狗,认为狗忠实、可靠、勇敢。
他们昵爱桃花,认为桃花鲜艳、美丽,是吉祥之花,并称其为国花。
二、礼节礼仪越南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习惯扬抱拳作揖。
越南信奉佛教的人与客人见面时,行传统的合十礼(双手合十齐唇或齐额,过头则为拜鬼)。
三、信仰忌讳越南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高台教和好教等。
越南人忌讳别人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指着他大声叫嚷,认为这是有失礼貌的`举动。
他们忌讳用脚指物,或把脚掌对向别人,认为这是属于污辱人的一些动作。
他们忌讳别人随意触摸他或其小孩的部部。
南部的高棉人忌用左手行礼、进食、递物和接物。
因为他们视左手为肮脏和卑贱之手。
越南人进餐时,忌讳把筷子直立饭中,认为这会令人懊丧。
他们忌讳在众人面前擤鼻涕、掏耳朵,认为这是不雅的举止。
他们不喜欢吃豆芽、羊肉和甜点心,也不爱吃辣味菜和多骨刺的鱼。
越南瑶族人忌食狗肉,占婆族人忌食猪肉和牛肉。
四、饮食习惯越南的傣人特别喜欢食用鱼肉和各种血冻(猪血冻、鸭血冻、牛血冻、鹿血冻等),并爱在血冻里加蒜头、辣椒、番石榴叶等佐料;酸笋汤、青蛙肉、酸肉、酸瓜、酸汁等也是他们不可缺少的食品。
越南人爱用花生油或大油来烹制菜肴。
关于越南结婚礼仪越南的婚姻制实行一夫一妻,选偶的标准是“男刚女柔”,即男子要有男子汉气魄,吃苦耐劳、富有同情心。
女性则要漂亮、温柔、娴静、理家有方、理解丈夫。
传统的越南婚礼有很多复杂的礼节,相对而言现在的越南婚礼简单得多,主要包括提亲和婚礼两个仪式。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越南结婚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越南结婚礼仪婚姻过程一般为订婚、结婚两部分。
订婚是向亲戚朋友宣布消息,交换定婚钱和婚姻组织形式。
定婚钱过去比较注重门第,要花很多钱;现在则根据经济条件,用钱数目不等,一般为一到三个月的工资,也有人只送象征的一部分钱。
定婚礼和结婚一般在“大安”的日子里举行,意为吉祥如意、平泰安康。
办提亲仪式前,男方的家长会托人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订婚的良辰吉日和吉时。
有意思的是提亲的过程中。
提前当天,男方会挑选7个未婚的男青年和7个家庭幸福、美满的老人,分别坐在7辆越南特有的三轮车上,7位老人的手中都抱一个大托盘,托盘上放着槟榔、茶叶、饼干等喜礼。
吉时一到,7辆三轮车从男方家出发前往女方家接亲。
也许你会好奇越南人为什么这么喜爱“7”这个数字?原因在越南人眼中,5、7、9等单数被视为吉利的数字,而大多数越南人在结婚时多喜欢选择“7”。
挑选7个家庭幸福美满的老人,是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福气和好运带给结婚的男女青年。
而要乘坐越南特有的三轮车也是有讲究的,一方面是为了继承越南婚俗的传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三轮车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不过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用在婚礼中的车辆可以是摩托车或者汽车等。
到了女方家后,女方也要派出7个未婚女子从7位老人手中接过托盘,然后引领男方的贵客进入堂屋,接着大家围坐一堂,先由女方派出一名德高望重的人致,并一一介绍女方家的代表,并简单介绍男女方的恋爱过程。
最后双方家长定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婚礼。
越南的婚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农村在家举行。
过去多采取家庭式。
家庭式就是把亲戚朋友请到家中举行婚礼,这种方式简便易行、气氛活跃。
越南礼仪注意事项
越南礼仪注意事项
越南邻近我国,华侨较多,广东菜馆在这里早有开设,越南人受广东口味影响较深。
主食以大米为主,喜欢喝中国茶和咖啡,喜欢吃鱼、虾、鲍鱼、海参、鱼翅、瘦肉和鸡,也爱吃狗肉。
吃饭时菜要多,口味宜清淡。
不喜欢吃辣,喜吃糖、醋和蚝油,烹调上喜炸、清蒸、烧卤等。
当地大型方、圆站糯米棕子独具特色。
普通餐具为中式碗、筷、盘、勺等。
越南人禁忌多:不要随意摸别人的头部,包括小孩。
当村寨路口悬挂有绿色树枝时,是禁入的标志,外人不得进入。
南部高棉人忌用左手行礼、进食、送物和接物。
越南各族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竹子。
竹笋,是越南人喜吃的菜肴。
竹灰,往往用作食盐。
越南被人们称为“竹子之邦”。
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腊月23日,是越南民间敬送灶君回西天的日子。
从23日开始,就算进入了春节,腊月下旬为盘古节。
越南文化习俗礼仪日常礼仪言语、年初、月初说话,不说可能带来坏运气的词,如猴、死等;2、年初、月初忌发脾气,怕全年、全月都愁眉苦脸;3、年初、月初忌说粗话,怕给全年、全月带来恶运;4、钓鱼忌讳说猫,怕因此钓不到鱼;5、写文章时忌讳听到悲惨的声音;6、忌讳称赞小孩胖;7、孩子忌讳说祖父母、父母的名字。
饮食1、小孩上学忌吃饭锅巴,怕变得愚笨;2、小孩上学忌吃鸡爪,怕写字时手抖;3、经商的人忌讳吃烧焦了的饭,怕不吉利;4、打牌的人忌讳吃烧焦了的饭,怕输;5、出门的人忌讳吃烧焦了的饭,怕遇到口舌是非;6、学生考试忌讳吃虾,因为虾的形状同“劣”字第一个字母大写“L”很相像;7、喝酒忌讳把酒杯扣过来,或把酒瓶倒过来;8、打牌忌讳吃鸭头,怕输;9、打牌忌讳吃甘蔗,怕早散;10、在庙里忌讳吃狗肉。
节日习俗端午节习俗越南的端午节是越历五月初五,又称正阳节。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还有端午驱虫习俗。
节日清晨,父母为子女准备糯米酒酿、黄姜糯米饭及桃、李、柠檬等几种酸味食品和水果。
南方一些地区让子女食西瓜、芒果、煮鸡蛋和饮椰汁,大人饮雄黄酒,并将雄黄涂在小孩头、额、胸、脐各处以逐虫。
许多地区的孩子用指甲草涂染手指和脚趾,佩戴由巫师用五色线绳编制的符以辟邪。
生育少或有体弱多病幼儿的家庭,节前清晨给幼儿穿上这样的衣服,以辟鬼邪。
七月节习俗七月节是拉志族的节日。
七月节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历时13天。
初一每户派一名男子携带酒肉到“波米如”(老父母)家,由波米如主持“迎祖”仪式。
以后按波米如指定的日期,每户轮流举行“迎祖尝新”仪式,即向祖先祭献供品。
节日期间严禁用非本民族的语言交谈。
7月13日,人们在波米如家举行隆重的“送祖”仪式,节日在这时达到高潮。
春节习俗越南的春节在越历(与中国农历相同)正月初一开始,这是越南民间最重要的节日。
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节”开始,家家准备年货。
春节期间人们换上节日盛装,男穿西服,女着长袍。
越南有哪些主要的风俗习惯想要去越南旅游的小伙伴,不妨先了解一下越南的风俗习惯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越南的主要风俗习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越南的主要风俗习惯[服饰]古代时,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种套头的衣服和长裙。
到了中世纪,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蓝葛衣。
到了15世纪后,富者通常穿锦罗沙葛,参加祭祖和宴会时穿红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们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储色粗布衣。
法国人进入越南后,平民的衣着开始有了较大变化,妇女穿结纽上衣和裤子。
进入现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装,妇女穿花色窄袖长袍。
越南妇女的长袍可以说是越南女子的国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婀娜多姿,下摆舒展,开衩至腰际,活动方便。
特别讲究的是,越南妇女穿长袍时,还穿一条黑色或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
越南妇女喜戴项链、手镯、戒指,多留披肩长发,或用发夹束于脑后。
越南的主要风俗习惯[嚼摈榔与牙之美]越南的京人、笛人、泰人、埃迪人都有一种嚼食槟榔的特殊爱好。
他们常将槟榔擦上一点石灰膏或碱灰放入嘴中咀嚼,使槟榔产生化学反应,汁不吞咽,顺嘴角流出,嚼到无汁时把渣吐掉。
嚼槟榔通常是先苦后甜,可刺激神经,提神醒脑,除积消肿。
京人还把槟榔当作信物,无论求婚、请客,均送上一颗槟榔。
嚼槟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风,过去男男女女只要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染牙。
按照他们的习俗,开始嚼槟榔、染牙,便象征已经成年可以成亲了。
从此,这些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参加当地举行的任何娱乐聚会,参加对歌,选择对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风己日渐衰微,但在越南农村,你依然还可以看见不少老年妇女的牙齿被染得又黑又亮。
在他们眼里,保持牙齿洁白如玉是品质不良、作风不正的表现,而将牙齿染得又黑又亮才是最美的。
越南的主要风俗习惯[节日]越南也使用阳历与阴历,除了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元旦、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外,越南也过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
与中国人一样,阴历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
越南做客的礼仪有哪些呢
越南做客的礼仪有哪些呢
越南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度,越南人都很讲究礼节。
所以到越南人家里做客,要遵守当地的礼仪礼节。
客人越南人家里做客,一般客人进家要先向主人一家打招呼问好,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
越南人多信佛教,一般不采用拥抱和接吻等礼节。
信仰佛教民族的人们相见,一般行合十礼,即双手合十齐唇或齐额,向对方致意。
双手不宜过高,如果过头则被认为是拜鬼。
一些少数民族见面也行抱拳作揖礼。
主客之间见面,说话时要先称呼对方,尤其是对长辈更应如此,否则便被认为是没有礼貌。
越南盛产大米,人们日常的主是粳米,山区杂有玉米和薯类。
副食品有各种蔬菜和肉禽蛋鱼等。
调味品主要有盐,豆酱和鱼露。
最普通的饭菜是米饭,白水焯过的蕹菜,即我们日常所称的空心菜,再伴以鱼露。
此外,糯米饭也是受大众欢迎的食品,经常用来待客。
越南最典型的糯米饭是用木鳖果汁搅拌而成。
木鳖是一种蔬菜类植物,果食外皮带小刺,成熟时为红色,味甘。
这种糯米饭看上去晶亮鲜红,味甜而有滋补作用。
在隆重的`节庆和招待贵客时,主人也会制作大个的糯米棕子,请人品尝。
越南人就餐一般用中式的碗、筷。
客人作客时用水,用烟或用饭前要先向主人说一句:“不客气了”或“您先请”等,以示礼貌。
这一点与中国人的礼仪相象。
越南各族人常用他们最喜欢的酒和生冷酸辣食物待客,客人不应拒绝。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越南的风俗习惯有哪些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是亚洲国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越南当地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喜欢!越南风俗习惯【姓名与称呼】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陈、吴、黎等。
与中国人一样,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后,多数是单姓双字名,少数也有单姓单字名。
越南人在称呼中,除了第一人称较常用中性的“我”(发音为“堆”)外,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她介都没有中性的人称代词,通常根据对方的辈份或身份来称呼,以表示亲热或尊重。
如对父辈的人,第二人称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称则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
越南人问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
“再见”,通常都用一声“召’朝上称呼来表示。
例如见面时说“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别时说“召同志”是“同志再见”。
越南人称呼对方时,一般是称呼与最后一个名字连用,很少带姓连名都叫,那样被认为是不礼貌。
如一位名叫阮兴强的男子,可根据他的年龄和亲疏程度,称为“强伯”、“强叔”、“强哥”、“强弟”或“强先生”、“强同志”。
【服饰】古代时,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种套头的衣服和长裙。
到了中世纪,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蓝葛衣。
到了15世纪后,富者通常穿锦罗沙葛,参加祭扫和宴会时穿红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们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
法国人进入越南后,平民的衣着开始有了较大变化,妇女穿结纽上衣和裤子。
进入现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装,妇女穿花色窄油长袍。
越南妇女的长袍可以说是越南女子的国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啊娜多姿,下摆舒展,开权至腰际,活动方便。
特别讲究的是,越南妇女穿长袍时,还穿一条黑色或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
越南妇女喜戴项链、手阈、戒指,多留披肩长发,或用发夹束于脑后。
越南共和国风俗的礼仪
一、社交习俗
越南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来话来概括:越南种族多,饮食有特色;酸辣味受宠,食品要斟酌;
传统重礼仪,热诚待宾客;不准触头部,肩膀忌拍摸;
用脚若指人,属于坏动作。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越南人在平时生活中,特别注重礼节礼貌问题。
他们遇上人总要热情地打个招呼并互致问候,最简单地也要以点头示礼。
他们待客极热情,只要宾客临门,他们总要拿出最好的酒和美味佳肴来招待客人,客人吃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
客人临别时,主人往往还要把自己的家乡特产送些给客人。
他们自古就有染齿的特殊民族风俗,习惯把洁白的牙齿染成黑色,并以黑齿为美,黑齿是评价女性貌美的重要标志。
他们对红色厚爱,视红色为吉祥、喜庆之色。
他们非常喜欢狗,认为狗忠实、可靠、勇敢。
他们昵爱桃花,认为桃花鲜艳、美丽,是吉祥之花,并称其为国花。
二、礼节礼仪
越南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习惯扬抱拳作揖。
越南信奉佛教的人与客人见面时,行传统的合十礼(双手合十齐唇或齐额,过头则为拜鬼)。
三、信仰忌讳
越南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高台教和好教等。
越南人忌讳别人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指着他大声叫嚷,认为这是有失礼貌的举动。
他们忌讳用脚指物,或把脚掌对向别人,认为这是属于污辱人的一些动作。
他们忌讳别人随意触摸他或其小孩的部部。
南部的高棉人忌用左手行礼、进食、递物和接物。
因为他们视左手为肮脏和卑贱之手。
越南人进餐时,忌讳把筷子直立饭中,认为这会令人懊丧。
他们忌讳在众人面前擤鼻涕、掏耳朵,认为这是不雅的举止。
他们不喜欢吃豆芽、羊肉和甜点心,也不爱吃辣味菜和多骨刺的鱼。
越南瑶族人忌食狗肉,占婆族人忌食猪肉和牛肉。
四、饮食习惯
越南的傣人特别喜欢食用鱼肉和各种血冻(猪血冻、鸭血冻、牛血冻、鹿血冻等),并爱在血冻里加蒜头、辣椒、番石榴叶等佐料;酸笋汤、青蛙肉、酸肉、酸瓜、酸汁等也是他们不可缺少的食品。
越南人爱用花生油或大油来烹制菜肴。
特别喜欢用干蒜瓣来炒牛肉。
喜欢吃糖醋类和醋溜类菜肴。
他们习惯菜炒好后一起上桌再用餐。
“鱼露”是越南人喜欢的一种佐餐调料。
其主要分生、熟两种(生鱼露是用盐先把鱼腌好,在缸中密封后,经阳光暴晒半年左右,取其汁液与炒米粉等一起调配而成;熟鱼露是将鱼加盐及各种调料一起捣烂后,经半年左右的日晒即
成)。
无论生鱼露还是熟鱼露,乍吃起来全都有股异味,随后却会使您感到别有风味。
他们喜食槟榔。
将槟榔果切成片,与萎叶和蚌壳粉一起放入口中嚼,但不能咽下去。
据说嚼食槟榔果有驱虫、固齿、除湿、清热等功效。
他们认为中国烹饪技艺高超,菜肴味美适口。
他们用餐也习惯使用筷子。
越南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多肉少,习惯菜肴炒齐后一起上果。
②口味一般口味喜清淡,爱酸、辣、甜味。
③主食以米饭为主,爱吃粳米,也吃包子、糖包、豆沙包、馄饨等食品。
④副食爱吃鱼、虾、蟹、鲍鱼、海参、鱼翅、广肚、鸡、瘦猪肉、狗肉等;蔬菜喜欢西红柿、黄瓜、油菜等;调味喜用鱼露、咖喱粉、豆酱、蒜、番石榴叶、辣椒粉、盐等。
⑤制法对炸、清蒸、烧、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喜爱中国的粤菜、苏菜。
⑦菜谱很欣赏脆皮炸鸡、软炸虾球、红烧鱼翅、蚝油鲍脯、氽虾丸汤、脆皮乳猪、咕噜肉、开煲狗肉、扬州锅巴、咖喱鸡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一般不饮烈性酒,喜欢喝中国茶和咖啡。
⑨果品喜食槟榔、香蕉、柑、桔、椰子等水果;干果偏爱核桃仁等。